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300000015

第15章 认准目标再“挖”(2)

到了第三天,终于有人来询问。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奇迹产生了,竟然有人想要买下这块石头。第五天,已经有人出了很高的价钱了。

孤儿牢记着高僧的话,并没有将石头卖出去。

等到他再一次见到高僧时,高僧告诉他:“你再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吧。记住,不管别人出多少钱都别卖给他。”

原来的一切又开始重复了,从没有人问津到有人问价,最后,这块石头的价格竟被人们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

接下来,孤儿在高僧的指点下,又将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没有一个人前来询问石头的价钱,结果石头的价格被人们一抬再抬,最后,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变成了“稀世珍宝”。

高僧最后对大惑不解的孤儿说:“世上人与物都是这样,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

那个孤儿后来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正如高僧所说,一个人就像是那块石头一样,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自己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视为稀世珍宝;那么,一个人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你的价值也就会得到提升。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掌握的,在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不妨订得更高、更远一些。人们至多说一声:“这孩子穷疯了!”

可是,由于对高僧深信不疑,所以孤儿对人们的评说不理不睬,照样在那个角落里叫卖着他的石头。这样,在你的一生中,你取得的成果也就会更大,你的人生价值也就体现得更多。

不一定每一个目标都必须从实际条件出发,他对高僧十分信任,有一些你认为必不可少的条件,或许在你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并不重要;有一些你认为自己不具备的条件,或许在你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会由你自己一一创造。所以,千万不要患上“近视眼”,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打那棵有“枣”的树

“打那棵有‘枣’的树”,它是指一个人在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结出成果的目标。试想,在一棵没有结“枣”的树上,即使你使出多大的劲,浪费多少精力,费尽多少心思,又怎能打下一颗“枣”来呢?

道理相信每一个人都明白,可是,现实中找不到有“枣”的“树”,或者在一棵打不下来“枣”的“树”上浪费精力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或者能够干什么;有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份不可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岗位上消耗光阴;有的人不断地转变自己的理想、转换自己的工作,陷入了“无志之人常立志”的沼泽之中……

再看古往今来的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不管是经历过怎样的曲折,但是最终都能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正是由于找到了那棵有“枣”的树,而且有人买还不卖呢?不过,他们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最早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他24岁之前,他从事过许多职业的尝试,也拥有过许多理想,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生物学的研究。

拉马克兄弟姊妹共11个,他是最小的一个,最受父母宠爱。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牧师,于是送他去了神学院读书,后来由于德法战争爆发,拉马克“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作战,只是不久后因病退伍。在此之后,拉马克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梦想着成为一名气象学家。但这个梦想后来又被成为一位金融家的新梦想代替了——他在银行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拉马克又迷恋上了音乐,整天拉小提琴,想要成为一个音乐家。他的家人见他无所事事,于是劝他去学医,将来成为一位名利双收的医生,于是他从20岁开始,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学医,孤儿感到十分不解,不过,他对医学其实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也就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混日子”。

那是在拉马克24岁的一天,无聊至及的他正在植物园散步,正好与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相遇,两个人攀谈了起来。卢梭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所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正是在那里,拉马克深深地被科学迷住了。他相信,自己以前做过的任何一个梦想,都只是他一时冲动后的想法而已,而这一次,他决定向科学领域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此后的11年时间里,拉马克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在他25岁的时候,他当上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研究植物学,这又花去了他整整15年的时间。

50岁时的拉马克,又向动物学研究进军,为此花费了35年的时间。

正是在26年研究植物学和35年研究动物学的基础之上,拉马克才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一块石头怎么会有人买,他们的确选择了切合自己实际,而且也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是,由于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行动,以致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实,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你的目标明确,那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都是合理的。就这样过了两天。不过,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技巧”,这样往往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事半功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胜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是一场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所以,当时人们对山田本一的回答不屑一顾,并且开始叫卖。正始他想像的那样,认为他这是在故弄玄虚。

两年之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冠。而当记者请他谈经验时,不善言辞的山田本一还是当初的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没有人再怀疑他的话,可是也没有人知道他所说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直到十年之后,人们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才找到了谜底。

