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45

第45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小说(1)

“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品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的一生,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人生历程。毛泽东从小到老读了一生的古典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

毛泽东爱读的“二十四史”中,有一部就是《三国志》;毛泽东爱读的古典小说中,有一部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也是文学;《三国演义》是小说,也有史事。毛泽东一生不离《三国演义》。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是1906年接触《三国演义》的。他少年时代就是韶山村公认的“三国迷”。他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1910年,在赴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携带这两部书。他讲三国头头是道,对答如流,因此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还与蔡和森、萧子升并称是“三豪杰”,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一样。

1912年,毛泽东接触了《三国志》。从此,他在论述和讲演里,经常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掺合引用,挥洒自如。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想起《三国演义》,当从茶陵谭延闿家找到一部《三国演义》时,真是欣喜无加。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也不放过他人研究三国的成果。50年代末,在《北京日报》读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就嘱咐秘书去找前载的两篇。

中国有句民谚:老不读三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仍然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也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

从有记载的文字中考证,毛泽东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毛泽东作了界定,他说:“两者不可等同视之。”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蛮有兴趣地对李井泉、柯庆施等人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经常用《三国志》印证《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增强真实感;也习惯用《三国演义》解释《三国志》,使人形象生动,使史事栩栩如生,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以丰富自己的思维,穿插在报告、文章谈话中。

毛泽东终生号召人们去读这部奇书。

毛泽东说,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有很高的评价。1938年,他曾经对贺龙、徐海东说:“《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1942年,还向全党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

那时延安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等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

20年后,毛泽东又反复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三国演义》、《水浒》,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

毛泽东向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都提出读《三国演义》。指导他们:“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多次借用刘备所说的与诸葛亮间鱼水关系,“水可以没有鱼,鱼不可以没有水”。还常引用有辩证内涵的《三国演义》文字,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36年,毛泽东在给当时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写信时,引用《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引用《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象地说明“人在脑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讲到“双方强弱不同,弱者也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举了中国古代6个有名的战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这3次战役,是《三国演义》中用浓墨重彩着力渲染过的。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判处腐化堕落分子刘青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天津专署专员)死刑。在此以前,华北局将“刘、张事件”上报中央,毛泽东和***、周恩来、彭真、薄一波等书记处领导在颐年堂开会,专门研究杀不杀的问题。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成都武侯祠谭良啸馆长曾回忆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三国很仔细,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也引起他的注意,并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前,毛泽东心情舒畅,在同周小舟等几个人谈话,谈到“大跃进”高指标时,由于他的“发号施令”,要“三大元帅挂帅”,而引起经济形势的紊乱,他也不便于随意指责“元帅”搞乱了局面。于是引了《三国演义》中蒋干过江的故事,那么“元帅”会感慨得很:“曹营的事难办得很哪。”引得大家都大笑起来,他本人也大笑起来。

1970年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期间,林彪提出请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并说:“否则,不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关于林彪的意见的报告上批示:“我不能做此事,此议不妥。”

4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提出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并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说:

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还曾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教育党员干部。如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用张松献地图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卖国求荣;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开导赴越的韦国清等……

薄一波曾回忆毛泽东对他谈到《三国演义》,说: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意义;也很少有人像毛泽东那样,终生倡导人们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国学经典名著。

“学梁山泊好汉”

——毛泽东品读《水浒传》

毛泽东的一生,有一种浓郁深沉的“《水浒》情结”。从少年时代起,他特别喜爱读、喜爱讲的故事就是“水浒”。长征途中打下一座县城,《水浒传》是他急于要找的一部书,以致警卫员给他抱来一尊“水壶”。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常引用“水浒”故事解决中国革命的许多实际问题。晚年关于《水浒》的谈话所引起的“政治风波”,更是众所周知。

《水浒》成书于明初。在这之前,关于水浒英雄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了。《宋史》徽宗本纪、张叔夜传、曾蕴传中,有关于宋江等人活动的概略记述;《大宋宣和遗事》则开始有了关于宋江等人的较详尽的故事,起于杨志押解花石纲,止于征方腊。宋代画家龚开所作的宋江等36人像赞,完整地记录了这36人的姓名、绰号。

在此基础上,元代杂剧中已开始较多地搬演水浒故事。直到明初,才由《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述成书。

在毛泽东读私塾的那个时代,《水浒传》并不像今天这样被称为“古典文学名著”,可以公然去读。大致从明思宗——崇祯时起,《水浒传》就被历朝帝王列为禁书。这是由于明思宗时,山东有李青山等人的起义,聚众于梁山,攻掠城池,阻断漕运。起义被镇压后,兵部尚书等上书,将李青山诸贼啸聚梁山,归罪于始作俑者《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于是,“大张榜示,凡坊间家藏水浒传并原版,尽令速行销毁,不许隐匿,勒石山巅,垂为厉禁。”

