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200000032

第32章 隋朝大业(3)

隋末农民起义的规模非常巨大,可是缺少胜任的起义领袖。起义付出极大的代价,严重地打击了隋统治,但起义的果实,不得不归于北周旧贵族李渊所建立的唐朝。起义农民是推倒旧政权的根本力量,但必须再加上领导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起义的胜利。这个领导力量首先要有推倒旧政权的决心,高举起义的旗帜,表现出鲜明的行动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广大民众认为它是统一与安宁的希望所寄托的政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政治上军事上有不少措施,足以造成影响,收揽人心。李密、窦建德起初是农民领袖,后来起义旗帜愈举愈低,不可能获得胜利。唐朝廷虽然是贵族官僚集团,但人们认为它是未来的统一者,各州郡纷纷向它降服,它的文武官员很少投降别人,正好说明唐朝君臣有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农民起义军既然缺乏足以取胜的领导人,而唐朝恰恰具备着取胜的条件,隋未农民大起义的果实归于唐朝,是完全合理的、必然的、可以理解的。

隋朝的经济与文化

在黄河流域,因融合运动的逐步完成,经济上的破坏也逐渐减轻而转向恢复。在长江流域,经过将近300年的开发,经济上升到黄河流域的水平,并且还在继续上升。隋文帝统一两大流域,凭借广大的经济基地,建立起繁荣程度超过两汉的隋朝。

隋朝政治上的统一,使得文化上也南北合流,有了新的成就。《切韵》《隋书·经籍志》等,都是极有价值的著述。

统治阶级提倡宗教,本意是麻醉民众,但自己也往往被麻醉,受宗教的毒害。隋文帝幼年寄养在神尼智仙的尼寺里,13岁才还家。周武帝灭佛,智仙隐藏在杨家,预言隋文帝日后会做皇帝,重兴佛法。隋文帝深信自己得佛保佑,对群臣宣称“我兴由佛法”。他大力提倡佛教,晚年甚至排斥儒学,为石虎、梁武帝、齐文宣帝等崇佛君主之所不敢为,佛教在短期间内竟成为国教。佛教原有向极盛阶段发展的趋势,经这一提倡,从隋朝起,佛教进入了极盛阶段。

隋唐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生于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世于683年,跨越了两个朝代。

孙思邈的老家在京兆华沅(在今陕西)。小时候的孙思邈经常见到许多穷苦百姓得了病,或是因为没钱医治,或是医治不好,年纪轻轻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看着人们哭天喊地,孙思邈头脑里萌发出一个念头:“救活一条人命是多么重要啊!黄金虽贵能够用钱买到,而人的生命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从此,孙思邈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一个宏伟的志向:要做个好医生,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痛苦,也为他们的亲人解除痛苦。

在这个宏伟志向的驱使下,孙思邈发愤学习,认真钻研。为了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可靠的本领,他不辞辛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读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医学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精深的医学技艺,为他以后的行医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个好基础,孙思邈行医不久就出了名,渐渐名声越来越大,连朝廷里也知道了他高超的医术,要召他去当医官。但孙思邈不愿被束缚在皇宫里,执意推辞了,他知道他的根应当扎在千百万百姓中间。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医德也很好,他不会因病人交不起诊费就把病人拒之门外,见死不救。相反,他经常为许多病人义务治疗,还把药送给他们。对于远道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还腾出房子让他们居住,亲自为病人熬汤端药,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只要有人请他出诊,他总是有请必应,不管是风雪弥漫,还是深夜黎明,都会立即赶往医治。

有一次,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胀得非常难受。他请来孙思邈,恳求道:“孙医生,快救救我!尿脬都要胀破了!”这种病的医治,以往都是用药来排泄。现在,孙思邈看病人那么痛苦,心想:“吃药怕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尿流不出来,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灵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进尿道,让尿通过管子流出来呢?”孙思邈考虑一番,决定试一试。可是尿道很细,什么样的管子才能插进去呢?他苦苦思考着,十分焦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根葱管在吹着玩,突然受到了启发,心想:“葱管又细又软,大概可以试试。”于是,他赶忙叫人找些香葱,从中选出细韧的一根,稍加削剪,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一根小小的葱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孙思邈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导尿术的人。

