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获得信心,信心产生力量,而力量是胜利之母。
——亨利希·曼
行动——成才的钥匙
数学家华罗庚说:“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有些青少年总是想:“反正有的是时间,我以后学习也不迟。”于是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做白日梦:长大后,上一个名牌大学、去国外游历、成了像奥黛丽·赫本那样的明星……虽然这些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如果拖延下去,不去行动,再好的梦想也只是空中楼阁。从现在开始,让行动来代替白日梦吧!
“行动,从现在开始!”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自动启动器。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在他产生新的灵感时,他会立即把它记录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每一位青少年其实就是一位艺术家,他们对学习的热爱,立即行动的习惯,就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那些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去做的人,常常是心安理得地不去马上采取行动,同时以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来寻求自我安慰。他们不满于自己工作中拖延的现状,却又不去改变,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无奈之中。他们回避现实,情绪低落,常怀羞愧和内疚之心。这样的人,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就要立即行动起来。诸如“再等一会儿”、“明天开始做”这样的语言或这种心理意念,一刻也不能在我们的心里存在。马上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去做!从现在就开始,立即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工作。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拖延时间毫无必要,而且还可能会喜欢上自己一拖再拖的这项工作,从而不想拖延,逐步消除拖延的烦恼。
许多人做事总喜欢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殊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作中,很少有万事俱备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工作,但就是在这种既定的环境中,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行动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哪怕很小的事,哪怕只做了5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能带动我们着手做好更多的事情。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因此,如果当你决定了要做某件事情,那么,“行动,从现在开始”!
半途而废的行动等于失败
“半途而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对他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他们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东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长。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了。”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了,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在半途而废者的词典里,你会发现他们的妥协信念。他们经常使用这样一些句子表达,“那已足够了”、“这个活儿(工作)的最低要求是什么”、“需要达到哪种程度,我们就进行到哪种程度”、“事情可能会变坏”、“记得当……”、“这不值”、“在你年轻的时候……”,等等。
半途而废者可能已经经受了很大的逆境才获得他们现在的地位,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也是通过努力奋斗才获得的。但不幸的是,恰恰由于那种逆境,最终使他们开始权衡危险和收获。他们觉得付出太多,收获又太少。这样,半途而废者放弃了再攀登,他们像放弃者一样停止了行动。
现在,半途而废者又来到了另一种逆境的门口,但他们已有充足的理由放弃“往上爬”。对他们来说,存在着一种不切实际的信念,即认为经过一些年的时间或一定的努力后,生活就应该相应地摆脱逆境。有了这样的信念,放弃“往上爬”便是再正常不过了。攀登的代价是很大的,谁都不要掩饰这点,但同样收获也是很大的。那些死不悔改的半途而废者将付出比攀登更大的代价,他们将不会知道他们能干什么以及能完成什么,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不会有任何的认识。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半途而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更能影响到青少年今后的人生。
世界巨富比尔·盖茨认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如今社会的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往往能够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恒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那么梦想永远只能是梦想。
1864年9月3日,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冲上天空,一股股火焰直往上蹿。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当惊恐的人们赶到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只剩下残垣断壁,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突如其来的惨祸和过分的刺激,已使他面无人色,浑身颤抖着……
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弗莱德·诺贝尔。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酸甘油炸药实验工厂化为了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五具尸体,其中四人是他的亲密助手,而另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五具烧得焦烂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迈的父亲因大受刺激而引起脑出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面前却没有动摇。
事情发生后,警察局立即封锁了爆炸现场,并严禁诺贝尔重建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地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但是,困境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装什么货物,而是装满了各种设备,一个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毋庸置疑,他就是在爆炸中死里逃生、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无畏的勇气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却步。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实验里,诺贝尔持之以恒地行动,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等都需要炸药。于是,人们又开始亲近诺贝尔了。他把实验室从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尔维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酸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一时间,诺贝尔的炸药成了抢手货,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初试成功的诺贝尔,好像总是与灾难相伴。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运载炸药的火车因震荡发生爆炸,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著名工厂因在搬运硝酸甘油时碰撞而发生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的民房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巴拿马,一艘满载着硝酸甘油的轮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颠簸引起爆炸,轮船葬身大海……
一连串骇人听闻的消息,再次使人们对诺贝尔望而生畏,甚至把他当成瘟神和灾星。随着消息的广泛传播,他被全世界的人所诅咒。
诺贝尔又一次被人们抛弃了,不,应该说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灾难推给了他一个人。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反顾,毫不退缩。在奋斗的路上,他已经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大无畏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恒心激发了他心中的潜能,他最终征服了炸药,吓退了死神。诺贝尔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奖,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诺贝尔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恒心是实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人的恒心和内心的梦想结合以后,就会产生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强,而是败在缺乏意志力上。很多情况下,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过程,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移地前进,那么最终你必将获得胜利。
不要做空想的盲目者
许多人往往只是看见理想或是梦想,却从不采取行动。著名的成功学家布莱克说:“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没有行动的空想是危险的,它会让美好的梦想化为泡影,毁掉本来充满希望的人生。思与行必须达到完美的统一,仅有宏图大志,却没有实际行动,就会沦为可悲的空想家。空想是没有丝毫价值的,我们应重新审视自我,结束空想,抓紧时间去努力、去奋斗!
有一个很落魄的青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来到教堂,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呢?请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
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直到最后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听不到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就够了……”就在这时,圣坛上突然发出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应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行动!对于青少年来说,空想就是毁灭自己的深渊。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有梦想就要去行动。
美国女孩西尔维亚和辛迪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西尔维亚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主持人。
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大家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也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而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靠着扎实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去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给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可是她并未退缩。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后来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一直是在幻想,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步步实现梦想。首先,辛迪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她终于实现了梦想。
你可以用尽各种方法,告诉全世界,你有多么优秀,但是你必须通过行动。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成就,你应该先付诸行动,让人由行动中认清你的成就。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屈,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
要想让自己的梦想起航,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生活就像种庄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想要实现梦想,就必须行动起来。
真正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只有那些立即行动的人,搁浅梦想也就丧失了获得成功的能力。我们要想成就事业,就不要只生活在梦想里,努力行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梦想终究会实现。
记住,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可以应用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每个方面,它可以帮助你做自己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它可以使你对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让你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实现梦想。
果断选择与放弃
选择与放弃,是一种心态、一门学问、一份智慧,是生活与人生处处需要面对的关口,就像我们站在十字路口一样,是向左还是向右,需要选择一个方向。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果断地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赢得精彩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遭遇许多两难的问题,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中一样。可有时,我们所面对的并非西瓜和芝麻这样简单的选择,它有可能是两朵美丽的花,两棵繁茂的树,让你两样都难抛下。这时,你又该如何是好?其实关键的所在,就是我们要看清前路的方向。方向找对了,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