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也屡次颁令严禁《水浒》。

所以,少年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去读他们最喜欢的水浒故事。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

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喜欢这些故事,而且经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还谈到他读《水浒传》等小说时的感触,他说: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没有农民当主角。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

这个想法同毛泽东的农家生活有密切关系,也同他自幼具有的反叛精神分不开。因此,在众多中国小说当中,描写并且颂扬一伙打家劫舍的强盗的《水浒》,这里面有打鱼的、打铁的、种菜的、卖膏药的,以及各色各样的普通百姓,就使他特别感兴趣了。再加上他异乎寻常的思考能力,终于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来。这意思,后来在延安看了杨绍萱、齐燕铭根据《水浒》故事,改编上演的京剧《逼上梁山》之后,他写信给两位编剧说得更明确:“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

《水浒传》对毛泽东最重要的影响,恐怕主要还是在思想方面。书中“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思想,激起了他反抗现存秩序的精神。《水浒》中的英雄,都是“不怕官司不怕天”,“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好汉,他们并不是靠合法的斗争,而是靠勇力、啸聚山林来和统治者针锋相对。这种“斗争方式”,对毛泽东影响很大。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有一年的中秋节,一群学生聚集在学校后面的山上讨论救国之道。有些同学提出进入政界。对此,毛泽东回答说需要有金钱和关系,才能当选。又有同学提出利用今后当教员的职位来影响后几代——毛泽东摇头表示反对,说这个办法需时太久。别人要他提出办法,他爽口回答道:“学梁山泊好汉。”

后来他上井冈山,占据山头,走工农武装割据,进而夺取全国政权,证明他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水浒传》这部小说最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是它描绘了这样一个根本的历史规律——“官逼民反”。在大革命高潮中,毛泽东说农民们“造反有理”,因为这是“逼出来的”,毛泽东说:“凡是反抗暴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坤、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他经常把自己带队伍上井冈山比做是“没有法子,被逼上梁山”。

新中国建立后,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谈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往往都要谈到一个“逼”字。这就是他关于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和成功的一个牢固的信念。

1964年1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说道:“革命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革命的,他们是被反动派逼迫革命的。”“每次起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指起义者——著者注)并不想去,但压迫者使他无路可走。”毛泽东又说:“革命家是怎样造就出来的呢?他们不是开始就成为革命者的,他们是被反动派逼出来的。我原先是湖南省一个小学教员,我是被逼迫这样的。反动派杀死了很多人民。”最后他用《水浒》的故事做了一个基本总结:“每个造反者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的一位负责人瞿秋白曾要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他回答说: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存武力”,才有办法对付事变,并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召集受挫的部队,坚决反对一些同志想再次攻打长沙的错误主张,准备把部队引向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他在详细分析了向山区发展的可能性时,曾举历史上的山大王的例子。毛泽东说:大家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里都有山大王,可从来没有听说有谁把山大王彻底剿灭过。山大王没有什么主义,可我们是共产党,既有主义,又有政策,山大王和我们比不上,那么,敌人怎么能消灭我们呢?

后来,毛泽东说:

《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毛泽东认为,从革命的整体力量的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就必须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最后克服山头主义。《水浒传》似乎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成功范例。

毛泽东在晚年的一次谈话中,总结“革命就是割猪肉”,应一刀一刀的、一块一块地割时,又提起了《水浒传》的故事。

毛泽东在文章和讲话中多次提到水浒故事和语言,都是借古论今,以古为鉴,明得失,通权变,以服务于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启示的。这方面的启示,在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策、道路和前途以及英雄品质的培养诸方面都有所体现。

毛泽东在他的军事名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论述“战略退却”的时候,就引用了林冲打败洪教头的故事: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在江西,毛泽东针对红军的指挥员中有《水浒传》里李逵式的人物,进行教育说:

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兄弟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么?(《反对本本主义》)

在《论人民民主专攻》这篇著名文章中,谈到要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不要害怕刺激了敌人时,毛泽东又以《水浒》故事作为生动的借喻:

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同类推荐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热门推荐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大结局)

    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大结局)

