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200000005

第5章 都是性欲惹的祸(3)

三、人类的性生活从婴儿开始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生活开始于婴幼儿时期,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基石,也是人们对精神分析学最为难以容忍之处。

1. 人一诞生,性功能就启动

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有别于其他性学理论的鲜明标志之一,就是捕捉到幼儿的性信息并通过反复论证来确认它们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弗洛伊德重视幼儿性生活的研究,不仅是因为发现了它是性变态的病源所在,而且还因为他认为,婴幼儿时期的性经验对于成年后的性心理,乃至无意识心理的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

弗洛伊德认定,在人诞生之时,性功能就已经开始活动了,它甚至还会在幼儿时期通过重要的迹象显现出来。这一论断引起的广泛抨击和强烈愤慨,对精神分析学来说也是少有的。不过,在精神分析学中,还没有别的什么发现能够像这一主张那样轻而易举、完满透彻地得到证明。

跟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心理学家和性学家大都认为,童年期的性不必去发现;虽然他们中也有少数几个已承认儿童性欲的存在,例如格罗斯曾经指出“有些孩子很早就有了性冲动,并执意要与异性接触”,贝尔在1902年从一名3岁孩童身上获得了一个“性爱”的最早例子等等。弗洛伊德深刻地批评了这种现状,认为忽视对儿童性欲的研究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由此,他对研究幼儿性欲的科学使命感也就更加坚定了。

弗洛伊德断言,性冲动的基因已存在于新生儿身上并能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他根据所掌握的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迹象,把婴幼儿时期大体确定在5周岁以前,并把这一时期划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他察觉婴幼儿时期性生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里比多的指向上,即由起初从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获得快感,转变为男女开始有别地从外界的一个对象那里实现满足。于是他确定了前后期之间的界限,将幼儿性生活的前期概括为“自体之恋”,将后期概括为“对象之恋”。

2. 幼儿的性快感

弗洛伊德指出,“婴儿的性表现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根源与维持身体的特定功能有关;不具有性对象,故是‘自体性欲’的;性目的直接受控于快感区。”由于发现了婴儿自恋的快感区有一个变换的过程,弗洛伊德又进一步把幼儿性生活的前期作了三个阶段的区分,并认为嘴唇是第一个阶段的性生活区域。

(1)嘴部的快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人之初自然而然又必不可少的用嘴吸吮奶汁的动作,说明了婴儿最早的精神活动全部集中于嘴部的满足,嘴也就成了促使心理产生里比多需求的第一个器官。弗洛伊德对此所作的阐释是:

假使婴孩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必将承认在母亲怀中吸乳动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因为小孩的这种动作,确实同时满足了生命中两种最大的欲望。吸乳乃是整个性生活所由起的出发点,是后来各种性的满足的雏形;到了需要的时候,幻想往往借此以自慰。吸乳的欲望实含有追求母亲胸乳的欲望,所以母亲的胸乳是性欲的第一个对象。但是婴孩一旦能为吮吸而吮吸,这个对象即被抛弃而代之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孩就自吮其拇指或口舌了。

沉湎于吮吸拇指的孩子是由对曾经历过并记忆犹新的快乐追求所决定的。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有节律地吮吸皮肤的一部分或黏膜以获得满足。当一个婴儿满意地离开母亲的乳房,脸颊绯红、笑脸盈盈地进入梦乡时,谁都会认为这很像成年性满足后的表情。

当长出牙齿,吮吸被咀嚼所替代之后,这种分离当属必然。孩子已不再把别人的身体作为吮吸对象,而是吮吸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因为这更方便,同时也可使他独立于尚不能控制的外部世界。在嘴唇区的讨论中,我们已知道就性活动的来源而言,这种要求满足重复的欲望以两种方式展现出来。一是由一种紧张感展现出来,这种紧张感具有不愉快的特征;二是由一种痒感和刺激感而展现出来,它们开始居于中央,然后扩展至周围的快感区。

(2)排泄器官的快感

弗洛伊德把排泄器官视为幼儿性生活前期第二阶段的快感区,他指出:

