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900000006

第6章 思考的习惯,让你的智慧用不完(3)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大森林里闹翻了天,原来森林小学开学了,家长们正带着孩子去报名呢!梅花鹿老师让前来报名的家长按顺序排好队。山羊老师、熊猫老师面前都围满了人,可最热闹的就要数猫头鹰校长那一堆了。猫头鹰校长是森林公认的权威,也是今天的主考老师。只见他伸了伸脖子,转动了一下那双智慧的大眼睛,慢条斯理地出了道题:“请问1+1等于多少?别急,别忙着说,把答案写下来,可要想仔细哟!”不一会儿,大家都答完了题,猫头鹰老师一看大家的答案,不禁乐了。你看这答案,可真是五花八门。小松鼠回答是0,小喜鹊回答是2,小袋鼠回答是3,小狮子回答是1,还有千奇百怪的答案。猫头鹰老师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首先抽出小袋鼠的答案来。“小袋鼠,你为什么说是3呢?”小袋鼠见第一个被问的是自己,害羞地躲进了妈妈的袋子里,猫头鹰老师鼓励说:“别怕,大胆地说出来!好半天,小袋鼠才探出脑袋:”一个是我爸爸,一个是我妈妈,这一个加上一个就有了我,1+1不就等于3吗?”顿时,满场一片哄笑。猫头鹰老师赞许道:“从自身出发寻找答案,不错不错!”

一旁的快嘴喜鹊早就忍不住了,抢着说:“不对,不对!你们都没出过大森林,我跟着爸爸妈妈去过人类城市,人类在研究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就是1+1,他们说等于2。”动物们纷纷发出羡慕的赞叹。猫头鹰老师说:“你也很好,能够随时汲取他人的经验。”随后,他又转向小松鼠,“那么你的答案为什么是0呢?”小松鼠才不管小喜鹊的什么“正确答案”呢,振振有词道:“根据我们大森林的法则,只有活着的才算数。那天,我在树梢上,看见一只老鹰叼着一只毒蛇在天上飞,毒蛇咬了老鹰一口,老鹰一疼,松开爪子,蛇摔死了,鹰中毒也死了!你看这不是1+1等于0吗?”随后而来的答案更多了,让猫头鹰老师应接不暇。最后大家询问正确答案,猫头鹰老师笑着说:“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个人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何必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呢?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对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里,学习中,许多事情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一件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答案。正因为如此,青少年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绝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蜗牛正在爬墙,但墙壁太光滑了,蜗牛一次又一次从墙上掉了下来,但它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第一个经过的人见此情景,从蜗牛身上得到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有毅力,不成功誓不罢休。第二个经过的人明白了,面对挫折与失败决不能退缩,应当具有跌倒一次就爬起一次的勇气。而第三个经过的人,则认为蜗牛只要换一个角度,就很快能爬上墙,从而领悟到“做事情需要懂得变通”的道理。这一切都被第四个人看在眼里,他很困惑,不明白这三个人究竟谁对谁错,于是向一位智者请教。智者告诉他,这三人都没有错,一件事往往不只有一个答案,应从多方面考虑,第四个人顿时明白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对于同样一件事,有的人看到的是绝望,但有的人看到的是绝处逢生的希望。就像美丽的鲜花凋谢一样,的确可惜,但花儿谢了才有果实的丰收。事情的结局往往只有一个,但从事情中得到的启示却不止一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将永远充满快乐。

放长线,才能让行动见成效

从长远考虑,只是比别人多想了一步,结果就可能收获到更多的果实,避免更多的麻烦。

很久从前,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和小和尚,他们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宇里。

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按照庙里的规定,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去溪边挑水。五年中年年如此,五年后的一天,小和尚没有下山挑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小和尚都没出现。

眼看着过了一个月,纳闷的大和尚终于按捺不住了,要去看个究竟。

这天,大和尚刚来到小和尚的住处,就远远地看到小和尚坐在桌前一心诵读着经文。

大和尚非常好奇地问小和尚:“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从此以后,可以不用喝水了吗?”

小和尚忙站起来,笑着对大和尚说:“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你就明白了。”

接着,小和尚带着大和尚走到了庙宇的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在读完经文后,都会抽空来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了,我们还能自己挑水喝吗?又会有谁能为我们挑水喝呢?所以,想到这一点我就开始挖井。现在终于成功了,我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大和尚非常震惊,看到小和尚不用下山挑水就可以喝到清凉的泉水,大和尚后悔极了,他责问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于是,大和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故事中的大和尚为什么没有想到为自己挖一口井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没有想到以后。只要看到了以后,你的行为就会更加成熟、理智。

我们青少年做一件事情前,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凡事多做几个设想,在有铅笔用的时候,想到如果发生紧急的情况没有铅笔用该怎么办呢,这样你就总能做到忙而不乱了。

凡事从长远考虑是有益的,未雨绸缪可以让我们避免走很多的弯路。当我们定下目标后,每天都要努力付出一点,积累下来就总会收到成效。

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独立思考

独立自主不仅意味着行动上的自立,而且意味着思想上的自立,即凡事能独立思考。成绩优异的青少年大多善于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所以,要成为一位优秀的青少年,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个性。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

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善于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的。

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10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达尔文说:“我耐心地回想或思考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甚至连费数年亦在所不惜。”牛顿说:“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渐地见得光明,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却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他甚至这样评价思考:“我的成功就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说:“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如果不是短时间,而是一年、两年、三年),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

