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800000006

第6章 品 德(5)

与“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关,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愤上,老子主张“以德报怨”(第63章)。老子所倡导的以德报怨思想,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从道的层面来看,以德报怨即是道的体现,乃为大善。其二,从社会个人的角度看,以德报怨思想的重点在于为善去恶,而不是无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纵邪恶。《老子》第79章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什么是“和大怨”呢?河上注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也。”这一解释是可取的。而孔子所主张的“以直报怨”,其意正与“和大怨”相近。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和报”怨愤的方式,必然损害人情,留下余怨,因而不可为善,所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老子认为,对待怨愤的的最好方法是以德报怨,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说:“有个叫子路的人,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古时候,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就把作好事、善事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不但自己做善事,还带动周边的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非常快乐的汲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中国古代的舜帝无论是他当农夫时耕田种地,当工匠时作陶器,当渔夫时下海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的。汲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等同于与别人一起来行善。所以,在中国古代,君子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要和别人一起来行善。”

编者手记

“与人为善”,其本意是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广韵·狝韵》:“善,大也。”引申为以宽厚、仁慈的心态待人接物,成人之美。“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善,在孟子思想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善不仅是君子追求的最高标准,也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依据。

曾国藩继承了这个思想并将之作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古今往来,能不能与人为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重要尺度和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诗经·大雅》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俗语说:“对人以善为之,人亦会以善对我。”善恶只在一念间,进一步为恶,退一步则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小奸小恶也好,大奸大恶也罢,只要有了向善之心,从善之行,就能够“苦海虽无边,回头便是岸”,终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但是,为善者须有其原则,不能是“农夫与蛇”之善念、善行,亦不可有巧诈之举,否则,“蛇”不念其善终伤人,巧诈不掩终自毁。到头来,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知得不偿失时,已悔之晚矣!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 荀子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非相》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方法重要。立身处世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方法丑恶,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编者手记

人的美不在容貌漂亮,而在内在品德的高尚。善是美的基础,美在于善。

善以美为内容。无论是社会生活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美为内容的,而个体的美在于善的内心。荀子曾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孔子“面如蒙倛”,脸形丑陋,周公“身如断菑”,身形像一株枯折的树干,但他们都具有君子之美;夏桀和商纣“长巨姣美”(身材高大,姣好美丽),但“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后代人说到丑恶,必以他们为例证)。关于自然美,是因为其某些性质像人的道德品质。如玉石之所以美,是因为“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另外,艺术美的内容是善,如荀子所云:“诗言是,其志也;……乐言是,其和也;……”诗乐都是因为以礼义特别是其中的伦理道德为内容、为指导思想,才能成为艺术美的作品。

善是美的实质。善作为美的内容,就能决定事物是否美,从而成为美的本质。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指出人格美的实质在成为完全的纯粹的人,即具有德操的人。这样的人,除了礼义及其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之外,“目非是无欲见也”,“耳非是无欲闻也”,“口非是无欲言也”,“心非是无欲虑也”。个体的情感欲望同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达到了完全的和谐一致,就会像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一样处于自然本性了。个人人格达到这样的境界的人,是道德精神高度完善的人,即具有人格善,同时具有人格美。由此可见,人格美是同人格善分不开的,是以人格善为本质的。

☆☆心善,无不善也 王充

夫贤者,才能未必高也而心明,智力未必多而举是。何以观心?必以言。有善心,则有善言。以言而察行,有善言,则有善行矣。言行无非,治家亲戚有伦,治国则尊卑有序。无善心者,白黑不分,善恶同伦,政治错乱,法度失平。故心善,无不善也;心不善,不能善。心善则能辨然否。然否之义定,心善之效明,虽贫贱困穷,功不成而效不立,犹为贤矣。

——《论衡·定贤》

贤人,不一定才高但能明辨是非,不一定多智但行止没有错误。用什么来看是否有善心呢?必须根据他的言论。有善心,就有好的言论。根据他的言论而考察他的行为,有好的言论就有好的行为了。言论行为没有错,治家可使亲属之间讲伦理,治国能使尊卑上下有次序。没有善心的人,黑白不分,视善恶为同类,会使政治错乱,法度失去公平。所以只要心善,就没有什么是不好的;心不善,就没有什么是好的。心善就能辨明是非。是非的道理能够确定,心善的功效也就显明了,即使贫穷低微,境遇艰难,功名不成,业绩不立,但他们仍然是贤人。

