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000000027

第27章 孙子谈制胜(4)

北京保卫战,于谦创造“先为不胜”的条件,构筑城防工事,赶制武哭器,筹集粮草,护编军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使明军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当敌军进抵城下,他又亲自披挂上阵,出城迎敌,以顽强的战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军进攻受挫,士气低落。当敌人撤退时,他乘势率军追击,获得大胜(以待敌之可胜)。

[人生感悟]

“先为不可胜”须有战略眼光,要讲谋略,它的要害在“为”,即谋划,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大地卷起了一股可怕的“黑旋风”——爱滋病,任何药物都抵挡不了它的恐怖侵袭。既想保持开放的性观念,又怕见上帝的美国人后来发现,有一种小玩意能够有效地抵挡爱滋病的进袭,那就是避孕套。

当时,由于现在市场需求突然猛增,美国国内数量有限的避孕套一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远在燕半球的另一边,嗅觉敏锐的两位日本商人立即发现了那座“金山”,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了一大批避孕套,火速运往美国。一时之间,美国众多的代销店门庭若市;两亿多只避孕套很快销售一空。

在人生里,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前瞻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所谓前瞻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动态中准确地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二是在静态中,及时地预见事物产生的变化;三是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友好往来中善于发现不显眼的机会,并预见到它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发展自己。

谨慎小心——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原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形篇》)

[今译]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事先谋划好必胜的条件,然后才寻找机会与敌交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人交战,然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

[历代论引]

曹操曰:有谋与无虑。

李筌曰:计与不计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胜,田丰知魏武之必胜,是其义也。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胜之计,而后出军。若不先谋,唯欲恃强,胜未必也。

[兵法札记]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是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军事格言。“先胜”连着“求战”,可缩略成“先胜求战”;“先战”连着“求胜”,可缩略成“先战求胜”。孙子为什么不说“先胜求胜”、“先战求战”呢?其中可看出孙子对谨慎的重视,察出孙子对败兵失败原因的深刻揭示。首先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了,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首先使自己具备了取胜条件了,在这种有利的态势下,孙子不说“必胜”,也不说“求胜”,却告诫人们“求战”,一是说明孙子对“战”的迫不得已,二是说明孙子对取胜因素认识的深刻全面,三是说明孙子的谨慎和进取精神。孙子认为,这样的军队才是“胜兵”。自己还没有把握不被敌人战胜,自己还没有立于不败之地,自己还没有完全具备胜利的条件,在这种不利的态势下就侥幸地“先战”了,然后企图“求胜”,这里孙子不用“求战”等词句而恰恰用“求胜”一词,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败兵”的“败形败态”,孙子认为,这样的军队就是“败兵”。

常言道:“狡兔有三窟,军师有三策。”军事谋略上,许多将领的智囊,也就是军师运筹帷幄,列阵交战,常常考虑到多种可能,准备好几套方案,通常称为上、中、下三策。在可能的情况下,首先争取代价小,战果大,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性影响的上策;上策行不通,就采取经过努力争取能够获得成功的中策;倘若情况骤变,实行中策已无希望,尚有下策即退军应筹。这“三策”,包含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表现了军师在战争指导上的系统思想观念。

三国时,庞统在鲁肃、诸葛亮的推荐下,做了刘备的副军师。刘璋为了巩固他在四川的统治,请刘备去助一臂之力。待刘备处川后,前线传来曹操率兵南下,孙权打算进犯荆州的消息,刘备坐卧不安,向刘邦讨救兵,前去解荆州之急。但刘璋只是打发4000老弱兵卒,米一万斛助刘备。刘备十分生气,一时没了主意。庞统说:“现在我有三条计策,请你自己选择定夺。

