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400000050

第50章 幽灵船(1)

【美】弗兰克·诺里斯

作者简介:

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美国作家。生于芝加哥一个富裕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在欧洲学习艺术。回国后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以记者为业。长期生活在美国西部,自称加利福尼亚州人。开始创作时倾向浪漫主义,如描写海上传奇的《“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1898)。后来的小说受到左拉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如《麦克提格》(1899)和《凡陀弗与兽性》(写于《麦克提格》同时,1914年才被发表)。

克拉鲁斯号缓慢地向前航行,它即将靠近那个谁也不愿意靠近的岛屿,因为,之前有一艘船靠近那个岛屿之后,船上的人都死了。人们认为,那艘船现在成了幽灵船。

没有人听我的意见,不要靠近那里,然而,当克拉鲁斯号在岛屿边上停靠之后,一夜之间,再也没有人愿意为它领航,没有船长愿意驾驶它出航,没有加煤工为它加煤,没有水手在它的甲板上忙碌,它再也嗅不到海水的味道,因为它见过了幽灵船。

克拉鲁斯号缓慢地向前航行,把船舷两侧的海水搅得翻滚。每天天空都是淡蓝色,太阳一刻也不停息地照射着海中移动的那个小圆点。每天海水都是深蓝色,海面上风平浪静,光滑得好像一块花岗石板,明亮得像一块有色玻璃。大海不断地延伸,我们四周都是这无边无际的海水。每天,船上烟囱冒出的黑烟都把航行带起的白色浪花遮蔽起来。中午时,哈丁伯格船长会在操舵室悬挂的海图上扎一个针孔,告诉我们已经在茫茫大海中行驶了很远。每天,人类世界、文明、报纸、警察和电车车轨都在慢慢地从我们的记忆里消退,我们孤独地在大海中航行,在茫茫大海里被人遗忘。

“在这浩瀚的大海里航行真快乐,”阿利·巴赞说,“至少不会踩到旁边人的脚。”

“我们没有留下一丝航迹,”哈登伯格告诉他,“这对我们也是很幸运的事,没有人曾行驶到过这里。你不能漫无目的地行驶,否则会迷航。”

“就像在一个讨厌的气球里一样。”斯特洛克说。

我只能说克拉鲁斯号的这次航行其实是不合法的,它从事的是一桩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肮脏的买卖。这次冒险非常有利可图,但必须以违反法律准则为代价。

我们要前往的那个岛屿令我们充满恐惧。在克拉鲁斯号这次航行的200年前,曾经有船到过那里——那是一艘类似哈得逊河上的那种高船首的小吨位帆船,船员在岛上登陆,在干完了计划好的肮脏勾当后,这艘船就离开了那座岛。当那座岛在他们的视线中消失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被杀害的人从海里钻出来站在船的前面,船的甲板上长出像霉菌一样的东西,船员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在恐惧中备受煎熬。在一周时间内,20名船员相继死去,到了第二个星期就只剩下6个人活着。

这6个幸存者惊恐地决定弃船逃跑,他们乘坐小船又重新回到岛上,记录下经历的一切之后都全部死去了。

这6个人弃船的时候船上还悬挂着风帆,亮着船灯,他们是在恐惧中逃走的。根据他们的记录所说,他们坐上小船前往小岛时海上吹起风来,他们用力划桨,但那艘弃船跟在他们后面行驶,好像有东西不愿意遗弃他们或者这艘船不愿意被遗弃。直到风停了,那艘弃船才慢慢停下。六名船员把这艘船甩在后面,它静静地停在海面上,注视着他们远去。从此再也没有人听到过这艘弃船的下落。

或许它的故事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这样的。这6个不幸的船员携带着他们那点可怜的战利品返回岛上时,这艘船成了他们最后的朋友。它是一个守护者,到最后都在保护和帮助那6个船员。而现在,200年后,我们几个人,包括3个黑人和我自己都没有任何探究这件事的权力。这是对死者的一种亵渎,这样的话,我们和掘尸者没有什么不同。

当我听见其他人抱怨海上孤独的航行时,开始我什么也没有说。我不是个船员,只能强行忍受着这种船上生活。但是16天来,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地平线和茫茫无际的大海,简直令人发疯,我感到自己的神志已经开始错乱。

