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900000023

第23章 成功的启示(6)

又正如他说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来说,他所担忧的是道德与正义的沦丧,而不是个人生活的贫富穷达。

心理学家说,解除忧虑之途,就是勇敢地去接近它们!虽然害怕,对你却是大有好处的,这样你才有机会可以做新的事情,一成不变反而使你什么都做不成。冒险必须承受忧虑,而为了战胜忧虑你必须冒险。

我们不能一直做无谓的思考,沉溺在忧虑中渐渐消沉,要切实有效地反攻忧虑对自己的危害,在没有蔓延之前就切断它的生命线。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如果我们已经深思熟虑了就马上进入实施手段,不要在乎小节,不用理睬什么责任,更不要管它什么后果。反正该想的之前已经全想过了!要有什么结果就让它来吧。你只有等待不要迟疑,不要犹豫,不要怀疑自己。最后你便战胜了忧虑。

不要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患失。既得之,患失之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今译】

孔子说:“粗鄙的人能够与之共同事奉国君吗?当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当得到的时候,又生怕失掉;如果生怕失掉,那什么事情就都做得出来了。”

【评注】

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朱子曰: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心理学界有一个名词叫“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老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其他的事。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若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尽的烦恼和难题,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但同样是这些选择却又让我们在不断地获得,我们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独特的人生。因此面对得与失、顺与逆、成与败、荣与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得失只在一瞬间。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一位成功人士对得失有较深的认识,他说: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东西失去,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踏实无为,不变心性,方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终南山翠华池边的苍松,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然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做人也一样。大家相识相交,本来就是一种缘分,只要大家合得来,且在一起相处很开心,那么就不必太计较自己是不是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宁可别人欠我的而绝不愿意自己亏欠别人,就算是真的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最起码我心里可以很坦然,况且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得到的,可是说不定也正是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的前因呢!

古代著名文人柳宗元曾写过一篇题为《蝜蝂传》的文章,它寓意深刻,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蝜蝂是一种昆虫,长得十分弱小。它本来应该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可是却因为贪心太重,而给活活累死。蝜蝂在爬行的时候,贪婪的双眼四处张望,只要是看到了自己的中意之物,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驮在背上。而它所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结果身体负荷不了,最后一命呜呼。

蝜蝂不愿舍弃,到头来为物所累而丢了性命,人财两空,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我们做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开阔的胸襟,审时度势,弄清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弃鱼;为了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放弃稳定、舒适的环境;为了庄严的真理、崇高的理想,我们可以放弃金钱、名利乃至生命。只有卸掉前进路上的累赘,才能获得人生的主动和快乐。

打好手中的牌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

孔子说:“没有人会知道我了!”子贡说:“为什么会没人知道你?”孔子说:“不埋怨老天,不怪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真理,知道我的,只有天了。”

【评注】

朱子曰: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

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之妙。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在理当如此。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任性而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互动的,当我们与别人分享共同的时间与空间时,如果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就会影响别人。如果别人必须照顾你的情绪,那么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压抑久了,最后很可能失去平衡,以致产生更大的问题。

孔子在《论语》中常常提到“怨”。怨是一种发散的情绪,对别人是有侵犯性,其本意是指人们在夜晚睡觉时心灵中所感受到的使人辗转难眠的不安状态,这种不安状态包含有后悔与仇恨。

我们常会抱怨别人,但是不要忘记别人也会抱怨我们。人的社会本来就充满了互相的抱怨。

我们可以随处找到充满抱怨的人。抱怨他的专业不好,抱怨他的住处很差,抱怨没有一个好爸爸,抱怨工作差、工资少,抱怨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我们做不到从不抱怨,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进取。如果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反之,你则会明白,自由地生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哪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得很严格,“严于律己”,但是对别人要求得比较宽松,“宽以待人”,就不会招致什么抱怨了。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观点,各自的情况,所以千万不能以同一种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十分,那么对别人要求六分就够了。不怨天,不尤人,我们的命运,靠自己掌握。命运像抓到手的牌,无论你所持有的牌型如何、点数大小,都有一种契机蕴涵在里面,关键看你怎样使用,秩序如何确定,牌路如何建立。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你没掌握好出牌的机会,使原来一手好牌无以发挥效力,那么,这是你的失败,怨不得别人。你如果把握住出牌的机会,将一手坏牌调用得恰到好处,那么,牌局就会倾向你,你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样子。所以,对于你手中的牌型,你应当深入地分析,寻求那有力的一击。这是你唯一的机会,要么成就人生,要么一败涂地。唯一的区别在于,牌局可以推倒重来,人生却是一次性消费,一旦出手就无可挽回,没有机会让你重新开始,这就是人生值得珍惜的魅力所在。所以,怨天尤人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面向命运发起攻击。如何改变,就在于积极进取。

