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想法好咖啡总是应该斟在热杯子里的,凉杯子会把咖啡带凉了,香气想来就会蚀掉一些,其实好茶好酒不也都如此吗?好一番万物的清贵,不肯轻易亵慢自己。我们自己又何尝不可以拥有一份千研万磨后的香醇!我们也完全可以慎重地将它斟在一只洁白温暖的厚瓷杯里,带动一个个清新的日子。
国王提供了一份奖金,希望有人能画出最平静的画。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他最喜欢。
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
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但当国王靠近看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个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个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鸟坐在它的巢里——完全的平静。
国王选择了后者,这份奖金给了画这幅画的画家。
换个想法平静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所谓宁静,即在于此。
一个4岁的小男孩正在津津有味地专心画画,幼儿园的阿姨过来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询问道:“你在画什么呀?”
“我在画上帝!”小男孩头也不抬地答道。
“可是,没有人知道上帝的样子啊。”
“等我画完,他们就知道了!”
换个想法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有权利制造并信仰自己异彩纷呈的上帝!当我们把自己心中的上帝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能主宰自己了。
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他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他就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
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了,可能没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
最后,农夫体力不支,“扑通”一声躺倒在地上,累死了!
换个想法的确,人活在世上,必须努力奋斗。但是,当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须不断地“往前跑”时,是不是也该保持头脑清醒,适可而止呢?对灵魂以外的东西过分贪恋,就会适得其反。
一对夫妇几年来省吃俭用,用攒下来的钱买了去美洲的最便宜的船票旅行。
一天又一天,他们羡慕地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他们的孩子生病了。孩子的父亲找到服务人员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给我的孩子吃?”
服务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也可以吃啊。”
“是吗?”这人回答说,“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人员以惊讶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换个想法很多人也有相同的状况,他们以为他们“被带去看”的地方就是他们一辈子必须待的地方。他们不明白,他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享受许多同样的权利。正如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说:“无论你身处何境,都是自己的选择。”
洪水淹没了村落。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祷告,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这时,一个救生员驾着小船来到教堂,说道:“神父,快!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
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了:“神父,快上来!不然你会被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的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在洪水里挣扎着。一架直升机飞过来,飞行员丢下绳梯大叫:“快!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你被淹死!”
神父还是固执地说:“不!上……上帝会来救我的……”话还没说完,神父就被淹死了。
神父死后见到了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上帝啊上帝,我一生那么虔诚地侍奉你,你为什么不肯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小船去找你,你不要;第二次,我又派了一艘快艇去救你,你还是不肯上船;最后,我派了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肯接受。是你自己没有把握机会啊,怎么能怪我呢?”
换个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抱怨上帝没有给我们机会,其实机遇无处不在,关键是你肯不肯把握。
一位作者在访问丹麦归来后深有感触地说:
“当着丹麦人的面,如果你破口大骂他们的国王,他很有可能会对你不理不睬;
“如果你批评他们的乳酪味道不好,他们可能会骂你无知;
“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而没有显现出尊敬的表情,那么,你就有可能挨人耳光。”
换个想法诚然,权势只能赢得一时的荣耀,却换不来万世的景仰。只有永恒的灵魂的创造者,才会获得人们永远的认可和记惦。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出去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老人的想法是: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自己而言都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换个想法与其抱残守缺,不如就地放弃。事物的价值不在于谁占有,而在于如何占有。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失去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获得。
下面这篇文章摘录于《一个100个人的村庄》。
假如将全世界各种族的人口组成一个100人的村庄且按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村庄将有:
——57名亚洲人、21名欧洲人、14名美洲人(包括拉丁美洲)、8名非洲人。
——52名女人和48名男人。
——30名白人和70名非白人。
——30名基督教徒和70名非基督教徒。
——89名异性恋者和11名同性恋者。
——6人拥有全村财富的89%,而这6人均来自美国。
——80人住房条件不好。
——70人为文盲。
——50人营养不良。
——1人正在死亡、1人正在出生。
——1人拥有电脑、1人(对,只有1人)拥有大学文凭。
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认识世界,那么忍耐与理解则变得再明显不过了。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
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或寺庙而没有经受过任何被惊吓、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
如果你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盒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
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且同时满足上面的这些条件,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人。
换个想法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观看;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生活就想这世界便是天堂。
有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一路上他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国王被他扰得不得安宁,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来。
船上有一个哲学家说道:“让我试一试吧,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国王说道:“这样的话真是功德无量了。”
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他挣扎了几次,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边。他连忙用双手紧紧地抱着船舵,人们才又把他拖回船中。
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做声了。
国王很高兴,便开口问道:“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以前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便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换个想法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人们很难做到随遇而安,除非他知道事情原本会更糟。
一位美丽的姑娘与才华出众的意中人共坠爱河,家里人却极力反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小伙子家太穷了。姑娘极力坚持,却不料此时意中人意外地离去。姑娘遭受重大打击后,万念俱灰,便随意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位自己并不爱的阔少爷。岁月流逝,姑娘发现:她从一种伤痛走入了另一种更深的痛苦。
这就是痛苦消沉时的决策。还有赌气时的冲动决策:你说不行,我偏要如何如何;还有得意忘形时的盲目决策:没有我办不到的事;还有悲观失望时的无奈决策:算了吧,散伙吧,我们肯定没希望了;还有被挑衅激怒后的报复决策:我就不信我斗不过你,治不了你,哼!
换个想法很多时候,我们情绪低落,意兴阑珊,却并没有由此而推迟去做重要决策。多年以后,当我们返回头时,方知这些决策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每临大事有静气,是能够做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要心平气和,头脑冷静,周详考虑。
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天的下午,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卖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太贵了,我要快点赶路,等找到宝藏后回到家里去喝水,这样就一点儿钱也不用花了。”
他继续赶路,口渴不停地折磨着他,等到了埋藏宝藏的地方,他已经渴得快要死了。
等他挣扎着把宝藏挖出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他把金子放在面前,向苍天哀求把它们变成一滴水给自己解渴。可是,没等到金子变成水,他已经死了。
人死了,再多的宝藏又有何用处?
换个想法拘泥于微小的利益,就无法成就大事业。独具慧眼的人,决不会把视野局限在眼前的小利上,而是用极有远见的目光关注未来。想成就大事业,就不能拘泥于蝇头小利。
讲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员:“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学员们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
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你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
“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
换个想法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如此我们才能够拿得更久。压力是好事,但承受压力一定要有一个“度”。
据科学家统计,一个人一生所流出的汗水与泪水中所包含的盐分,倘若一次性提取出来,足够亲朋好友做出几十道味道不淡的大菜。一个腿脚健全的人一生中要走的路,加起来可以绕地球70圈以上。
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只有五十亿分之一……
换个想法从这些数字中既可以看到人的伟大,又可以看到人的渺小。在人的有限生命中,想办法把这些数字转化成有意义的事情,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一位天才面包师,自从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味就如痴如醉。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做了面包师。
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和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如意。他说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这位面包师完全把面包当做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吃那些粗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会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的好,超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更努力赚钱的人。
换个想法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追逐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时,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问候你。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时,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换个想法往往最珍贵的礼物都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人生大都如此,因为最贵的物质需求都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有人说,凡是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廉价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