航行在这茫茫大海上,看不见任何其他船只,人的精神几乎要被碾得粉碎。让一个充满怀疑的人漫无目的地在海上航行16天,整天看到的只有太阳,听到的只是船员的抱怨,岂能不产生疑虑。

然而我们不需要有人陪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秘密行动。但是我想,即使这3个黑人也会欢迎哪怕一艘小船的经过。

第七天,哈登伯格船长和我为了改善一下船上的伙食,准备用吊锚杆捕捉几条在船头游弋的小鲸鱼。哈登伯格船长算了算我们还要航行的天数。

“我们现在离那个岛有800多千米,”他说,“这艘船航速达到了13节,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但是你知道,我能更快地抵达那片陆地。”

“怎么会呢?”我立即弯下身问道,“指望有个好天气?”

“迪克森先生,”他好奇地看了我一眼,“不管怎么说,大海是个奇怪的地方,我天生就是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我了解大海,而且知道它的感受。伙计,往远处看,什么都没有看见是吗?除了我们整天都能见到的千篇一律的地平线之外,什么都没有是吧?桌子上的玻璃杯像尖塔一样平稳,我想这艘船的性能还是和起航那天一样好。

“而如果我现在在家里,我就是一个只会吃格洛斯特干酪的傻子——你明白吗?我要转左舵,我肯定我会这么做的。为什么?因为我了解大海,迪克森先生,我了解大海。”

我以前也听其他老船长这么说过,于是我向哈丁伯格讲述了一位船长曾经在亭可马里外平静的海域里翻船的经历。我问他,刚才他对大海的感觉给了他什么提示没有(因为在公海上的任何先兆都是不祥之兆,至少不是好兆头),但是他却含糊其辞。

“我不知道,”他略有愠怒,好像有很大的困惑,边说边卷着绳子,“我不知道。有该死的东西在接近我们,我敢赌一顶帽子,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迪克森先生,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空中有一只大鸟,转眼就不见了。”他突然大叫起来,倚在旁边捶起他的膝盖:“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它。”

那天晚上晚饭过后,我们抽起烟,在舱室里又谈起了同样的话题。此时,哈丁伯格正在驾驶室里当班。阿利·巴赞开口说话了。

“是我的话,”他说,“如果有什么东西突然冒出来的话,我就立刻诅咒。”

他边说边笑,可是正在此时,厨房里的一个平底锅掉在了地上。他吓了一跳,随口骂了一句,向厨房的方向看去。

斯特洛克情绪也很沮丧,好像在前天就已经这样了。

“我说,玻璃杯不错。”他说,“我猜海上没有风,但我觉得有点儿不舒服,而且我们的船也不妙。”

不知道是这次谈话让我精神紧张,还是大海的感觉已经找上了我。我真的不知道,只知道那天晚饭后,睡觉前,一种奇怪的忧虑感袭上我心头。等我回到自己的舱房时,我变得十分易怒,这倒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我突然找不到火柴了。其他人也多少感到有点不舒服。

我心中的不安难以名状,我觉得我们被什么东西监视了。

我们船上的成员稀奇古怪,先前我只提到过3个黑人伙计和我自己。我们船上还有几名加煤工,另外还有一名轮机长。但是我们很少能见到他,因此就不把他算在内了。我和3个伙计从早到晚都忧郁地站在船中间的甲板上,无声地、急躁地挑战着各自的神经,直到滑轮的吱呀声让我们惊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利器架在脖子上。我们没事儿就会吵架,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在我的航海生涯中从来没有跟像这3个家伙一样讨厌的船员共过事。

我们只有一次意见统一过,就是在那个中国厨师不小心糟蹋了一炉饼干的时候。哈丁伯格提议拿出我们仅剩的啤酒喝上一点儿,我们站起来为彼此的健康干杯。

我记得就在那天晚上,我们坐在甲板上直到很晚——那天真的很古怪——一直讲述着各自的经历,最后我们又下到船舱打起了纸牌。

我们让斯特洛克留在驾驶台——他正在当班——竟然忘记他对打牌也十分上瘾。当时大概是凌晨一点钟,我听见他吹了一声又尖又长的口哨,我放下牌说:“听!”