编者手记

在《论衡·定贤》篇中,王充批驳了19种识别贤人的观点:把做官居高位而自身享受富贵的人称为贤人——这取决于天命,不足以效贤;把君王侍奉得舒心很少有过错的人称为贤人——这是阿谀之臣;把朝廷选拔和举荐官吏时大家都称赞的人称为贤人——那些广为交结的人就受到称誉,清正之士则受到排斥,也不足以定贤;把众人所归附、宾客很多的人称为贤人——这既要有权势,又好养宾客,不能作为贤人的标准;把居官在位统治人民,得民心受人民歌颂的人称为贤人——则以“虚恩”收买人心者也办得到;……以上种种,皆不能称贤。那么,贤人的标准是什么呢?王充认为首先是心善。“心善则能辨然否”,否则就会“白黑不分,善恶同伦,政治错乱,法度失平”,有善心的贤人,“才能未必高也而心明,智力未必多也而举是”、“虽贫贱穷困,功不成而效不立,犹为贤矣”。所以,所谓心善,并不是慈悲为怀,而是秉性纯,品质好,操行正,因而能明辨是非,审定然否,得道理之实。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门人陆澄录·《传习录上》

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门人黄省曾录·《传习录下》

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人的思想在活动,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知,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编者手记

王阳明先生认为,心统摄一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性即心之本体,是至善。“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至善是绝对的善、最高的善、超越的善、终极的善,是“超善恶”的生命境界。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

人之本心本无善恶,做出善恶之事不过是意念之动。“不动于意,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人心难测,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念之差,怎能通过一个行为或一件事情盖棺而论呢?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你不是因为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好事,你才是一个好人。” 王阳明认为,“良知”既是心的“灵明”,又是心的“本体”,一个人只要把握住“良知”这个内在的道德本体,就能穷通万事,明白变化,实现超越,成就为贤人、圣人。

☆☆论善人与恶人 张潮

何谓善人?无损于世者,则谓之善人;何谓恶人?有害于世者,则谓之恶人。

——《幽梦影》

什么叫善人?对世界没有损害的人就叫善人;什么叫恶人?对世界有危害的人就叫恶人。

编者手记

人有善恶之分。什么是善人呢?对世界和人类来说,没有损害的人就是善人;什么是恶人呢?对于人类世界构成了危害的人就是恶人。这实在是一个评判善、恶的最佳标准。根据孟子的说法,有不忍人(即恻隐)之心,有辞让之心,有善恶之心,有是非之心的人,便是善良的人;反之便是恶人。于是,这四种心地的有无,也就成了数千年来人们判断善恶的标准。不过,这样的标准只能是主观的,而不可能是客观的。

而张潮的标准,已经完全符合了现代法制的观念,是对传统人制观念的大胆否定。人类靠着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了社会,所以社会也就代表了每一个人类个体,因而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护社会的利益,叫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的思想意识或者心地灵魂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所做出的行为,由于会直接产生后果,所以才是判断善恶的主要标准。

如果能够以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来做出判断,有利于社会的,便是有利于众人的,则给以奖赏;有损于社会的,便是有损于众人的,则加以惩罚。如此以来,法律面前,才能够做到人人平等。而且每一个个体也会对他的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就不至于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或者以社会的利益或者百姓的生命去做实验了!纵然不能够有益于社会,但每个人都能做到无损于世界,这个世界就算是正常地运转了。相对于损害世界者来说,他也就算是善人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诸葛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遵行贤能贤德,才能够使别人信服。

编者手记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辩证的世界。大与小、强与弱、多与少,当然也包括善与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充分体现了辩证思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蕴涵了深刻人生哲理的古训,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依然受用,仍对人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起着不小的作用。

“小”水滴不断滴下,力可透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小”的一句话,足以影响一国之兴衰;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善成德。”“善小”不是“不足道”的,“善小”也含有“大义”。古人说得好:“修善入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未见其灭而有所损。”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丧身。”点滴之善,不但能为自己积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丝毫之恶,不仅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与社会。因此,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作为我们的生活准则,会不断地鞭策我们、提醒我们,善虽小,常为之,积少成多,换来的是谅解、和睦、友谊;恶虽小,常为之,聚沙成塔,带来的是罪恶、腐败。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需要从小事、身旁事做起。所以,请留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请留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小与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何不让善在循环中往复发扬,让恶在循环中逐渐消失呢。

☆☆善良 王蒙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同类推荐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心理罪教化场

    心理罪教化场

    他,在教师节里亲手杀死女友的班主任,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仪式?方木再次被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身不由己?历经磨难的方木最终会遵从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察,还是从此归于平凡?如果有机会改变别人的命运,你会怎么做?
  • 繁星