刘备仿佛在黑暗中见到一丝光亮,忙问庞统是哪三条。

庞统说:“一条是来个一不做二不休,现在就选精兵,昼夜兼程直袭成都,此是上策;二条是主公假装领兵回荆州,路过涪城,西川守将扬怀、高沛必来相送,相机将二人擒杀,夺下关隘,然后再兵进城都,此是中策;三条是即刻偃旗,息鼓,退还白帝城,然后回荆州,再作打算,这是下策。倘若三条都不听,只是死守在此,一旦事变,不可救也。

庞统在这里,为刘备提出了三个行动方案:一是直取成都,二是取涪城,三是回荆州。但是真要回荆州实际是无计可施,算不上计谋。结合《三国演义》来看,刘备入川,就是为了夺取蜀川之地,杀死刘璋。此时,庞统出的计谋,在“逆取顺守”策略指导下,本来是以刘璋初时来涪城,迎接时袭杀为上计的,而劝刘备从葭萌关取成都为中计,自葭萌关取涪城只是下计。

且说刘备听了军师这番话后,沉思良久,说:“军师上策过于仓促,下策又太慢,中生不迟不疾,就按中策行事吧!”其实,这里刘备取的中计,还只是庞统的下计。但是,看起来刘备取了下计,实际又是上策。

刘备依庞统之计行事,杀掉了杨、高二将,夺得涪水关,以作为进川之前哨,不久就向成都进发,彻底夺得刘璋的地盘,做了蜀中王。

[人生感悟]

孙子“胜兵先胜后求战,败兵先战后求胜”的思想,也是人生指导的重要原则。学业、事业、功业,恋爱、婚姻、家庭,待人、接物、处世,凡事皆需“先胜求战”,谨慎对待。这当然不是反对冒险创新,而是因为“先胜求战”乃立身之本。

世上的事情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因此,有一分谨慎就有一分收获,有一分疏忽就有一分丢失。十分谨慎就完全成功,完全疏忽就会彻底失败。

许多人在做事时,开始比较谨慎,对小事、容易事就疏忽。生活中不是常常有因忽略小事而酿成大祸的惨痛教训吗?到了困难的事情面前一筹莫展,还不是在容易事前疏忽而导致的吗?因此,如果不想失败,就要十分谨慎。

战国时,秦国国富民强,气势最盛。秦武王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便以骄色示人。一谋士见势不妙,便进言提醒武王道:“诗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指的是把持到最后关头的困难。今天的霸业是否能成,还得看各方诸侯是否出力,然而王现在就沾沾自喜,以骄色见人,而忽视图霸的准备,若让他国知道了,受诸侯攻击的恐怕非楚而秦了。”

秦武王虽精于政治,其霸业也只维系了短短的4年。可见他没有听进谋士的忠言,在成功以后就松懈了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办事谨慎的人。太宗常对左右说:“治国之心犹如治病。病人希望尽快痊愈,求医心切。如果病人能认真听从医生的嘱咐,配合治疗,病就痊愈得快,反之,恐怕就要使病情恶化,甚至丧命。治国也是同理,要想保持天下安定,就得事事谨慎,若在关键时候有所疏忽,必招亡国之祸。现在天下的安危全置于我一人肩上,因此,我要慎重地警惕自己,我还需检点自己的言行,加紧努力。但是,只靠我一人是难有作为的,希望你们能做我的耳目,发现我有所过失,请直言无妨,君臣之间如有疑惑而不说,对治国是极其有害的。”唐太宗如此开明,才引出善于进谏的魏征;以这种态度施政,才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要想万事顺利,就要顺风满帆不掉以轻心,以“安全驾驶”的姿势去把握最后关头。

集中优势——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原文]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兵法·形篇》)

[今译]

胜利的军队对于失败的军队,就像用镒与铢相比较,占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与镒相比较,处于绝对的劣势。

[历代论引]

曹操曰:轻不能举重也。

张预曰: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梅尧臣曰:力易举也,力难制也。

[兵法札记]

孙子用“镒称铢”与“铢称镒”来比喻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问题,形象和准确,因而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赞赏。

