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300000016

第16章 这些杀手不太冷(1)

怎样才能让皇帝紧张又害怕呢?要做到这点,其实很简单。

人民一愤怒,为什么要炸人?

道理很简单,茎下粗上细,以暴制暴。皇帝就紧张;人民拿炸弹,北漂一族

1910年的农历腊月,庚戌年春节马上就快到了。

新皇帝登基快一年了,载沣的摄政王做得越来越稳当。袁世凯跑了,张之洞走了,但有一班小兄弟给撑着,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不稳定因素虽然还有,国家这么大,小病小灾难免会有,只要马马虎虎糊得过去就行了。关键是枪杆子掌握在哥仨儿手中,心里踏实。

现在载沣最关心的是房子问题。

原来的醇亲王府因为宣统皇帝在这儿出生,被尊称潜龙邸,成了圣地,任何人都不准居住,所以载沣决定建造一座新的王府。钱从哪里来,当然不需要贷款按揭,也不需要财政部拨款。专门由宗人府负责,独立核算,无需监督,花费上百万两,也只是小菜一碟。

载沣亲自参与设计,作为皇帝的爸爸,优雅的文艺青年,新府邸一定要卓尔不群,尽显王者风范,成为北京城的新坐标。同时配套设施要跟上,暖气要供足,电灯要装上,家具必须要意大利原木进口。载沣督促施工方加班加点,争取在春节之前完工,向新皇帝登基一周年献礼。

载沣想着怎么献礼,那是国家大事;草民想着怎么生活,那也是个人的大事。

腊月的一天,熙熙攘攘的北京前门火车站,几位青年男女走下列车。小伙很帅,姑娘很俏,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看得出他们是北漂一族。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恶人呢?很简单,必须要到汉口取道京汉路北上天津。

这些人穿着打扮像南方人,他们叫了几辆黄包车,来到琉璃厂东门,在火神庙西夹道小胡同租了一个很大的宅院,看来想在北京创业。

大年三十这天,爆竹声中,一块牌子挂出来了——“守真照相馆”。周围的邻居很纳闷,没听说过大年三十开张的,难道想双喜临门,讨个好兆头?或者说省点鞭炮钱?可是这些人排场很大,经常下馆子,用北京话来说花钱很冲。他们时常穿着洋服,看样子有点像留学生,不过那年头海归很吃香,一回来就赏举人、进士,很方便混进国家机关做公务员,不用开照相馆谋生。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地方僻静,不是闹市区,根本不适合开照相馆。

不过帝都人民头脑都很清醒,根本不想刨根究底,也懒得人肉搜索。这年头,越人肉、越想刨根究底,水就越深,弄得无心睡眠,何必呢?

这些人颇显神秘,白天出去,晚上回来,天未黑就早早关门。

神秘就是低调,不显摆、不炫富,邻里对他们的印象还不错,关键是来照相馆照全家福还能享受七五折内部优惠价。

照相馆里的小伙子、姑娘们都有一个终极梦想,不是将别人的大头照定格在相册里,而是将自己定格在历史中。他们认定要实现的这个梦想,只有两个字:炸人!

年纪轻轻的,放着花样年华不谈恋爱、不考公务员,皇帝很害怕。

那就这样定了,要想救人,必先炸人。中国所有落后的根源都在于旧制度,归根到底,制度是人制定的,人死了,旧制度当然也存在不下去了,中国老百姓自然就会得救。

这次行动主要由三位年轻人负责,先从带头三哥说起。

我的愤怒你买单

带头三哥黄树中,四川人,二十七岁,职业:中学教师。

黄树中从小很喜欢读铁血的书,《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聂政、曹沫都是最爱。他没事就喜欢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揣颗炸弹兮去炸人”。

任何事情都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二十世纪初叶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黄树中明白可以学荆轲,但不可以只拿把匕首,那不能杀人,只能自残。所以黄树中千里迢迢赴日本留学,不想提高日语水平,只想学习制造炸弹。经人介绍,找了个耳聋的中国人学习制造炸弹,据说技术了得,研制的炸弹威力无比,耳朵都被震聋了。他被黄树中的革命豪情深深打动了,不收学费,只要管吃管喝就行了。

