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300000026

第26章 文学大师(4)

1811年,12岁的普希金跟着叔父来到彼得堡的皇村中学。校长是一位具有进步启蒙思想的学者,政治教师还有其他一些教师对普希金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期间爆发了反法卫国战争,这场战争唤醒了俄罗斯民族,也对普希金童年时代的思想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爱国思想的激励下,诗兴大发,激情澎湃。他和同学们一起创办手抄刊物,并写出了优秀的爱国诗篇《皇村回忆》,当他的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时,他那渊博的知识和非凡的作诗天才使得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惊讶,他也越来越受到整个诗坛的瞩目。著名诗人卡拉姆在读过他的诗后叮嘱普希金:“你要像一头鹰似的翱翔呀,但不要在中途停止飞行。”普希金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他展开雄鹰的翅膀,勇敢地向文学高峰飞去。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

人们也许不知道,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还是一位美术家。只要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就能发现稿纸上面画有许多草图和速写,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图画的线条轻盈、急速、飞舞,完全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性格。

普希金的绘画有肖像、风景、奔马和花卉等,还有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图。普希金尤其擅长的是肖像画。他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专业画家的肖像画还要真实。他的一系列肖像画中,有伟大的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和狄德罗、英国诗人拜伦、俄国作家格里鲍耶陀夫、俄国诗人雷列耶夫等,肖像传神,栩栩如生。

从普希金画的另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到许多精巧优雅的妇女侧面像。公爵夫人叶·克·佛隆卓娃是当时非常迷人的女性之一,她的侧面像常在普希金的笔下出现。普希金用淡淡的几笔就表现出美貌少妇安·彼·凯恩妩媚的形象。他画的年轻的卡坚卡·维里亚舍娃的肖像,仿佛是一首肖像诗,描写出这位美丽少女的“碧蓝的眼睛”和“可爱的面庞”。

在普希金的一大批手稿、札记和书籍的空白处,留下了他的许多自画像。尽管许多画家都曾试图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普希金的外部形象和神情,但现在看来,能够引起人们长久品味的还是诗人为自己作的自画像。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1828年,在莫斯科上流社会的一次舞会上,普希金与被称为俄罗斯第一美人、16岁的纳塔利娅初次相遇,她的美貌强烈震撼了普希金。同样,诗人的才华和气质也深深打动了纳塔利娅的心。1831年,他们在莫斯科结婚。在7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养育了四个子女。普希金曾在信中告诉他的朋友:“我生活非常幸福,我希望这一切不会改变。”然而,由于诗人的妻子纳塔利娅是莫斯科第一美人,沙皇对她垂涎三尺。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了一位法国亡命之徒丹特士,策划了一场阴谋,让丹特土借一切机会追求普希金的妻子,随时向这位诗人的妻子倾诉衷情,此事引得整个社交界和诗人的政敌议论纷纷,大家都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位亡命徒的卑劣手段奏效了,气愤之极的诗人答应和他角斗来了结此事。可是角斗时,普希金刚刚准备停当,狡猾的丹特士却提前开了枪。这狠毒的一枪打中了普希金的腹部,诗人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俄罗斯大平原上一颗巨星坠落了,长期受害的诗坛盟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普希金被杀时年仅37岁,普希金虽然死了,可他创造的业绩却无法抹杀,他的作品将和他的名字一样流传后世!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普希金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英国天才诗人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一位伟大的英国天才诗人,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比如《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挥洒豪迈,波澜壮阔,不仅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拜伦生下来就是个美男子,卷曲的头发,白净的脸庞,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小拜伦的脚是跛的,这一缺陷给他后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痛苦。有一次他在街上散步时,一个妇人经过他旁边,看着拜伦说:“呀!多么漂亮的孩子!可惜是个瘸子!”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拜伦的心,虽然他很年幼,但他很懂世俗的偏颇和对残疾者的歧视,每当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残疾,他的心就会像受刀割一样的痛苦。

更不幸的是,他父母的关系很糟,彼此都对婚姻感到失望。拜伦就是在这种失望的深渊里出生的。拜伦2岁时,父母开始分居,拜伦由母亲抚养,他父亲为了躲债逃到法国,第二年便在贫困交加中死去。由于家庭的不幸,使得他母亲的性情变得非常暴躁,常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而拜伦便成了母亲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对象。母亲有时候把他当作掌上明珠一样地爱抚,有时候发起神经来,便顺手拿起盘子、杯子等就向拜伦投去。年幼的拜伦每天都被喝骂,到后来,连碟子、茶杯都在屋子里飞舞,新衣裳也在愤怒的情绪下唏哩哗啦地撕破。尽管拜伦在默默地忍耐着,但是燃烧的愤怒却沸腾在他的脑里,到后来,默默地发怒的习惯已经成为他的癖性。

