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00000022

第22章 社交之道(3)

利用别人不知道而欺骗别人是一种最大的罪恶。许多奸恶之人大都以“别人不知道”来为自己壮胆,从而干下了许多坏事。天下的坏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别人不知道而进行欺骗,一种是虽然别人知道却不害怕。前者还知道有所畏惧,说明他还良心未泯,后者就是肆无忌惮了。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中途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是由杨震推荐上来的。这天晚上,王密怀揣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并献上黄金以感谢他往日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则故事不仅仅涉及到了行贿、拒贿的问题。

在一个人行动之前,良心起审查和指令作用;在行动中,良心起调整和监督作用;在行动后,良心对行动的后果进行评价和反省:或者满意或者自责,或者愉快或者惭愧。一个人做人能做到问心无愧,能在良心的引导下做事,大致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曾国藩家训》中说:“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良心固然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使,但只要问心无愧,则乐莫大焉。

忠言逆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81章》)

[今译]

真实可信的话语不华美,华美的话语不可信。

[按语]

河上公:信者,如其实。不美者,朴且质也。滋美之言者,孳孳华词。不信者,饰伪多空虚也。

王弼:信言不美,实在质也。美言不信,本在朴也。

在我国古代先秦诸子之中,儒家最重视语言之美,认为要做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礼记》)。儒家强调的“言语之美”,是指符合“礼”的语言,例如天子死,只能说“崩”,诸侯死,说“薨”,大夫死,说“卒”,士死,说“不禄”,老百姓死,就说“死”(《礼记》)。不同等级的人死,要从称呼上分出等级。而且认为,要赞美君王的言行,不说君王不好的地方,要“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礼记》)。

老子对美言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语言本身的表达能力就很有限,如果还要加上过多修饰美化,就更是掩盖了真实的情况。说话要干净利落,实事求是,不要在语言修饰上下太多工夫,不然,语言就变假了,就变成了纯粹的讨好。甜言蜜语愈多,愈空洞无味,真情实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张平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的工作态度似乎有点问题。顾客们觉得他无礼又蛮横,部属们觉得他暴躁易怒。在销售会上,同事们觉得他太爱出风头。大家常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可是就没有愿意当面告诉他,因为他们不想说伤人的话。于是张平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是个很受欢迎的人。如果有人当面指正,直言他的不足,他也许还有机会改进。可问题就在于,没有人愿意当面向他说明白。最后,张平为自己暴躁的个性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丢掉了工作。

大部分人对别人的缺点,不是认为和自己不相干,就是常常没有勇气当面指出,结果只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倒霉。电视广告常常教我们如何在暗地里帮别人改进缺点:在显眼的地方放瓶抗头皮屑的洗发精及漱口水,希望别人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但直接而委婉地指出别人的缺点,不是更好吗?

当面说一些别人不想听的话,也许短时间内别人会觉得受到伤害,可是这种伤害只不过是暂时的而已。他们不仅会在事后忘记所受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改进自己缺点的机会。记住:只有用棍棒和石头伤人,话语是伤不到人的,除非别人愿意用你的话来伤害他们自己。

有句话说:“在对别人传递之前,有时候不得不先对别人残酷。”这里所说的残酷,不是说要你劈头盖脑一顿臭吗,或是不讲究方法地对他人进行训斥。对别人慎重地提出批评,和对别人进行恶意的攻击,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恶意的攻击是不顾一切地用最轻蔑的言语来糟蹋别人、击剑别人;然而慎重的批评,却是委婉而具体地指出别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相信你能判断出哪一种效果更好,更容易被人接纳。

当然,就是在委婉地批评别人的缺点时,也要掌握技巧,比如,先说一段赞美之言,然后把批评放在中间,再用一段赞美的话作结尾。我们称这种技巧为“三明治”技巧。比如,当你批评别人煮的杂肉不好吃时,千万不要直截了当地说:“这个杂肉太老太咸了!你实在应该好好学学怎么做菜!”而应这么说,别人会更乐于接受:“我可以看得出来,你花了很多精力做这道菜。惟一美中不足的是,杂肉好像咸了点。不过甜马铃薯和开味菜实在是好吃极了!”