又有一次,孙思邈出诊回来,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缝里渗出了鲜血,一个老婆婆跟在后面哭得死去活来。孙思邈被哭声深深打动,又觉得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很不寻常,就连忙赶上前去,问道:“棺材里装的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泪答道:“已有几个时辰了。”孙思邈说:“把棺材打开,让我看看好吗?”老婆婆开始不愿意,孙思邈并不放弃,耐心说服老婆婆:“可以试试。我看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应该还是有希望的。”老婆婆听孙思邈说得有理,就一边让大家打开棺材一边说:“我可怜的孩子啊!她是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夜,受了不少罪。结果小孩子没生下来,把自己的命也给送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医生要是能把她救活,我一定给你磕头。”说话之间,棺盖已经打开。孙思邈往棺材里一看,只见那妇人脸色煞白,忙探手去摸妇人的脉,果然还在微微颤动。孙思邈赶紧拿出银针,选好穴位,慢慢地扎了下去,然后手指不停地捻动。不一会儿,只见那妇人呼了口气,睁开了双眼。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呱呱”落了地,老婆婆连忙抱起婴儿,激动得泪水不住地往下流。孙思邈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让产妇服了下去。产妇渐渐苏醒了,脸上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着婴儿跪倒在孙思邈面前,一面磕头,一面感激不尽地说:“谢谢救命之恩!谢谢救命之恩!”孙思邈连忙把老婆婆扶起来。周围的人看到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人命,都惊讶、敬佩不已,同声称赞他真是个神医。

孙思邈在行医的过程中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得病的原因,开拓用药的思路。他发现山区的贫穷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即夜盲症),这种病人白天的视力挺正常,可一到晚上就变得像麻雀一样,什么也见不到了。而有钱人常常得脚气病,症状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乏力。孙思邈想,为什么穷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脚气病呢?这肯定与饮食有关,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少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比较了穷人与富人的饮食,发现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细粮,而穷人却很少吃荤,吃的多为粗粮素食。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穷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荤的缘故,富人得脚气,不是由于吃荤就是由于吃细粮。他再作仔细分析,发现粗粮里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则把这些东西弄得一干二净,看来脚气病就是因为缺少米糠和麸子这类东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后,孙思邈对症下药。他试用动物的肝脏治雀盲眼,试用米糠和麦麸治脚气病,果然都很见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的医学家,比起国外的最早记录,要早出1000年左右。

孙思邈还十分擅长针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又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并总结出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哪里有病往哪里针灸。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四个字,叫做“以痛取穴”,也学着孙思邈的样,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这里有个来历。

一次,有个病人找孙思邈看病,说大腿里侧有个地方疼得要命。孙思邈给他开了一剂中药,可服了之后并不见效。孙思邈就给病人使用针灸治疗,扎了几次,病人还是一个劲地喊痛。孙思邈想,除了古书上所说的那些穴位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穴位了吗?他一面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轻轻地掐来掐去,一面不断地耐心问着病人:“是不是这儿痛?”掐了很多地方,反复问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孙思邈就在那个点上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孙思邈想,古书上没有这个穴位,应当给它叫个什么名字呢?噢,对啦,病人说“啊!是,是,就是这儿!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这样得来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孙思邈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简便而有效的药方,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书,叫《千金要方》,也叫《备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说,书里所载的药方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时孙思邈已经70岁了。到了整整100岁的时候,孙思邈又把他后30年所积累的方子编成了另一本书,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辅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来弥补前一本书的不足。在这两本书里,孙思邈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不仅数量多,疗效也很好。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了药王庙。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踏步生莲