学了几个月,翻来覆去只是些简单的水银炸药制造法。黄树中很着急,改善了伙食,每餐是标准的四菜一汤,外带酒水。可还是老样子,依然没什么长进,原来是蹭饭的。

看来中国人的理论水平欠缺,黄树中又向一个日本人学习。这日本人培训费收得很高,整天只是书本的理论知识,没有任何的实验环节,原来是蹭学费的。

首都就是好,虽然沙尘暴时不时地刮,生活适宜指数不高,但还是阻止不了无数个怀揣梦想的人去寻梦。炸弹响了,却放倒了自己;火点燃了,却很快被扑灭了

回国后,毕竟是海归,这时日语很热,工作好找,在成都华阳中学堂任日语教师。

白天日语教师,晚上制弹专家。

黄树中孜孜不倦地在生化高科技领域徘徊摸索,他在等待一个奇迹:炸弹响起。不要黄金万两,只要炸人到底。

可是炸弹却始终不响。

炸弹不能不响,革命不能哑火,就如同男人不能被叫太监一样,这关系到一个男人最在乎的面子。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苦苦追寻的往往却在不经意间唾手可得。一次,黄树中手里的小刀无意轻轻划过散落在玻璃瓶口的药粉,只是轻轻划过,一切都是那么不经意,但炸弹就是响了。轰的一声巨响,他念兹在兹的炸弹终于研制成功了。

庆祝,要好好地庆祝一下,十几年的梦想一朝实现,就在眼前。不过很遗憾,暂时庆祝不了,黄树中已成了血人,脸部及左手都严重炸伤。

炸弹啊炸弹,你真是个尤物,让多少人为你牵肠挂肚,让多少人对你又爱又恨。多少人为你而欢呼,泪流满面;多少人为你而受累,血流满面。

血流满面的黄树中被紧急送往医院,几个月后才康复。为了纪念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从此改名黄复生。

炸弹虽然响了,不过必须要改进下,安全第一,不能老在自己人手里爆炸。炸弹的用途不是让自己先倒下。黄复生和同志们找到一家铁山煤厂,厂矿在崇山峻岭间,道路蜿蜒曲折,外人很难找到。借办抽水机为名,大家在这秘密研制安全炸弹。

首先对炸弹形状进行改造,弹型如竹筒,上面有个螺旋盖,盖中间有个小孔如黄豆大小。炸弹内底中心安一铁茎,汪精卫决定暂时抛下笔杆子,从小孔中穿出,茎顶端扣上四办火,一触即发。

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竹筒炸弹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放在家里,防潮防霉,不用当心随时爆炸;拿到外面,轻巧便携,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炸。总之,一切皆在你的掌控中,真是炸人的不二首选。

下一步,就等着炸弹再响了。

这么好的炸弹,当然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大伙儿一商量,就近试试它的威力。成都是四川行政中心,就选这儿。

计划定在农历十月初十,这一天是慈禧的生日,俗称万寿节,成都所有的官员都聚在一起,遥望北京,共祝愿皇上、皇太后万寿无疆。

这时一颗炸弹顶十颗,省时省力省钱省炸弹。

第一步是运炸弹,特意选了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不引人注意,雇了顶过街轿子,将炸弹用毛巾包裹放好,进城时就这样敞开轿帘,卫兵扫了一眼就挥手放行。

第二步是联络,新军、巡防营、帮会都有内应。到时以放火为号,火光一起,同时行动,炸弹、鸟枪一起点火。

因此最关键的是放火。

谁来点燃成都革命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黄复生,他为革命流了这么多血,历史应该由他来创造。

黄复生在城门附近的客栈租了个房间,十月初九深夜,他开始行动了。在地上铺了厚厚的几层草,上面洒满洋油,再把木床架在上面。

点火完毕,黄复生迅速锁上房门离开。

一气呵成,完美!黄复生闭上了眼睛,仿佛看见了熊熊的火光中,一声声的巨响,所有的官员都在“万寿无疆”声中顷刻灰飞烟灭。

成都,今夜在浴火中重生;成都,今夜请将我记住!

