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000000010

第10章 欲望:使现代人越来越俗气(3)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把这种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多么的空虚,以至于有了机会就疯狂地占有对方,以此来做一个短暂的解脱。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母爱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的爱,虽然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按它们的本质,它们的爱不属于一个人。如果我爱我周围的人,我也爱所有的人,如果我爱我的一个孩子,我也爱其他的孩子以及所有需要我帮助的孩子。同这两种类型不同的是性爱,性爱要求完全彻底地实现合二为一,要求自己同他人完全融汇。按其性质,这种类型的爱是专一的,不是包罗万象的。因此,这种爱也是最能迷惑人的形式。

性爱具有一种博爱和母爱都不具备的独占性。性爱的这种独占性经常被错误地解释为一种互为占有的联系。我们经常看到互为相爱但对其他人却毫无情感的男女。他们的这种爱实际上是一种共同的自私,这些人往往把自己同所爱之人等同起来,并通过把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的办法,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克服孤独。但正因为他们远远脱离同时代的人,所以他们之间实际上也是隔绝和互为陌生的,结合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幻觉。性爱是具有独占性,但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爱一切生命。性爱的独占性只表现,在我只同一个人完全地、即在灵魂和肉体上融汇为一体。性爱只有在性结合这点上,在生活的全部范围彻底献身这一点上排斥他人,而不是在一个更深的博爱意义上。

如果男女双方确实相爱,他们的性爱就需要从自我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对方,并且去体验对方的本质。人就其本质来看都是一样的,我们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是整体,因此实际上爱谁都一样。

从根本上来看爱情是意志的行为,是人作的一项把全部生命交付对方的决定。这一点也正是婚姻是不可解除的观点和许多传统婚姻形式的思想基础。在这些传统的婚姻形式中,配偶不经自己选择,而是被人挑选——人们相信“先结婚,后恋爱”的说法。在现代西方世界,这种观点被视为是完全错误的。

人们认为爱情是一种自发的感情反应,人们会突然被一种无法抗拒的感情所控制。这里人们只看到两个人的特点,而没有看到所有的男人都是亚当的一部分,所有的女人都是夏娃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人们拒绝认识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更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从这一立场出发,也许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即爱情只是意志的行为,献身的行为,爱谁原则上不起任何作用。不管婚姻是别人撮合的还是自行决定的,一经缔结,意志应该能够保证爱情的继续存在。看起来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的矛盾性和性爱的矛盾性。我们所有的人是一体,但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只存在一次、不可重复的生命。从我们都是一体的意义上来看,我们能从博爱出发爱每一个人。但从我们不一样的角度出发,性爱就要求具有特定的、独一无二的、完全是个性的成分,这种成分只存在于几个人,而不是在所有人的中间。

因此这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性爱完全是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是两个特殊的人之间绝无仅有的联系;另一种观点认为性爱只是意志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也许应该这么说,真理既不在这边,也不在那边。所以认为夫妇关系不好,应该马上解除婚姻,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解除婚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再也没有比爱情更容易的了”这一看法,尽管一再被证实是错误的,但至今还占主导地位,仍然是善男信女们的快乐感觉。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二、镜子中的陌生人

弗洛姆说:“数年来我一直在思考重占有与重生存这两种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我想借助心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个别人和群体的具体研究,为这种区分寻找一些经验上的依据。”

经过长期的经验观察的积累,弗洛姆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区分,甚至与爱“活物”和爱“死物”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一样,在人类的生息繁衍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人类学和心理分析的经验表明,重占有或重生存体现着人的情感意愿和追求,是人对生活的两种根本不同的体验形式,其强弱程度决定着个人性格的不同以及社会性格的迥异。

1.欲望——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

为了说明重占有和重生存的两种方式的不同,弗洛姆别出心裁地举了两首内容相近的诗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出两种人生观的不同。这两首诗其中一首是英国诗人A·坦尼森写的,另一首是日本诗人芭蕉的一首俳句体诗。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们描写的都是同一种体验,即当他们散步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花儿的心理反应。坦尼森是这样描写的:

在墙上的裂缝中有一朵花,

我把它连根一起拿下。

手中的这朵小花,

假如我能懂得你是什么,

根须和一切,一切中的一切,

那我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上帝和人。

芭蕉的诗是这样描写的:

凝神细望

篱笆墙下一簇花

悄然正开放!

