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500000029

第29章 近代史(6)

1718年,查理十二世在进攻挪威时阵亡,该年俄瑞两国亦开始进行和谈,但却谈不拢,结果战争于1719年重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厄塞尔海战和克琅加姆岛海战再度大败瑞典舰队。1720年俄军攻进瑞典,瑞典兵败如山倒,只得与俄国进行不平等的和谈。1721年,两国签订《尼斯塔德条约》,瑞典丧失大片土地,在三十年战争后所得的优势尽失,而俄国则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从此称霸波罗的海,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波尔塔瓦战役在战术上有哪些创新?

1709年7月8日,在俄瑞北方战争期间,俄国军队与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进行总决战,结果俄军大获全胜。瑞军被击毙9000余人,被俘1.8万余人,损失火炮32门和全部辎重,俄军牺牲1345人,伤3290人。波尔塔瓦战役改变了俄国在外交上的孤立处境,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威望,动摇了瑞典的军事强国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北方战争爆发后抛开俄国的波兰和丹麦重新同俄国订立反瑞典军事同盟,“北方同盟”再度恢复。而后,俄国势如破竹,取得了对瑞战争的最终胜利。波尔塔瓦战役在战役计划的制定、战斗队形的编排以及战场的工程构筑等方面,都摆脱了一线式战术旧框框的束缚。构筑前进阵地,留有充足的预备队,和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是这一次战役的战术创新。

俄国为何迁都圣彼得堡?

1703年5月初,俄军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涅瓦河沿岸的土地。同年5月27日(俄历16日),彼得就下令在涅瓦河口的扎亚奇岛修建圣彼得堡要塞,后来改称为彼得-保罗要塞。彼得最初关注的是巩固要塞,建立对瑞典作战的坚固前沿阵地。以后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几十个岛屿上建立起房屋。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将圣彼得堡定为首都。他邀请法国人勒布隆来为圣彼得堡制订城市建设总规划。还邀请意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国的建筑师来圣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种不同于莫斯科风格的建筑。

圣彼得堡初建时,是一片沼泽草地,到处荒无人烟。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为圣彼得堡建设工地提供4万劳动力。彼得一世经常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到各个工地查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荒野的河口兴建起一座10万人的大城市,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不同。它完全是彼得一世根据他执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对外战争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圣彼得堡打开了俄国通往欧洲的窗户,成为推动俄国学习西欧的基地。马克思说:“仅仅对波罗的海诸省的征服并没有把彼得大帝的政策与其祖先的政策区别开来,都城的迁移才显示出他征服波罗的海诸省的真正意义”。彼得一世正是通过定都圣彼得堡来表达了他割断旧的莫斯科传统的决心,展示了他与西欧争雄天下的抱负。

奥古斯塔是怎样成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皇,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市。1762—1796年在位。1743年,14岁的索非亚·奥古斯塔随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的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人。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讨厌索非亚·奥古斯塔这个名字,因为同她父亲争权的那位姑妈也叫索菲亚。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叶卡捷琳娜一世,她就把未来儿媳改叫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被定为皇储配偶以后,过得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丈夫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宠爱情妇,经常羞辱她。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1761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叶卡捷琳娜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夫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

1762年7月17日,彼得三世被毒死,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世界,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因何买下狄德罗的藏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伏尔泰形容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在哲学家狄德罗窘迫到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大量藏书来维持生计时,花几十万卢布买下狄德罗的所有藏书,并委托狄德罗保管。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在狄德罗去世之前让他和他的书分开,“是一件最痛苦不过的事”。

你知道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吗?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采取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人民。那时,地位最卑下,遭遇最悲惨的是农奴,他们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任意侮辱打骂他们,也可以把他们当牲口一样任意买卖。农奴们不堪其苦,都想起来反抗沙皇,只是没人领头。后来,这个领头人终于出现了,他叫叶梅连·普加乔夫。普加乔夫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18岁时被征兵到波兰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开了起义的序幕。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进军。奥伦堡城池坚固,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普加乔夫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长期围困奥伦堡。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的组织建设。