可是,火,终于没有完全燃烧起来。

为什么?

很简单,刚刚起火,客栈老板很快发现给扑灭了。

也不能过分责怪黄复生,只能说刚开始干革命,处于幼稚期,经验不足。

火没烧,炸弹没响,同志们都散了。

可还有在城内的千余名会党,许多人都从大老远赶来。不能就这样叫他们白跑一趟,革命也要讲究礼尚往来,不能让人吃亏。最好的办法是筹资遣散,给一笔盘缠费。可黄复生等一个个清贫如洗,哪有钱?

没钱麻烦就大了,人不散,天一亮所有同志都会暴露。

正好有位同志的哥哥在外地做县令,给他一笔钱叫在成都买个丫头。关键时刻,这位同志深明大义,对不起了哥哥,为革命大业只能先挪用你的钱了。

好不容易大伙儿都安全撤退了,黄复生却相当纠结郁闷。端方寻思着。他总结了经验教训,看来自己只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做不了运筹帷幄的大将。

黄复生暂时和成都挥挥手,他要北上寻找另一位更厉害的角色,目的只有一个,让炸弹响得更彻底。

成都,今晚请将我遗忘;炸弹,明天请记得你我有约。

科学达人

黄复生要找的厉害角色也是四川人,喻培伦,一位愤青,自署“世界恶少年”。他自小就信奉一个真理,要想推翻恶政府,自己必先恶。座右铭是:以恶对恶,拿起枪杆子,怀揣炸弹去炸人!

喻培伦是个科学达人,钟表、机械,样样无师自通。二十岁那年,到日本留学,专攻化学和摄影。后考入日本最好的医校千叶专门医学校,专攻药学。此校是清政府规定的官费五校之一,学费生活费国家全包。

喻培伦在日本结识了俄罗斯党人,学习银制炸药。他自建实验室试验,但是此方法安全系数低,极危险,成本高。也是偶然的不经意,轰的一声巨响,炸弹响了,喻培伦却倒下去了,左手被炸残,从此江湖人称喻一手。

此后,又陆续有革命同志在自己造的炸弹旁倒下。

共同的创伤让黄复生和喻培伦走到了一起,他们在思索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炸弹响得总不是时候?为什么意外总出现在我们这群草民身上?为什么奇迹出现时就是我们倒下时?

我们不要奇迹,我们只要敌人倒下!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进炸弹。

喻培伦苦苦思索,终于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银造的是爆药,爆药,顾名思义,随时随地都可以爆炸。它和炸药有区别,炸药本身不能爆炸,只有起爆剂引燃才能爆炸。因此喻培伦重点改进引爆装置,以香港屯门岛作为基地。香港是自由港,对来往货物盘查很松,炸药等武器运输不易发现。

终于,喻培伦成功攻克当时世界性的难题,发明了电流发火、化学发火、钟表定时发火(定时炸弹)等赶超国际的炸药引爆装置,这就是安全炸药。它放在手里,无论你握着、拎着、抡着,绝不会响。扔出去,无论你以什么姿势,站着、坐着,或是躺着,只要落地,必定巨响。

喻培伦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他对革命从来不留一手,无私地将自己的炸药心得《安全炸药制造法》奉献给同志们。革命党人手一册,路上、枕上、马桶上,无数个日日夜夜,同志们将它作为革命的葵花宝典,研究它、琢磨它,为它痴、为它狂,目的只有一个:怎样炸人?

