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可以产生速度与效率,但静止下来,辨认方向,应该更重要。
1.找到人生的原点
最危险的事情不是目标太高我们实现不了,而是目标太低而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人生的原点在于目标,从原点开始,人有了分野——平凡、优秀、卓越。
心理学上通常称目标为“诱因”,也就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的东西,它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目标又是一种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目标调节着行为,把行为引到一定的方向。一个人把目标看得越重要,实现目标的机率也就越大。因此,适当的设置合理、可行的目标,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动机,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设置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因为总目标虽然使人感到工作有了方向,但总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达到总目标需要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这期间有可能使人感到遥遥无期,这就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制约人的积极行动。而阶段性目标则不同,它会使人感到工作的阶段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人充满活力和动力。因此要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通过逐个实现阶段性目标来逐步实现总目标。
①目标决定人生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你知道训练跳蚤的过程吗?
你把跳蚤放在大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它们会一次一次地撞到盖子,正当你还在津津有味观察它们跳起并撞到盖子那一刻时,你会注意到情形有些变化了,跳蚤虽然会继续跳,但是它们不再跳到撞到盖子的高度了。这时你拿掉盖子,跳蚤继续在跳,但总不会跳出瓶子以外了。
道理很简单,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这种高度,不再做改变。
其实人也是一样的,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
也许你会说:“关键是我没有目标。”这也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你还在想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相信和你一样缺乏明确目标的人不在少数。在一个网站,看到一个投票调查,当然还在进行中。
标题: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吗?
我有明确的长远的人生目标(投票数2)
我有明确的、实际的中长期目标(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或者有5年计划……)(投票数3)
仅有短期目标。比如考学,拿毕业证等等。(投票数2)
没有任何目标。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投票数4)
目标人生。清晰的人生道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订立了一个个中期、短期目标并艰难而快乐的实施中。(投票数2)
后面有跟贴:
我倒觉得有一个小小的短期的目标比较合适。……
完全找不到目标的人……
活得我是一塌糊涂……
我的人生不可以没有目标,不然我就无法确定生存的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人生目标的人还是占了多数,这样的投票虽然不具有科学性,但能反映一定的问题。其实说没有目标也不确切,事实上,追求快乐而避开痛苦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目标。所以说,你也是有目标的,但要看这个目标是否能促使你去行动,去追求高素质的人生。
素有“中国卡耐基”之称的人际关系学家丁远峙曾经说过:目标是人生的导航灯,有了目标人生才有方向。然而,目标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在做事中确立起来。
他说:人生变数太多,每个人都无法预测太遥远的未来,只有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实实在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走向成功。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就请你订下一个实际的目标,相信你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会发现无穷无尽的机会,使人生提高到一个层次。相信你的未来会远胜于现在,现在是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制定一个值得追求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的时候了。
②选择一个方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奋斗目标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没有罗盘一样,始终到达不了彼岸。下面这个故事就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生活启事。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这个村庄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5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因为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不知道如何辨认方向,在这茫茫沙漠中,如果没有方向,只凭感觉向前走,有可能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从未走出过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这样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是啊,有了方向,才有可能按照这个方向前进,才能走出沙漠,而不再是在沙漠中绕圈子,这样生活才有新希望。而且一旦选定了目标,就会为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
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王子。他酷爱艺术,在雕塑方面很有造诣,一次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尊惊艳的女神像,自己非常得意,也非常喜欢和爱慕,于是梦想这尊美神像能成为自己的妻子。整天含情脉脉地的注视这尊雕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痴心不改。上帝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王子的用情打动了上帝,于是让女神像复活了,做了这位王子的妻子。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心理学家把皮格马利翁王子对女神像的目标期待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后来很多心理学家的实验中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就一定会实现。
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是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接近目标的。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有了奋斗的方向。现在你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诸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有了目标,有了行动,有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就会慢慢接近并最终实现你的目标。
③多设几个里程碑
很多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因为目标太远。
你是否也发现身边的许多朋友整日看似忙忙碌碌,却总是不见有什么成绩呢?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将目标的阶段性明确化,从而不懂得去合理地分配时间,导致目标不能顺利实现。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分阶段的,目标同样也具有阶段性,所以每个人与其目标是同步运行的。每个人都有许多目标,包括工作目标、婚姻目标、人际关系目标、健康目标、经济目标的等多个方面的目标。在每一个不同方面的不同阶段都应有不同的目标,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一个大目标可能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每个目标又是有一定次序的,次序的不同意味着阶段的不同。这样目标的可行性就体现在各阶段的可操作性上。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三组人分别沿着三个不同的村子走路,路程远近相同。
第一组只跟着向导走,没有告诉他们村庄的的名字和路程的远近。刚走了三四公里就有人抱怨了,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不停的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呢,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有人甚至不想继续走下去了,他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走的也越来越慢。
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有经验的人说:“大约走了一半。”于是大家没有什么反映的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开始低落,都觉有些疲惫,而前面的路好像还很长。这时,有经验的人说:“马上就到了!”大家很兴奋,又有精神了,并且加快了脚步。
第三组不但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路边每一公里就立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减少一个里程碑,便有一种喜悦。整个行程他们都很高兴,情绪一直很高涨,也没觉得疲惫,而且另外两组人都先到达目的地。
在上面的实验中,第一组人在没有任何目标的情况下行进,他们很快感到疲惫,几乎失去耐心。第二组人虽然有总体目标,但慢慢也有些情绪低落,韧性也快被磨没了。第三组人有一个一个的小目标——里程碑,就充满信心,而且情绪高涨,很快就实现了目标。
可见,人生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航向和动力,把大目标分解,化成一个个小目标,自己的行动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才利于实现人生目标。
无论哪一种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精细的计划,没有制定细化的目标。你可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你要细化你的目标,选择最适合你的步骤和方法尽快实现你的目标。
2.目标需要转弯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设定了目标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目标也会发展,也会变化,有时候甚至会转几个弯。面对事物的变化,你不可能墨守成规,面对势不可挡的阻力,你不可能抱定自己制定的目标横冲直撞,直至粉身碎骨。你可以让自己的目标转一个弯,那样你就不会腹背受敌,就可能轻松地实现它。因为转弯并不是放弃。
①修正你的目标
不要一味地以自己的“目标”苛求现实,而要用现实“修正”自己的目标。
当你的前进目标与现实状况有差距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适时调整目标,使之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高不可攀,以此缓解心理压力。目标的调整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现状,不自责,不压抑,认输但不服输。这样心态才会保持平静,头脑才会保持清醒,才会确立新的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才会有来自心灵深处而非外部强迫的强大的力量。
当你的目标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你与其抱怨现实不如面对现实,审视一下自己订立的目标是不是有些不“现实”。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学会在现实中前进比一味在现实中“较劲”更有意义。
来看这样一则寓言: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立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他也将错就错。
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的墨斗鱼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斗鱼。但这一次鱼汛所遇到的全是胖头鱼,他空手而归。
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今天在市场上胖头鱼的价格是最高的。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只打胖头鱼。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胖头鱼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斗鱼。他还是空手而归。
晚上,渔夫饥肠饿肚,躺在床上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遇到胖头鱼,还是遇到墨斗鱼,都要捕捞。
第三次出海,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次墨斗鱼和胖头鱼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鲶鱼。于是,渔夫依旧空手而归。
第四次渔夫没能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被饥饿夺走了生命。
虽然这只是个寓言。世上不会有这么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