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普加乔夫起义的消息后,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余人,由卡尔将军率领。卡尔没把普加乔夫放在眼里,他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不料在半路上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险些被炸死。卡尔刚要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攻,挥舞着马刀掩杀过来。官兵仓皇应战,哪里招架得住,不一会儿就四散溃逃了。第二路援军由本尔内舍夫上校率领,在渡河时被义军包围,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车夫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堡,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惨败。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撤退,撤向巴什基尔地区。7月12日,普加乔夫率领起义军向俄国南方另一军事重镇喀山发动猛攻。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官军仓皇逃走。两天后,官军反扑过来,普加乔夫不得不从喀山撤退,西渡伏尔加河,向顿河挺进。普加乔夫打算发动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去攻打察里津,然后进攻莫斯科。在西进途中,沿途又有无数群众参加起义,起义很快席卷了诺夫哥罗德省和沃龙涅什省。叶卡捷琳娜二世急忙从土耳其战场上调回苏沃洛夫的部队去追击普加乔夫。8月25日凌晨,双方在萨尔尼科夫展开决战,起义军被击溃。1774年9月4日,起义军军事委员会成员特沃洛戈夫,炮兵长官丘马科夫等叛徒,把普加乔夫捆绑起来,交给了雅伊克镇的沙皇政府当局。

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杀害。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俄国为何发动第四次俄土战争?

18世纪初叶,俄国通过“大北方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但在南方,彼得一世却屡屡受制于土耳其,始终未能打开黑海出海口。因而,继彼得一世之后的俄国历代沙皇都把制伏土耳其、夺取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看作俄国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俄国女沙皇安娜·伊万诺夫娜即位后,于1735年乘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爆发之际,挑起第四次俄土战争,意图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实现历代沙皇的夙愿。

在战争中,俄国一直掌握着军事主动权。1736年5月31日,米尼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占彼列科普,然后又占领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但由于瘟疫流行,粮秣和饮水不足,俄军被迫撤回乌克兰。俄军拉西将军指挥的顿河集团军,在布列达利海军中将的顿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于1736年6月30日攻占亚速。1737年7月顿河集团军在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锡瓦什湖,在萨尔吉尔河交战(1737)中击溃了克里木汗的军队。7月13日,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克奥恰科夫。同年,奥地利参战,但奥军屡战屡败。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8月,第聂伯河集团军在斯塔武恰内战役(1739)中击溃土军。根据摩尔达维亚代表团的请求,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1739)。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第四次俄土战争结束。这次战争使俄国在南侵的道路上又大大跨进了一步,但尚未打开南部出海口。

波兰“贵族民主制”有何弊端?

1505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两国合并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的决议,首都由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史称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17世纪后半期,波兰的农奴制进入危机阶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统治阶级内部亦分崩离析,1652年,大贵族迫使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权,1654年,沙俄对波兰宣战,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北方战争初期,波兰被迫追随俄国参战。1655年,波兰-瑞典战争爆发,波兰丢失部分领土。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进行了战争,严重破坏了波兰主权和国家经济。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别,称为“贵族民主制”。这种制度有两根支柱,一个叫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一个叫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而真正的民主遵从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这种贵族民主造成了波兰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从而导致波兰的最后衰亡。

5月3日是哪个国家的国庆日?

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5月3日,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五三宪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从此,5月3日成了波兰人民的盛大节日。后来,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五三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也是继美国宪法之后的全球第二部宪法,因宪法中包含有部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波兰历史上被几次瓜分?

1772年5月,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加入该协定。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共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得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其余部分的玛佐夫舍地区,共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

何谓武装中立同盟?