战争中,一方要消灭另一方,必须具有相对的乃至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越强,双方形成的“优势差”越大,优势一方消灭并战胜对方的可能性和把握不越大。所以,在交战中,处于战略上的优势之军,总是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打击并消灭弱者,而战略上处于劣势地位之军,则努力躲避对方优势的打击,并积极主动地以局部的、战役战斗中的优势,不断地消灭、消耗敌人,从而逐渐缩小直至彻底改变战略上与敌人的“优势差”,最后战胜敌人,这就是战争最朴素而又最深奥、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道理。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凭借其军事上的优势征服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同日寇展开了顽强奋战,就是采取了这种“局部优的优势”,打击并消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最后使日寇无条件宣告投降。

解放战争也是如此,国民党依仗着美式的现代化装备和800万正规军,以战略上的绝对优势藐视我军民,口了狂言,要3个月消灭共产党武装力量,最后不仅没能消灭我们,反被一口口吃掉。毛主席曾精辟地指出:“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他又指出:“只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的办法,在战役战斗中集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这样,在全体上,我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事实证明,这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人生感悟]

“以镒称铢”和“以铢称镒”表明一种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劣势,反映到社会人生,则是指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凭优势获得成功。

所谓的优势,主要指个人学识技能上优于他人的实力。它既包括生理上的特长,如个子高,姿色好;同时也包括心理上的优势,如性格佳,适应性强,有接受能力;又包括技能上、学识上的优势,如学识深,善交际,有口才,身怀绝技等。一个人如果具备其中的一项、两项或更多项,就可能形成自己的某种优势或综合性优势,这样一来他在事业上的竞争力就大大地增强了。

所以,为了捕捉机遇,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要有目的地发展优势,培养强项。当自己拥有多项优势时,也不能全面出击,面面俱到,应对自己进行设计,抓住重点优势,在最可能出成绩的项目上下苦功夫,以形成真正的优势。

嘉芙莲女士原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电话接线员,天赋加上长期的职业锻炼,她的口齿伶俐、声音柔和动听以及态度热忱,在当地很有“口碑”,受到用户的普遍赞赏。

嘉芙莲是个胸怀创业大志的人,她不想一辈子就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话接线员,她要当老板,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知道商场如战场,任何不着边际的空想都只能是画饼充饥,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自己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从这里起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从这种观念出发,嘉芙莲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主意就来了:利用自己的天赋条件成立一家电话道歉公司,专门代人道歉。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磨擦,如果不妥善处理,磨擦所造成的伤害、裂痕会越来越大;有时候互相之间有点小小的误会,话不说不明,误会会越闹越大,但是不管是磨擦也好,还是误会也好,当事人担心自己在关键时候不能保持冷静,都希望有人从中代为疏通,既不丢自己的面子,又能给微妙的人际关系加点润滑油;既避免了当事人面对面的尴尬,又能够有效地化解人们之间的不愉快。因此,嘉芙莲的电话道歉公司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嘉芙莲的道歉开场白是这样的:“哈罗!我是嘉芙莲,是电话道歉公司的,我受某某的委托向你转达歉意……”口齿伶俐,声音柔和动听,加上她诚恳的态度,使她的道歉大都能为对方所接受,平息当事人的怨气。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对自己的优势都应进行一番设计,真正认清了方向,加以精心培养,就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早日成功。

周密计划——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原文]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形篇》)

[今译]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从不放过任何可以打败敌人的机会。

[历代论引]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军败赵,先据北山者胜;宋师伐燕,过大岘而胜。皆得其地也。

杜牧曰:不败之地者,为不可胜这计,使敌人必不能败我也。不失敌人之败者,言窥伺敌人可败之形,不失毫发也。

王皙曰:常为不可胜,待敌可胜,不失其机。

张预曰: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能,是立于不败之地也。我有节制,则彼将自衄,是不失敌之败也。