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心中毫无感恩之念。既然是当然的,何必感恩?一切都是如此,他们应该有权利得到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这些人才会过的一点也不快乐。

有人问孔子,好胜、自夸、抱怨、贪心的毛病不曾有过,可以说是仁德的人吗?“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这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能不能算是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可以为难矣,仁则悟不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在这个以利益为目的,以追逐利益最大占有量的社会,能够守护自己的心灵,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过分的欲望,没有太大的奢求,保持清心寡欲的心态,能克制自己的私念,恪守做人的原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值得人们敬重和尊崇。

音乐改变人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

【译文】

孔子说:“德行的修养从《诗》开始,依靠礼仪立足于世间,经过音乐的熏陶使之达到和谐完美。”

【评注】

朱子曰:按《内则》,十岁学幼仪,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后学礼。则此三者,非小学传授之次,乃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

孔子不仅是个大音乐家,还是个音乐教育大家,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音乐是其中重要的一艺。

“兴于诗”,是说学诗能让人心志振奋,这其中当然有歌咏的作用。

“立于礼”,是说一个人能学得有礼,就能站立于人世,因为礼是教人谦让,进退有节有度的。但是礼和乐又是不可分离的,好多礼的进行离不开音乐、乐舞。孔子还认为乐的内容和本质都离不开礼,因此礼和乐是经常联说“礼乐”的。“成于乐”,是说音乐使人生得以完成。

这是什么道理?

钱穆说:一方面在歌唱舞蹈中间,可以“劳其筋骨,使不至怠惰废弛”。另一方面又可以“束其血脉,使不至猛厉偾起。而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所以“学者之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和顺于道德者,每于乐得之。是学之成”,钱穆还说了一段感慨的话,大意是:本章可以看到孔子重视诗教,又重视礼乐之化。

于是孔学遂不免有些干枯,少活泼滋润之功。这亦是“来学者所当深体而细玩之”。

《礼记·乐记》说:“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出,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因此,音乐可以主动而且直接地展现一个人的内在真我。这种内在真我显然与善密切相关。《礼记·乐记》又说:“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是指“和易、顺畅、慈祥、诚实”,这些善德原本内在于人心之中,可以由乐引而出之。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博大精神和光辉事业,与他们喜爱音乐有很大的关系。

列宁小时候喜欢唱歌,在中学时代,最爱唱伏尔加民歌。在流放期间,他经常用沙哑的男中音,教周围的“政治犯”唱进步歌曲。列宁对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和比才的《卡门》,百听不厌。1913年,俄国钢琴家凯德洛夫曾在瑞士的音乐会上演出,列宁对他的演技大为称赞,并对他说,以后有空到他寓所里听音乐。钢琴家以为这是列宁的一句客气话,没想到列宁后来果真来了。钢琴家应列宁的要求反复地弹奏了《热情奏鸣曲》,列宁屏声静气地依靠在沙发里,沉浸在一种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感受到的美妙旋律境界中。他还对人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少有的音乐。”

美国作家基德曾经说过:“我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寻找生活的真谛,而是为了在一个无规律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命的真谛在何处?从古至今这些问题都一直困扰着人们。古人、今人都一一用生命的足迹在人生的大书上,写下或轻浮或厚重的文字来回答。

在孔子看来,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让我们到《论语》里寻找答案吧。

人生六个阶段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评注】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讲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喻矩,则不勉而中矣。

现在十分流行“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这些概念。尤其是大学生们,未出校门就策划将来踏上社会后两年之内要买车,五年之后要买房。规划人生很易,可如何走好人生规划的每一步则很难,这其中不仅需要付出努力,更要用心灵去感受。

孔子看重生命,更看重生命中的每个阶段。他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向大家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一生艰苦奋斗的过程。孔子深刻意识到,生命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因人的年龄而设定方向和标准。