从此革命党人中流行一句话:要想炸人,快找培伦;培伦不出,敌人不倒。

事实雄辩地证明,一只手同样可以干出惊天之举。把安全留给自己,把危险扔给敌人,这才是杀手中的杀手。

安全炸药制成了,杀手也算基本炼成了。先试试手吧,两江总督端方正准备调任直隶总督,就找他下手。

喻培伦、黄复生精选了优质炸药,先在屯门岛做实验。找来一条小狗,身上写着两个初号加粗宋体大字:端方!系在一棵菠萝树上,旁边是几只小鸡,再砌一圈石墙,全方位逼真模拟炸端方场景。引爆前,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炸弹一响,端方必死。

“三、二、一、GO(起爆)!”电流引爆,一声巨响,砂石四射,菠萝树被炸成了菠萝蜜,安全炸药果然够安全,大伙儿安然无恙。

可是奇迹却没出现,系在树上的小狗竟安然无恙。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面面相觑,心中纠结,难道预示着此行不顺?

不过在这儿要善意提个醒,炸恶人可以,但是不要波及无辜的小动物,干革命也要讲求细节。

端方这两天也有点心神不宁,眼皮老跳,按说升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一件大喜事,值得庆贺。可是这风雨飘摇的乱世,还是低调点好。

从南京到天津,最快的行走方式是坐火车,当时津浦路未通车,怀揣炸弹去北京。,照理说坐火车既快捷又舒适。可是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什么都可能发生,万一遇上个不好的天气,一声炸雷,火车脱轨,那什么都玩儿完;还有铁血的革命党人天天揣着炸弹,等着炸人。我是旗人中的第一才子,名声响,肯定会被盯上。左思右想,端方决定改走水路。

那边喻培伦、黄复生等已齐聚汉口,弄了十几包炸药,准备埋在铁轨下,用电流引爆。

可是端方没来,炸弹也终于没响。

总不能拿着炸弹满街跑,喻培伦将炸弹留在武汉一位革命同志家中。这位革命同志就是辛亥年最传奇的哥:孙武。他们谁都没想到,正是这批炸药,一年后最终引爆了那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危险留给了孙武,传奇也留给了孙武。

炸药不响,同志们都很焦急。喻培伦、黄复生决定干脆干一票大的,去北京,在中国的心脏引燃我们的怒火。

干大事必须要有大人物,必须需要一位真正重量级的大哥级人物撑场子。喻培伦、黄复生在心中默默地念叨,创造历史的时刻来了,大哥,该你出场了。

因为你,革命怦然心动

大哥出场总有很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油光头、黑风衣、白围巾、戴礼帽、叼雪茄,小弟们跟在后面,前呼后拥。

那是黑社会的山寨大哥,上不了台面,让他们干革命,只能由黑社会变为社会黑。

真正的大哥总是很低调,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就这样来了。

这位大哥首先是位帅哥。

男人一般对比自己帅的人不怎么待见,妒忌心使然。可是我对这位帅哥却45度角华丽丽地一直仰望中,哪怕脖子抽筋也不愿低头。

因为他不用帅玩女人,不用帅攀高枝,只在革命中耍帅,耍出真我的风采。

因为他,革命的女粉丝成批地增加。刚开始她们说:我不想了解革命,我只想了解你。可是这位帅哥发话了:要想了解我,必须先了解革命。

就这样被你征服。有什么不好呢,将儿女私情升华到历史的高度,大家一起被革命征服,一举多得。

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猜出他是谁。他就是既玉树又临风、不风流很倜傥的汪精卫。关于这个人,说得够多了,也贬得够多,我不想翻案,只想说说一百年前他的那次耍帅。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出生在广东三水。他自小也是个苦孩子,其父是位师爷,整日为生活四处奔波。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双亡,靠同父异母的长兄抚育。汪兆铭十七岁参加县试,中秀才,做专职家教,补贴家用,后考入官费日本政法大学预科。

当时的日本,到处都是戴着学生帽的中国留学生,口口声声推倒万恶的异族和旧制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想不革命都难。汪兆铭自此改名精卫,寓意精卫填海,战斗不息,他要做一只革命的不死鸟。任《民报》主笔,写出许多传诵一时的文章。

可是汪精卫越写越郁闷,鼓吹革命十来年,文章写了一大堆,革命同志死了一大批。原以为写文章能唤醒国人,可是清廷还是好好地在紫禁城颐指气使。

这是为什么呢?

