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22

第22章 先舍后得,倚靠大树就先培养小树(2)

短短半年工夫,胡雪岩经手的款项,已有五十万两银子之多,杭州、湖州、上海三处做生意,局面已经起来了。抚台的去留,关乎王有龄的官运前程,自然也关乎自己的生意。既然何桂清那里可能性很大,不妨游说一番。

胡雪岩先要去湖州一趟。一为丝行生意,二是郁四新近丧子,又和家人闹不和,心境颓丧,需要他去抚慰调解。这两桩事办完了,他却撞了桩意外的喜事。

原来,胡雪岩结识了一个寡妇,一见之下甚是倾心。详细打听后,知道寡妇的叔父豪赌,却又死要面子,不肯自己的侄女给人做小。本来胡雪岩觉得这事要谈起来甚是棘手,犯不着为此耽误了生意。但是,郁四一手打理,把各方面关系都疏通了,让胡雪岩做了个现成的新郎官。

胡雪岩收用了这个豪赌的叔父刘不才。凭着刘不才的赌技和在玩乐场上的手面,交上了南浔的阔少庞二。庞二是丝业世家,几代蓄积,其家业之殷厚,远非外人所能想象。如果把庞二的丝和胡雪岩的丝加起来,就占到上海市面的百分之七十,实力足够和洋人较量。胡雪岩已得到极机密的消息,江苏的督抚已经联名出奏,因为在上海租界中的洋人不断以军械、粮食接济刘丽川,他们决定采取封锁的措施,断绝内地与洋人的贸易。这样一来,丝茶两项来源都会被切断,在上海的存货,洋人一定会尽力收购。

庞二有阔少作风,遇事最果断,他全权委托胡雪岩去和洋人交易。胡雪岩深知有了庞二的委托,不但与洋商的交易可以顺利达成,而且自己的声望立刻就会升高,话头留得越发“落门落槛”。

让胡雪岩大出意外的是,洋人那方面变了卦,表示年关以前无意买丝。外国人也变得门槛精了,知道中国商场的规矩是三节结账,年下归总需要大批头寸,他们有意“杀年猪”。

胡雪岩花了无数心血在丝业方面,就是为了要达成“一把抓”。眼下到了需要向洋人屈服的时候了,胡雪岩彻夜彷徨,想不出对策。最后,他决定与其便宜洋商,不如便宜自己人!

派了刘不才去和庞二商量,庞二很爽快,调拨了头寸。

丝是保住了,军火生意上却遇到了对手。炮局的龚氏父子走了黄抚台三姨太的路子,决定跟洋商买一万五千支洋枪,在这两天就要立约付款。

听了这个消息,胡雪岩大为诧异,买洋枪是他的提议,如果试用,大量购买,当然应是他经手来办。现在中途易手,不用说,其中必有猫腻。

事情不算太难,一面有人上折,说有便宜得多的洋枪可以购买。折一上,龚氏父子就沉不住气了,提出一个办法,双方合作,他们让出五千支枪的生意来。

胡雪岩十分机警,发现龚氏父子所签合同用语含糊。洋人包运,极有可能小刀会眼红抢去,到时吃了官司,就成了不了之局。龚氏惊骇不已,对胡雪岩的提醒甚为感激,答应两方面的枪支合在一起运,由胡雪岩这面派人和尤五联络。

蚕丝生意和军火生意都有了着落。

后来,在军火运送上,胡雪岩遇到了大麻烦,地方帮会和太平军说好,一等军火运出上海,就在中途把它抢走。由于事先不知道这批军火和胡雪岩有联系,松江的魏师爷答应出手相助。既然这批军火生意现在由胡雪岩来做,魏师爷自然是不动手了。但其他帮会各自独立,去做说服工作很费了胡雪岩一番周折。不过,胡雪岩为人宽宏,抱定“广交朋友,少树冤家”的宗旨,采用招降安抚的办法解了军火运输之危。

