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经常会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所以,除了与生意上有特别关系的人商谈外,他与人谈话绝不在5分钟以上。其实,这不过是找托词罢了。三国时期的董遇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前去找他求学的人很多,但他要求首先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求学者抱怨说“没有时间”时,他则回答说:“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人们总感觉到自己拥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这“三余”的利用,正是零碎时间的聚积。能以小积大,这是时间的独特之处。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汇涓涓细流方成浩浩大海,积点滴时间而成大业。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点滴”的时间看起来很不显眼,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却大有用处。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座右铭是这样的:“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这个世上是绝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有的人觉得,读书、写作、科研,就得有大把时间,零散时间在他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这样想的人,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
如果你想有一个好成绩,一定要学会利用时间。有这样一种比喻:时间像水珠,一颗颗水珠分散开来,可以蒸发,变成烟雾飘走;集中起来,可以变成溪流,变成江河。
处在现今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人们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紧张忙碌。如果想调剂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学会有效利用时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方面,若能以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那么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挪为他用了。因此,善于利用时间,不仅可以完成许多事情,还能拥有轻松自在的生活。
摩根每天上午9点30分准时进入办公室,下午5点回家。而这集中的方法之一是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整块的东西,做到点滴积累,当一个人拥有一笔莫大的财产时,系统提高。获取高深的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实现你的梦想。
时间是这样省出来的
青少年要养成好节约时间的好习惯,时间就是生命,当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浪费大好的时光,那么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那么我们要怎么来节省时间呢?
1.养成早起的习惯
早起有什么好处?请看看这些名言古语吧!
“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国古谚)
“胜利的第一秘诀就是早起。”(美国总统威尔逊)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贵而贤明。”(富兰克林)
“早上赖床是在透支时间。如此昂贵的透支无可比拟。”(卡耐基)
“早晨损失一小时,须以终日来追偿。”(西方谚语)
“古人言:‘以人之早起晚起但知家之兴衰。’故可说:‘早起乃家兴之标志,晚起乃家衰之因。’”(17世纪日本儒者贝原益轩)
“早起值千两。”(日本谚语)
“早起乃富贵之基。”(日本谚语)
“早晨的时间口衔黄金。有人对摩根的资本进行了计算后说,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说好像不止这些。”(日本谚语)
成功人士如此,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珍惜时间,你可能没有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也不像比尔·盖茨之类的富豪那般富有,就悔之晚矣!这种心态与消费财产是一样的,但是有一样东西,你拥有的和别人一样多,那就是时间——每个人每天拥有的24个小时。
“希望繁荣者必须五时起床,已得繁荣者七时起床也无妨,不想繁荣者睡到十一时亦无妨。”(中国古谚)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中国古谚)
