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100000025

第25章 交际之忍,生气不如争气(3)

俗话说:不遭人妒是庸才。因此在遭受他人的嫉妒时,何不换种角度认为正是由于别人认为你比他优秀,所以才会嫉妒你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你面对他人的嫉妒时,学会忍受他人的嫉妒。在社会的每一个群体中都会有嫉妒心强的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愿付出努力,而是处心积虑地打击那些凭自己实力做出成绩的人,这些人看到别人做出成绩时总会感到愤愤不平,想当然地认为理应属于他的东西却归你所有,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心怀不满,对于你所得到的东西,他们也想要,除非你能消除他们这种情绪,否则他们将竭尽全力打击报复你。一旦他们行动起来,即使你是无辜的,恐怕也得或多或少地受到伤害。在嫉妒面前,不少人放弃自己的追求,使自己停留于一般和平庸,混同于普通,甚至是落后。有些人在嫉妒的压力下,不得不缩回自己刚刚施展开的手脚,压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从而在这种嫉妒的压力下垮下来。或许你这样做,或许你讲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就可以让别人的嫉妒之心有所收敛,但俗话说的好“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难道你甘心永远的平凡,甘心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是的,没有人甘心平凡,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理想永远只是理想,那么你就应该成为一个强者,一个勇于面对别人嫉妒的强者。真正的强者是不应该被这些小人的嫉妒所打垮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忍受他人的嫉妒。“不遭人妒是庸才”,我们可以把别人的嫉妒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荣幸和骄傲。我们应该知道,他们的嫉妒,以及由这种嫉妒所造成的种种指责和攻击,都是以变相的方式表达无能,也就是说,这种嫉妒实际上是以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通过贬低他人的成功和长处,来掩盖和弥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说它是对你的成绩的一种反面形式的肯定,而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客观的批评。也正因为这样,你完全不必介意和在乎这些嫉妒,反而应该非常坦然和自豪地与之相处。将别人的嫉妒看作是对自己的肯定,你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的嫉妒,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继续你的事业。

这个世界很复杂,而作为其主体的人也就更复杂,为什么有的人就是那么小心眼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心胸宽阔一点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抱着欣赏和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美好和长处呢?相反,如果我们真的不能回避嫉妒这个社会现实,也不想跟他们一样鄙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承受力,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嫉妒变成人生的一种特殊“养料”呢?

当我们面对嫉妒的时候,除了对其冷淡对待,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处理嫉妒,如采取妥协和退让的策略。孔子曾说:“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情;富有四海,守之以谦。”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策略,事实是,当一个人在鲜花与掌声中时,更需谦虚、谨慎,这不仅防备被嫉妒,而且能从根本上调整自己。以妥协和退让的方式来面对嫉妒者,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你真诚的爱心,这些爱心可以融化那些嫉妒者,从而消除和化解嫉妒。因此,当遇人嫉妒时,如果能够以德报怨,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会化解了。以有原则的忍让来抑制无原则的争斗,这才是解决嫉妒的根本所在,不然即使是你一味的退让也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就是亏欠他的,结果他反而会有所得寸进尺,采取相应的措施,用你的真心去感化他,采取低调的做人态度,才可以让他觉得他的嫉妒其实根本不必要,而且另一方面致力于帮助那些嫉妒者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当他们自身能力得到提高时,就不会只是停止在嫉妒别人,而不懂得进步上。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忍受他人的嫉妒,不要因为别人的嫉妒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让自己的潜力没有爆发的地方,而是要懂得别人的嫉妒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是对你能力的肯定,不要忍受不了别人的嫉妒,而与他人发生争执,这样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聪明的人懂得利用他人的嫉妒作为自己能力的体现,懂得利用别人的嫉妒来不断激励自己,促进理想的实现,让在嫉妒的催化下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更好。

忍受寂寞,厚积薄发

一代天骄毛泽东说:“最强大的人,往往是最孤独的人。”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最强大的人”,就是我们普通所说的“成功者”;他所指的“孤独的人”,忍受的自然是“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但如果他可以忍受住这样的寂寞,必然就可以厚积薄发,而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成功者在还没有成功前之所以会寂寞,无非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成功者在原始积累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得付出一般人十倍以上的努力,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所以,他无法不孤独;第二,成功者或许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他心高气傲,甚至宁愿独处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和一些心无大志、没有前途的人交往;第三,成功者常怀有极大的优越感,即使他在还没有成功,很狼狈的处境下,也不愿意看轻自己,如果他觉得自己不是最好的,他绝不会轻易的进入一个集体去点缀别人;第四,成功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成功之后,深感成功的艰辛,选择朋友也就更加慎重,这时候即使有一些所谓朋友,大都为名利所累,绝不会推心置腹,心灵更加孤独。由此可知,只有那些能够忍受住寂寞,能够孤单的承受一切,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置于自己所要做到事情上,就必然可以在这样的沉默、在这样的寂寞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能否忍受当前的寂寞、能否在成功之前控制对孤独寂寞的恐惧,这些都是对我们每个恩最大的挑战。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候千万不可以浮躁,不要因为过去的习惯而让自己无法忍受一时的孤独、一时的不知所措,可以将这样的情况看成是社会在考验你,社会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原本已经喧哗的心在孤独中冷静下来,让你在孤独中思考如今的自己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忍受寂寞而冷静下来,反而乱了阵脚,那最终的结果是你依然没有办法从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你的生活工作也不会因为你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而有所成功。忍受住寂寞,在寂寞中为自己多增加一些知识,多充些电,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他人的焦点,才可以不为别人所嫉妒、所陷害,而可以让自己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而在之后的厚积薄发更可让他人惊讶,更可让你觉得这样的寂寞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是有助于你的成功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农夫在地里种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颗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这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老农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到,用火烧了。