蚕丝生意也有一段波折,起因于庞二在上海的大管家朱福年。朱福年因为有彩头可抽,就私下单方和英国丝商订了约,愿意以低价出让庞二手头的丝货。这种拆烂污的行为,正是古应春最为忌恨的,因而和胡雪岩想了个法子,让朱福年知道自己的私钱来路不明,并非无人知晓。朱福年见风使舵,断了与英商的交易,转投胡雪岩。这样一来,胡雪岩联合对付洋商的目的终于达到,第一笔大宗丝生意就成交了。

4. 攥住何、王、薛,扭转商业乾坤

此间,胡雪岩带着自己的新欢阿巧姐去苏州拜见何桂清,劝说何桂清早作活动,想办法调任浙江。进京的花费,面儿上讲明是胡雪岩放款给何桂清。

何桂清见了阿巧姐,神魂颠倒,委托胡雪岩为他觅妾。胡雪岩把何桂清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心中难免不舍。但他很冷静,就像估量一笔有暴利可图但也可能大蚀其本的生意那样,不动感情,纯从利害去考虑,最后终于下了决心,把阿巧姐重金赎出,安置在苏州一个富室朋友家中,准备择日成全何桂清的美事。

不久,何桂清放仓场侍郎,随后又放浙江巡抚。他委派王有龄署理粮台,督办漕米和税收。王有龄有了胡雪岩这个高参,每年征粮几十万石,厘税几十万两。杭嘉湖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发达,何桂清、王有龄在此地为清廷办了不少好事。

因为办粮有功,王有龄又援杭州知府,迭署盐运使、按察使。后何桂清赴江苏任两江总督,又提拔了布政使薛焕为江苏巡抚。苏、淞、杭地带遂成为何、王、薛的势力范围。

何、王、薛三人听从胡雪岩的建议,在这一带设立里局征税,又委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管理解往江南大营的粮运和军火购置款项。后来,胡雪岩又提议他们联合洋人剿灭太平军。三人深以为然,联合出奏。

就在这一时期,胡雪岩受了山西票号的启发,北上京城设立了阜康银号。由于其经营思路在于为客户保密守信,时任福州将军后任内阁大学士的文煜甚为赞赏,一下子就存入四十多万两银子。阜康各分号在全国各地纷纷设立,形成了“北票南庄”的格局。钱庄以吸纳公私存款为要务,迅速扩大规模。

太平军频频进攻浙江那几年,胡雪岩已经站稳了脚跟。第一样是钱庄,这是他的根本;第二样是丝;第三样是典当和药店。在胡雪岩看来,开典当和药店是为了方便穷人,要让老百姓都晓得胡雪岩的名字,这是利人利己,一等一的好事业。另一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大事业,是准备利用漕帮的人力、水路上的势力跟现成的船只,承揽公私货运,同时以松江漕帮的通裕米行为基础,大规模贩运粮食。

按胡雪岩的看法,做小生意迁就局势,做大生意就先要帮公家把局势扭转过来。大局好转,生意自然就有办法。

因此,胡雪岩就帮助官府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太平军。不久,胡雪岩的生意就又有了一个新面目。

何桂清曾出主意发行官钞,但愿意使用的人极少。胡雪岩认为,官府的信用是要靠大家维护的。所以,别人不要,他要。官府见胡雪岩替自己树立了信用,自然十分高兴。后来,官府在这一带的钱贷用度,慢慢都通过阜康钱庄,胡雪岩也就逐渐控制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钱业,成为数一数二的钱业大户。

二 呕心沥血,势成左宗棠的左膀右臂

在晚清三大重臣之中,胡雪岩的命运与左宗棠最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左宗棠晚年最骄人的成就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何、王集团土崩瓦解之日,胡雪岩已经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商业保护人。这一次的寻找是有意识的,不过也不得不迁就时局,左宗棠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恰在此时出现了。