婴孩为了满足自己机体的基本欲望,乃有一种自淫的行为,那就是说,他在自己身上追求性的对象。我们乃断定婴孩在大小便中都有快感的经验,而且他们不久便故意做这些动作,以期在这些性觉区中伴随而起的皮膜兴奋,从而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但是,外界的压力不许小孩有追求这种快感的欲望而加以干涉。成人们为了使他放弃这些快感,就告诉他,关于大小便的一切都是“不文雅”的,必须隐讳。

像唇区一样,肛门的适宜部位使它具有了性活动特点。通过精神分析,我们惊奇地发现,它经历了性兴奋的演变,并终生保持相当程度的性的敏感性。善于利用肛区快感刺激的孩子,常常等到肌肉强烈地收缩时才去大便,此时大便通过肛门会产生黏膜的强烈刺激。这除了会造成痛楚之外,还会产生怡人的快感。

在孩子身体的快感区中,有一个部位确实起初并不起作用,也未能成为性冲动的发泄渠道,但后来却注定变得非常重要。无论男孩女孩,它都与排尿有关(龟头和阴蒂)。龟头被黏膜所包裹,于是忍受到分泌物的刺激,从而成为早期的性兴奋之源。作为性器的构成部分之一,这一快感区的性活动便成了后来“正常”生活的开端。由于解剖上的特定性,分泌物不断溢出,孩子沐浴时的洗、擦及一些意外刺激(如肠虫在女孩阴部的蠕动),使孩子在幼儿早期就留意到了这一部分定能产生快感,并产生了重复这一快感的需要。

婴儿早期的这种自慰,为未来这一快感区的性活动奠定了基础,无人会例外。在这里,消除刺激和带来满足的方法通常包括用手摩擦或用手挤压,或者将双腿夹紧,在女孩中后一种方法更为普遍,男孩偏爱用手,表明占有本能在未来男人性活动中的重要性。

(3)生殖器的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自恋进入第三阶段的主要迹象,是把兴趣转向了自身的生殖器,后来他就把这一阶段直接称为“前性器期”。他阐释道:

大约在3~5岁之间,当儿童的性生活达到第一次高峰时,其求知或探究的本能也出现了。这种本能并不能划入人的基本的本能之列,更不能归入性本能之中。它的活动一方面与征服欲的升华有关,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能量的推动。

在身体的各器官中,自然是生殖器官最占势力;有些人从婴孩期一直到青春期或青春期后,不断地手淫以求自身生殖器的快乐和满足,而不用他者生殖器或对象的帮助……儿童对于性的窥探,起源很早,有时在3岁之前。性的窥探不必以异性为对象,性别差异在儿童看来是不算什么的,因为他们——至少就男孩而言——以为两性同有男性的生殖器……在儿童期内,女孩的阴核等于男孩的阴茎;因为它也是一个特别富于刺激的区域,可用以使自己得到性的满足。

在探讨幼儿前性器期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阉割情结”:如果一个男孩偶然看见小姐妹或小朋友的阴户,他马上会否认所见为真,因为他想像不出像他一样的人何以竟没有这个重要的器官。后来,他知道了确实这样以后,却又大为惊恐,于是从以前对于这个小器官的恐惧,变为到现在开始觉得更为重要。他于是处于“阉割情结”的控制之下。他若保持健康,这个情结就是他的性格的成因;他若变得病弱,这个情结就是他的神经症的成因;他若接受分析的治疗,这个情结就是他的反抗的成因了。

由于受到阉割的威胁和发现女性没有阴茎这两个方面的双重影响,他便遭受到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创伤,而这一创伤及其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便导致了潜伏期。

女人同样具有阉割情结问题。男孩和女孩起初都认为,女人像男人一样也具有阳具,只因阉割而不复存在。男人一旦确信女人没有阳具时,他们便对女人产生永久性的歧视。

假如童年形成的“女性会有阳具”的观念在一个男人身上固定下来,就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使他在选择性目标时必须看到阳具。这样,虽然在其他方面他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但他注定会变成同性恋。