    繁星

    关于繁星:暗花&明光&繁星*这是第三部,繁星。天垂夜幕,内有繁星。*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童话和幻想乡。本文于9月30日入V,请大家多多支持!
  • 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总裁-别抢我妈眯

    总裁-别抢我妈眯

    【正文简介】当年,她和他都被下了药;一夜缠绵之后,她不见踪影……四年后,他收到了一封挑战书!而向他挑战的,居然是个三岁大的小鬼头。“宫刑翼,你不许抢我妈咪,要不然,我让你没好日子过。”眼前这个,只不过才到他膝盖的小鬼头,恶狠狠的看着宫刑翼。宫刑翼眼前闪过无数个问号,这个小鬼头的妈咪,到底是谁?“不过在此之前,该算的帐,我们还是得要算算!”小鬼头从腰后拿出一个算盘,小小的手指,在上面拨弄着,小嘴念道:“孕检费、生产费、营养费、奶粉费、尿布费、教育费……抚养费总共是二百六十二万,再加上我妈咪的辛苦费,就是乘以二,一共是五百二十四万,如果你愿意大方一点,可以给我五百三十万。”宫刑翼直到把钱送到眼前的小鬼手上时,才发现……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小鬼的妈咪是谁?而且,他居然被敲诈了!不过,他倒是来了兴趣。倒是想要看看,这个小鬼的妈咪是谁?居然敲诈的主意,打到了他宫刑翼的身上……【精彩情节一】“你给我踏进来试试,如果敢踏进来,我就T飞你!”奇奇双手叉腰,淡紫色的眼眸,瞪着门口的男人!“我是你爹地,臭小子,快点让开。”宫刑翼对这个儿子,越来越头痛!“我是臭小子,你就是臭老子。”“……”宫刑翼再次无语!【精彩情节二】“我要跟妈咪一起睡!”小鬼头霸在宋芯瑶的怀里,双眼恶狠狠的瞪着只围了条浴巾的宫刑翼。“儿子,赶紧出去,爹地跟你妈咪,有正事要办!”宫刑翼伸手去抱这个让他头痛的儿子。“办正事?什么正事?我要一起!”“……”宫刑翼无语,宋芯瑶红着脸,瞪着宫刑翼。【半价现言】《壹纸契约》【虐恋】【宝宝系列】《总裁-别抢我妈咪》《总裁-别碰我妈眯》《蛇王-她是我妈眯》《吸血鬼-你是我爹地》【推荐好友文】薄荷清凉糖《惹上一窝相公》清甜水果糖《赖上一帮相公》狂想曲《狂誘御龙》河清海晏七七《赦婚》云惑烟《缠婚》木轻轻《暗帝》一露走来《妖孽女王》风兮兮《一个警花三个黑老大》日晴《重生之冲喜新娘》酥肉儿《弃妃不愁嫁》言凌歌《绝色相公七选一》毒情话一一《豪门之“继母”前妻》许佳诺《傻子王爷疯王妃》公主桃《一等贱妃》淑蓝《一品太子妃》晓竹清风《禁囚》紫砂萍《压倒绝色王爷》(美男N多)《特警傻后要休夫》陌上柳絮《冷宫奴妃》莫芊涵《迷—婚》紫砂萍
  • 剑皇伐天录

    剑皇伐天录

    我有一剑:隔红尘险恶,断是非因果。我有一剑:杀妖魔鬼怪,斩魑魅魍魉。我有一剑:诛仙弑神佛,证道升云仙。我有一剑:乘风破浪去,直入青冥间。我有一剑:劈山断岳行,斗贯日月星。阴谋?命数?姻缘?人道渺渺,仙道茫茫。且看少年刘子枫,一人一剑,弑仙灭佛,行走在大道巅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世苍穹:霸道小妖妃

    异世苍穹:霸道小妖妃

    (两章合并为一章,更新有保障,请各位童鞋自己找找进度,谢谢合作)当你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个傻子的替身时,你会怎么做?直接锋芒毕露震惊四座吗?不不不,她要做个傻子,做个聪明的傻子,阴谋算计谋害?她就见招拆招耍赖!谁敢打她欺她利用她,是可忍夫君不可忍,直接揍得连他妈也不认识她。“你喜欢我哪一点?”某女做花痴状。“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某男漫无表情,冷然说到!某女无数次的表白,都以失败告终,当她放弃爱他,可....可那个男人对她上下其手,吃干抹净,他到底几个意思?某女实在受不了他整天把自己搂在怀里:“我特么又不是宠物,老摸我的头发!”某男玩味地看着她:“你说的长发齐腰娶你,所以我帮你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