古琴台在俞伯牙画像旁还有两副对联,歌颂的便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第一副对联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另一联是:
绿树成荫,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两副对联,不但描绘出了琴台的风景,而且还写出了高山流水有知音的意趣。
“捉刀”“斧正”的由来
古人把代替别人写文章叫做“捉刀”。“斧正”是个敬辞,常在请他人修改文章时用。
《世说新语》有个有趣的记载:魏王曹操手下有一个叫崔琰的武官,字季珪,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胸前一把长须飘飘洒洒,更显得英武非凡,曹操常有感于此,自叹相貌远远不如崔琰。
有一次,匈奴使臣求见。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穿上他的衣帽冒充魏王代为接见,自己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站在崔琰的坐榻旁边,从旁观察匈奴使者的态度。接见完毕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暗暗打听。打听的人问:“你看我们的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固然仪表出众,风采高雅,而榻侧捉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看来他才是一位真英雄!”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用得最多的是指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斧正”这个词是从成语“运斤成风”转化而来的。《庄子·徐无鬼》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郢都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沾了一点灰浆。那灰浆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但粘得极牢,怎么弄都弄不掉,他只好去求助一位叫匠石的人。匠石二话不说,把斧头挥动得像风一样(运斤成风,斤即斧),楚人直立不动,脸不变色。匠石竟然一下子把那点薄得像蝇翼的灰浆砍削得干干净净,而且根本没有伤到鼻子。于是后人用“运斤成风”来比喻技术高超、手艺神妙。
后来,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在请人修改自己文章的时候,往往说请“斧正”。文章本是精巧的东西,有些缺点往往是白璧微瑕,必须慎重修改,该小改的小改,该大改的大改。只有像匠石那样胆大、心细、艺高的人修改别人的文章,恰当地修改缺点,而不妨害原文,才是能手。所以,用“斧正”来形容请人修改文章是再合适不过了。
权门生犬子,烈女嫁豺郎
古时,有一个秀才,他是朝廷一大官的儿子,年纪不大,就娶了媳妇。这秀才平时不喜爱读书,每参加考试,都是请人代作。主考官总是把他的成绩列为优等,名字放在前面。这一年,大官回乡探亲,听说儿子考试作弊,便亲自送他进入考场,考试时,也不准其与别人交谈。这次考题是《孟子·离娄上》的几句:“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几句的大意是:嫂嫂掉在水里,不去拉她,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这是正常的礼制;嫂嫂溺水,用手去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
这次考试,因父亲管理很严,秀才不敢请人代作,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作。他搔头抓腮,想了一阵,把“豺狼”写成了“豺郎”,把“权也”写成了“犬也”,此外,一句也挤不出来,只得交了白卷。主考官把他放在第六等,倒数第一名。那位大官得知后,把儿子痛打了一顿;儿媳听说丈夫不争气,觉得无脸见人,悬梁自尽了。
按照惯例,主考官在考试完毕后,要去拜访当地的大官和名人。主考官见到了秀才的父亲,谈到有个秀才写别字、交白卷的事,秀才的父亲气馁地说:“这就是我那个不中用的儿子啊!”这位主考官暗吃一惊,回去后,马上将秀才改为一等,放在头名。
这件丑闻很快不翼而飞。过了两天,有人在秀才家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权门生犬子,烈女嫁豺郎
横批是:六一居土。
孟母断机杼
人们常把中途辍学、半途而废称为“断织”。“织”并不等于“学习”,“断织”的比喻意义又是如何产生的?
据《列女传》记载:孟子小时候上学读书很想家,有一天逃学回家了。当时孟子的母亲正在织布,问孟轲道:“你学得怎么样了?”孟轲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孟子的母亲听了,十分恼火,就拿起刀割断了手中的织物。孟子既惊讶又害怕,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孟子的母亲说:“你中途废学,就像我割断了这织物一样,前功尽弃。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扬名,多向有才能的人求学才能广见博知。”孟子受到很深刻的教育,从此再也不逃学了,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这个故事说的是读书不能中途辍学,它以“断织”为喻,所以“断织”就成为“辍学”的代称。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翁仲”避邪
中国很多帝王陵墓前都有一条大道——神道。神道两侧置放石人石兽,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陵墓前的石人又称翁仲,为什么这么称呼呢?这得自秦朝的一个有名人物。
翁仲是人名,本姓阮,秦朝人。相传此人身长一丈三尺,气势勇猛,异于常人,带兵镇守临洮(甘肃境内),威震匈奴,秦始皇非常赏识他。翁仲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他的卓著功勋,特命工匠铸其铜像,放置在咸阳司马门外。据说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
后来,人们便借助他的灵威来辟邪,多用玉石来雕刻一个身穿长袍、有冠、双手相握胸前的立人像,戴在胸前,用以祈福辟邪。汉代时,翁仲、司南、刚卯与严卯皆为流行的用于避邪的佩饰,前三种佩饰并称为“辟邪三宝”。
康熙颠倒诗讽翰林
一次,康熙皇帝带着一些文臣到郊外游玩,从一座古墓前走过,那里有不少石人,康熙便问一个翰林:“这石人还可怎样称呼?”那翰林答道:“还可以叫仲翁。”其实康熙明知是“翁仲”,想故意考考他,结果把这个草包翰林给考倒了。
康熙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我堂堂大清,竟出如此翰林。回宫后,康熙马上写下一首诗,送给翰林院:
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
该诗每句的末尾二字故意颠倒过来,对那个翰林是莫大的讽刺和挖苦。
“解手”是怎么来的