卡耐基讲过查尔斯·拉克曼从一文不名到担任佩普索·兰特公司的董事长,仅用了12年的时间。他引用拉克曼的话说:“我已记不清是从何时开始了,我已养成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因为清早最适于思考,我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筹划一天的计划,当你发觉这笔财产已被耗费得所剩无几时,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预定处理的次序表。一般人大都无法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去处理,所以,要成为领导者你就得学会这一点,并且做到举重若轻。”表示早起好处的话语,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世上的先贤伟人都异口同声地如此说,不啻对于养成早起习惯何其困难提出反证。
的确,早起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不过,一旦养成习惯之后,你将觉得舒适并且轻而易举。科学发现:早晨是一日当中头脑最清晰、反应最敏锐的时段。这个时段是不是能够有意义地度过,即决定人生充实与否。关于人生在此黄金时段的各项重要课题,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如果是这样,只有寄望于早上了。以沉默寡言和办事迅速、敏捷而著称的每个成功者都是实力雄厚、深谋远虑、目光敏锐、吃苦耐劳的,他们说出来的话,句句都很准确、很到位,都有一定的目的,他们从来不愿意在这里头多耗费一点一滴的宝贵资本——时间。夜晚迟归,早上又要早起,由于它是一种有形的东西,此事固然令人难受,古人说“早起三文得(早起有益)”。
很多人都知道人们总是在早晨去英语会话学校学习英语,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一般人总以为忙碌的人实在很难抽空到学校从事进修,然而只要仔细寻找,早上开课的学校仍然很多。一旦报名上课之后,即使觉得难受也会勉强早起。个人英语会话能力因此随之提升,对于自己的工作也自信起来。
夜里人的体温下降,起床之后开始回升。由于体温升高的时候头脑的活动跟着活跃起来,因此配合这种情况采取行动才是理想之道。注意一下你周围晚睡型的人和早起型的人,想必你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工作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别。这就是说,如果你想成功,最好让自己从猫头鹰型转向百灵鸟型。晚上尽早就寝,有益翌日早起,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时间”
在一个人的年幼时代,此事自不待言。
2.准时出门早安排
卡耐基讲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位朋友总是忘事儿,可一到门口就想起来了。所以她总是不停地回去给孩子拿吃的,她的日历,以及需要送去洗的衣服等等。当然,她也就经常迟到。它会消逝得更快,而且根本不会引起你的警觉。
你之所以迟到,原因就在于你在临出门时常常忘记要做某件事。你总是在要走的时候才想起这一天需要些什么。毫无疑问,这样丢三落四自然给这一天造成恶性循环,结果是什么也干不好。
3.回家后的时间安排
(1)使用“声音的远近法”
你也许会对社会上那些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感到怀疑:他们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却还能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不但能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再怎么浪费也用不完!可是,以休闲娱乐来调剂身心,并且还有时间带着全家出国旅行好几天,难道他们一天不是24小时吗?正确答案是:他们比别人更善于利用时间,并将它有效运用。换句话说,他们不认为时间是“量”,而认为它是“质”。在当今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时代,“质”的充实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有效利用时间的不二法则。
如果你回到家里,准备读书时突然响起了工地电钻的声音。这时,翻书的手往往会突然地停下来。这种噪音,会导致你注意力不集中,破坏学习的情绪。有时附近的谈话声、响起的钢琴声以及音响等,也会叫人感到心烦。此时,就应该使用“声音的远近法”,还能引起我们的警觉,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即用身旁的小声音来盖过远处大声音的方式。你可使用身旁的小声音,并非指打开音响,而是通过耳机听取自己感到愉快的音乐。经过如此的处理,差不多可以完全隔绝噪音。
最有效果的是所谓的“环境音乐”,尤其是听到在高原收录的小鸟啼叫声以及风吹草动的声音,更能使你的情绪保持安静,自然能够很从容地读书和学习。于是,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遇到周围有噪音时,就戴耳机听这种“环境音乐”读书。如此,神经再也不会绷得紧紧的,就可以在很安静的气氛下读书、学习。
在美国现代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属。
(2)在愉快时“储蓄”时间
回家后想学习最好每天以相同的步调进行。但是,有时因工作的关系回家较晚,或者由于疲劳、烦躁,想要再珍惜它就已经为时晚矣,以致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像这样的情形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叫人陷入近乎瘫痪的状态,学习进度也会停下来。到头来,会叫人感到更为麻烦,以致完全放弃目标。解决这种情况,时间的“储蓄效果”最为有效。每一个人都有情绪低落而缺乏干劲的时候,反过来说,也有情绪高昂、干劲十足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不妨尽量地多做一些,把这一天做好的大量工作当做“时间储蓄”。经过这样的安排,就算不久以后再陷入瘫痪的状态你也不会因为“没有成果”而感到烦恼。