    一场命定的穿越,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经历多种事端,尝遍生死离别,何不为一开始就与心爱之人执手共进天涯呢……【作者语】在元旦前夕终于赶出了这个大结局,话说这个结局不是很美满的...如果觉得有遗憾的朋友,请期待一下番外吧,在番外里我会逐次解释的……*****推荐好文*****萧途的《彼时爱未禁》http://m.pgsk.com/a/74971/小蕊的《假如风哭泣》http://m.pgsk.com/a/81540/*****作品自荐*****《不做你的弟弟(完结)》http://m.pgsk.com/a/84736/《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http://m.pgsk.com/a/96137/《嗨,隔壁家的美少年》http://m.pgsk.com/a/98144/{写东西不容易,大家的鼓励才是写者们努力下去的动力!所以请你们一定要多多支持Vce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有多爱你

    我有多爱你

    年少的一场相识。天真的一场私奔。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一句,我有多爱你。
  • 妖主太腹黑

    妖主太腹黑

    夜心雪是不是前世的她杀人如麻作恶多端。所以,当魂归异世的时候。她才会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管怎么说,前世的她好歹也是黑帮的大姐大,冷艳动人。怎么一到异世就完全颠覆。一张天真无辜的娃娃脸,不管做什么表情都十分的委屈可怜。天,传出去,她还要不要在这世界上混了。【精彩片段抢先看】“夜长老,我挑选她。”某不知名的家族子弟竟然在挑战会上点名夜心雪。竟然让人唏嘘不已,堂堂一个幻灵之力几段的法师竟然挑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这一场决斗,结果好像已经很明显了。夜心雪微眯着双眼,暗道,难道她看起来就那么好欺负?【精彩片段抢先看】“夜族长,请问你们应该怎么给我们一个交代,夜心雪竟然将我的孙子打成重伤,这一笔账该要怎么算。”某族族长挑衅的看着夜族族长,同时也看向了夜心雪,眼神在她的身上不停的打量着。“爷爷,那个男人想要对我做出不轨的事情,更何况,就我这样子,怎么可能把一个大男人打成这个样子,你们就算想要陷害我们夜家,也要找个正当的借口吧。”夜心雪抽泣的说着,那摸样有多可怜就多可怜,实际地下暗自肺腑,怎么样,老娘就打了你怎么样,有本事咬我啊。【有爱的领养榜开启啦】某若是亲妈,所以不管是嫁女儿还是怎么的。都要风风光光的。所以下面是文章人物,大家踊跃的领养哦。夜心雪☆☆☆☆☆☆☆☆由liangbing521亲领养端木轩☆☆☆☆☆☆☆☆烈☆☆☆☆☆☆☆☆☆☆由潇湘天若然领养,哈哈咱有爱的夫君雪倾城☆☆☆☆☆☆☆☆雪色☆☆☆☆☆☆☆☆☆黑瑟☆☆☆☆☆☆☆☆☆……还有很多人物没有出来,等出场了再列出啦,哈哈。=================================、198710837【这是我和几个朋友联合的读者群】喜欢这本书的亲们可以加入群号,敲门砖是【夜心雪】推荐绯儿的新文:男宠女,女护男。绝世佳宠,宠爱无极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去看看,保证不会失望的。【推荐好友的美文】极品仙尊:优质妾儿:绯色暗夜:重生之纨绔千金:◇◆◇◆◇◆◇◆◇◆◇◆◇◆◇◆◇◆一等丑颜:错桃花:感谢我看素材网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优秀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请大家放心跳坑!,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有冷酷但是若无一个情字,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
  •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她血眸童颜,从此伴君不相离!,举世无双,实力冠绝天下,以绝世天才之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绝艳的小毒医,名冠天下的玄皇陛下,狡黠腹黑。皆是她这个扮猪吃老虎的腹黑。无意间捡得妖孽一只,现代装疯卖傻的富家千金一朝穿越,成为被追杀的亡国公主。
  • 我本倾城:王的废柴狂妃

    我本倾城:王的废柴狂妃

    整个大陆皆知纳兰家族嫡女有三绝。绝对是天下第一丑。绝对是天下第一傻。绝对是天下第一废柴。爹爹嫌弃,庶妹狠毒,姨娘狡诈……十二岁开始被关进笼子里抛到兽林自生自灭……又有谁知,她,早已经不再是她……当她破笼而出,驯兽归来,踏平纳兰府的时候,她再度多了一绝——绝对天下第一狠毒!自认凶狠无道,又是谁在彼端温柔浅笑的领着她一步步的踏入他的天下,领略他的版图?自认身上写着生人勿近,但是,谁能告诉她,为毛突然会多了一个奶娃扯她裙摆,笑眯眯要她抱的所谓的儿子?自认只爱江山不爱美人,容颜啥的都是浮云,但是为何偏有人千方百计哄她摘下他的面具,让她不经意间觉得如画江山不过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