从这些名言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条道理:独立思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所以,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是优秀青少年必备的条件。一位教授强调:“要提高你的创造能力,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读死书,死读书。”

一位学者指出:“人们只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才会去探索被表面所遮盖的事物的本来面貌。”好奇,可以说是创造的基础与动力。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具有少见的好奇心;而居里夫人的女儿则把好奇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

成功人士总是善于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重复现象中发现共同规律,特别注意反常现象而有所创造。而漫不经心的人,往往就不怎么注意那些新奇而有用的东西。纵观一切创造性人才,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敢想、敢干、敢于质疑,遇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认为:“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所有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疑问,而生活的智慧大都源自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所以,我们青少年需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做一个独立自主的青少年。

互动环节:挖掘你的右脑

右脑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它承担的形象思维功能,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好右脑,能够让你变得多才多艺。事实上,开发好右脑并不是一件难事,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就可以做到:

比如,在你用mp3听歌的时候,你可以听一些这样的音乐:门德尔松的《花之歌》、《巴洛克音乐集锦》、德彪西的《月光曲》、舒曼的《梦幻曲》、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

又比如,当你喝牛奶的时候,不要一口气喝完,要慢慢喝,停一停,感觉一下:今天的牛奶味道怎么样?闻一闻:比昨天那杯怎么样?

在课间时,不要总是坐在那里不动,要多去外面活动一下,观察一下同学的心情,看看谁心情不好。

放学了,也不要总走那条千篇一律的老路,换一条路,到处看看不同的风景,改变一下固有的视觉冲击。

休息的时候,自己也可以玩一玩游戏,准备一张纸条,上面用彩色笔写上红、黄、蓝、绿、青、紫等字,快速说出这些字的颜色,而不是阅读字迹本身。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邀上同学动手玩玩泥巴,DIY几样心仪的小东西;或者做做折纸游戏,折叠一些纸鹤、幸运星、小船等。这些小事情,也许我们平时都做过,感觉过,但都是一时兴起,没有坚持。因此,如果你能经常坚持做一些这样的小活动,开发你的右脑,你就会更加聪明。

同类推荐
  • 观念决定前途

    观念决定前途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预见未来,但可以把握观念。本书对人们在思维模式、人生方向、心态、人际关系、潜能、心理、职场艺术、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列出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观念突破”,并以实用性极强的“成功方法”作为对读者的指导。经过阅读现实的案例,领悟独到的分析、再落实实用的方法,相信每一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一定会通过本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迎来成功的人生!
  •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本书将雷锋精神、雷锋工作方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人生规划等职场概念完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雷锋,为学习雷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全社会学习雷锋的大环境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所有职员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成为优秀员工的向导。
  •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曾几何时,人们是按照阶级来界定身份的。当阶级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之后,“阶层”一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一时间,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富人、中产、穷人”的定义争执不休,我们这些日日为了生活奔忙的蚁民,更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拿不准努力的方向。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本书通过讲述11位中国游戏界大佬的人生逆袭故事,向正以各种状态生存着的中国玩家们展示出另一片天地——如果你想,玩转人生并非只能online。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华夏童儿失踪了

    华夏童儿失踪了

    本书以五千年发生的重点文化事件为主线,以现代少年儿童独特的视野和寻踪探秘的猎奇心理,编织起尊重史料并将主人公巧妙融入史事的全新故事,展示出一幅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现代审美取向的动漫特色的历史长卷。
  • 带着儿子闯天下

    带着儿子闯天下

    这是一个一女挑战一个大陆的奋斗史。这也是一个冷面阎王被驯服成乖乖羊的驯夫记。且看她如何让妖孽男马首是瞻,如何翻云覆雨只手遮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情帝少偷心妻

    薄情帝少偷心妻

    她不过是趁着刺杀小小的报复了一把,顺带收拾东西走人!不想,惹来一场海上对峙……军舰对飞机?少帝对少将?不是吧!她不就是犹豫了下,居然用炮来轰!糟糕!船破了!我不要喂鲨鱼啊!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说话办事的技巧

    说话办事的技巧

    人生一世,说话办事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然而,不同的人,“学习成绩”却大相径庭,正可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善于说话办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必然能够御风而行,如鱼得水、万事顺意;反之,便如船搁浅滩、步步难行。为什么有的人身负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步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
  • 混沌至尊

    混沌至尊

    莫名的穿越异世,俯身废材身上。美女呢?功法呢?奇人异事呢?统统都没有,身为废材又偏偏得到绝世功法,看着心花怒放,却让人各种纠结。不在纠结中爆发,就在纠结中灭亡?你是绝世妖孽,你有大运在身如何?怎敌我一颗赤裸裸的至尊无敌之心。看你如何嚣张的起来!
  • 淡定小娘子:王后的悠闲生活

    淡定小娘子:王后的悠闲生活

    【女主成长史/情有独钟/浪漫温馨】苍茫岛上,他对她说:“我永远不会阻挡你,我只会在你身后守护你。”漫天飞雪中,他站在皇城之巅,对着璀璨的烟火,许下他生平第一个新年愿望:“我只希望我身边的这个小女孩儿,可以永远平安快乐。”他斜睨苍天,傲然道:“神的旨意?神算什么东西?凭什么所有人的命运都要由他主宰?丢丢的宿命,由我来定。”一见封心,天上地下无路可逃。纵横四海,何如与你相守人间。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