总而言之,对于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我们应该坦率直言,这是对朋友的真爱。同样,对于他人苦涩的忠言,我们更应畅快饮之,即使味道略苦,良药就是会让口苦的。

善待别人——以百姓之心为心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49章》)

[今译]

真正圣明的人,不会执着于自我之上心,而是以百姓感受为感受,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

[按语]

河上公: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百姓之心的便,因而从之。

苏辙:虚空无形,因万物之形以为形,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如使空自有形,则何以形万物哉?是以圣人无心,因百姓之心为也。

高亨:常心者,固有之心也。夫性情之凝滞以干阴阳之肖者而执,将遂以为常乎?常于此者,不常于彼矣。惟执大常以无所常,故恣阳亢阴凝之极,而百姓可坐待其极。

老子希望统治天下的“圣人”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借用今天的一句话,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现在提得很少了,甚至有一些人一听这种话,就认为是“老土”。实际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实现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准则,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一层意义。就拿经商来说吧,做买卖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经商,但是做生意却沟通了商品流通,活跃了市场经济;就每天上班做工作的人来说,上班是为了拿薪水,从百保证自己的生活需求,但是,工作完成了社会所需要的任务,促进了工厂效益、社会效益。还有……,这不都是“我为人人”吗?反过来说,社会满足了我的生活需求,不也就是“人人为我”吗?

生活的辩证法时时处处启迪着人们: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只顾及个人生命和利益的存在。并且,它也不由自己给自己的生存意义给予评判。个人不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群体,不能离开由这些群体所构成的社会;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他人、社会给予评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能脱离集体、社会;个人必须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做出贡献,奉献自我。一个人只有当超越自己生命的狭小圈子,而热心投入到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宠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从来没有开心地笑过一回,常常愁眉紧锁,郁郁寡欢。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让王子快乐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宫里的金银财宝你随便拿。”

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秘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走开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做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依此做去,不久,他果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少年。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有人之所以生活得有意义,有快乐,有丰足感,是因为他能奉献,而不是处心积虑地想到占有。奉献给人一个实现自我的空间,因为他知道要努力工作,为社会服务,他知道要肩负一个帮助和安慰大众的使命。在那努力的目标之中,他发现了生活实现的空间。

同类推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热门推荐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本书一共二十册,书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帮助性。
  • 好故事大全集

    好故事大全集

    《好故事大全集(套装上下册)》精选了一千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既有让我们拥有力量之源泉和精神驿站的亲情情感故事,也有让*生活弥漫幸福气息的爱情婚姻爱情,还有身边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们带给*点滴感每则故事后我们都总结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请打开这《好故事大全集(套装上下册)》吧,相信你会得到及时的指点、细心的呵护 温暖的心走进这个故事的世界,涓涓细流般的感动便会轻轻滑过*心房,帮我们洗涤心灵的尘埃,*人生将从此不同凡响。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一朝重生乱世,她女扮男装从军南征北战,占卜观天象,运筹帷幄的指点一切,十三岁便在那乱世战场杀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万人敬仰的镇国将军。十三岁神将,却无人知将军本是女儿身,圣旨下,迫娶当朝公主,同房三年却不知公主本男儿身。一朝本性暴露,风云人物争着要,异国太子:嫁我,并肩指点江山,许你一世恩宠。天下首富说:用天下钱财买你一生相伴。他说:“若我为皇,你必为后,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她最后选择了谁?谁有是谁的归宿?异国太子?天下首富?还是他?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一朝穿越,她成了众人嗜之的目标,连老天都看她不顺眼,给她来几道雷,劈她回原形,看着那白绒绒的爪子,是什么动物来的?而他却恰好出现在她面前,救她于水火,她痛哭感言后,随他一起走。他的细心,他的贴心,曾经令她感动,而他的爱,却让她如履薄冰。穿越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怀孕了,孩子他爹是谁?她懵了。被‘请’到宫里,可是这一个月的身孕无疑是给皇帝带绿帽。于是背着硕大的包袱爬宫墙,结果撞崩了墙角,压坏了墙,天上乌云一大片的飘过她的头顶,真是流年不利,转身赶紧回到后宫去装无辜。风声一过,她蹭手蹭脚的接着路过那道宫墙,搭起梯子,继续向上爬。墙的那一边传来了砌石声,和一个令她泪奔的声音,“别爬,朕在修墙。”【错别字就像是田园菜地里生出的虫子,怎么也避免不了,望友友们不要介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