口语中,我们习惯上把上厕所称为“解手”,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词语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解手”最早是指朋友相逢高兴地“携手”,相当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代秦观有诗云:“不堪春解手,更为客舟停。”这是说春天时朋友相逢了,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别,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词义开始发生了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帝,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哪知这下惹恼了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满以为皇位非他莫属,没想到太祖居然将皇位传给了乳臭未干的朱允炆,朱棣心中很是不服。于是,他暗地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伺机谋反。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中央难以控制,就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这样一来就使朱棣找到借口,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北京公开发难,号称“靖难”之师,一路从河北、河南、山东打到了南京。大战数年,军民伤亡无数,造成江北地区人烟稀少、千里无城乡的悲惨局面。
燕王即位为明成祖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移民垦田政策,决定把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一带来。但故土难离,人们用各种方法反抗,怎么办呢?官兵就编造谎言,把百姓骗到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然后强迫他们登记,实行强制移民。军队为防止移民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再用绳子一串串穿起来,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就会牵动别人,谁也逃不脱,就这样押解着向移民区进发。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向官兵哀求:“大人,请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小)便。”这样次数多了,只要说声“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了。“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并且流传至今。
“出恭”的由来
上厕所还有一个雅称叫“出恭”,这一词始于明朝。
明代学子监为防学生私自外出,特设一面牌子,出则领牌,入则交牌,方便考核。牌子上书有“出恭入敬”四字。考试时,场内亦设此牌,士子欲离席入厕,需领得此牌方可。到后来就称之为“领出恭牌”。再后来,就直称入厕叫“出恭”了。
房玄龄夫人“吃醋”
在爱情生活中,如果有第三者介入,往往会发生争风吃醋的现象,人们以“醋味十足”“醋坛子打翻了”形容。醋是酸的,这就把他心里那种酸溜溜的感觉传神地描述了出来,难怪会有“吃醋”的说法了。
关于“吃醋”一词的得来,有这么一个传说:建唐初期,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一位大臣,曾经为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功勋卓著,唐太宗亲封他为梁国公,并且想送给他几名美女为妾。谁想到房玄龄听说要赏赐美女给他,吓得脸色骤变,连声拒绝。原来房玄龄夫人悍泼无比,房玄龄顺从为常,不要说纳妾,就连婢女也不敢多瞧一眼,哪里还敢接受皇上赏赐的美女!唐太宗问清原因后,让皇后去房府劝说,可是无论皇后怎样说,房夫人都不同意。于是,唐太宗便派人带了一壶“酒”(醋)向房夫人传话:“如果再不同意,请喝毒酒自杀。”房夫人听了毫无惧色,端过毒酒一饮而尽。可是,她并没有死,因为壶里装的并不是毒酒,而是浓醋。
从此,“吃醋”一词便流传下来,成为男女间“嫉妒心”的代名词。
女子“吃醋”诗
相传明代有位男子,不顾妻子再三规劝,坚持纳妾。妻子十分抱怨,赠给丈夫一首诗:
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理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常言道: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妻对妾交给了七件事中的六件,唯有“醋”没提,并非粗心忘却,而是将醋留给自己,意为“吃醋”,以此发泄对丈夫纳妾的不满情绪。看上去似是“恭喜”,实则心中又怨又恨,满腹牢骚,全身上下皆充满了“醋意”二字。此诗构思巧妙,读来颇有人间之“醋”味。
“东西”究竟是什么
“东西”一词,含义极为丰富,用法也极为灵活,比如它本身可以指方位,与“南北”相对;要买某物品,可以说要买“东西”;骂人的话也作“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有位外国教授,向学生解释汉语“东西”一词时说:“中国人称物为东西,这东西,那东西,都称为东西。但人不是东西,我不是,你们不是,他们不是,我们大家都不是东西!”
“东西”是一切物体的统称,它的来源跟五行有关。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火是最常见的,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和金则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因此,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东”“西”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物体。
传说,宋朝理学家朱熹,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他的朋友盛温和提着一只篮子。朱熹问他:“你干什么去?”盛温和答:“去买东西。”朱熹又问:“为什么不买南北?”盛温和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金类、木类的我这篮子就装得了;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与火,我这篮子就不能装了。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对联讽总统
一九一四年四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激起国民怨愤。前清的翰林、湖南巨绅王闿运给袁世凯总统府撰写一联,以吐胸中愤懑: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是:旁观者清
作者采取镶嵌的手法,上联嵌入“民国何分南北”,下联嵌入“总统不是东西”,这是对总统府与袁世凯的辛辣讽刺和严厉斥责。
“润笔”是稿费的雅称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对稿费有个雅称叫“润笔”。更有趣的是,古时士大夫讲穷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关于“润笔”一词的得来,在《隋书·郑译传》一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隋朝时有一个叫郑译的人,他本来是开国功臣,深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但是后来因疏于职守,不孝母亲,被隋文帝贬了官。过了一些日子,文帝念他往日的功劳,又重新起用他,封他做了刺史。
郑译奉诏,风尘仆仆地来到醴泉宫(在今陕西礼泉县),文帝赐宴招待他。席间,文帝对群臣说:“想当年,郑译与我同生死,经历过许多危难,这些事,我是不会忘记的。”说罢,当场宣旨,擢升郑译为上柱国,授沛国公爵,并让内史令李德林马上起草封官和赐爵位的诏书。
李德林正要提笔,一边的丞相高颎开玩笑地对郑译说:“哎呀,你看看,这笔都干了,怎么写诏书呀,郑公,你给润润笔吧!”意思是要郑译送点礼物作酬劳。
郑译听懂了这话外音,风趣地回答:“我一直在山野之间生活,接到命令就赶紧打马过来,来得匆忙,囊中羞涩呀,叫我拿什么来润笔呢?”大家听了仰面哈哈大笑,连隋文帝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