人民在围观,皇帝不紧张。

黄树中终于明白了:革命不是蹭出来的,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他决定自己动手,让炸弹尽快响起来。买了八个铁壳和炸药原料,带回去慢慢琢磨。

同类推荐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企业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相互影响,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地掌握工会的有关知识。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 娇宠医妃:王爷慢慢来

    娇宠医妃:王爷慢慢来

    新书:极品灵医:妖帝,太凶猛,求支持呦!首席军医言静欢一朝穿越,睁开眼睛立刻开启宅斗模式!上打渣爹,下拍姨娘,身后护着包子娘。什么?还有宫斗模式,皇权模式,争霸模式……?不怕,且看她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横扫千军!可是……眼看就要通关成就王者模式,却败在某个腹黑手上。本文温馨不虐,一对一,宠文!
  •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一个叫陈家坞的村庄连续发生死亡事件,离奇诡异,死因不明,连同搬走的村民、警察还有到村里采访过的记者都受到死亡威胁。出现在尸体周围的来路不明的头发,村民们关于闹鬼的传说,几个留守在村里的可疑村民,处处疑云。凶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场接一场发生。同时城里也在发生恐怖谋杀案件,死者都是一刀致命,双眼被挖,生殖器或者子宫被毁,背部被切割掉长方型的一块人皮。一个微小细节,把两个不同地方的命案,串联到了一起……
  • 放飞梦想的乐园

    放飞梦想的乐园

    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使用,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带着好奇和惊喜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电子琴弹奏、第一个陶艺品制作、第一幅年画描绘、第一次戏曲学唱、第一件模型搭建……少年宫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从理想走进了现实,受到广大未成年人的热情追捧和由衷喜爱,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成长记忆。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每天懂一人情世故》做事之前先“做人”!处世之前先“懂事”!在迷茫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的力量;在无力无助时,从古老的智慧中学习圆通之道。一言一行修炼做人基本功,一一滴积累处世大智慧。
  • 康熙后宫Ⅰ:葱茏年华

    康熙后宫Ⅰ:葱茏年华

    小说《康熙后宫》宣传视频:http://m.pgsk.com/b/m.pgsk.com她——是第一个为康熙生下孩子的女人!她——没有显赫的家世,却与宜妃、惠妃这样家世显赫之人同时晋升为妃!她——与德妃成为为康熙帝生下孩子最多的女人。她——在康熙帝这个,女以“家”贵的后宫中,她为何能获得圣恩?他——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朝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拥有后妃近60名,仅妃园寝就葬有55人,但却并非滥情之人。他——帝王之痛,他的爱情远不若常人般简单。他——也有他的最爱,也有他的独宠!一部涉及了康熙五十余位后妃的康熙后宫小说,带人物性格的人物就有二十余位,是至今为止应该是第一部完整的康熙后宫小说,本文依史而写,注重写实。而本文以荣妃这个与康熙帝“白头偕老”的妃子为主线,依托真实的历史,推断及构建一部完整的一代明君康熙帝的后宫全貌。(并且玥彤个人认为荣妃当是康熙帝极宠的妃子,文中亦会一一道来)本文喜欢看言情小说的朋友看了可能会感觉是在写历史;而喜欢看历史小说的朋友看了可能又会感觉是在写言情。也许我要的就是这样,呵呵,一部历史与爱情融合的小说。【这是一个很长的后宫故事,故事情节是循序渐进展开的,也许前面都是伏笔,并且此文依托于历史,所以不会一上来便像纯言情小说似的宫斗的你死我活,有兴趣的亲可以慢慢看,本文非穿越,为正剧!】康熙后宫Ⅰ:葱茏年华:记录那段青春年少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