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而乐,把生存的起点放得低一些
人们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所期望的,并非让人扔给你一袋钞票或珠宝,而是一瓢能解渴的凉水;人们在身无分文时所期望的,并非腰缠万贯,而是能解决有米之炊。在你不知足时,想到还有比你更艰难的人,你便会发现自己生活得也很幸福。一个人,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就算没有辜负此生。其实,人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但是,只要你把生存的起点放得低一些,就会知足而乐。
古伊朗著名诗人萨迪在讲到自己从不抱怨命苦时说了他的一次遭遇。
一次,萨迪没有钱买鞋,只能赤脚到教堂去。进教堂前,他确实感到沮丧和不幸,而当他在礼拜堂里看到一位没有脚的人时,才发觉自己并非这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不再以穷困得没有鞋子为苦。他这样写道:
“在饱足人的眼中,烧鹅好比青草;在饥饿人的眼中,萝卜便是佳肴。
“人们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所期望的,并非让人扔给你一袋钞票或珠宝,而是一瓢能解渴的凉水;人们在身无分文时所期望的,并非腰缠万贯,而是能解决有米之炊。”
换个想法在不知足时,想到还有比你更艰难的人,你便会发现自己生活得也很幸福。一个人,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就算没有辜负此生。人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但是,只要你把生存的起点放得低一些,就会知足而乐。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也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七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换个想法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将一个个现在串起来,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珍惜现在吧,你手中的一杯水、一顿粗茶淡饭、一份报酬并不丰裕的工作都是幸福啊。
有一个关于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富人有10万元钱,而穷人仅有1000元钱。
穷人和富人都购买了5元一张的奖券,且都得到1000元钱的奖励。不同的是:穷人乐得几乎跳了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财产又增加了一倍;而富人却很苦恼,因为他抱怨未抓到自己想要的奥迪轿车。
换个想法难道富人抓到了奥迪轿车他就高兴了吗?幸福的关键在于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企图用物质的快乐来满足精神的快乐根本是不可能的。
美国教育家杜朗曾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
他先从知识里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与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
直到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
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换个想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平常心,要学会从生活中的每一角落发现乐趣和意义。太刻意地寻找反而得不到圆满的成功。
有只鸟在天上飞。一位锄地的农夫叹气道:它真苦,四处飞翔,就为觅一口食。
一位倚窗怀春的少女也看见了这只鸟,她叹气说:它真幸福,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面对同一种境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和理解。满怀激情,你就会有一种振奋的感觉;失意悲观,你就会有一种痛苦或失落的感叹。
换个想法当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或者见解、行为不为世人所理解时,人们就会迷惘、失意。境由心造。人生旅途中,人们很容易将思维编入既存的框架里,或满足或失意或进取,产生“命中注定”或“无法更改”的思维定式,然后将自己对人生的梦想和野心一个个抛弃掉。
鸟儿子问鸟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回答:“他们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接着问:“那是为什么呀?”
鸟爸爸回答:“因为人的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回答:“叫嫉妒。”
换个想法手指扎了刺会感到痛苦,如果让心里扎了刺,就会痛苦一生。手指不小心扎了刺没有关系,千万别让你的心里扎了刺。
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四条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两腿直立行走,又高级又潇洒,要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啊!
青蛙于是不停地到河边寺庙中去拜佛许愿,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灵。它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地站了起来,迈开两条长腿(原先的后腿),大步流星走了起来,可是它莫名其妙地离河边越来越远,怎么也走不回水边去,也无法再捕捉到食物,饥渴难当的青蛙终于死掉了。
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只能望见后面。腿往前走,眼朝后看,这样的怪物自然无法生存。
换个想法盲目地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到头来都可能演化成一出悲剧。造物主在创造每个物种的时候,都给了自己别人无法替代的天赋。好好经营你的天赋——充分利用天赋者就是胜利者。
骆驼决心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它说:“使每个动作高雅完美,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它一次又一次练习足尖旋转,反复用足尖支立身体,单腿站立,伸前臂,抬后脚,每天上百次地重复这5个基本姿势。在沙漠炎热的骄阳下,它一直练了好几个月,脚起了泡,浑身酸疼不已,但是它从来没想过停下来不练。
终于,骆驼说:“现在我是一名舞蹈演员了。”它举行了一个表演会。