左宗棠从一个师爷成长为封疆大吏,胡雪岩作出了卓绝的贡献。胡雪岩为他筹粮筹饷,购置枪支弹药,购买西式大炮,购运机器,兴办船业,筹借洋款。这些事耗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但是,胡雪岩乐此不疲。一是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商事,可以从中赢利;二是因为必须有了这些东西,左宗棠才能安心平捻剿回,兴办洋务,成就功名大业。左宗棠事业日隆、声名日响,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巩固,胡雪岩就愈加踏实。他原来之所以仰赖官府,就是为了减小风险,增大安全性。现在有了左宗棠这样一个大员做后盾,有了朝廷赏的红顶、黄褂,天下人莫不视胡雪岩为一等一的商人,莫不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为一等一的金字招牌。

从此之后,胡雪岩敢一次吸存上百万的巨款,也可以非常硬气地与洋人抗衡。任何一个以本业为主,不能上传下达的商人都不敢像他这么做。

1. 痛失好友,胡雪岩孤立支撑

何桂清畏于太平军的进攻而逃离常州,一时招致许多物议,何、王、薛集团也逐渐处于四面夹攻中。

何桂清临乱逃脱,还用枪打死了拦道跪求他留城坚守的地方士绅,一时群情哗然。

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很久以来就对何桂清督办漕米、征收厘捐只供应江南大营,不供应西线将官很有意见。现在何桂清自遗其咎,曾国藩自然不会放过消灭对手的机会。

为了这个缘故,当李秀成部大兵压境、攻打杭州时,曾国藩却命令左宗棠带领的湘军羁留于皖赣边境,勒马观变。

太平军李秀成兵围困杭州不过四十天,城内就闹起了饥荒。先是由胡雪岩发起开办了施粥帮,没多久,粥厂不得不关闭。但官米还在计口平卖,米卖完了卖豆子,豆子卖完了卖麦子。不久,米麦杂粮都吃光了,便吃药材南货,熟地、米仁、黄精都可以代饭。再后来就是吃糖、吃皮箱、吃钉鞋,吃草根树皮。到胡雪岩间道潜出杭州时,杭州城内尸积道旁,兵士争取心肝下酒,饥民亦“争脔食之”。

胡雪岩受王有龄重托,到上海办米。两千石米好弄,运米却只有海道可走。尤五原本和沙船帮势不两立,现在不得不去和沙船帮讲好话,请他们派人帮忙运粮,还要雇华尔的洋枪队护送。

粮食到了杭州城下,却运不进去。太平军把杭州城围得严严实实,城内几次派人往外冲都没成功。苦等半月有余,洋人限定的最后日期到了,丝毫没有通融,非开船不可。胡雪岩无奈,往杭州城方向拜了几拜,权当坐奠,然后痛哭失声而去。

十八船粮食转运宁波。宁波城也已经被太平军攻下。不过,宁波有租界,在“中立区”避难的中国人,有七万之多,粮食供应来得正是时候。

接头联络的商人要胡雪岩给粮食开个价。胡雪岩却另有心思,他不准备让对方付钱,而是让对方承诺将来以同样数量的粮食归还。哪一日杭州城收复,哪一日粮食就得起运,去接济那里的饥民。

杭州城终于不保。王有龄自道“不负朝廷,只负了杭州城内数十万忠义士民”,在巡抚衙门上吊殉节。

胡雪岩原有再入杭州城与王有龄同生共死的想法。王有龄拿《史记》上赵氏孤儿的故事跟他作比:守城守不住,不过一死而已,这比较容易,而到上海办米就跟“立孤”一样难,胡雪岩要做保全赵氏孤儿的程婴。

2. 各有所需,左、胡迅速结盟

同治元年,左宗棠从安徽进入浙江,稳扎稳打,先求不败。第一步肃清衢州,作为他浙江巡抚在本省境内发号施令之地。又派浙江藩司蒋益澧为主将,攻富阳,窥杭州,夺回杭州是迟早的事。

