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200000025

第25章 两晋更迭(1)

晋(265~420年), 上承三国, 下启南北朝。

265年, 司马炎夺取魏政权, 定都洛阳, 建立晋朝, 史称西晋。280年, 晋军成功灭吴统一了天下。之后, 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 国家陷入混乱局面。名门望族和士绅豪强地主把持政治, 官员也大多出自这些名门望族推举和荫恩的子孙、学生、亲朋, 西晋的政治愈发腐败。316年, 五胡(匈奴、鲜卑、羌、羯、氐) 趁西晋发生内部混乱之际, 进入中原, 相继建立政权并攻打西晋, 西晋就在这样的乱世中灭亡了。317年, 晋皇室中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 称帝。为了区分这两个朝代, 史学界将之称为西晋、东晋, 合称“两晋”。东晋建立后, 已经沦为少数民族天下的北方相继出现了很多政权, 东晋只保留半壁江山苟延残喘直至灭亡。

三国归晋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曹芳当了皇帝。之后,经“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判斩刑,魏的政权落入司马懿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当了丞相执政。

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265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奂让出帝位,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

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当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是正身;二是勤百姓;三是抚孤寡;四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五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非常残暴,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入骨髓。

279年,晋朝一些大臣认为时机成熟,劝说晋武帝消灭东吴。晋武帝决定发兵20万,分5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晋军攻入吴境后节节胜利,兵威大振。吴主孙皓闻报慌乱不已,他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1万人去抵抗。而当张象的将士看到满江都是晋军的战船,无数旌旗迎风飘扬,遮天蔽日,吓得早早竖起了降旗。

吴主孙皓知道吴军不能力战,他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水军将领陶浚对孙皓说:“我所率的水军船只都小,陛下若给我2万水军和大船,我自有计攻破晋军。”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御林军也都用上,叫他指挥水军迎敌。第二天,陶浚率水军行在江面上,忽然北风乍起,昏天黑地,战船上的旗帜都被吹落到江里。陶浚的水军一时军心散乱,四处逃散,晋军即直扑建业。

王浚率领的晋国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到了建业。建业附近的百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浚率领水军将士8万人上岸,由张象叫开城门,以摄魂夺魄般的气势进了建业城。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吓得六神无主,经中书令胡冲的提醒,也学起了蜀汉后主刘禅,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220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中国又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

灭吴后,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70亩,女子占田30亩。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240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371万户。

弱智皇帝乱西晋

中国再次大一统后,原来节俭的晋武帝司马炎也过起了奢靡的生活,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晚年的司马炎因为荒淫过度,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最终不得不考虑选择继承人。

司马炎和他的祖父辈都善于玩弄权术,将国家大小事务握在掌中,可他的儿子司马衷却是一个弱智。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司马炎居然将这个白痴儿子立成了太子。朝廷里的大臣都很担心,晋武帝死后,如果真将皇位传给这个低能儿,朝政不知道会被他搅成什么样子。一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却又苦于不敢开口明讲。

晋武帝也有些犹豫,想试试他的儿子到底糊涂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他派人给太子送去一卷文书,里面提到几件公事,要太子处理一下。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个脑瓜灵活的女人,见到这卷文书,赶忙请来宫里的老师,替太子代做答卷。那个老师很有学问,写出的卷子,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

贾妃看了非常满意,旁边有个太监却提醒她:“这份卷子好是好,只是皇上知道太子平常不太懂事,看了这样一份卷子,难免生疑。万一追究起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贾妃经他一提醒,明白过味来,便让略懂文墨的太监另外起草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抄写一遍,给晋武帝送去。

晋武帝一看,卷子虽然写得不高明,但是总算有问必答,可以看出太子的脑子还是清楚的,也就不再想废掉太子的事了。

290年,晋武帝病重。这时,太子司马衷已经30多岁了。按理说,30多岁的人可以处理政事了。但是晋武帝还是不放心,临死前立了遗诏,要皇后的父亲杨骏和他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杨骏想独揽大权,便和杨皇后串通起来,伪造了一份遗诏,指定由杨骏一人辅政。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继承皇位,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即位以后,根本管不了国家政事,还闹出一些笑话来。

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不明事理。有一天,他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呜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糊弄这位傻皇帝,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

有一年,各地庄稼歉收。地方官员把灾情上报朝廷,说灾区饿死很多人。晋惠帝知道这件事,就问大臣说:“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呢?”

大臣回奏说:“当地灾情严重,没有粮食吃。”

惠帝沉思了一下,说:“为什么不叫他们多吃点肉粥呢?”

大臣们听了,目瞪口呆。

有这样一个白痴当皇帝,西晋王朝难免要闹出乱子来了。

八王之乱

晋武帝统一全国以后,为了保住司马氏的天下,吸取了曹魏皇权太弱的教训,大封自己的子侄兄弟做王,让他们像众星拱月一样来护卫皇室。然而,晋武帝没有想到,握有兵权的诸王野心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大祸。

司马衷即位后,军政大权落到杨太后的父亲杨骏手中。杨骏用阴谋权术排除异己,引起皇后贾南凤与晋宗室的强烈不满。

贾皇后不甘心让杨骏掌权,就暗中联系宗室诸王,让他们进京除掉杨骏。诸王早已心怀鬼胎,楚王司马玮一接到诏书,马上进了京城。贾皇后即以惠帝名义下诏,宣布杨骏谋反,在皇宫卫队的配合下,司马玮杀死了杨骏,并灭了他的三族,其他凡是依附杨家的官员也都掉了脑袋。

