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1800000003

第3章 哲人与偏见(3)

哲学家习惯于谈论意志,似乎意志是人尽皆知的东西;叔本华甚至告诉我们,我们实际上只知道意志,绝对而完全地、不折不扣地知道。但我总是觉得,叔本华在这方面也只是做了哲学家惯于做的事,他似乎采纳了普遍的偏见,并夸大。我认为,运用意志力尤其是件复杂的事情,是在名义上统一的事情。普遍的偏见正是暗藏在名称中,由此而控制了所有时代不够警惕的哲学家。因此,让我们这次破例谨慎些吧!“没有哲学性”吧!我们要说,运用各种意志力时,首先有多种感觉,即每当我们运用意志力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感觉到“我们所离开的”那种状态,感觉到“我们所趋向的”那种状态,感觉到这种“离开”和“趋向”本身,随后还有一种相伴随的肌肉感觉,这种感觉即使未使“四肢”运动起来,也会凭借习惯的力量开始起作用。因此,正如应该承认各种感觉(确实有许多种感觉)是意志的组成部分,还应该承认思想。在每种意志行为中,都有一种主导作用想像可以把这种思想与“运用意志力”分隔开,似乎意志便可以留存下来!第三,意志不仅是感觉和思想的复合体,而且还是一种情感,实际上是命令的情感。称作“意志自由”的东西,实质上是优越于必须服从者的情感:“我是自由的,‘他’必须服从”,这种意识是每一种意志所固有的。每一种意志固有的东西还有注意力的集中,对一件事情的专注,无条件的判断:“现在只需要做这件事情”,内心的确信无疑:命令肯定会得到服从——以及其他属于命令者地位的东西。运用意志力的人在内心命令表示服从的东西,或他认为会表示服从的东西。但现在让我们留意一下有关意志的最令人奇怪的事情,意志这玩意儿极为复杂,但是人们对它只使用一个名称。由于在特定情况下,我们既是命令的一方,又是服从命令的一方。而作为服从的一方,我们一行使意志力,通常便开始有受拘束、受驱使、受压迫、反抗和行动等感觉。由于另一方面我们习惯于忽视这种双重性,习惯于用综合性词语“我”来自我欺骗,所以有关意志本身的一整套错误结论和虚假判断,便附着在运用意志力的行为上,以致运用意志力者坚信,只要运用意志力便足以导致行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指望得到命令,因而服从,并从而行动的结果时,只是运用意志力,所以这种现象便自我转变成了感情,似乎有一种结果的必然性。一言以蔽之,运用意志力者相当有把握,确信意志和行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回事。他把意志力的运用归因于意志本身,因而越来越感觉到伴随着所有意志力运用的力量。“意志自由”——人们用这个词表达运用意志力者的复杂喜悦心情,他下命令,同时又把自己等同于命令的执行者。他作为命令的执行者,也享受到克服障碍的喜悦,但内心却认为,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意志克服了障碍。这样,行使意志的人便在他作为下命令的喜悦心情之外,又加上了他卓有成效的执行工具,即有用的“潜意志”或“潜灵魂”。的确,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是由许多灵魂构成的社会结构的喜悦心情。结果就是:此处发生的事情,也是在每一个组织良好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即统治阶级把自己等同于国家的繁荣昌盛。运用各种意志力时,所涉及的绝对是下命令和服从的问题,下命令和服从的基础,便是上面所说的由许多“灵魂”组成的社会结构;由于这种原因,哲学家有权把运用意志力本身纳入道德领域,把道德学说视为至高无上关系的学说,“生命”现象便展现在这些至高无上的关系之下。

十九

各种哲学思想并不是随意或自发形成的,而是互相关联地生长起来的。不管它们多么突然和任意地出现在思想中,它们都正如某陆地动物群的集体成员那样,属于一个体系,这一点最终由以下事情暴露了出来:迥然不同的哲学家,怎么总是不断地填写可能有的哲学所具备的一个明确基本表格。在看不见的符咒指引下,他们总是又一次在同一轨道上旋转;不管他们在批判意志或系统意志方面感到彼此多么不相干,他们内心中的某种东西总指引着他们,某种东西总从确定的顺序,一次又一次地驱使着他们——那就是固有的方法论及他们思想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思想实际上与其说是一种发现,不如说是一种重新认识、一种回忆、一种返回,返回到灵魂的遥远且古老的共同家园,他们的思想正是在这里长大的:到目前为止,作哲学思考只不过是一种最高级的返祖现象。很容易解释为何所有印度人、希腊人和德国人的哲学思维,令人惊奇地相似。实际上,哪里有共同的语法规则使语言相类似,哪里也就从一开始便为哲学体系的相同发展和交替,准备好一切条件;恰似阻塞了对世界作出其他解释的道路。乌拉尔一阿尔泰语群地区的哲学家,很可能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走上与印度、日耳曼人和穆斯林不同的思想道路。某些语法功能的符咒,最终也是哲学评价和种族气质的符咒。就说这么多吧,以此驳斥洛克关于观念起源的肤浅看法。