接下来一片寂静,我们先是听到船上引擎发出闷闷的飞速运转声、排气装置抑扬顿挫的斯斯声以及哈丁伯格马甲里大怀表的滴答声。接着,甲板上的驾驶台里传来斯特洛克拉长的声音——简直是夜晚里的哭嚎——“喂,喂,有船。”

牌顿时从我们的手中滑落,我们就像变成了石头人,站在那里面面相觑。紧接着,我们兴奋得有点失常,一路跌跌撞撞、骂骂咧咧地跑上了甲板。

天空低垂着一轮满月,发着红光,海上没有一丝风。海面平静得就像冷却了的火山熔岩,就连船头都劈不开海面的浪花。

我记得我站在那里张望着空旷的海面——投在海平线上的月光就像一条着了色的彩带——我皱着眉头,表情相当愚蠢。这时跑在最前面的哈丁伯格大喊起来:“不在那儿——上驾驶台来!”

我们跑上去,加入斯特洛克。等我追上去时,其他人正在问:“在哪儿?在哪儿?”

他还没来得及指给我们看,我就看见了——我们,所有的人都看见了。我听见哈丁伯格的牙齿不停地上下打架,就像捕兽的夹子。阿利·巴赞小声咕哝着:“仁慈的上帝呀,您怎么送来了这么一条船?”

此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张口说话,我们定定地站在那里,身后拖着一动不动的黑影。我们挤作一团,越过左舷向远处眺望着,相互顶了对方一肘,这其中蕴含了许多意义。

我们看到的船——噢,离我们还不及半英里——与时下所有船的设计都不同。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地铁骇客:博客惊魂,24点谋杀案(新惊魂六计)

    地铁骇客:博客惊魂,24点谋杀案(新惊魂六计)

    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县念重重的故事,藏匿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还有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有人说,抗拒恐怖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恐怖故事。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第4部):刘备入川》是日本文学巨擘吉川英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第四部。主要讲述了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联合抵抗曹操势力的赤壁之战,到刘备攻入川蜀之地,再到孙权和刘备因荆州问题产生争端的历史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热门推荐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霸天神尊

    霸天神尊

    混沌神珠,久蒙尘埃,今世显现,漫天惊变。黄泉道统,可造轮回,可改天命,与众生为敌。开天神体,欲改天换日,涤清世间污垢。沈锋寒本是一名乡野孤儿,于梦中学得绝世奇功,成就绝世神体,纵横于天地。有兄弟佳人,陪我逍遥于天地,我愿与诸天为敌,霸天为尊。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无处不在,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是人生的主题,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快乐会时刻光顾你。,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就是一种快乐。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
  •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刘樱抚着头睁开眼睛一看,怎么自己的房间来了一个大变样呢?怎么是一间泥屋子,非常的破旧但还挺干净。天啊这是那里。吓得屁滚尿流的爬了起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用力的捏了一下腮邦子,再狠狠的拧了自个儿大腿。嘶嘶,噢好痛,妈呀不是做梦,昨晚因为相交相恋8年的男友就差只差一脚就进婚姻的天堂了,可是就是在昨晚接到男友要求分手的电话,理由是他已经爱上一位比她有钱……年轻……漂亮的美眉。那王八蛋浪费了她……
  • 废材公主:未来召唤师

    废材公主:未来召唤师

    她是21世纪召唤师家族最出色的继承人。只因一时大意被同胞妹妹设计所害……她是秦王朝最不受宠的草包3公主。却因天生废柴为此受尽世态炎凉,遭尽天下人耻笑……为保母妃安然她韬光隐晦、隐忍锋芒。皇子公主百般欺凌——她忍!可忍耐不代表会坐以待毙!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她要拾起老本行,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TMD白痴!
  • 封器之印

    封器之印

    慢慢的,那些卡片上,似乎写的依次是:“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十一个字,合起来,似乎与佛家传说中的六道相似?“这是哪里?”那个迷茫的声音继续说道,一缕乳白色的魂状物,飘飘渺渺的飞过,在飞临那天平上空的时候,忽然一股吸力吸来,那道乳白色的魂状物“啊”的发出一声尖叫,在那一瞬间,似乎“人”字闪了一下,那张纸片瞬间裂开一个微缝,那烟雾状的灵魂随即消失在空间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白色的光影消失,这里又恢复了以前的宁静,甚至可以说是寂静,千万年来,都再没有任何东西出现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