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31

第31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3)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当时就引起极大震动。《宋书·谢灵运传》说,他“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更重要的是他的山水诗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朝的谢惠连、谢眺,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著名诗人,无不受到谢灵运山水诗的沾溉。毫无疑问,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谢灵运是有着杰出贡献的。

毛泽东非常欣赏谢灵运的诗作,《古诗源》中,收入谢诗24首,毛泽东圈画了22首。在编者的注释中,在评论谢诗“一归自然”、“匠心独运”、“在新在俊”等处,毛泽东都画有曲线和圈。此外,在《昭明文选》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的谢灵运诗处,毛泽东也圈画了不少。

谢诗的名作颇多,如《过始宁墅》、《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斤竹涧越溪岭行》、《入彭蠡湖口》、《岁暮》、《斋中读书》等等,都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毛泽东作了大段批注的《登池上楼》,全诗如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此诗写于景平元年(423年)春,在他担任永嘉太守期间。池上楼,在永嘉郡。这个池,后来被称为“谢公池”。该诗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眺望的所见所感,抒发其仕途失意、进退两难的忧郁心情。

如前所述,谢灵运的“徇禄穷海”,出任永嘉太守,原因是复杂的。他在这首诗中,只不过从自身方面来检查自己,认为自己智力欠缺,难以入世做官;体力很差,不能胜任归隐躬耕。他在上层统治人物的权力斗争中屡次受排挤、打击,虽有切肤之痛,但不便明言。但对于他的难言苦衷,毛泽东却是洞若观火的。

毛泽东在《登池上楼》的批语的最后说:“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

这里引的这首诗,见于《宋书·谢灵运传》:

司徒(刘义康)遣使随江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兴兵叛逆,遂有逆志,为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追讨禽之,送廷尉治罪。

此诗原无题,《谢康乐集》加了题目,名曰《临川被攻》。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此诗题目作《自叙》。

这首诗的首句“韩亡子房奋”,说的是西汉张良之事。张良,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其祖、父均为战国时的韩王的国相。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张良立志发奋为韩国复仇,倾其家财收买刺客,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击中,逃匿下邳。后辅佐汉高祖刘邦灭秦。

次句“秦帝鲁连耻”,说的是“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一生不仕,专为人排难解纷。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与赵因争韩国的上党,激战于长平,赵军大败,降卒四十余万皆被秦军所杀,此后赵国国力大为衰减。次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形势非常危急,遂求救于魏,魏安釐王惧秦,名义上发兵救赵,但暗中派将军新垣衍劝说赵王尊秦昭王为帝。这时正在游赵的鲁仲连知道此事,他从道义上坚决主张抗秦,于是向新垣衍陈述帝秦之害,新垣衍深以为然,表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知,乃将其军队后撤五十里。

三、四句,就张良、鲁仲连二人事迹发表议论。谢灵运认为张良与鲁仲连都曾浪迹四方,是放情江海之人,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们的忠义行为深深地感动着后世的君子。当然,谢灵运本人也在被感动的“君子”之列。

为什么毛泽东说这首诗“是造反的檄文”呢?这里所说的“造反”,联系前面“晚节造反”的意思来看,是指谢灵运在临川内史任上执录朝廷命官郑望生,“兴兵叛逆”,以抗议刘宋王朝对他的不公。再联系他在广州临刑时所写的《临终》诗来看,他赞颂忠于西汉王朝、反对王莽篡权的龚胜、李业等人,实际上暗寓着他对晋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刘宋王朝迫害自己的控诉。这种抗议和控诉,不是造反,又是什么?因此,毛泽东将这首诗看做是谢灵运最后向刘宋王朝执政者公开摊牌的“造反的檄文”。

对于谢灵运这首可称为“造反檄文”的诗,毛泽东曾在文章中运用过。1958年10月13日,毛泽东起草了准备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再告台湾同胞书》稿,这篇文告最后写道:

……台湾的朋友们,不可以尊美国为帝。请你们读一读鲁仲连传好吧。美国就像那个齐湣王,说到齐湣王,风烛残年,摇摇欲倒,他对鲁卫小国还要那样横行霸道。六朝人有言: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现在是向帝国主义造反的时候了。

“我喜欢李白”

——毛泽东品读李白诗

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曾对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等人说过: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

毛泽东对李白诗的喜欢,可以说是终生爱不释手的。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后世在隋末迁居中亚细亚,李白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唐时属安西都护府)。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的青莲乡。