胡雪岩计划重回杭州,由刘不才做先锋,去收服张秀才,化敌为友,做个内应。

等清军夺回杭州,张秀才父子因为开城迎接蒋益澧有功,获了一张七品奖状,并被派为善后局委员。张秀才趁机进言,说杭州善后非把胡雪岩请回来主持不可。蒋益澧深以为然。

胡雪岩随船运来一万石粮食。蒋益澧大出意外,这批米真如从天而降,令人惊喜。蒋益澧当即答应抚慰官军,整饬军纪,严禁骚扰市民。藩库的收支,均交阜康代理。蒋益澧又派军官送胡雪岩到余杭拜见左宗棠。

左宗棠对胡雪岩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一是外面传闻胡雪岩在公款上动了手脚,左宗棠正准备上折严参;二是以胡雪岩与王有龄的关系,他居然做不到誓共生死。

胡雪岩连番多礼,到底将左宗棠的湖南骡子脾气顺过来了。等胡雪岩款诉心曲,讲到王有龄如何以“赵氏孤儿”作比,下跪劝他离开杭州采粮,以及自己如何久等而粮食无法运进杭州,只好痛哭而返,左宗棠不禁为之动容。及至得悉胡雪岩已有一万石米运到,左宗棠甚为感激,落座升炕,留客吃饭。胡雪岩对这位人物的脾性已经很了解,就拿李鸿章和他相比,称许他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左宗棠听了,大为过瘾。从杭州的善后谈到筹款的事,胡雪岩都有一套办法,滔滔不绝,言无不尽。

筹饷之道多端,大致不外两途:第一是办厘金,这要靠市面兴旺,无法强求;第二是劝捐,这几年捐得起的都捐过了,不过还有一路人,他们捐得起,而且肯捐。照胡雪岩的分析,这十几年中,太平军里有些人积了点钱财,而退藏于密。太平军一旦失败,很多人当然要治罪。可是,虽罪在不赦,却人数太多,办不胜办。株连过众,扰攘不安,实非战乱之后的休养生息之道。所以,最好的处置办法是,晓以利害,晓以大义,略施薄惩,让他们用捐饷换条出路。

以左宗棠的处境、想法和因应之道,只要不伤天害理,任何筹饷的办法,都可以得到他的同意。

善后以“以工代赈,振兴市面”为宗旨,一方面达到了赈济的目的,另一方面做了复旧的工作。恢复元气的办法也很简单,三个字——不骚扰。左宗棠深明与民休息的利害,答应胡雪岩,凡擅征旧欠,抓差拉夫的,杀无赦。

有了这话,胡雪岩的善后工作做起来就顺手了。左宗棠也渐渐视胡雪岩如心腹,凡事总找他商讨。

3. 呕心沥血,势成股肱

金陵城攻陷,幼天王洪天贵福出逃。朝廷论功行赏,曾国藩封侯,曾国荃封伯。左宗棠得谕旨“俟浙赣肃清后再行加恩”,相形之下,未免难堪,尤其李鸿章封爵,使得左宗棠更不服气。再有一层,战败的太平军如山倒堤崩般涌入浙江,曾军但顾自己争功,竟是以邻为壑了。

曾国藩与左宗棠、左宗棠与李鸿章结怨,形诸表面。曾国荃已被委以浙江巡抚,而左宗棠迟迟不交差。朝廷调和将帅,另派马新贻去浙江任巡抚。

马新贻一到任,胡雪岩就有不得不走之势。左宗棠打算将他调到福建,但不必随他一起行动,可专驻上海,为他经理一切。胡雪岩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左宗棠着手部署到福建以后的人事,奏折的案由是“办理饷需各员,请旨奖励”,附带请求调用。其中当然有胡雪岩,他本来是“盐运使衔”的“江西试用道”,左宗棠奏请“改发福建以道员补用,并请赏加按察使衔”。

请胡雪岩长驻上海,为的是军饷、军粮和军装(械),缓急之际,唯胡雪岩是问。

胡雪岩替左宗棠办事,第一是采办西洋兵器,炮弹子药,绝不让前方短缺;第二是饷,数目不大,随时都有,数目太大,可预先嘱咐一声;还有一事,左宗棠想自办船厂造兵轮。至于经费,因数目巨大,照胡雪岩的意思,不妨向洋人借债,由海关的年收入担保。