拜伦在将近5岁时,被母亲送进学校。他是个记忆力很好的学生,但脸上经常一副忧郁的表情。拜伦以善谈吐和多读书为人所知,因为他从自己的家庭教师那里学了不少历史和拉丁语,自己还常常随手翻读各种书籍。不过使他出名的倒是他打架的本领,因为他的残疾,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揶揄甚至苛责,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常以非凡的勇气打败对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两下的,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保护更年少弱小的同学,为此他身上常留下疤痕。不过他的这种勇气和毅力却是他一生的最大特色,他那好胜的精神不久就博得全校的叹赏,结果以后便没人敢轻辱他了。

拜伦10岁时成了第六代拜伦男爵,因为他是伯父唯一的继承人,继承了他伯父的爵位和庄园的拜伦,一下子脱离了贫困,变成了身价百倍,名副其实的贵族了。在学校里原先看不起他的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大家都巴结地叫他“拜伦男爵”,尽管这些同学开始对他好起来,但是拜伦仍然没有改变自己原先的忧郁和孤僻。此时,他对学校设置的正规的课目不大用功,而对课外阅读却显得难以置信的热心。他一生“懒惰而博学”的特点,在中学就已初露端倪了。

1805年,拜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他喜欢的文学和历史。他在学习上特别用功,但学校死板的教学方法却让拜伦十分失望。他开始不去上课了,经常躲在图书馆里看课外书籍,在这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的书籍。爱好体育的他还经常去射击、游泳,有时到郊外打猎和旅行。他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是从这期间起,他开始尽力使自己瘦下来,方法是节食和运动。

1807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的拜伦开始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闲散的时光》。这些诗主要反映了拜伦对上流社会的蔑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此时的拜伦在同学中已颇具声望,他的诗集给他带来了很好的声誉,大家都很尊敬他。可是后来他看到一篇发表在英国文坛权威杂志《爱丁堡评论》上面针对他的匿名批评,使他大为愤怒。他隐忍着,做着一切准备,决心把那个卑劣的家伙狠狠教训一番。他怎样去做呢?创作和发表比以前更多更好的名篇,叫天下的批评家大为失色!

1808年,拜伦被授予文学士的学位,在剑桥大学毕业了。半年之后拜伦就进入了成年,到那时,他在贵族院就也会有议席,他的财产也比较自由了,这样他能更多地踏入广大的社会。

在生活中拜伦从来不巴结上流社会的人物。1809年3月13日,他作为世袭的贵族,进入了英国的贵族院,当了一名议员。那天拜伦就职宣誓仪式结束后,议长上前来跟他握手,但是拜伦只冷淡地用指头碰一下他而没有握手,议长非常不高兴地回到自己的位上。当仪式结束,他的朋友责问他为什么对议长那么不礼貌,拜伦却说:“要是我认真握了他的手,他会把我拉进政府党里去的。讨厌!我什么政党也不参加。”

不久,拜伦由于受到匿名记者痛骂而激起的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出版了,这首诗一问世,立即轰动了文坛的视听。他那敢于向当时名家挑战的勇气,使世人莫不惊诧。不过拜伦的诗人地位由于这首诗而被稳固地确立了。

接下来,他开始了出国游历生活,并开始写作著名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这是一首情意奔腾的浪漫诗,它一出版,立即成为伦敦人谈话的中心。它是以拿破仑战争旋涡中的欧洲各国为背景的生动泼辣的崭新的诗篇,文章思想是对专制政治的勇敢的挑战,而内容是一个青年贵族的纵横万里的旅行与天马行空的情思。这卷诗恰恰适应了倦怠已久期望着展开一个新局面的英国文坛的要求。他用这本书完全征服了英国,“我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拜伦当时这么说。他恰如一轮红日,升在英国的社会中。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那时候,在伦敦的社交界,如果不谈论恰尔德·哈罗德,不谈论拜伦,差不多要被当作时代的落伍者。这位被评为英国第一美男子的诗人征服了伦敦的社交界,那些贵妇们赞美、景仰拜伦,向他顶礼膜拜,大家争着邀请他,甚至有位姑娘女扮男装,想去做他的仆人,可是拜伦依然被无尽的寂寞包围着,他至今也无法从痛心酸楚的过去挣脱开来。他在怀疑着自己诗篇成功的永久性,而且他还没有完全摆脱少年时期害羞的性情。他俯视着一切女性,而又依然低着头很少说话,他的内心十分烦闷。

