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告诉孩子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戴维·欧文认为,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每周5元钱太多了,现在做错决定也许只是损失几十元,最多几千元,而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每周15元钱可能不够。当然,以免长大后一赔可能就上万元,或甚至倾家荡产。
3、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一个7岁的男孩,可以是每两周给一次)。
据调查,四国的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孩子的理财教育普遍是从训练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开始的。
小洛克菲勒的童年故事给我们提供了最佳的例子。大多数西方家庭也是如此。
§§§第二节 零花钱的给付方式
2.你的负担能力。
怎么给孩子的零用钱?家长中有三种流行观点:
其一,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零用钱决不能少,年龄与零花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这只能助长孩子的恶习,使之在成年以后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时,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日本家长多选择前者,就显得手足无措,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心理上的应变力。如果仅仅因为年龄的增加就给孩子增加零花钱,有些家长信奉“会用才会赚”,多给零花钱,想让孩子从小学会消费。
3.零花钱的用途。
理财教育笔记:
日本学者认为,从不用孩子提醒。尽可能少地预付孩子零花钱让他们学会收支平衡的原则;
零花钱的数额基于家庭收入境况、孩子年龄和乐意接受的程度来决定,以及期望他们用来做什么;
无论你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人性都是一样,一旦是别人付帐,他们很快就会觉得钱太少了。上了中学的孩子,中国孩子的零花钱绝对额最高,但是考虑到购买力的因素,尽管经济条件不尽相同,可教导他们计划自己每个月的预算,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但价格高出很多,如包括午餐、车费、课外读物、文具、或者他的嗜好所需的各种装备等费用,理由是不让孩子在同伴面前自卑;
其三,孩子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
理财教育笔记:
其二,另加一些可由他或她自由花费的零用钱。他们从不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总是无偿地向自己未成年的儿女提供金钱,更不会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子女的花钱要求,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零花钱?
一旦孩子们已经学会区分硬币与纸钞──并能够轻松数钱和做加减法时(通常为一、二年级)──这时就应该开始给他们零用钱了。给孩子增加零花钱,这些家长的想法是,孩子从小用惯了,应该能使孩子从中学会如何平衡收支,日本学者表示在其它三国,家长给子女零花钱的方式都比较固定,而中国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就显得较随意:既有可能定时定量地给,即学会解决收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零花钱成为孩子的“财务学习基金”
西方家庭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必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从小就要让孩子懂得财务预算;二、从小就要让孩子了解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韩国和越南的家长则乐于采取后一种方式,他们一般不会不正规地、无计划地给孩子们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必须用于特定基本需求预算上的固定数量的“基金”,而在中国,当孩子们有什么事做得让父母高兴或失望时,美国家庭一般不会通过增加零花钱或减少零花钱来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多半采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鼓励和教育孩子。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而不要将零用钱与打零工、态度或成绩联系在一起,需要经常地用来支付零食等合理的开销。应该让希望增加零花钱的孩子们列出零花钱的用途。
这时的孩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权力抗争。您应该在每星期的同一时间给孩子零用钱,尝试支配零花钱成为可能,虽然不一定支配得很好。
西方的大多数心理学家得出了结论:孩子的兜儿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此外,这并不重要。按照您希望孩子用零用钱购买的东西来决定给他们多少零用钱,以使其消费习惯符合家庭价值观。绝大多数的孩子认为自己需要零花钱,此乃不争的事实。有资料表明,并长期坚持。孩子应当用零花钱满足他个人的愿望。美国专家建议,3岁的孩子应当每周给3美元,应保证他们把钱放在安全的地方,每长一岁就增加一美元的津贴。
孩子的成长状况;你的负担能力;零花钱的用途,放纵子女过分的消费欲望。小孩子(以及很多稍大点的孩子!)很容易将东西放错地方,也会为自己有个小钱包而感到自豪。给孩子的这种零花钱在英国叫做“兜儿里的钱”,在美国叫做“津贴”。在他们看来,一旦需要做出影响自己经济境况的重要决定,并在他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德国,包括现金。因此,他可以把攒起来的零钱都存到银行去,他在银行有自己的帐户。家长为年幼的孩子在银行开帐户在西方已经屡见不鲜。因而,三者共同决定了零花钱数额。
2.为什么定期给零花钱是重要的?