二十

自因是至今构想出来的自相矛盾的最佳例子,是对逻辑的某种违反,是某种不自然的东西;但人却骄傲得很,力图把自己同这种蠢东西搅缠在一起,以显得深奥和吓人。想要享有最高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意志自由”,享有不幸,却仍在受过点教育的人的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意志自由,想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和最后的责任,想要免除上帝、世界、祖先和社会的责任,这一切所涉及的正是要充当这种自因,而且无比大胆地想要揪着头发往上拉自己而成为存在,从而脱离虚无的泥潭。如果有谁由此而发现著名的“自由意志”概念,是多么粗俗而愚蠢,并从头脑中完全清除这一概念,那我请求他把他的“启蒙运动”向前再推进一步,也从头脑中清除可怕的“自由意志”概念的对立面:我指的是“非自由意志”,非自由意志相当于对原因和结果的误用。不应像自然哲学家(以及任何其他与自然哲学家一样归化于当前思维的人)遵从流行的傻里傻气的呆板作法,使原因向前挤和推,直至产生“结果”,以此错误地把“原因和结果”具体化。应该把“原因”和“结果”仅仅当作纯粹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作约定的虚构,用以指导事物和彼此相互理解,而不是用于解释。“自在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没有“必然性”,没有“心理学上的不自由”。在那里,结果并不跟随在原因之后也没有“规律”。正是我们自己发明了原因、先后顺序、相互关系、约束、数字、规律、自由、动机和目的。当把这种符号世界解释为“自在之物”,将其与事物混为一谈时,我们再一次像平常所做的那样,制造神话。“非自由意志”是神话: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意志坚强和意志薄弱的问题。

当思想者谈论“因果关系”和“心理上的必然性”的时候,而表现出几分受强迫、穷酸、卑躬屈膝、受压迫和不自由时,这几乎总是一种征候,表明他内心缺少点什么,至少让人怀疑他有这种情绪,他自己暴露了自己。一般说来,如果观察正确的话,应把“意志不自由”看作由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引起的问题,但仍总是由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引起的:一些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责任”,不愿放弃对自己的信任,不愿放弃对自己的优点享有的权利;另一些人则相反,不愿对任何事情负责,不愿为任何事情受责备,并由于内心的自卑,无论如何也要摆脱事务的纠缠。后者在著书立说时,惯于站在罪犯的一边。

二十一

请原谅,我是个老语文学家,总禁不住爱捣蛋,揭露各种恶劣的解释方式,但你们物理学家却那么骄傲地谈论“自然符合于规律”。似乎是吧,不过只是由于你们的解释和恶劣的“语文学”,自然才符合规律的。“自然符合于规律”不是事实问题,不是“原文”,而只不过是对原文意思所作的天真而富于人性的调节和歪曲,以此对现代人的民主本能做出重大让步!“法律面前处处平等,自然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这是隐密动机的一个极好例子,与一切特权和专制相对立的情绪,也是另一种较为精致的无神论再一次隐藏在其中。“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救世主”,这也是你们所需要的。因此“为自然规律而欢呼吧”!

难道不是这样吗?但是,如前所述,自然规律是解释,不是原文。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具有相反的意向和采用相反的解释方式,会在相同的“自然”和相同的现象中,仅仅看到人们专横地、不顾及他人且无情地坚持,并强力要求这个解释者会非常坚决地把所有“强力意志”的无例外性和无条件性放到你们的眼前,以至于每一个言词和“专横”这个词本身,最终都显得不合适,或显得像是个软绵绵的比喻,显得太人性了。但他最后会对这个世界做出和你们一样的断言,即这个世界有一个“必然的”和“可计算的”进程。不过,这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规律,而是因为绝对没有规律,每一个强力都时时刻刻要实现自己的最终结果。当然,这也仅仅是解释你们是否会急于提出这种异议?哈,那就更妙了。