另一个是“阳具嫉羡”的概念——设想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性器官,是儿童性理论中第一个最明显和重要的方面。当小女孩看到男孩的阳具与自己不同时,并不否认这一事实,她们很容易接受并立刻对阳具产生嫉羡。这种嫉羡如此之甚,以致使她们希望自己也是男孩。

就小女孩而言,我们知道她们因为缺乏一个有目共睹的阴茎,所以深感欠缺,从而嫉恨男孩的得天独厚,因此,就产生了想成为男人的欲望,后来如不能有相当的女性发展,这个欲望可复见于神经症。

女性外生殖器中的阴蒂与阳具相似,这个长不大的“小阳具”事实上在童年期像一个真正的阳具一样在生活:一旦被接触就兴奋,这种兴奋使得小女孩的性活动具有了男性特点,为了消除这种男性性活动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女性,女孩子在青春期前必须对此加以压抑。许多女性的性功能受阻,她们顽固地坚持以刺激阴蒂获得兴奋,继续在性交中麻木冷漠。

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的观点与她哥哥完全相同,他们都对男孩的性器官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很容易变成嫉妒,她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于是她们像有“大阳具”的男孩一样站着小便;当一个女孩宣称她“宁可做一个男孩”时,我们就可以知道她多么希望补偿缺陷。女孩不需要害怕失去阴茎,但她一定会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她一开始就嫉妒男孩生有阴茎,她的整个心理发展可以说是在这种嫉妒阴茎的气氛下发生的。她开始徒劳地像男孩那样去做,后来她成功地做出了补偿自己缺陷的努力,最终导致形成了正常的女性态度。如果在阳具欲期,她想像男孩凭借手淫获得愉快,她往往不能获得充分的满足,从而把阴茎不发育带来的自卑感扩及于整个自我。通常她很快放弃了手淫,因为她不愿联想到兄弟和男性伙伴的优越性,而且完全放弃了性欲。

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小女孩具有坚持要变成男孩的最初愿望,她最终将变成同性恋,否则就在以后的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男子特性,如选择男子的职业等。

3. “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指出,不同的本能都是在追求与自身相应的快感,只有到了出现阉割情结和阳具嫉羡的前性器期,才使其他冲动都服从于生殖器的第一需要。因此,这一阶段不仅成了幼儿的性生活由自体之恋到对象之恋的过渡,而且成了男孩女孩在性心理发展上各行其道的开端。弗洛伊德通过对幼儿对象之恋的研究,证实了幼儿性生活是性欲最终结构的先驱,并促进了里比多理论的成熟和精神分析学审美观的强化。

对于后期的幼儿性生活,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

经过自淫阶段,无论是男是女,他(她)的第一个爱的客体都是母亲;其后,男孩把性的愿望集中到母亲身上,并产生了视父亲为情敌的敌对冲动,女孩也会采取类似的态度。幼儿的第一次客体选择,就是一种乱伦的行为。

于是,他借鉴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用“俄狄浦斯情结”和“俄勒克特拉情结”两个概念来分别阐释幼儿期的男女的对象之恋。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一直把父亲视为情敌,嫉妒父亲的健壮体魄和他的衣着所标志的权威。父亲现在成为妨碍男孩的敌手,甚至男孩想去之而后快。如果父亲不在,男孩就能与母亲同睡一床,而父亲一回家,他就得重新离开。父亲不在场他就感到满足,父亲出现他就感到失望,这已成为男孩深深感受到的经验。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主题。

对父亲的态度充满矛盾和对母亲专一的充满深情的关系,在一个男孩身上构成了简单明确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我们不难看见小孩要独占母亲而不要父亲;见父母拥抱则不安,见父亲离开则满心愉快。他常坦白地表示自己的情感,而希望娶母亲为妻。当小孩公然对母亲表示性的好奇,或想夜间和母亲同睡,或坚持在室内看母亲更衣,或者竟然表示出一种诱奸的行动,这是做母亲的常常看见而笑着叙述的。这时,这种对于她的性爱的意味就肯定无疑了。

