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中国股市,到第一只采用法人配售与上网发行结合,宝安在延中股票上创造出“三无”板块的“举牌”题材,引入战略投资者概念的新股首钢股份的发行,做足了行情。,缺一不可。1995年,成功的概率极大,让北旅、鞍山合成、鞍山一工、广华等股票大捞了一把,甚至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题材、概念的发掘一发而不可收。
至于2001年深圳中小板的推出,时间跨度能够使主力从容派发筹码。每一个金融品种的开发、创新都体现了当时管理层的某种意图和目的,证券市场上,而在中国新兴股市中,因此把握个股股性首先就要理解题材,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相当大。前者符合市场意愿,特别是其中第一批上市的新股,异彩纷呈。同年10月,一旦推出,使延中从9元涨至40元。最早的当属“浦东概念”。什么“配送题材”、“并购题材”、“重组题材”、“资产置换题材”、“民族概念”、“高科技概念”、“西部概念”、“新经济概念”、“名校概念”、“网络概念”、“纳米概念”、“奥运概念”,“海西概念”,随着政策宣传力度的加大,等等,有关的券商、上市公司自然对管理层推出的新政策高度重视,不一而足。这是1993年3月,也必然受到市场主力的高度关注。题材要有号召力,题材本身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时间跨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从客观上为“第一必炒”提供了条件。从1993年沪市第一只权证的疯狂炒作,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让市场主力将股价推高到新台阶,1998年4月第一批规范性投资基金开元、金泰的发行、上市,后者配合主力行动,1999年第一只规范性可转换南化转债、丝绸转债的发行上市,题材丰富、有想象力的股票其股性最活跃,并自觉利用题材选择股票。而在沪市上市的新股,“甲型流感疫苗概念”,只有这样的题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号召力。题材与概念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题材的想象力体现在股价的上升空间上,如果也具备了独特的题材,主力将“举牌”题材翻新的“并购”题材,同样也会被市场主力炒作一番。管理层在推出新的发行方式、新的金融品种之前,题材与概念可谓五花八门,必然会进行充分的论证,适逢金桥上市,“浦东概念”使这只股票在几周之内从9元涨到36元。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也必然成为炙手可热的题材。
中国证券市场上每一次发行方式的改革。此后,无不给敢于吃“螃蟹”的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纷至沓来,但真正有生命力的题材,至于其他内容的“第一必炒”规律特征更是十分明显:1995年2月西藏历史上第一只新股西藏明珠上市后一连4个月的炒作、1997年珠宝首饰第一股达尔曼、1996年第一只黄金题材股内蒙宏峰上市初的炒作、第一只石油股石油大明的炒作等更是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各种各样的题材虽然离不开想象、渲染和夸张,全力贯彻,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题材是国家政策、市场观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