观众没有一个为它鼓掌。
其中有一位发言说:“作为一名评论家和这群伙伴的代言人,我必须坦率地对您说,您的动作笨拙难看,您的背部弯了,圆滚滚的凹凸不平。您跟我们一样,生来是骆驼,成不了芭蕾舞演员,将来也成不了。”
“他们这样认为可就错了。我刻苦地进行训练,毫无疑问,我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我跳舞只图自己快乐,所以我要坚持不懈地跳下去。”
它真的这样做了,这使它愉快了好些年。
换个想法占有不能带来幸福,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满足。和骆驼一起跳舞吧,也许你的行为和梦想得不到认可和满足,但又何必在意呢?只有你自己了解自己的幸福。
有一只老虎在猎食过程中落入了猎人的圈套,它的一只脚趾被套在了猎人设好的夹子中,怎么也拔不出来。老虎气得暴跳如雷,没办法,只得咬断了自己的脚趾才逃掉。
其实老虎这样做并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脚趾而实在是被逼无奈,经过再三权衡,与其保全脚趾而送掉性命,还不如舍弃脚趾而保全自身。
这只老虎太聪明了。
换个想法要有敢于舍弃的勇气,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缺少了这种勇气,才无法做到“丢车保帅”的。其实,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乃是人生的常态,因此“得”时要看“失”处,“失”时且看“得”处。敢于舍弃,顾全大局。
树林里住着两只长臂猿兄弟,它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乐的日子固然欢乐愉快,但对于每天只能找到一点点食物果腹一事,它们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长臂猿兄弟闲逛到山脚下的动物园,看见其中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红毛猩猩。在红毛猩猩面前摆着许许多多的水果和食物,令它们垂涎欲滴。长臂猿弟弟就对哥哥说:“老哥!我真羡慕那只红毛猩猩的待遇,它每天不用做任何事,就有这么多美味可口的东西可以大吃大喝,不像我们必须十分操劳,才能得到稀少的食物。”长臂猿哥哥搂着弟弟无奈地点点头说:“你说的对极了。”
这个时候,笼子里的红毛猩猩无精打采地抬起了头,以十分羡慕的眼光望着长臂猿兄弟,心里想着:“唉!我真是羡慕那两只长臂猿兄弟,每天可以在树林里自由地荡来荡去,多么逍遥自在啊!”
换个想法你在笼子外羡慕笼子里的朋友。笼子里的朋友更把你当做风景看。每个人的拥有都是幸福的,幸福的标准没有一定的可比性。拥有了,就要学会珍惜。
一只乌龟看到老鹰飞翔的模样,心里很羡慕,也希望自己能飞起来。
乌龟就去找老鹰,愿意奉献许多礼物,请老鹰教它飞翔的方法。
老鹰告诉它说,乌龟是不能飞的,可是乌龟不相信,并不停地要求飞。老鹰不得已,只好抓起乌龟飞到天上,再把它放开,结果乌龟掉在岩石上摔死了。
换个想法尊重上帝赋予你的才能,你的才能的大小在于你自己怎样去开发和看待。与其羡慕别人的绝技,不如将自己的优势修炼得炉火纯青。
丛林中的一只小老鼠整日里闷闷不乐,它自感形象不佳,本领又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它想:看人家猫多神气啊!
苦恼的小老鼠来到山神面前,再三哀求给予帮助,把它变成一只猫。山神爷终于被缠不过,答应了它的要求。于是小老鼠变成了一只神气的猫。
没高兴几天,又有了新的问题,原来猫怕狗呀。它又去求山神,把自己变成一只狗。可谁料,狗怕狼,于是它又跑去请求变成狼……
如此这般一路请求一路变化,小老鼠终于变成了森林之王——大象。
小老鼠昂首挺胸,在丛林中漫步巡视,威风凛凛,动物见了它都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小老鼠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过多久,小老鼠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这时它眼中最伟大的形象又变成了老鼠,于是它又跑去哀求山神爷了。
换个想法老鼠怕猫,猫怕狗,狗怕狼,狼怕大象,大象又怕老鼠。万物相生相克,没有绝对的英雄,只有专门领域的强者。
一个青年决定外出寻宝,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两棵稀有的树木。这种树木的树芯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把它放入水中不浮反沉。青年十分高兴,拖着这两棵树到集市上去卖。
整整一上午,青年的树无人问津,而旁边卖炭的人生意却十分好。青年觉得卖炭更划算,便将自己的树也烧成了木炭。这一下,青年果然很快就将木炭卖光了。他揣着钱袋,高兴地回家把此事告诉了父亲。
谁知老父亲听完后却连声惋惜,他遗憾地对青年说:“孩子,你所找到的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沉香树啊,从它上面切一小块磨成碎末,价钱也顶过你卖一年的木炭。”青年追悔莫及,恨自己有眼无珠,白白糟蹋了珍贵的宝物。
换个想法现实中,像这个青年这样眼睁睁放走机会的人比比皆是。机会曾叩响过每一个人的窗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门迎接它。其实,机会并不难得,难得的是抓住机会的能力。
《世界名言博引词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是何人?”
“我是征服一切的机会。”
“为何踮着脚?”
“我时刻在奔跑。”
“你脚上为何生有双翼?”
“我乘风而行。”
“为何前额枕着头皮?”
“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
“后脑为何光秃秃?”
“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换个想法你的一生是否精彩,在于你能否抓住机遇。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他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他的秃头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每个人又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
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1枚硬币埋在草地里,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
“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1枚,你现在才用了1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
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换个想法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走出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