大家很快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坦尼森充满着强烈的欲望,就是要把它据为己有,他毫不犹豫地把花连根拔起。他不在乎花的生命,只想一心拥有它,岂不知他成了辣手摧花的无情者。尽管他还振振有词地侈谈什么懂得了花儿就可以了解上帝和人的本质,如果上帝有灵也会为花儿而哭泣的。在这首诗中,普遍地反映了西方人的心理,为了寻找真理而不惜破坏生命。与此相反,芭蕉则作出了另一种人性的反应。他不想摘取它,甚至连动它一下都没有,更不提说去了解一切了。为了“看”这朵花,他只是静静地仔细地观望它,心中没有一丝杂念。

坦尼森为了了解人和自然,不惜占有那朵花,他是随心所愿了,他满足了自己的欲望,结果也葬送了花儿的性命。而芭蕉凭着一颗素朴的心,只是平静地观看着这朵花,在静静地看中达到与花儿的精神交流,他甚至希望与其融为一体,让它自由自在地去生息繁衍,与天地融为一体。

当西方世界普遍陷入欲望的醉梦中的时候,也存在着“举世皆浊我独醒”的人物,他就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我们在歌德的《发现》一诗中可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而这是与坦尼森迥然相异的:

我在树林里

茫然漫游,

我的思想里

无所寻求。

我看到荫处小花一朵,

好像是明星,

又像明眸。

我想采下它,

它婉言道:

难道采下我,

让我枯掉?

我于是把它

连根掘起,

带回家中去,

放在园里。

拣了个幽处,

把它种下;

它长出新枝,

继续开花。

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知道,当歌德漫无目的地散步的时候,不经意间,一朵小花吸引了他的眼球。与坦尼森一样,他内心也闪现出摘取这朵花的念头。但是,他又停了下来,歌德意识到这样做就意味着谋杀花儿的生命。在他看来,这朵花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令人怜惜,以至于它竟开口说话,而且提醒他要珍爱它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歌德的思想介于坦尼森和芭蕉之间,在关键时候,他对生命的珍爱超越了一切私心,也胜过了对事物的纯粹的求知好奇心。这部美好的诗篇充分地展现了歌德对人类生存的家园的珍爱态度。

与坦尼森不同的是,芭蕉和歌德与花的关系是以重生存为其主要特征的,在他们看来生命高于一切。随后,弗洛姆解释了重生存的生活方式的内涵。他说:

我所说的“生存”是以重生存的方式,在这种生存方式中人不占有什么,也不希求占有什么,他心中充满欢乐,创造性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世界融为一体。

弗洛姆对歌德赞誉有加,他认为歌德是生命的热情的守护者,是反对一切肢解人和把人机械化的行径的斗士。

歌德不愧是人类心灵之花的辛勤的园丁,在许多作品中,他都反对占有而坚决地站在重生存的生活方式一边。在《浮士德》这部经典作品中,歌德对占有与生存这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做了戏剧化的处理。魔鬼靡非斯特,就是占有欲这种生活方式的化身。歌德还写过一首短诗《所有物》,用他的智慧给我们揭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充满人性的生活方式,他用朴素的语言这样描述道:

我是一无所有,我知道,

我只有思想,不受干扰,

要从我心里涌流,

还有每个大好的良机,

这是可爱的命运如此,

让我彻底地享受。

在弗洛姆看来,自从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语言的运用上,正不断地从生存型向占有型转变。人们的占有欲望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名词和越来越少地使用动词,甚至许多动词的真正意蕴也都已被丢在太平洋里去了。

一般来说,名词只是表示事务的名称。比如我可以说,我有一张桌子,我有一栋别墅,我有一辆小汽车,我有一个情人等等。我们知道,对于一种活动、动作的表达,为了正确地表示某种过程,就需要意味深长的动词来画龙点睛。比如说,我是、我愿望、我爱、我恨等等。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某种活动更多地借助于“有”这个概念来表达了。也就是说,不是用动词而是用名词来表示。弗洛姆在此指出,为了表示某种活动而把“有”与一个名词来搭配,实际上是对语言的任意践踏,完全破坏了语言的真正意蕴。人们应该明白,人只能去经历或体验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而无法像占有一个物品那样占有它。