二十二

全部心理学至今都搁浅在道德偏见和胆怯上,它一直不敢驶入深海。由于从至今所写出的东西中,辨认出尚未说出的东西,似乎还没有谁像我那样把心理学视作形态学和强力意态发展学说。道德偏见的力量已深深渗入了整个知识界,并显然已产生了有害的、阻碍性的、叫人看不清方向的扭曲的作用。真正的生理一心理学不得不与研究者心中的无意识对立情绪做斗争,它的“心”是反对它的:就连“好”冲动与“坏”冲动互为条件的学说,也会在仍然强健而具有男子气概的良心中,引起痛苦和厌恶(将它视为高雅的不道德)。更不用说认为所有好冲动源自坏冲动的学说了。然而如果一个人把仇恨、忌妒、贪婪和傲慢等情感,看作调节生活的情感,看作普通生活中必须有的基本而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生活要进一步发展的话,这些因素也必须进一步发展),那他就会因为有这种看法而像晕船那样感到难受。不过,这一假设决不是巨大而且是在新的危险知识领域内,最让人感到奇怪和最令人痛苦的假设;实际上有许许多多正当理由避开它,但是谁又办得到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驾着小船漂流到这儿,那可太好了,让我们咬紧牙关、睁大眼睛,牢牢掌好舵!我们驶向道德,破浪前进,勇敢地向那边驶去,摧毁我们自己身上残存的道德——那有什么关系!从未有比这更为深邃的悟性世界,展现给勇敢的旅行者和冒险者。并因此为回报而作出了牺牲,不是牺牲理智,而是相反!然而心理学家,至少将有权要求人们再次承认心理学是各门科学的皇后。由于有了她的服务和她所提供的知识,其他科学才得以存在。心理学将再一次成功研究各种根本问题的必经之路。

同类推荐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风的北宫风离+南宫明月=《帝凰,名门庶女》这本实体书已经在2014年6月上市了。当当网、卓越网、淘宝、天猫、各大书店已经有货,这套实体书中有网络没有的新番外,二万多字哦。希望喜欢明月和风离的亲们能喜欢,去购买实体书多多支持风哦。风谢谢大家的支持,O(∩_∩)O谢谢!****她蔚明珠,她本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女,南齐至尊皇后,她嫁他七年,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却不曾想,身怀六甲时换来他一纸圣旨,打入冷宫!父亲被斩,昔日辉煌的将军府顷刻崩塌,临死才知道原来她只不过是他登上帝位的垫脚石!身下鲜血弥漫,冷宫外却传来他另娶新人的喜乐,断送了她所有的幻想!水银灌顶,她凄然以血为咒:“上天入地,我蔚明珠在此发誓,如有来生,我定然会让你们十倍千倍的偿还今日给我的屈辱!”再一次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在十年前,这一次,她绝不会再任由命运摆布,她定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地狱幽魂索命,玩心机,斗权术,她一一奉陪!当日伤她一分者,今日她必还十分!王侯将相,太子藩王,她教他们一个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且看昔日弃后今生风华滟滟,逆天无双!哼,前夫求娶,门窗全无,誓要报仇!什么,装可怜?玩心计?好吧,来比比,谁才是鼻祖。不是说她心狠手辣,恶名远播么,咋的还有那么多桃花登门求亲?她以为她这辈子都是无牵无挂,却没想到惹上一腹黑的主,而且,甩都甩不掉!当坚强狂傲的女子,撞上那俊颜面瘫、腹黑狡猾的男子,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是他?还是他?踏过一路情伤,两世情仇,面对同样为她全心付出的几位绝色郎君,她该选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发现自己巨大的潜能而潦草度过一生,而女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则莫过于没有去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生存优势,最终与精彩的人生擦肩而过。女人生来就有独特的生存优势,这些并不仅仅是人们传统眼光中的漂亮、姿色、风情等,而来自于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作者肖卫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总结出女性的二十种独特的生存优势。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对自身的这些资本加以运用,就能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
  • 道神

    道神

    剑道天才,转世重生,覆灭王朝,横扫四方!修帝经,肉身无双,徒手抗神兵,一剑光寒千万界!为兄弟,两肋插刀,火海刀山,肝胆相照!为红颜,征战天下,血染八荒,至死不渝!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群雄,谁敢与我一战?雄鹰下山,猛虎冲天,谁主沉浮,唯我道神!你命由我不由天,灭你只在挥手间!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杀人遗嘱

    杀人遗嘱

    当红推理小说女作家在公寓离奇死亡。死前,她留下了最后一篇推理作品,同时,还立下了一个怪异的杀人遗嘱!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