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往往信奉“万事不求人”的原则,他平时很少留意交朋友。人单势孤正是他们生存状态的写照。一旦有什么难事他们就会孤立无援。
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感情投资不仅要重“事前”,“事后”更须得注意。有始有终情不断,寸心缕缕慰亲情。
穷人在求人中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认为对方是亲戚,感到他们为自己做事,帮忙是理所当然!不需刻意致谢的。
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礼尚往来”的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准则。“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就体现了我们民族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
您挤车上班,别人主动让座;您上街购物钱款不足,熟人给您垫上……对这种交际中的回报,无需送礼,也无需宴请,一句感激的话语,一声夸奖的辞句,足以表达您的心愿。但注意不要有太多的恭维。肉麻的赞美只会令人不自在。
致谢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有所表示,许多穷人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的人还是亲朋友好,都愿意听到感谢的话,虽然他们付出的微不足道,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的补偿。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以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交际虽然不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提倡淡化物质交往,不是要取消物质交往,而是要让这种交往多一份真情,少一份铜臭。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总之,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往重于来”。但不要出于功利目的借回报之名行贿。
当语言回报不足以表达心意,物质回报又不合时宜时,行为回报不失为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某单位干部小王幼时父亲不幸去世,是城里的叔叔供他上高中、念大学。近来叔叔体弱多病,小王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叔叔干家务。还时常利用下乡机会寻医找药。做叔叔的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行为回报虽不像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悦耳、显眼,但它是无价的。于细微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无须用语言证明。当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求职时历经挫折终被一位贤明的“老板”录用之后,最好的报答不是好言好语,也不是厚礼,而是实干。
一滴汗水能让一筐好话失色,一丝奉献能使一片真情增辉。
希腊一位哲人曾说:“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求人的人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
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常听到感谢之辞的。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摆在心中,需要时刻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更简单而容易使用的了。所以,对亲戚也别忘了感谢。
9.穷人易孤独
穷人容易陷入孤独的苦恼之中,他们不会主动与其他人交往,只会与熟悉的人来往,而生活中他们熟悉的人毕竟是少数。
穷人不管是置身于人群,或者是独居一室,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他们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他们时刻体会着孤独的滋味。
穷人战胜孤独可用以下方法:
首先战胜自卑,因为穷人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穷人要冲出这层包围着自己的黑暗,必须首先咬破自卑心理组成的茧。
其实,穷人大可不必为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忧思重重,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的。只要你自信一点,钻出自织的“茧”,你就会发现跟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要学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一个长年在山上工作的气象员说,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人家,可是他的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倾诉,所以他就用写信来满足了自己的这一要求。
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讯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见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给那一个朋友打一个电话,约他去看一场周末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这都别有一番情趣。
要随时跟朋友们的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要知道,别人也都跟你一样,能够体会到友谊的温暖。或者为别人做点什么,跟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跟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你无法跟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你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面,你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之中那种热烈的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被冷落。
穷人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惟有“忘我”。想一想你能够为人家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一些有过痛苦经验的人都说,当他们遭到厄运的袭击,而又不能够对人倾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江边去,被清爽的江风吹着,心情就会渐渐地开朗。有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子说,她常常跑到最热闹的街道上去,她觉得只要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流,就会忘掉自己的寂寞。
确立人生目标,也许因为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过惯了群居生活,所以现代社会才有了“孤独”这样一种世纪病。穷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总之是一种内心的恐慌。
穷人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最好莫过于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孤独原本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是极度的孤独或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与别人隔绝,这就是失败型个性的特征了。
穷人孤独个性的形成,是由于与生活隔绝、与真实生活远离而造成的。穷人如果远离真实的生活,就会将自己与生活的基本接触完全隔开。穷人时常生活在恶性循环之中。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孤立,所以与别人的接触并不能使他获得快乐,甚至会使自己更加孤独。这样一来,他切断了自我发现的途径,使自己完全孤立起来。
生活中,大家一起享受,一起做事,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兴奋的时候,我们对事情产生了兴趣;在认识别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需要掩饰自己。长期这样做,就能够远离虚伪和做假,消除孤立感并且觉得更自然,发现自我,从而感到更加惬意。
孤独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与人接触,特别是感情上的交流渠道也因此而隔绝。穷人害怕别人与他多接触,但又时常抱怨没有人跟他结伴,在大多数情况下,穷人这种悲观的态度使他们不经意地用孤独的方法来处理事情。穷人要别人来找自己,要别人首先采取行动,要别人知道自己有抱负,却不认为自己应该主动。