[兵法札记]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这是贯穿整个《形篇》的中心思想,全篇围绕这个中心,对攻防关系及其凭借的客观条件作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要“立于不败之地”,重在战前做好考察工作,准备全面的周密的计划,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而且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同时还要预测事态的发展变化及采取的对策,从而制定周密的计划。

《诗经》中有一句话说:“未雨绸缪。”意思是提醒人们要深谋远虑,事先做好各种准备,以防患于未然。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很欣赏这句话的含义,并注意将其用于战争实践。

建安十七的(公元212年),曹操打败以马超、韩遂、平定了关中地区。吕蒙预料到曹操下一步很可能南征吴国,于是他向孙权建议,在曹军南下的必经之地濡须口事先筑坞,以防不测。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南,在当时是个水陆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所谓筑坞,就是河口两岸构筑些大型土堡。

孙权手下的许多将领认为在那里筑坞是浪费人力物力,根本没有用处。他们说:“咱们依靠的是战船,两军相遇,上岸击贼,战罢则洗足登船而去,筑坞有什么用?”吕蒙解释说:“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假设我们陆战失利,被敌追赶,步骑紧逼,那时恐怕连下水都来不及,还谈得上什么登船而去呢!如果有了坞这种防御工事,敌人追我们,我们就可凭借它迟滞敌军,使我们有时间从容登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孙权认为吕蒙讲的很有道理,遂接受他的建议,派人在濡须口筑起了一系列宏大而坚固的偃月型上堡。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寻找大舅