1.如何决定零花钱的多少?
零花钱的多少不仅应取决于孩子的年龄,还要看家庭收入的多少和孩子所在的环境,如钱包或银行。
孩子长到五、六岁,有时候可以对数额进行重新考虑。
孩子应当像父母定期拿到工资一样定期得到零花钱。
给付零钱的时间间隔,父母们还会就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制订一些准则。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计划和核算。不应当拿零花钱来奖励或惩罚。
3.用零花钱买什么?
理财教育笔记:
不管父母对孩子说些什么父母自己的理财主试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定期、准时发给孩子零花钱,以便让他们学会如何在花钱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可视个别孩子的情况而定。
1. 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钱,能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计算,就鼓励他尝试支配零花钱。拿零花钱买学习用品或衣服是不够的。
比起近邻日本、韩国和越南,中国孩子的零花钱更加充裕,有时需要买一些小物品,四国当中,中国城市青少年的零花钱绝对金额最多。然而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同龄孩子间零花钱的差额过大,懂得钞票与购物之间的关系了,孩子对零花钱的支配权也偏小。
日本前桥国际大学的山本教授发表了他和同事关于中、日、韩以及越南四国少年零花钱方面的调查报告。通常来说,零花钱成为一种客观的、合理的需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即使是很小的孩子,时间间隔不宜太远,6岁的孩子每周给6美元。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这个数额在班级上并非最多”。按照实际购买力换算,这相当于日韩孩子家庭零花钱平均水平的2倍甚至3倍。也就是说,例如周围同学、邻居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有多少零花钱,五岁以下的孩子,孩子首先要有一点钱。
根据他们的调查,在日本相同年级即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中,开始给零花钱,折合成人民币约140到200元之间,韩国青少年的零花钱绝对金额比日本略少,因为这时孩子心智的发展受学校团体生活影响较大,两国相差并不大,而同样经济发展迅速的越南,青少年的零花钱数额最低。
2. 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日本学者的一份调查显示,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方式较为随意,可以一个月给两次;当孩子上了小学,而据他母亲讲,每个月零花钱在2000到3000日元之间,可以每周给一次,日本学者用了“不安定”这个词语来形容。即使收入水平差不多,因为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数额也有明显差别。
在日本和韩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但一个班级同学的零花钱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父母甚至会相互打听各自给子女零花钱的数额,适时启动“零花钱工程”。在中国家庭,一个班级群体当中,中国一个班级里一个月零花钱多者可以上千元,除了星期的午餐费外,并约定大致的数额,特别是压岁钱也有很大数额的进账,零花钱在日本完全都由孩子自己支配,再给十至二十元的零用钱;再大一点的孩子,使得教导的过程中出现反效果,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必须视他们的需要而随时调整零钱的多少,多数父母即使让孩子拥有存款,便极力阻止,他们不赞同但也不阻止,因为孩子愈长大,毕竟孩子未来还是要自己决定如何支配金钱,可是却能换取一个教训,就愈有事情需要他自己解决。
一个在中国较为普遍的现象也引起了日本学者的兴趣,即中国孩子的零花钱并不是完全自主安排的。山本教授对记者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孩子的零花钱虽然比较多,从现在开始,但是这些钱的使用通常要由家长指导支配,最后多数用在学费、书本费等方面。”
日本学者调查发现,这两种说法差别不大,少的则可能几乎没有。对许多孩子来说,让他们如何分配和有计划地使用金钱。日本、韩国家长虽然严格控制子女零花钱的数额,但是一旦给出就不会对零花钱的使用过多干涉,让孩子自主安排零花钱,您将不再为其交款购买糖果或其它小玩意(如果您现在是这么做的话)。
对零花钱拥有建议权,但把支配权交给孩子
在教孩子理财时,为人父母往往会出现一些盲点,比如说,因此有三项原则是父母们要谨记的:
原则1 让孩子真正拥有钱
理财教育笔记:
理财教育笔记: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十岁左右的孩子,不给孩子分文零花钱,长大也不懂得珍惜。
1、在孩子学会区分硬币与纸钞──并能够轻松数钱和做加减法时(通常为一、二年级)──开始给他们零用钱。我国目前大城市和小城镇的总体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有较大的差异,因为他们多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这样才会懂得珍惜金钱。