还有就是,母亲照料女孩子的需要和照料男孩子是一样的,然而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父亲对于男孩的照料通常和他的母亲是差不多的,但是得不到孩子对母亲那样同等的重视。假使他的母亲生出另一个孩子,使他变成次要人物,他开始与母亲隔离,他便很难宽恕她了;此时在成人心中可视为痛恨的情感,都在他内心引起,而且常常成为永远隔膜的基础。

在许多婚姻中,妻子的确从丈夫的怀抱中挣脱掉,为避免怀孕而得不到任何快乐。因此,假装熟睡的孩子便形成了一种印象,他将母亲的行为解释为反抗暴行的自我防卫。另外,对于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而言,有些婚姻整个儿交战不休,高声吼叫、拳打脚踢习以为常,所以晚上的争吵便不会令孩子惊奇,解决的方法孩子也熟悉,如同他已习惯用的解决与姐妹兄弟或游伴之间矛盾的方式。此外,若孩子发现妈妈的床上或内衣上有血点,他便会将此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他相信父亲在晚上还使母亲遭受了其他攻击。

俄狄浦斯情结又名“恋母情结”,与之相对应的俄勒克特拉情结便又名“恋父情结”。后者取材于希腊盟军统帅阿伽门农的传说,俄勒克特拉是阿伽门农与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阿伽门农率领希腊盟军征战特洛伊期间,克吕泰涅斯特拉在家跟别人偷情通奸;10年后阿伽门农凯旋而归,被其妻伙同奸夫谋杀;俄勒克特拉决意为父复仇,终于和其兄联手杀死了母亲及其奸夫。弗洛伊德用俄勒克特拉情结对女孩的恋父心理做了剖析。

在弗洛伊德看来,随着幼儿的“性趣”转移到她的父亲身上,女孩就已进入俄勒克特拉情结的状态。她对母亲的那种无须重新产生的仇恨,现在大大加强了,因为母亲变成了女孩的竞争者,她从女孩父亲那里得到了女孩所想得到的一切。女孩常迷恋自己的父亲,要推翻母亲取而代之,有时并且仿效成年人的撒娇,我们或只觉得她可爱,却忽略了由这种情境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当父亲不再有与以前相同的温柔对待时,女孩也引她的哥哥作为代替;或者她幻想把小妹妹权作自己产自她的父亲的孩子。她将按照父亲的特点选择未来的丈夫,并准备承认他的权威。如果她能把对器官的爱推而及于器官的所有者,如同早年从对母亲乳房的爱扩及母亲本人那样,那么,她那不可遏止的占有阳具的渴望将可获得满足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凤府选婿

    凤府选婿

    什么?与学长阳台接吻,竟然摔回古代?好吧!横竖都是活,那她继续玩强的生存吧!活一次也不容易,据说古代流行三妻四妾。那。。。那她一女多夫可不可以啊!某女一脸色相贪婪的问老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努力就是一定有收获,事实证明这句话是真理,通过吭蒙拐骗色诱俱全,加上软磨硬泡带粘性,美男是一定逃不掉的。。。不管你是王室贵族,还是江湖杀手,管你是黑白两道,或是武林剑客,她通杀。吃干抹尽的下场一般很惨,当九个出色男人摸上她家时,只有一个要求,负责。可怜的她只有泪流满面,乖乖将九男送入后宫,今后,慢慢侍奉。。
  •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一朝穿越,天才百变女张偌变成了李家没用嫡出儿子的媳妇,张若珺。既然天让她穿越,那她就顺其自然。本以为从此可以逍遥与郎君恩恩爱爱,却不想这家人一家子的事儿。庶出变嫡子,妾娘变正妻,公爹懦弱无能,小叔狡诈阴险,小姑虽幼却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既然你们这般欺负我夫妇两人,那我也只能一一从你们身上偿还回来!
  • 雄霸神荒