“爱情”作为名词来说,只是对爱活动的一个抽象,已经和人分了家,成了为所欲为的精灵。爱着的人变成了爱情的奴仆,爱情化身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女神,成了人们的偶像,人们把自己的爱投射到了这种神秘的偶像崇拜之中。爱情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了,在这个本末倒置的异化过程中,可怜的人再也不能经历和体验爱情了,他完全匍匐在爱情女神的石榴裙下,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去爱的能力。他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由自在的人,而是异化成了一个傀儡,一个偶像的崇拜者。

从当前的语言运用中,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虽有夸张之嫌,但也不失其真实性。比如说,有一天,一个漂亮的中年妇女急切地走进一个精神分析门诊,她很快地走到精神分析医生的面前,心神不宁的她第一句话会说:“大夫,不好了,我现在有一个让我心烦意乱的难题。”如果我们考察以下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情况,病人大概不会说“我有一个难题”,她有可能会说“大夫,我现在很忧虑”。

现代的语言风格转变,说明了人们正在忘却过去,在不断满足自己的占有欲中丢失了自我。我们通过分析清楚地知道,如果我说“我有一个难题”而不是“我忧虑”,这就会把自我的体验排除得一干二净了。于是我把我的感情变成了一个可以据为己有的东西:一个难题。“难题”只是种种困难的抽象笼统的说法,无论我多么权倾一时,我也无法占有它,因为它不是一个可以让人为所欲为去占有的物品,相反的是,难题通常却能占有我。准确地说,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难题”,我的创造物占有了我,我被它牵着鼻子走。语言的这种变化说明了在无意识中,人们就异化了。

弗洛姆略有伤感地说,随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这种“这是我的”、“对我来说”句型结构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有”这种句型结构,而相反的发展只是一个梦想,这是很令人深思的。

同类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热门推荐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魔女戏天下:杠上妖孽邪王

    魔女戏天下:杠上妖孽邪王

    她是暗夜中的魔女杀手,一朝穿越,摇身变成若家的嫡七小姐。身为魔女,竟废材,蠢货,无灵根?开什么玩笑!她身兼绝世天赋,左手火焰灼烧,右手空间吞噬,契约空兽伴随,药材法宝手到擒来,傲然屹立苍穹巅峰!渣男渣爹渣姐妹,通通灭个底朝天,谁敢没事招惹她,她全都一击必杀!不过谁能告诉她,这个腹黑的妖孽美男从哪儿来,为何老是杠上她,戏弄她?“问寞绝,你这个骗子!”她咬牙,怒斥道。他却腹黑一笑,眉宇间尽是魅惑的戏谑,“我是骗了你的心还是……你的身,嗯?”
  • 误惹吸血鬼殿下

    误惹吸血鬼殿下

    某人某天咬了某帅锅耳朵!竟然被带入一个皇室学院,梦幻的传说、血色玫瑰的飘雪异界、吸血鬼少年、触动心灵的幻世爱恋...他冷俊腹黑的邪恶、他娇纵不羁的引诱,他们——都是太阳神眷恋的黑暗宠儿。—猎物,你怎么舍得逃跑—待续...点击。【正文完】【颠覆校园新视觉、极度巅峰的爱恋】
  • 虚空大武仙

    虚空大武仙

    十魂大陆,天地争雄,成仙成圣,混沌天地,宇宙十界,十魂大陆,一为断魂……一个不小心穿越无尽虚空,进入十魂大陆,二十五岁,变成三岁,由三岁开始遇上两位天困之人,得其传继一步步走上武仙之路,为寻回家之路,为解心中之谜团。得遇一位长得与老婆一模一样的公主,尝试着当驸马的瘾,斗志斗勇,只求保护自己,保护心爱之人。原本孤单伴路,却不想出现一具穿越清尸,僵尸随行,一路披荆斩棘,什么成仙成圣,什么是长生不死,任由你神佛满天,一路照杀不误,只为一朝无尽虚空,超脱一切,穿越回家路。
  •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陶冶艺术情操的诗词歌赋故事、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等,内容丰富、精彩。这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儿童经典文学书籍,注重了童真趣味和文学经典的双重体现,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
  • 龙虎天师

    龙虎天师

    身逢乱世,身世离奇,他是张道陵的嫡系后代,天师教的正统。可是他体质特异,仅有常人的四分之一的生命;甫一出生,便父母双亡,他是天煞孤星,还是一代真天师?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巫友

    女巫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