他借对自己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进行描述,指导我们要把握生命的六个阶段。

生命的第一个阶段:十有五而志于学。

15岁,古人叫“成童”,这个时候,人开始步向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修养逐步提高。孔子说的“志于学”不只是我们说的上学或者读书识字,更是对于理想信念、社会道德的学习和实践。

鲁迅先生当年曾经教诲青年要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追求真理。

同类推荐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热门推荐
  • 空间医药师

    空间医药师

    前世好歹是个有点名气的外科大夫,一个电梯事故让她穿越到古代,大龄剩女转眼成为小萝莉,有房有车有存款变成没房没车没银子。不过好在老天附送了一个空间药田给她,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提亲的一个接一个,而她只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否则管他王族贵胄还是平头百姓,说啥也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哑夫

    哑夫

    三月三,桃花开但苏换姑娘觉得桃花太烂还不如不开悲催地跑啊跑玩命地逃啊逃噗通一声滚下山哦她的天山里也有桃花开一路鸡飞狗跳摸爬滚打,多年后苏换想,最上乘的桃花,是哪怕花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她觉得,她命挺好。——————————————————————————————————很久很久以前,热热闹闹的江湖上发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狗血故事。其实吧,这个故事又是种田出身。种田温暖无宅斗,江湖远阔很欢乐,此文温暖养成系,换个抽风路线来走走。江湖远阔,总有你爱的人,来勾搭吧。
  • 超然沟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超然沟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站在了后宫的最高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推荐某梦的完结文:《贵妇难当》《世族嫡女》
  • 麻烦你从我回忆里滚蛋

    麻烦你从我回忆里滚蛋

    我的回忆里怎么都是你?!苏静然在和李子昱分开的这些年里,脑子里还是他们在一起的画面,那些耳鬓厮磨,那些深情款款,她都不曾忘记。林亦乔对苏静然亦是如此,在心里为她建立一座城堡,安置妥当。如果真的不能忘记你,那请你自己从我的记忆里离开!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友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友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人与人之间交往,从最简单的那份情感开始,可以演绎多少真挚情感。本卷主要以友情为选材,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作者们眼中的友情。
  • 二婚不愁嫁

    二婚不愁嫁

    "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她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一、“祝雅丽,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朱旭冉将报纸丢到了祝雅丽的脸上,“我跟燕妮会结婚了!”祝雅丽咧嘴一笑,“那恭喜啊!”一看报纸,怎么她跪在俊男靓女身前,罪过罪过,谁这么缺德?二、“你这个狐狸精,滚出了公司去?”面前的老太太颐指气使。祝雅丽一愣,“那我半个月的工钱?”她辞职可不是能力问题,是有人对她十分偏见!三、“怨妇,你会不会跳,得罪你的是别人,你干嘛老踩我?“”踩你是你荣幸,小屁孩,大姐是一定要拿奖金的!“一只十八相送,一送送到大门口……再从送到小桥头……四、”雅丽,我看好你,如果你跟我一起,我必定能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的““丫,我看不起我自己!我不想疯狂了!”辉煌?昏黄如何?黄昏了,天要黑了……五、"我举报,我不想被灭口,不对,是你家小三现在想灭我的口……”……“你家小三曾经去堕胎,不止一次的堕胎,……报告完毕,外边下雨,老子没处去了,你家小三还真是缺铁缺钙缺锌缺德的很,唯一就是不缺男人……”“祝雅丽,你居然敢怀着我的孩子来参加相亲,你想死啊!”“这位先生,你十分不符合我的条件,我想的人,房子不能超过八十平米,工资不能超过我,得会做饭会洗衣,身高不能超过170,太高我有压力……”朱旭冉:当他意识到她不再属于她的时候,嫉妒真的像蔓草一样疯长,偶然记得,曾经有人告诫过他,在嫉妒之上,更是悔恨异常……郑舒宇:这个人是姐姐,是朋友,是个特别的女子,是个美丽的女人,她时而漂亮,时而温柔,时而俗气,时而洒洒如常,她像一滩静静的潭水,若是狂风一起,变成了倾滩而出的惊涛骇浪……面对她,有疼,有爱,有痛,有恨,唯独没有欲望……某人:你是我的,你曾经那么的爱我,爱我爱的那么痴狂,你是我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