李白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习剑学诗,读百家之书。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贺知章见其诗文,赞叹为“天上谪仙人”。天宝元年(742年),被玄宗征召到长安,供奉翰林院。后因权贵的谗毁,被“赐金还山”,于是再度开始了漫游生活,南至江浙,北至燕赵,往来于齐鲁之间,写下了大量诗篇。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李白怀着平叛的愿望参加了永王李璘的起兵,任幕僚。李璘失败被杀,李白受牵连,以“附逆”罪名被判长流夜郎。幸而途中遇赦,才得以东归。此后漂泊于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最后寄居于当涂县县令李阳冰处(他族叔家),直至病死,终年62岁。

李白是古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他对权贵的蔑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创作风格上,他融合了道家庄子的飘逸和屈原骚体的瑰丽,形成一种飘逸潇洒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诗仙”。晚清诗人龚自珍说过:“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

李白的诗歌保存下来的有900多首,辑入《李太白集》。李白诗歌的成就非常之高,被“诗圣”杜甫赞誉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毛泽东也赞扬李白的诗歌:“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这个评价,既高度肯定了李诗的浪漫主义精神,又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李白诗所表现的不同凡响的内容。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诗坛影响巨大,而在20世纪的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者,恐怕莫过于政治家兼浪漫主义诗人的毛泽东了。

建国后,毛泽东圈阅的李白诗词竟达81首之多。而且有很多作品他不是一次圈阅,而是两次、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地圈阅。

毛泽东多次圈阅的李白作品有:《渡荆门送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清平调词三首》、《行路难三首》、《梁甫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送友人》、《月下独酌》、《赠汪伦》等。

在闲暇或练习书法的时候,毛泽东还常常用毛笔抄写或背写李白的诗。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他手书过的李白作品多达19首:《古风五十九首·三》、《梁甫吟》、《将进酒》、《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赠汪伦》、《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送储邕之武昌》、《登金陵凤凰台》、《早发白帝城》、《越中览古》、《夜泊牛渚怀古》、《黄鹤楼》、《忆秦娥》、《清平调词三首》等。

毫无疑问,毛泽东手书过和他多次圈阅过的李白的作品,一定是他格外喜爱的。

《蜀道难》是李白描写蜀地雄伟险峻山川的著名诗篇。它采取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并运用神话故事,竭力渲染蜀道的壮丽奇险,突出作品的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一本中华书局印行、乾隆年间蘅塘退士编的《注释唐诗三百首》中,毛泽东在《蜀道难》这首诗的天头上画着一个大圈,并下批语:“此篇有些意思。”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又说:

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们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使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毛泽东喜欢的又一首李白的诗篇。李太白在这首诗里,既描写了庐山、长江的壮丽景色,又寄寓着他历经挫折之后希望超脱现实的心情。毛泽东对作品中的求道学仙之类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而却非常赞赏李白对庐山一带自然景色描写的四句诗。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之后,儿媳刘松林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健康状况也受到严重影响。毛泽东忍受着儿子英年早逝引起的内心的巨大痛苦,多方关心儿媳的身体健康。1959年8月6日,他在给刘松林的一封信中写道:

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继抓农业问题六十条之后,又要进一步解决工业、财贸、教育、科学等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希望大家“开一个心情舒畅的会”,他对国民经济的好转充满信心。毛泽东的开阔胸襟与壮丽的庐山胜景相互交融,他又想起了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那四句诗,并将其抄写出来赠给有关同志阅读,还特意说明:

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

显然,毛泽东是要借用李白的诗句,把他当时的心境传达给别人,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毛泽东对李白的一些作品,不仅多次圈画、书写,而且还在人际交往中不时加以恰如其分的运用。

1935年1月下旬,红军在贵州土城与国民党军激战,形势对我不利。这时,朱德决心亲临火线进行指挥。毛泽东集合军委纵队的同志们对朱德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朱德激动地说:“不必兴师动众,不必兴师动众。礼重了,礼重了。”

毛泽东当即说:“理应如此,理应如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嘛。”在这里,毛泽东很自然地将李白《赠汪伦》里的诗句运用到对朱德的送行中。

在长征途中,有位女同志看到毛泽东的头发长得太长了,便动员他去理发。毛泽东诙谐地说:“要不打一个漂亮仗,就是白发三千丈,我也不理了。”此处的“白发三千丈”,即出自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一)。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诗人柯仲平等带领文艺工作者下乡饯行,劝酒时,顺口吟出了李白的诗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家乡的亲友来北京看望他,但因生活不习惯想早点回老家。毛泽东引用李白的诗句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以此表示对亲友怀乡心情的理解。

1958年3月29日,毛泽东于成都会议后乘江轮抵武汉。航行中,他问女驾驶员小石:“三峡有个白帝城吧?”小石说:“有的。”于是,毛泽东便背起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接着,毛泽东还一句一句地教小石背诵,直到她背会为止。

