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800000032

第32章 观 念(5)

生活是一位公正严肃的巨人,他结合地给予人们苦于乐,让欢乐、痛苦、成功、失败交织在一起。志向高远者,以苦为乐,苦尽甘来;怕苦畏难者,一遇失败,便叫苦不迭,当然很难领悟到成功的欢乐。

其实,“人生苦与乐”最终还是心灵的一种感觉,是每一个人对“苦与乐”的人生感知和价值定位。像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王进喜采石油,是苦,但心中乐。陈刚毅拼命工作,是苦,但乐于去做。而胡长清捞钱,一时乐,最后上了断头台。赖昌星偷税走私,乐而逍遥,却最终背景离乡苦在内心。

如何才能做到“离苦得乐”呢?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有内心坦荡,有一颗平常心,乐自然会多起来,苦也就会少一些。

著名作家于光远老先生也曾说过: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逆境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每一个人,只有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增长智慧与才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潇洒走一回”,才能“离苦得乐”。

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进与退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很多时候,“退”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相反,它恰恰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失,积蓄能量的最好时机。“退”的时候,人往往变得更清醒,更理智,也更有主见。只有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

☆☆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道德经》第九章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编者手记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

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韬光养晦,锋芒内敛,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其实,追求功名也好,功成身退也罢,在别人眼中无非只是一种形式,对自己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皆由心生,正如一个人有了肚子饿的念头,才会去吃饭充饥;有了身冷的念头,才会去添衣御寒一样。急流勇退不是一时之冲动,更非沽名钓誉之举,它所依赖的是轻权势之念,淡利欲之心。须知:一时一事易,时时事事难。

☆☆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 司马迁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太阳到了中午必定移向西,月亮到了圆满必定趋向亏缺,先王的圣道有时存在有时损灭。

编者手记

日月盈亏是自然规律,人生兴衰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说明了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达到极盛之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随时势变化进退伸缩,才不失为圣人。而如果只知存而不知亡,只知得到而不知丧失,只知进而不知退,是愚者的做法。

这里讲了一条做人的大道理,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即“随退随进”。苏东坡在《与程秀才书》中曾讲道:“我将自己的全部命运,完全交由老天爷决定,听其运转,顺流而行,如果我遇到低洼就停止下来,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在苏东坡的这一说法中,强调的是,人应当顺应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的阴晴,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换,天气的冷暖。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在世能一帆风顺真的很难得。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不管是庄子的主张,还是苏东坡的看法,其实都指的是同一种做事的策略。穷通说的是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而进退说的是人主观的态度、行动。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洪应明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菜根谭》

为人处世凡事能够谦让一步就是高明的做法,因为眼前的退一步是为今后的进一步所作准备;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厚道一分就是福气,因为暂时对别人有利。实际上是为将来对自己有利奠定了基础。

编者手记

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为下一个目标做准备的前奏曲。

“以退为进,欲取先予”是老子最早提出的处世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宣宽厚,虽然有时退让和宽容是建立在自己苦忧的基础上,也应把快乐让给别人。宋代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做人态度,才应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方向。乐的结果可能转化为苦,苦的结果可能转化为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转。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难以功成,苦尽甘来乃是不变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励人的奋发向上,但是假如过分重视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苦恼。通常所说的“知足者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点消极,但是对于那些为追逐名利而贪赃枉法的人,这句话仍不失为至理名言。因为“让一步”、“宽一分”待人处世是把苦留给自己,把功把名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反过来这种敬重也算是自己的得吧。

☆☆行不去退一步,行得去让三分 洪应明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菜根谭》

人的性情反复无常,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如果遭遇挫折,应该知道先退一步的方法;如果一帆风顺,务必增加谦让三分的胸怀。

编者手记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恭、礼让,不能处处都想占胜,不能事事都要露一手,难行的地方退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人生得意的时候也应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况人类的情感无比复杂,人心的变化也是奥妙无穷。今天认为是美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丑,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是可恨。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就是“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的道理。

尤其世路多险阻,人生到处都有陷阱。这就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换句话说,人生这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于未然。这样,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让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善策。

☆☆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洪应明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菜根谭》

前进行步时就要思考后退的步伐,或许避免进退两难的祸患;开始做事时就要图谋放弃的手段,才能摆脱骑虎难下的危险。

编者手记

触藩:进退两难。据《易经·大壮卦》:“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骑虎之危:比喻做事不能停下的危险。据《隋书·独孤皇后传》:“当周之宣帝崩,高祖居入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虎之势不得下,勉之。’”

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当刚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般,无法控制形成的危险局面。

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要随机应变,随势之迁而调整。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劲猛进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当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思退才是行事的方法。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洪应明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菜根谭》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可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学以退缩求前进的方法。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编者手记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鹘冠子·学问》篇中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指平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时候就成为救命的法宝。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据《战国策·齐策》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太露,这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才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一个人要真能得到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第一宜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的修养功夫。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 自然会发生功效,正所谓“中流失船,一壶千金”。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正如古人所云:“作人要如神龙屈伸变化”、“事到得意处,便可思退步”、“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孔子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系辞下》

尺蠖弯起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行;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存自己。

编者手记

尺蠖,是一种细长的昆虫,在北方称“步曲”,意即它前行的每一“步”,都要“弯曲”一下;而在南方称之为“造桥虫”,因为它前行时每一次弯曲,都像是在造一个弯弯的小桥。孔子从它身上感悟到了“屈伸”之道:对于尺蠖来说,每向前一步,就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功,就是一次“伸”;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成功,为了这个“伸”,它必须逆向而求——先“屈”。 每当严冬到来,蛇蛙之辈都潜伏到大地深处,不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般,当然更像死了一般,人们称之为“冬眠”。这个潜伏期其实是一种“屈”,其目的是为了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大地上尽情地“伸”展。所以,孔子说:“龙蛇之蜇,以存身也。”龙蛇之类的蜇伏,看似一种“屈”,但是为了“存身”,且是为了更好地“伸”。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困龙道

    困龙道

    封神宫内,众神云集,突然一口棺材从天而降。只见那口棺材金光闪闪,发出耀眼光芒,众神见之,无不惊叹。进而有着半数神仙离开座位向那棺材走去,想一睹为快!是何人棺材让众神都惊叹呢?蓝色星球上,一个孤傲的身影踩着极地之光电闪而来。
  •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商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犹太生意之所以成为智慧的生意经。就是因为智慧与金钱的同在与统一。","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够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起步,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冒险是犹太商人的习惯,犹太民族特有的冒险精神令犹太商人在产品上,在经营手段上,在许许多多方面打破常规,引领变革。任何东西到了犹太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他们早已把合同、公司乃至文化、艺术甚至于他们的上帝都商品化了
  •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大神,要亲亲

    大神,要亲亲

    作为全服第一个记者玩家,慕采色的网游人生充斥八卦。大神养成史,大神恋爱史,皆是她所爱八卦的内容。只是命中注定有个劫,挖掘大神情史的计划出了差错。神马?风骚大神的奋斗目标竟然是……将她扑倒再吃干抹尽?都说大神肚里好撑船,为毛轮到她的船触礁。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
  • 鸿蒙悟空传

    鸿蒙悟空传

    因果发新书了。《齐天无上》,主角也是孙悟空。创世签约,大纲完整,必定完本,请大家搜因果就可以找到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