武装中立同盟是指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的同盟。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以后,英国实行海上封锁,在攻击交战国船只的同时,亦经常抢劫中立国船只,威胁到俄国等中立国的利益。1780年 2月,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向英、法、西等国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敌货。同年7月和8月,俄国先后同丹麦、瑞典订立条约,约定装备若干战舰,用以保证上述原则的实施,形成以武力保护中立国权利的同盟。后其他中立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也陆续加盟。1783年,美英缔结《凡尔赛和约》,该同盟解体。

同类推荐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热门推荐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医神皇妃

    医神皇妃

    她是隐在乱世中不染尘埃的仙子,亦是个孤女他是一国皇子,他得她救命之恩,忘忧之上一见难忘深深王宫之中,他视她陌路,她淡然处之一纸休书,断了五年夫妻情份,她远走天涯,身边始终有另个他伴随五年后,她失忆,也已成了别人的王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有叛逆淑女

    家有叛逆淑女

    她是出身豪门的叛逆淑女,他是意大利史上最年轻的黑手党教父,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斗到大,从未分出胜负!在一次舞会上,看到一群男人对她狂献殷勤,他大吃飞醋,一把拥住她对所有人宣布:“她是我女人,谁敢碰?”而一向与他做对的她,一反常态地靠在他怀里,对在场女人傲然一笑:“他是我男人,谁敢动?”原名-【猎爱黑道娇妻】
  • 大漠王妃

    大漠王妃

    失了父皇,她守孝三年;兄弟相残,她被迫和亲。离开家乡远嫁到大漠,离开青梅竹马成西域王妃。一个是倾国倾城的中原娇女,一个是潇洒不羁的边塞王爷,相识于战火纷飞,结合于乱世之初。王宫心计,他左拥右抱负她一片真心。山河破败,他一众铁骑夺取她故国家园。幼子早夭,他悔过不该却再不曾闻她清脆笑声。后来的后来,他的兄长霸了她的江山,毁了她的家乡……这乱世中的真情,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
  • 初见葵色日光

    初见葵色日光

    他伸出苍白的指尖触碰那些可怖的小触须,头顶缓缓长出一对缠绕着黑紫色瘴雾的角。它们是恶魔的象征。,狭小的空间里,少年蠕动了一下蜷缩着的身体。湿漉漉的黑色绒毛细密地保护着尚未破壳诞生的他,一如妈妈最温柔舔舐
  • 误认亲爹:异能儿子灵医娘

    误认亲爹:异能儿子灵医娘

    世上还有比她更倒霉的人吗?走路摔进都市陷阱,醒来身处古代枯井。穿越就要替人临盆,孩子他爹不见踪影。生完拉去祭祖沉潭,幸得宝宝拥有异能,关键时刻救娘性命。她的娃,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不是一条小青龙?传说她夫不详,水性杨花被人唾骂!传说他父不详,却天生拥有强大力量!救了娘,烧了房,带我娘亲去找夫郎!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异界雷火神帝

    异界雷火神帝

    穿越异界,获得雷电加持,要不要做另一个雷震子呢?掌控了雷电之后,装成雷系法师,也是很萌萌哒的吧,无论你是法神,还是斗圣,只要你还是碳水化合物,你就带电,有电的敌人,都是可爱的。
  • 八荒

    八荒

    一个人失去另一个人的过程,是极缓慢的,但往往却被我们误以为是电光石火的事。将万事都放下了,转一个身就走了。苏有信说,白色足可承当一切,因它自身没有悲喜,事实上,女子间的相互慰藉,与男女之间的,一样少,总是不够多。她要穿着极治艳的裙,逡巡这白的城白的国。像途经所罗门王百合山谷的茨冈人。大凡不见得有好理由跟好代价,但只觉必须要去做的,不那么严格来讲,便已经是爱情,时光当前,一切厮守都没有用处。爱在文字中不寂,不灭,不穷匮,居心险恶地,泛滥成洪荒之灾,简直要息壤才能将它克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