穷人不要顾虑自己的情绪,要强迫自己加入人群。刚刚加入别人的圈子,也许会觉得有些“冷”,但是只要持续下去就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会“热”起来而且会觉得愉快。培养社交的能力,可以增添很多乐趣,如跳舞、打桥牌、弹钢琴、打网球、聊天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经常暴露在惧怕的事物下,可以免于惧怕。穷人要是常常强迫自己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并且是主动地建立,他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友善的,而且发现自己也是受人欢迎的。他的害羞、胆怯会慢慢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公众面前也会泰然自若。
10.穷人企求绝对公正
穷人由于与富人社会地位的差异,社会背景的悬殊,而往往比常人多了份渴求公正的心理。这种渴求公正的心理从而体现在穷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从而妨碍穷人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不难看出,穷人是在根据别人的行为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如果这样,支配你情感的就是别人,而不是穷人自己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一个社会必须有合理的法律、规则与道德标准等来相互约束,以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我们的生活中,穷人都习惯于时时处处去寻求一种公道与正义,一旦感到失去了公正,他们就会愤怒、忧虑或者失望。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寻求公道就像寻求长生不老一样。我们周围的世界——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公平的世界。知更鸟吃虫子,这对于虫子来说是不公正的;蜘蛛吃苍蝇,对于苍蝇来说也是不公正的。美洲狮吃小狼,小狼吃獾,獾吃老鼠,老鼠吃蟑螂,蟑螂……只要环顾一下大自然,就不难看出,世界上很多现象是无法用公道衡量的,龙卷风、洪水、海啸和干旱都是不公道的。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得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连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世界就得照顾到万物各自的利益。所以,穷人寻求的完全公道只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罢了。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道,即使是富人也有受到不公道的时候。面对这些不公道之处,你可以高兴,可以怨恨,可以消极视之……,但那些不公道现象依然会永远存在下去。
这里,我们提出的并不是什么消极遁世的观念,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真实描述。永恒的公道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概念,当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尤其如此。然而,穷人认为,难道生活中就不存在任何正义之感了吗?他们常常会说:
“这是不公平的”;
“如果我不能这样做,你也没有权利这样做”;
“我会这样对待你吗?”等等。
穷人渴求公道,但一旦他没有得到公道时就会表现出一种不愉快。讲求正义、寻求公道,这本身并不是一种误区性的行为,但如果你一味追求正义和公道,未能如愿便消极处世,这就构成了一个误区——一种自我挫败性行为。当然,这一误区并不是指寻求公道的行为本身,而是指由于不公道的现实存在而使自己产生的一种惰性。
我们的社会提倡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政治家们在每一篇竞选演讲中都会慷慨陈词:“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平等与公正的待遇。”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我们也无法消除世界上的不公正的现象。贫困、战争、瘟役、犯罪、卖淫、吸毒和谋杀等各种社会弊病一代代地延续着,有些地蛆甚至还愈演愈烈。事实上,自人类有史以来,这些现象就从未消失过。
不公道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当你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时,你可以努力改变自己,不让自己因此而陷入一种惰性,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的斗争。首先争取从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在现实中消除这些现象。
在任何国家中,法律制度是伸张正义的。人民需要正义,有些人甚至以生命来换取正义。当你决定同这些现象进行斗争时,你的确是让人钦佩。但如果你决定因为不公道而感到烦恼,那你便同产生悔恨、寻求赞许以及其他自我折磨情绪一样,陷入了一种误区。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如此发泄:“这简直太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你可能会想:
“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
“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就不公平。”
“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等等。
如果你未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并因此而烦恼,你就在让别人摆布你自己。每当你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时,你就是在玩“不公平”的游戏,这样你采取的就是着眼于他人的外界控制型思维方法。
强求公正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避而不管自己生活的办法。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镜瞄准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不管你怎样不愿意,你的妻子和孩子依然会以不同于你的方式行事。然而,只要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你就不会因周围的不平等现象而烦恼。各种误区性的行为都有一个相同的心理根源——他们把别人的行为看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可以做”,那你就是在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永远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渴求公平”的行为。你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存在许多这种行为的缩影。下面是一些较为常见的例子:
抱怨别人与你干得一样多,但工资却拿得比你多。
认为那些著名歌星的收入太高,这实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恼火。
认为别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时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而你却一次也溜不掉,因此感到个分不平。
总是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其实就是希望别人都同你一模一样。
总要报答别人的友善行为:你要是请我吃饭,我也应该回请你,或者至少送你一瓶酒。人们常常认为这样做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然而,这实际上仅仅是保持公平对等的一种做法。
在爱人对你表示亲热之后,总要回吻,要不就是说“我也爱你”,而不会自己选择表达感情的时间、方式和场所。这说明在你看来,接受了别人的亲吻或“我爱你”而没有相应的衷示,就是不公平的。
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味愚蠢地要求始终如一,是心胸狭隘者的癣病之一。”倘若你坚持始终如一地以“正确”方式做事,就很可能属于心胸狭隘的一类人。
在争论时,非要辩出个明确的结论:胜利的一方就是正确的,失败的一方则应承认错误。
以“不公平”的论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昨晚出去了,今晚让我等在家里就太不公平了。”要是对方不接受你的意见,就愤愤不平。
做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带孩子上街玩。周末去父母那儿做客或给邻居帮忙),因为你担心不这样做会对孩子、父母或邻居大不公平了。其实,不要将一切问题都归罪于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客观地考虑一下你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