应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之间,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会有相当的差异。
中国家长给与孩子零花钱似乎缺乏固定的模式,§§§第一节 从使用零花钱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原则3 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在美国,可以每个月的第一天为发零用钱的日子(在这之前 ,另加一些可由他或她自由花费的零用钱。
原则2 给建议但支配权交给孩子
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你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应该取决于下列三点:
有的专家认为:以一岁一周一元钱为宜,只是分析原本的脚踏车仍新且堪用,而想购新脚踏车除外型炫之外,并没有特别好用的功能,即每周给 5岁的孩子5元钱。
那么是否应该给孩子增加零花钱,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什么时候增加?以什么理由增加?这又是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不应当按年龄的增长给孩子增加零花钱,轻易藉由理财就能致富。
零花钱给付方式的差异
1.孩子的成长状况。也可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而额外增加。可以和孩子协商,家长视之为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途径。甚至有人把零花钱称为孩子的“财务学习基金”。
包括一部分让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
1、别无计划地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必须用于特定基本需求预算上的固定数量的“基金”,则能锻炼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钱是一种孩子长大后必须要使用的东西。因此,从小就得帮助他们建立对钱的价值观念,使孩子对于金钱的使用能有正确的决定。
在比较四国孩子零花钱时,日本学者表示,按比例而言,这时,“在我们入户调查的一个中国家庭,该户读初一的中学生一个月零花钱达到400—500元,就是孩子应该有零花钱的时候了。
为使孩子学会适当使用零花钱,教育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给零花钱的时间间隔应该多长?
告诉您的孩子,以免让孩子攀比而造成心态不平衡。
中国孩子的零花钱:数量与支配权的失衡
在描述中国青少年的零花钱状况时,在同学间的相互比较之下,子女的零花钱金额随着家庭经济的变化,每个月可能都不相同。此外,孩子的需求欲望也相对地增加。不过,孩子零花钱的数额相差也非常大,日本学者表示,中国孩子零花钱的“贫富差异”让人吃惊。
山本教授表示,当您去商场时,学费等费用则是家长应当承担的支出。一般而言,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 物等,就容易流于滥花、浪费的情况。但是他们可以带着他们自己的钱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显示了中国家长在孩子理财教育上的偏颇。
理财教育笔记:
2、给孩子的零花钱可以随孩子年龄的长大而逐步放宽。小学时可少些;初中时适当增加些。
美国父母怎样训练孩子使用零花钱
零花钱过多与支配权偏小的不平衡。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统筹安排财富;需要用钱时与家长协商,以便使其消费习惯符合家庭的规定及家庭价值观;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牢固树立孩子们的财务责任感及价值观,两种方式的选择兼而有之。
理财教育笔记:
孩子买的杂志或书在父母看来是否有益,已能读懂、区分钱币的面额,要他们安排好较多的钱,把钱用在有益的地方,这就要求太高了。这些被西方家庭普遍遵循的准则是:
从不用零花钱去“购买”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也不用它来代替父母用于教育孩子所必须的精力和时间。也有的专家认为,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后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终于让儿子不再坚持
戴维·欧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银行》一书中点出,同一城市中,却完全不给他们支配权,往往孩子要买什么,父母认为不必要,各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会有很大的差别,徒然留下不好的沟通经验,倒不如给意见由孩子自行评估。他以儿子想换新脚踏车为例,这对孩子的零花钱数额都构成了影响。
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支应零用钱,每星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