这样一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第二颗树正是由于急于求成,虽然最初的时候的确得到了农夫的喜爱,可由于它的急于求成,由于它并没有为自己的结果积累足够的营养而最终累死,也不受人欢迎;相反,第一课树则懂得在一开始的忍受住农夫的怒气,可是在最后的时候因为它之前所做的积累,最终成就了它的成功,它的果实为众人所喜欢。由此可知,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过早的失败,只有那些敢于忍受寂寞,在寂寞的过程中注重自身能力的积累,厚积薄发,一旦时机来临,所有的成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

“蘑菇定理”是许多刚刚走上职场的人的抱怨——他们认为自己倍受冷落,满腔抱负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埋头苦学了十几年,终于有朝一日可以大展宏图了,可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在做着一些“初中没毕业都能做的事情”。于是他们觉得苦闷,觉得怀才不遇,觉得生活对自己太不公平,甚至有一些人,干脆放弃了这份自己当初千挑万选得来的工作。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职场新人,都有过当“蘑菇”的悲惨经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是新人,刚毕业的学生好欺负?中国这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公司是不是趁机利用廉价劳动力?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自然一直会陷在负面情绪里,对工作提不起精神。其实,对个人来说,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基础工作,是很好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了解客户的基础,了解了这些,日后做复杂的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能持之以恒地完成简单任务、做好“小事”的人,领导才可能会在将来,放心地把“大事”交给你做。

真正的成功,属于那种在寂寞中仍可以坚持不懈的人。在寂寞中为自己不断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和素质,才可以为你以后的厚积薄发做好铺垫。只有那些懂得享受孤独、忍受寂寞、在寂寞孤独中不断坚持的人才可以有所作为。

同类推荐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想许多半年内就会被遗忘的小事。实际上,世界上有半数的伤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诸如一点小小的伤害、一丝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奢侈。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行动时,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把太阳升起——黎明到来的这一天称为生命中的生命,宣称:“昨天是场梦,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会使每一个昨天变成一个快乐的梦,使每一个明天成为有希望的幻影。”在你失意无比的时候,你能否脱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本书深入挖掘责任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精选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精神培训的案例,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职场人士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分商务社交、形象设计以及商务礼仪三篇,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与社交、职场成功与社交、社交与口才、社交困境的突破与化解、塑造个人社交形象的基本要求、形象设计与妆型、形象设计与服饰美、私人交际礼仪、公共活动礼仪、宴会餐饮礼仪、涉外商务礼仪等内容。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热门推荐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以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释怀那些成长印记里的日子,将心事交给清风浮云,不再辛苦经营那份烦恼和秘密,你就会感觉生活原来那么轻松自如,幸福就在你的前方向你招手。经典的故事,柔美的文字,配以淡定的哲理,细细调和出一杯杯清新淡雅的心灵绿茶。
  •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

    作为赔钱货重生到了一个古代贫困的家庭,嬷嬷不喜,婶母不爱,好在还有个坚强隐忍的母亲,三个关爱自已的姐姐,外加上一个疼爱媳妇的亲爹,再迎来一个万众嘱目的小弟。全家致富不是口号,那是一种努力,挫折艰难如逆风解意,斗志斗勇中为姐姐们寻找新的幸福,疏不知爱情悄悄来临到了自已的身边。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
  • 军临天下

    军临天下

    一个充满矛盾的男人。南宋,当大散关之战中陈天放意外救出岳飞之子岳云之后,属于他的命运就已经悄然改变,和他一起改变的还有岳飞的命运,冷血中带点柔性,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箭?陈天放说:“飞爷,不用去理会,跟着我,保你一命。”面对自己所爱的人,陈天放柔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朋友,陈天放刚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敌人,陈天放狠到极致。柔、刚、狠,杀伐果断,不一样的南宋,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剧情,究竟谁才是胜者,谁又是败者?《军临天下》期待你的加入!另外,欢迎关注千军的新浪微博,门里千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她本是高材生,却穿越到了一个偏僻的渔村,手贱捡回了一个帅哥。“那个帅哥,就是你,别东张西望了,晚上跟我一起进洞房呗。”几个月后,“报告王爷,你要的妞给你绑来了!”俊美的男人扫了一眼,摇摇手指,“绑错了,我要的那个身材要比这个好很多,哪里这样水桶腰。”某女振臂怒吼,尼玛,老子肚子里面还有个小的,腰自然粗很多啊……
  • 灭绝道

    灭绝道

    金戈铁马,纵横千里云天下。美人一笑,十万江山皆如画!得道者,枉天地,修炼者,逐云霞!这个故事便是从凤凰山开始....
  • 狼图腾

    狼图腾

    同名电影由冯绍峰、窦骁主演,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执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这些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