    寻找大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拐个娘子,生个娃

    拐个娘子,生个娃

    美男一大堆,个个抱不得!奸情一箩筐,段段不正常!桃花处处开,朵朵惹不起!============【正文简介】穿越的目标是什么?泡美男!搞JQ(奸-情)!玩NP!可惜被师兄无良骗去嫁大叔,只能开始做落跑跑!大叔腹黑任由她落跑。暗地里悄悄开始拐娘子三计。投其所好,美男计。言听计从,好男计。生个娃娃,栓心计。良辰美景夜。“夫君,你啥时候认出我的?”“哦,第一次见面就认出你了。”“那你为啥不逮我回去?”“哦,我只是知道你要落跑到什么时候。”“那你为啥要沿路跟着我?”“哦,为夫那是替你清理前路。”“为啥要清理前路?”“哦,那不是要把你拐回家嘛。”“用啥法子哟?”“生个娃娃呗。”“。。。。。。”【精彩抢先看一】:“娘子,为夫身材如何?”“肌理分明,皮肤细腻,健壮有力!”“娘子,为夫相貌如何?”“倾国倾城,媚态横生,清美动人,妙不可言….”“娘子,为夫强壮么?英明么?”“看起来,唔,挺强壮的。”某女淡定地瞥了一眼几近半果的美人。“娘子,为夫这么美好,不如,咱要个孩子吧?”他开始掰手指。“….”“我们的孩子,长得好!身材好!又聪明!还强壮!”“那,那,要是个女孩儿咋办?!”听着,某女眼冒金光,丝毫没想到,早已被拐入圈套….“那一定和娘子一样美丽动人!聪慧无比!”他直接把她扑倒。“喂!唔…..”苍天啊!她的话被吞噬下去…..【精彩抢先看二】:“娘子,看见美男了么?”“看见了、”“那男人,有为夫美么?”“没有。”“娘子,那你还看他作甚。那就回家吧,为夫随便你看,甚至是可以‘仔仔细细’的深入地看!”“不要,我要重新落跑。”“娘子,你要是觉得跑的不够远,走的脚痛,为夫给你买辆车。。。”“。。。。。。”【精彩抢先看三】:“爹爹,爹爹,我要和娘亲一起睡觉?”“男子汉要一个人睡。”“爹爹也是男子汉,为什么可以和娘亲一起睡?”“因为你娘亲是爹爹的媳妇啊。”“爹爹,爹爹,我也要娶媳妇。”“好啊,喜欢哪家的小小姑娘啊?”“爹爹,爹爹,我要娶娘亲。”“你娘亲不是小小姑娘啊。”“娘亲啊,你快来,爹爹说你是老姑娘!”“。。。。。”================【本文】=腹黑美型大叔诱拐白目迷糊萝莉+宠妻+爆笑=【宠文】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命运突变,她国破家亡。一场风云变幻后,她成了前朝公主,他成了当今皇上。“江山与我,孰重孰轻。”答案在心中,她还是想亲耳听他说。“带下去。”长袖一甩,决然转身。三月后,春光明媚,封后大典上,他亲手将她推下玉阶。“君上,难产.”“剖腹,保小弃大。”冷绝的话,没有一丝犹豫。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震憾进她的心扉,身体痛,心更痛,无以复加。当冰冷的刀刃划破她的肚子,感觉不到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耳边、脑海里全是那句。剖腹,保小弃大。父皇,这就是你千挑万选,护女儿周全的人。重生,她成了北国帝妃之一。一道圣旨,她家破人亡。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专宠她一人,史无前例唯一连续侍寝半月之人,之后她成了众矢之的。“无论你是何人,都逃避不了你是朕的女人的事实。”冷宫外一地清凉,他将她压在身下,疯狂的掠夺。“娘。”一双胖乎乎的小手紧拽着她的衣裙,水汪汪的眼睛眨巴眨巴的望着她。低眸,猛然一震,浑身血液瞬间凝结,所有的痛席卷而来,冷漠的将那个人的缩小版推倒地上。“认错人了。”“哇,父皇.”胖乎乎的小手揉着眼睛,咧开小嘴就嚎啕大喊了起来。宫闱危情,恩怨是非,只为一人。宫廷斗争,步步为营,只为后位。江山逐鹿,为争红颜,血流成河。离落,南国国主,铁血柔情,运筹帷幄,逼她至绝路。濮阳寒,北国帝君,邪肆狷狂,暴戾残酷,宠她至绝路。推好友的文文《秦始皇的小妻子》殇夜千年新文《殿下的落难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他,紫陌,是瑞王国的三王爷,却无法支配自己的婚姻,明明不爱她,却必须娶她为妃,只因父皇的一道圣旨,便与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人分离。她是他新娶的王妃,而在新婚夜他却只是掀了她的喜帕,微笑着看她,好看的双眼里带着疏离和冷漠,“从此以后你就是这个王府的女主人,你需要什么吩咐管家就好。”然后便急忙转身离开。从此他就像避瘟疫般避着她,而她也乐得逍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命运并不想让她如此平静的度过,突然有一天,他来到她的房间,微笑着对她说,“我要娶菲儿为我的侧妃。”“好啊。”沐红尘开朗的笑着,爽快的回答,让他为之一愣。从此她的生活失了以往的平静,而命运到底要将他们带往何处呢?此文属于慢热性,文风较轻松柔和,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了攒起来看,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的~00~!
  • 婚后谈情

    婚后谈情

    林伊愣是将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逼成了火爆雄狮。过程很简单,就是顺从地听了他的话出国,五年后一声不吭地回来了。只是第二天她直接进了医院。她只是说:就当是被狗咬了。林伊想这样就算了,可顾祁东哪会这么轻易放过她,拽着她进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红红的结婚证。
  • 异路人之捉鬼吴周

    异路人之捉鬼吴周

    吴周高考落榜去外地旅行散心,无意中进入了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村庄,在村庄中经历了一系列灵异事件后,为了探知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他拜一位老者为师,成为了千年儒门的传人,从此走上了一条异路人的道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最强特种保镖

    最强特种保镖

    他是兵王中的王者!他是杀手界的死神!他无限嚣张!彪悍兵王叶龙,离开神秘部队,重归花都,奉神秘老头之命,保护美女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