    穿越之踏步生莲

    一不小心坠入荷花池可怜的慕妍穿越到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朝代,好不容易女扮男装成新月城君主蒙混了几天快活日子却遭遇国破家亡,展开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漫漫路。一向肃穆沉稳一派王者风范的紫庭城君主冷决然,不顾她的抗议大掌一捞如同拎小鸡一般带回身边护着,许她散尽三千佳丽只娶她一人为妻。迷迷糊糊的慕妍同学,就这样开始了她啼笑皆非的宫廷内斗之旅——后宫之争,邻国之乱,内臣为患,谁能力挽狂澜?娇俏女子,英雄男儿,江山美人,携手天涯踏步生莲去,书写怎样一段悲欢离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弃心狂君

    弃心狂君

    【本文一女N*男+少许玄幻+极度血腥+温馨浪漫+轻松搞笑】雷家“真拉风”三姐妹雷(家)穿系列!!雷真《弃爱冷君》:雷拉《弃情邪君》:雷风《弃心狂君》:本文(别被开头吓到你!)---------------------------简介:错了,真的错了,这一切都错了,十五年的亲情原来如此渺小,在江山与权利间化为乌有,烟消云散……在进入棺材的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就此死去,那抹来自地狱的幽灵,却把我从死亡边缘救起,只留下一句:好好活着,别回来了……第二天,我便成了季国的重金通缉者:哥哥的贱妃!--------------------------------小视频地址:(内容只是提示,全部以本文为主)本文慢热,第一人称演义,开头超级虐身,后面轻松温馨。或许勤勤写的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勤勤的风格,但是,为了保持环境的干净,不喜请绕道!自重!谢谢~-------------------------推荐勤勤文文:吸血贵公子Ⅲ,吸血鬼与天使的故事:《捡回来的吸血王》属于穿越之作,第一人称:《爷,我真的是男人》另类血族专情轻松文:《我的相公不是人》都市专属爱情小白文:《宝贝惹到火》:属于穿越之作:《弃心狂君》:架空作品:《狂妄王爷销魂妃》:穿越一女N男作品:《替身王妃》:血族的诱惑:《我的专属血奴》:血族深情之恋:《吸血贵公子》:都市滥情男女:《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江湖梦

    网游之江湖梦

    有人说,人心就是江湖,变幻无常。从游戏到穿越,从里面寻找道路。
  • 杀手穿越:将军府六小姐

    杀手穿越:将军府六小姐

    他,东辰国五王爷,腹黑-冷魅-喜怒不形于色。她,前世是双手沾满血腥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六小姐,她与他之间有什么交集呢?在乱世中又是如何守护自己的家人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速狙击

    极速狙击

    矛头指向一个叫龙帮的境外组织。为了尽快破案,天安市国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偶然遭遇一名老者感染不明病毒身亡,发现龙帮到天安是为了盗窃城际高铁设计技术,紧接着,城际高铁的总设计师高天在出差途中被袭击,天安市国安局侦查科科长陈昊文在高铁上,幸亏陈昊文和同事及时赶到,但龙帮又派出了几路杀手,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于是顺藤摸瓜,陈昊文率领一帮战友历经重重困难,在遭遇一次次生死交锋之后终于挖掘出龙帮潜伏在天安的杀手和境外间谍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奈何人外有人,碧宇万万没有想到,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学得一身绝世武功,斩恩仇,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谱写灵珠传奇……
  •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在两个相互看着不顺眼,凡事对着干的上司之间受夹板气,无论听从哪一个都落得里外不是人;原本以为能商量出解决办法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的口水战;求人办事请人吃饭,结账时才发现没带钱包;应邀到好友家做客,却失手把他最心爱的纪念品弄坏打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王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突发状况,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也处处充满尴尬的陷阱。没有人喜欢尴尬,谁都期望自己在事情突发的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但面对突发状况,能真正冷静对待、妥善处理的又有几人?陷于尴尬境地的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过失、他人的旁观窃笑“埋单”?如何运用智慧和应变能力化解尴尬于无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