贾皇后除掉杨家势力后,为稳定大局,召汝南王司马亮入朝辅政。司马亮也是喜欢抓权的人,暗中谋划着夺取楚王玮的兵权。贾皇后感到诸王难以控制,便生出了除掉诸王的想法。她先让惠帝下诏,派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全家。接着,贾皇后以司马玮擅杀朝廷重臣的罪名,将司马玮处死。这样,贾后夺得了西晋的全部大权。

可是,贾后没有生儿子,太子是别的妃子所生,她怕大权将来会落到别人手里,就假装怀孕,暗地里把妹夫韩寿的儿子抱来,说是自己生的。有了这个儿子,贾后就决定废掉太子,并且派人把他毒死,立抱来的孩子做太子。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宗室群情激愤,以贾后篡夺司马氏天下为名义,起兵讨伐贾后。赵王司马伦当即领兵入宫,废掉贾皇后,接着又将她毒死,之后司马伦废掉晋惠帝,自己称了帝。

在许昌镇守的齐王司马冏听说赵王司马伦当了皇帝,非常不满,他向各处发出讨伐司马伦的檄文,号召大家共同起兵。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也有夺取政权的野心,他们和齐王司马冏联合起来,攻杀了司马伦。齐王司马冏进入洛阳后,独揽大权,沉湎酒色。长沙王司马乂乘机起兵发难,司马颖、司马颙互相声援。司马冏与司马乂打了几年,兵败被杀。司马乂乘机入朝辅政,控制了朝政大权。司马颙见司马乂又独揽了朝政大权,恼羞成怒,随即发大兵讨伐司马乂,与司马颖联合,大举进攻洛阳。正当他们打得昏天暗地的时候,在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乘机偷袭了司马乂,并用火把他烧死了。司马颖也就乘机进入洛阳,做了丞相,控制了政权。

东海王司马越认为自己杀司马乂有功,却没捞到半点好处,很不甘心,就假借惠帝的名义,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挟持着惠帝到了长安。长安是在河间王司马颙的掌握之中,他看到司马颖兵败势穷,就乘机排挤司马颖,把惠帝控制在自己手里,独揽了朝政大权。

被司马颖打败逃走的东海王司马越,见王浚的势力大,就和王浚联合起来,攻打关中。他打败了司马颙,进人长安。后来,司马越又把惠帝和司马颖、司马颙全都带回到洛阳,把他们全都杀死,然后立司马炽做皇帝,这就是晋怀帝。至此,八个王围绕皇权的血腥争夺告一段落。

“八王之乱”时间长达16年,八个王中死了七个,西晋的力量大大削弱厂。此后,北方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乘乱进攻中原,西晋王朝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司马睿建东晋

永嘉元年(307年)七月,朝廷命镇守下邳的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又任命大臣王衍之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晋愍帝向匈奴刘聪投降,西晋灭亡。

建兴五年(317年)三月,晋愍帝被杀的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全都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的长孙。十日,司马睿于建康即位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建邺为了避愍帝司马邺的讳,改称建康。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兴,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级。

同类推荐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热门推荐
  •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在知识如此迅速激增、变化和老化的今天,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当然是学习,爱学习了。不学习者就会停滞不前,迟早丢掉饭碗。一个懂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还在学习。学习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你可以学会你想学的人和东西时!让我们把学习进行到底吧!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一桩桩邪恶的交易,一幕幕战栗的黑暗,一次次恐怖的经历,一层层骇人的阴谋……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发生,在他们身边、在他们的手上化为乌有。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他是长相平平、身材一般,穷困潦倒的毛头小伙,她是才色双全、身材火辣,家庭富足的千金小姐。他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善于透过离奇恐怖的事件表象,寻找蛛丝马迹,她直觉敏锐、大胆直率,擅长抛弃繁冗复杂的感情因素,揪出幕后黑手。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
  • 相思了无益

    相思了无益

    不少常客刚刚走上茶社门前的台阶,苏州城,气氛有些凝重。往日里从早上就开始熙熙攘攘。”--情节虚构,观前街,陆羽茶社。今天是九月初三,茶社里别于以往的清雅闲散,请勿模仿,进进出出的茶社显得冷清了许多。就被告知“本店今日包场,明嘉靖十六年,不接待散客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五好家庭

    明朝五好家庭

    小两口穿越到明朝过好日子。种地,读读书,再生几个孩子,快活似神仙,逍遥又自在。
  • 红颜孽缘鸳鸯锦:弃妃不争宠

    红颜孽缘鸳鸯锦:弃妃不争宠

    穿越就穿越,居然代替别人嫁给王爷。可是。。。王爷居然已经有了十五个老婆!!乖乖……好吧,只要有我的吃喝就成,管他什么王爷不王爷。可是命运似乎不那么安分,这些个女人总要唱几出不平常的曲调。。。于是阴谋慢慢袭来,日子越来越复杂了。。。
  •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脑筋急转弯一书旨在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通过简单的思考、练习与反复应用,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小朋友可以通过本书的不同分类和不同描述,学着自己设计谜题,锻炼大脑的主动思考能力,本书内容丰富简练,又通俗易懂,最适合小朋友买来看看了。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