原来,与其他选手比起来,山田本一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他之所以能够屡次获胜,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与他的“智慧”分不开。在每一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沿着比赛路线走一趟,并且记下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等比赛开始之后,他就会以百米的速度向第一个标志性的目标冲去;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山田本一分成七八个小目标“轻松”完成了。

这样做的确是一种“智慧”,就像山田本一本人说的那样:“最初的时候,我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终点上,结果还没跑到十多公里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而自从掌握了将近赛程分段的技巧之后,他看到的全都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小目标,正是凭着这样的“智慧”,他才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由此可见,打那棵有“枣”的树,还意味着在实现目标的路程中,于是完全按照他的话,你必须将自己的目标定在能够看到见的位置之上,应该具体化,好让你清楚地知道当前应该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你拥有一个大目标并没有错,可是,为了早日使其变成现实,你不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将其分解成一个个更为现实的小目标。比如,你要想成为一位作家,那首先并不是埋着头去写一部巨著,而往往是从练习写作、积累知识、体验生活等一系列的小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实现的。

目标越是明确越能给人一种达成目标的强烈的自信与决心。所以,你必须永远记住“打那棵有‘枣’的树”这句话,随时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行动,争取突破一个个目标,早日实现你的理想。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要想成功,就必须记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集中有限的力量,才能够逐个击破,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实现人生的超越。

数年前,哈佛商学院的一个行为问题调查组对一百名即将走出哈佛校门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将石头带到了集市上,向每一个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毕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自从走入了哈佛大学的校门,就被教导要出类拔萃,要保持名列前茅;再说,就凭他们能走进哈佛的大门这一点,就知道他们的回答一定不简单——果然,这一百名大学生个个都回答说,他们想发财、出名、经营大公司,或者从事能影响和主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等重要工作。

对于这样的回答,调查员们由于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并不感到惊奇,可是,令他们感到好奇的是,在被询问的一百名学生中,有十名年轻的挑战者不仅决心想征服世界,而且将目标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说明他们什么时候即将取得什么成就,而其他学生都只是笼统地说“想……”,却没有写出各自的具体目标。调查员们于是推断,这十名学生的命运,肯定与众不同

同类推荐
  •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文能应试,武能杀人”,缔造出一支强悍无比的湘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成为大清之柱石。并因其精于治国、治兵、治学、治家,而备受后人推崇。毛泽东曾叹服道:“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心灵鸡汤精粹版1

    心灵鸡汤精粹版1

    一个人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善待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人的心总是在远方,走的越远离自己的心就越近!人的灵魂总是在天空,登得越高离自己的灵魂也就越近。那么,让心灵去旅行吧!去聆听寒风萧索,细看人生沧桑,——体味世间甜酸苦辣!徘徊在生疏的国度,那里有熟悉而真正的自我。
  •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一切还得靠自己

    一切还得靠自己

    90%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战胜你,只有你自己。自己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坎,能够打败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世界的颜色由自己决定,一切还得靠自己。
热门推荐
  • 新世界之深蓝星球

    新世界之深蓝星球

    在遥远的星空,有一颗深蓝星球。有一个时间、深蓝离开了轨道,滑进了无边的空间里,至高无上的大神,用超越一切力量,将深蓝溶进拥有无限魔力的深蓝水晶里。在流星汇成浩海的那一天,两个仰望天空的孩童许下了心愿。深蓝入主,人类第二次生命世界开启。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一通电话让我来到了什么樱花王国的樱恋学校。莫名的我同桌竟然是个冰山,他莫名其妙的叫我小夕,我跟他究竟是什么关系?喝醉了,竟然被他带回家,我承认我不想回家,可是为什么偏偏去的是他家?他还写什么雷人的通告,说我是他的女朋友,也太霸道了吧?哼,韩芷煦,等着这招吧!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自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自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诚信》、《自信》、《创新》、《道德》、《协作》、《细节》、《独立》、《责任》、《节俭》、《执著》共十本故事集。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