他虽然总是存在着精神上的苦闷,可他却一天也没放下诗笔,也许正因为他有着啮骨的苦恼和忧伤,他那敏锐的头脑才能在纸上刻出灿烂的奇文吧。

由于不堪忍受不幸婚姻和政治上迫害的双重压力,1816年拜伦毅然离开英国先到瑞士转而到意大利,最后奔赴希腊,投身于火热的革命之中。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英国诗人雪莱,并且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雪莱的支持下,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唐璜》,它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诗人通过主人公的爱情和生活中的一些遭遇反映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歌德评价它是彻底的天才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穿越,穿到穷的叮当响的农村,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五岁的弟弟和一间破到不能再破的茅草屋。又接收了一个比她还穷的土匪山寨,做了史上最穷的女寨主。不过,幸好她有无敌空间,不仅带领着家人和山寨脱了困,还练就了一身非凡法术,炼丹制药更是信手拈来。一不小心,就误惹了众美男心。温润如玉的年轻药师对着她道:“我只是太爱你了。”傲娇冷酷的千金公子对着她道:“我只知道,今生非你不可。”颠倒众生的妖孽王爷对着她道:“没有你,我活不了。”······
  • 花狐狸找媳妇(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狐狸找媳妇(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狐狸内心有点悲哀,不知什么原因,至今还没有找到媳妇。他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学学别的小动物是怎么追求爱情的。于是,他遇上了弹丝说爱的蜘蛛、用灯语传情的萤火虫、为爱情搏斗的蟋蟀、向异性展示美丽的琴鸟……书中描绘了许多动物有趣的生活习性
  •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就是领而导之。领导者在管理中的角色就是“用人”和“管事”。而大多数管理者共同的感受是核管理者能力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是活动的,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和价值取向的..本书作者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也就是本书作为管理者借鉴和参考的价值所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死亡之书

    死亡之书

    《死亡之书》是一部由二十多个死亡事件构成的,描写中国乡村残酷现实的长篇小说,在李西闽的创作中堪称另类。但它绝对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少年丧父的黑子跟着母亲来到异乡水曲柳村,在那里以他童稚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一起起诡异的,但真正属于中国乡村的死亡。这些死亡像乡村的野草一样显得卑微和不被重视。但在小说中,它们所发生的现实背景又使得这些死亡事件散发出发人深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一部蝼蚁众生的死亡历史,一份闽西族群的生命年表。在阴影笼罩的乡间,懵懂少年的眼前,上演二十多幕真实、冰冷、压抑的死亡剧,洞见生的温情与坚硬。
  • 王牌间谍

    王牌间谍

    杨锦帆是一名谍报员,被派往汪伪政府工作。他的妻子郑艳芳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妻子的感召下,杨锦帆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并立下很多功劳。然而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妻子牺牲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埋名古庙之中……
  • 恶魔老公,拜拜

    恶魔老公,拜拜

    她曾经骄傲过,她曾经轻狂过!二十五岁时:他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猛攻的追求,蓝色妖姬花瓣洒满床,她颜笑点头!当她走进那扇门时,看着,一面墙般大的婚纱照,她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恩怨!当他强行将她送入那冰冷的手术台时!当希望破灭时,剩下只有绝望,你冲破绝望时,那就踏向冷情;N年以后:她一身正装面带微笑进入他的公司,她是他妻子的时候并没有来过这里,而今天她已经是他的前妻;“你好,我是颜伊彤。”她面对前台小姐说出自己的名字。“您好,颜总,请您直上二十八楼,董事长已经在办公室。”前台小姐翻阅着记录,有预约。她进了电梯直上二十八层,董事长办公室出现在她的面前,她礼貌的敲敲门,然后走了进去,办公室里面没有人。她转头向旁边那扇门看去,原来他的办公室里面还有内室,里面在干什么她自然知道,她手拿准备好的资料安静的坐下。随着里面高昂的叫声落幕,不一会功夫门开门,他走了出来:“让你久等了。”她的面容没有一丝变化,还是带着那从容的微笑,“雷董百忙中抽空给我十分钟时间,已经感激不尽,等一会又何妨。”她自然的抬起头将自己准备的文件给他看。他看了她一眼,然后仔细的看着她准备好的文件,“两天后给你明确回复。”“谢谢!”她礼貌的站起身,言谢然后离去。她一出门,他脸色瞬间黑到谷底,拿起电话飞速按了号码,在那边懒懒的喂了一声,这边却爆发:“你出的什么烂主意,她一点反应都没有……”
  • 何必一往情深

    何必一往情深

    这二十多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可取之处、唯有执着。小的时候隔壁的小男孩抢了我的玩具,愣是追杀了他五个小时,追得他求饶才心满意足的拍拍屁股回家长大后,喜欢上一个人,掏心掏肺把所有所最好的都给他,改变自己的去迎合、却弄得自己满身伤痕累累。有的时候,都怪自己太过执着、人又何必要一往情深。小说交流群348036258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它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 职业超级英雄

    职业超级英雄

    《中国式青春》增厚版D.C英雄VS惊奇英雄PS:这绝对要算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