不久,因西北回人作乱,上谕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上谕到时,左宗棠正在大办保案。他对胡雪岩单独保荐,称为密保,措辞极有分量:“按察使衔福建补用道胡光墉,自臣入浙,委办诸务,悉臻妥协。杭州克复后,在籍筹办善后,极为得力,其急公好义,实心实力,迥非寻常办理赈抚劳绩可比。迨臣自浙而闽、而粤,叠次委办军火军糈,络绎转运,无不应期而至,克济军需……(恳请)破格优奖,以资鼓励,可否赏加布政使衔。”

加了布政使衔,便可改换顶戴。原衔按察使是正三品,戴亮蓝顶子,布政使是从二品,便可戴红顶子了。

捐班出身的官,戴到红顶子极不容易,买卖人戴红顶子,更是绝无仅有。饮水思源,没有王有龄,何有今日?胡雪岩因而又特地到王有龄老家去了一趟,登门哭祭,赡恤遗属。

同类推荐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热门推荐
  • 冷情皇帝可爱妃

    冷情皇帝可爱妃

    推荐醉梦新文《养貂成妃:王爷,套路深》传闻,垄月皇朝的皇帝独孤冥,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伺候在他身边的太监,从来没人能活过两个月。她凤小九摇身一变,居然成了独孤冥的贴身太监,天要亡她呀!“皇,皇上,你想做什么!?奴才可是太监呀!?”某小太监双眸水汪汪,仿佛一只胆怯无害的小白兔般,步步后退。某邪魅男子见此,红唇一勾,邪气一笑。“呵呵,是不是太监,先脱光衣服让朕验明正身吧!”推荐醉梦其他精彩好文——《养兽成妃:傲娇太子甜甜宠》《养狐成妃:邪魅冷王甜甜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木槿花西月锦绣(1):西枫夜酿玉桂酒

    木槿花西月锦绣(1):西枫夜酿玉桂酒

    你以为你有一双美艳的紫瞳,就能慑住我魂,要我乖乖躺下献身?你以为你白衣似雪、飘飘若仙,我就会床榻起舞,蜜意柔情?你以为你红发似锦、天生萌呆,我就该温柔缱绻、抵死缠绵?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万草丛中过,她只要身子不放情……虽然她FANS不少,但要不要这么受欢迎?红发萌正太扮猪吃老虎,嘴唇破了,躺地上打滚耍无赖,你肿么咬我?飘逸大冰山不靠谱!三天啵一个不过瘾,还吻到马背上,差点吻出火!再世诸葛为她命都不要!葬身崖底,还不忘与她预约来生!她千防万防,不想落入腹黑王爷怀里成榻上新宠,某紫瞳妖孽冷笑,这到嘴的肥羊怎能便宜了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可爱的小蜜蜂们有什么秘密?香甜的蜂蜜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小蜜蜂的家里寻找答案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欲封天

    我欲封天

    我若要有 天不可无 我若要无 天不许有! 这是一个起始于第八山与第九山之间的故事 一个“我命如妖欲封天”的世界!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后,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欲封天》
  •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 本书以崇敬的心情,遴选了98位中外名人,讲述了他们百味人生中的成长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名人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名人是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名人是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这些故事或许就是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就是他们成功的一个诀窍,不管是怎样的故事,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故事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小朋友们可以读着这98位名人的故事,追寻名人成长的足迹,感悟名人成才的真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却不知道再次醒来的她是样样精通,自带空间秒杀一切。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废柴。废柴?无灵根?火系灵根毁天灭地。召唤不出魂兽?本命双魂兽亮瞎狗眼,身后圣级灵宠无数。不好意思,修真天才一朝穿越,拿错剧本了,本该是大杀四方的剧情硬生生的被某个东西篡改,日常工作成了刷一个个美人的好感值!这真是一件既痛苦又兴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