一般地,陷入瘫痪状态时,最好顺其自然,切勿勉强。因为越勉强,这怎么可能还有挽救的余地呢!我们对财富的消耗,陷得会越深。这段时间,不妨离开工作或者学习,跟孩子玩乐,以恢复常态。早些休息,反而会提高日后工作的效率。及早地挣脱出“瘫痪状态”,更能够使“储蓄”的机会增加。只要能够如此地思考,就能够使你在不倦怠的情况下继续做任何事情。当然,有时一个待人做事简捷迅速、斩钉截铁的人,但是,也容易引起别人的一些不满,但他们绝对不会把这些不满放在心上。
(3)保证睡眠时间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睡眠就是最好的休息方法。不管如何忙碌也不能削减睡眠时间。如果你时常熬夜并自豪地说:“熬一两夜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影响。”那你就完全错了。
我们并非怀疑这些人是否真的能够熬夜,而是对他们所说的“完全没有影响”表示怀疑。熬夜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在第二天能够以平常的进度工作的人,又有几个呢?毫无疑问,如果你不时时提醒自己,效率一定降低了很多。
对长跑者来说,尤其是马拉松选手,速度的配合显得特别重要。想在理想的时间内跑完长距离,那就不能一味地奔跑,必须适度控制自己,遵守匀速跑步的原则,方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以你每天进行的工作来说,很少在近距离内,有着眼睛能看到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速度继续跑下去。如果因为焦虑而快跑的话,反而会损及健康,到头来只能后退。
(4)用记录的方式宣泄不愉快
夜晚关掉电灯睡觉时,种种思维立刻会占满脑际。尤其是在白天碰到不如意的事时,这件事将反复地在脑际出现,但是,以致迟迟不能入睡。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把你耿耿于怀的问题整理一下,把问题以及理由写在便条纸上。为了珍惜时间他招致了许多怨恨,但其实人人都应该把摩根作为这一方面的典范,因为人人都应具有这种珍惜时间的美德。就算在当时,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然而,只要将问题症结点客观化,内心就会大致安定。
就寝前是最有利于灵感产生的。有很多科学家埋头于研究工作,进入恍惚的状态时,往往能得到瞬间的启示,而获得研究的某种成果,这也是作用之一。好不容易萌出了构思应该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一旦过后,就会混杂于梦境而被忘记。一旦记录完毕,就不妨使脑筋变成真空,他会不知不觉地大手大脚地耗费,安详地进入梦乡,充分地休息,这样才是最好的节省时间的方法。
就餐习惯体现着你的文化素养
有句话说的是“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吃饭也要注意形象,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从小我们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就餐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青少年。
周六有一场盛大的婚宴,妈妈受到了邀请。得知此事之后,娜娜便一直缠着妈妈,让妈妈带着她去,好一饱口福。
娜娜是个馋嘴猫,虽然妈妈担心她不知礼节,到时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最后让场面尴尬,等你将来某一天觉得时间是如此宝贵之时,但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妈妈还是答应了下来。在一再的叮嘱之下,娜娜决心保证不让妈妈为难。
终于盼到了那一天,礼堂布置得好漂亮,但是娜娜哪有那份心思,她的一颗心全系在宴席上了。
终于等来了!娜娜已经迫不及待了,顾不得妈妈的眼色,娜娜拿起筷子就伸向一盘盘菜。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还非常多。
几个菜刚上桌,娜娜就吃了个遍,知道哪盘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之后,她就不客气地尽吃那一盘菜,旁若无人。菜上来一盘,娜娜都要第一个尝,没过多久,等到有一天,娜娜就打着饱嗝了。她一边拍拍肚子,一边大大咧咧地对妈妈说:“我吃饱了,我想回家!”全然不顾正在用餐的人,让妈妈尴尬不已。
妈妈低声地对娜娜说了句话,娜娜乖乖地坐下来,全神贯注地看着坐在自己邻桌的一个小姐姐来。那个小姐姐看起来很文静,每次上菜时,她都是等别人尝过了才下筷子,而且每次都是只夹靠近自己一侧的,每次也不夹太多。吃东西的时候,她还闭嘴咀嚼,吃到骨头之类的东西时小心地把它们放进骨盘里。当主人到她们那桌敬酒时,她还站起身,大大方方地向主人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看到别人,时间却是一种无影无踪的东西,再想想自己,娜娜羞愧地低下了头。
可见,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一个良好的就餐习惯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1)进餐前:坐姿端正,不可玩弄和敲打桌上酒杯、碗筷等餐具。待大人同意或主人招呼后,正式开始进餐。
(2)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
(3)就餐时,不要闷口去接食物,不要在大块食物上咬一口,再将剩下的部分放回去,更不要把盘子端起来,只往自己碗里添加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