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用李白的诗句“杞国无事忧天倾”,来批判林彪、陈伯达的篡党夺权野心。

总之,李白的诗歌成了毛泽东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毛泽东的人际交往和表情达意提供了丰富而富有情趣的材料。

由于对李白的诗烂熟于心,所以毛泽东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能巧妙地化用李白的诗句来表情达意。例如,《贺新郎·别友》中的“挥手从兹去”,本自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念奴娇·昆仑》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化用了李白《临江王节士歌》诗中的“安得倚天剑”;《七律·答友人》中的“我欲因之梦寥廓”,点化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借鉴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想象奇特丰富,是与他善于向李白诗歌借鉴分不开的。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毛泽东品读李贺诗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致陈毅的信中说: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

“很值得一读”,不是一般的评语,而是对李贺诗及其历史地位的崇高评价。毛泽东对李贺诗的嘉许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毛泽东对李贺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颇为赞赏,1958年3月22日他在成都会议的讲话中说:

中国的儒学家,对孔子就是迷信,不敢称孔丘。唐朝李贺就不是这样,对汉武帝直写其名,曰刘彻、刘郎,称魏夫人为魏娘。一有迷信就把我们的脑子镇压住了,不敢跳出圈子想问题。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李长吉诗,每近《天问》、《招魂》,楚骚之苗裔也。”(沈德潜《说诗晬语》)

李贺的诗歌,对唐王朝统治的昏庸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加以揭露、讽刺,同时也表现了个人不得志的悲愤,也有咏物和写神仙鬼魅题材的。想象力丰富奇特,惨淡经营,句锻字炼,色彩瑰丽,使李贺的诗在艺术方面,更有其独特的风格。《新唐书·李贺传》说他“辞尚奇诡”。他的诗歌风格可用一个“奇”字概括。所谓“奇”,指他有奇特的想象、奇特的语言。

李贺诗歌中奇特名句不少,如“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致酒行》),“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饮酒》)。这些诗句既表现了奇诡的幻想,又具有秾丽的色彩。李贺的奇丽的诗歌,为唐诗开辟了一个新的流派。“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严羽《沧浪诗话》)它是唐诗百花丛中一朵奇葩。

李贺较多地写古诗与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七律诗一首也不写,表现了他不满于当时诗风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受齐梁宫体诗的影响,过分注意雕琢,有的作品也有词意晦涩和堆砌辞藻的毛病。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热门推荐
  • 明婚正娶:强掠迷糊妻

    明婚正娶:强掠迷糊妻

    她是人生里无事业,无背景,无美貌的三无女人。她又是婚姻里不会家务,没生孩子,不会巴结婆婆的三无老婆。面对丈夫的突然出轨她一下子陷入绝境,总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好,以为只要她用心就可以挽救。只是面对婆婆的冷言冷语,小三的肆意挑衅,丈夫的冷眼旁观,她还能撑多久?三无女人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吗?人常说婚姻就像是一场投资,只要你好好的经营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可是这世上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回报,也许其中的谁也会输的一败涂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是一个过路人

    我,是一个过路人

    因为成熟,所以,只是真的永远不变的恐怕只有永远在改变。莞尔一笑,生命中的每一段驿站里,路过,所以,一段经历,爱过……,注定要成为你的过去。都说无怨无悔的爱恋,一个故事,都说相许终生的誓言,一次永恒,我相信,都说亲爱的永远,总有一些身影,都说不变的含笑的带泪的眼,是偶然的经过,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年轻,都说永远年轻的脸,忧伤和快乐才显得那么的深刻与不堪一击。不为来过。才不能让过去的年轻亵渎生命存在的意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她坐车怕撞、过桥怕倒、走草地怕蛇咬、怕楼塌、怕天压…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自然死!可她只顾向老天祷告,忘记跟鬼差交好。当某鬼差很不负责的将她勾进地府,她只能哀怨的看着他…“我还你一命,再给你一个补偿!”判官无奈…而她,带着补偿的特异功能,穿越去也
  •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夏商穿越卷:娃的宠妃】为嘛穿越第一站是奴隶社会,为嘛,为嘛?迎接我的是猛男,绊倒我的是美男,娶了我的是娃娃男,OMG,我咋这么霉?好想偷了文物赶紧回,可是,突然出现了个头戴王冠的壮男非要对我乱来,一咬牙,我猛地拔出防狼器刺去……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老祖母的厨房

    老祖母的厨房

    实的怀念与虚幻的构想,就在这间老祖母的厨房里展开,在这里,有我丢失的蓝花瓷碗,有坚守的爱,有不倦的等待,有一段神秘的、古老的故事轻手轻脚地徐徐走来。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