    雄霸神荒

    传说武道巅峰,在神荒大世……少年沈凡,资质低下,总是被人欺侮,直至一日,得阴阳神钱,成绝世天才……从此,踩各路天骄圣子,收各路仙女神姬,战诸天万界强者,步步巅峰,誓要雄霸神荒!(群:136194546)
  • 十尾龟

    十尾龟

    《十尾龟》四十回,书叙旧上海十里洋场的魅魉生活:土财主、洋买办、暴发户、留学生、商号老板、军政官吏、掮客、帮闲、婊子、骗子、小姐、姨太太……把这许多人投入到乌烟瘴气的旋涡里,揭示了当年由封闭步入开放初期种种社会现象,颇有认识价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懒女怕缠郎

    懒女怕缠郎

    推荐青青的新文《总裁的宅妻》常言道:烈女怕缠郎,但莫望月却无奈地发现,懒女更怕缠郎。她确信自己是一名平凡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的人生中唯一不算平凡的地方便是:她是一名穿越女。但大家不要指望她能指点江山,建功立业,她是懒女一枚,足智多谋一词今生与她无缘;更不要期望她能迷倒一大片的美男俊公子,因为她既没有惊世才华,亦不称花容月貌,还很懒。莫望月的至理名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可是,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她,也能引来“缠郎”。因此,在打盹儿之余,她还不忘作一个望天无语的表情。【精彩花絮】永州四公子:王锦安、南宫泽、应无求、宫湛海。宫湛海眼中含笑,盯着坐在对面打盹儿的女人,亦真亦假地道:“望月,我们成亲吧!”原本快入睡的莫望月头皮一麻,坐直了身体,“公子。”宫湛海:“嗯?”莫望月:“我无才无貌。”宫湛海:“还有吗?”莫望月:“我很懒。”宫湛海:“我知道。”莫望月:……王锦安与应无求闻言,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望月,你不要嫁他,嫁我,我比他有钱。”从椅子上站起,准备走开的莫望月脚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宫湛海温和一笑:望月,有没有摔疼?王锦安黑着一张俊脸:女人,连路都不会走,你长没长脑子?应无求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望月,我知道你迷糊的样子很可人,但你也不必做到如此地步,来讨我欢心,呵呵……最后赶来的南宫泽看也不看她一眼:女人,快给我滚起来,少在那里装可怜!莫望月满头黑线地自地上站来,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几个神经病。随之望天无语中……本文继续青青的暖文风格,温馨清水,慢热,中间会有感情纠葛,结局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收藏+投票,还可以送偶几朵花花、钻钻的,嘻嘻……****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领养榜@女主:望月——由【quswicky】领养宫湛海——由【elaine芦苇微微】领养(微微是个执着的孩子,呵呵!)应无求——由【浮世绝香】领养梁贤达——由【sdd860429】领养王锦安——每日更文时间:--------------------------------------------------------------------青青作品链接:《总裁的平凡妻》(完结V文)《杨柳相约》(完结免费文)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女扮男装当学神

    女扮男装当学神

    新书【校草是女生:恶魔殿下,别吻我】(我,林墨,且看我女扮男装混校园)帅哥美女云集的樱兰学院,我是那里的校草部部长。校草名单如下:帅得人神共愤,日夜嗜睡,慵懒至极的睡神——萧叶。酷得冷若冰霜,嗜钱如命,人见人怕的小四眼——凤铭。痞得人贱无敌,没有最贱,只有更贱的卷毛——云逸风。羞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总是脸红的害羞男——庄锦。笨得无可救药,大大咧咧,性感感性的小澈子——蓝允澈。嫩得冷冷冰冰,爱理不理,就只理我的小屁孩——萧辰。Oh……mygod!!那么多的美男子,我那哗啦啦的鼻血啊~~喷得如火如荼~~来吧……来吧……我的美男们,你们逃不掉咯。
  • 春天不再遥远

    春天不再遥远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在飘雪的冬夜,又闷又宅的剩女。捡到一个醉酒的帅哥……于是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