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06

第6章 理论篇——哲学其实很有趣(5)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局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只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由韩非子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可知,应对各种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现有资源,制订相应的策略,这样才有可能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十、知识即是美德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但苏格拉底同时认定“无人有意为恶”,并且他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

据说,当他被判处极刑之后,他多次有生的选择:他可以交付一笔赎金,换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赎金;他还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在临刑前夕,朋友们又为他安排好了出逃的道路。但他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在知道什么是正义之后就不愿再做不正义的事。他宁可承受不正义的惩罚,也不愿做不正义的事。因为人们对他的不正义的惩罚乃是无知,而他若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他为“德性就是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道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苏格拉底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指关于自然的知识,也不是后来所谓“形而上学”的知识,而是人对“美德”的理性把握。人非圣贤,孰能全知。按照古希腊人的说法,人非神,怎能全知?不具备某种自然方面的知识,并不是罪过。关键问题在于“知”有不同的哲学意蕴。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是指人的理性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那么有明确道德意识,知是非善恶之理,即为善,无道德意识者即为恶。

如此说来,“我是流氓我怕谁”或者“无知者无畏”的说法,就不会那么理直气壮。既然人应当从自我反思中获得确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知识,那么人们各种各样的美德(包括勇敢、自制、公正等)有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标准?它们与“善”的关系如何?在《普罗塔哥拉斯》篇中,苏格拉底以“勇敢”为例,指出在战争中,有真知识的人,则勇敢;而无知的人,则胆小。因此,勇敢并不取决于人的自然习性,因而不应当是盲目的,“有勇无谋”不是真勇敢,只是貌似勇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是好人生。”也就是说,一切所谓的优秀品质必须要有理性的参与,而且以善为目的,才能称得上是美德。

勇敢如此,其他品性也是如此。勇敢并不是人的唯一的道德品性。凡是勇敢的人都有真知识,那未必,但是凡有真知识(自知)的人一定勇敢,那是肯定的。“善”不能被打碎成勇敢、公正、自制等碎片,就像形状不能被打碎成方、圆等一样,这样“美德是什么”就变成了“善是什么”的问题。

什么是关于“善”的真知,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叫做自知之明。人对自己的了解究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自知”了,苏格拉底引入了“目的”因素。自然的最后本质在于它的善,即合目的地发挥作用,而这个目的与功能的尺度在“理性的人”心中。因此对于自我的知识,也可以归结为:对人的各种道德品质的功能、目的及其尺度的知识。当然,在什么是善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只是指明了一个方向,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和思考方向,却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因为,“善”并不是所有美德的相加,而只不过是一个抽象总结。

当然,对于苏格拉底的牺牲,我们或许觉得有些不甘,甚至无法理解,他的理论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本身也在后世产生了复杂的区分,这些姑且不加详论,但最基本的一点是哲学家始终是强调道德高尚至善的,而哲学始终关注道德的问题,并为之作出种种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

十一、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没有形成专门的哲学学科,哲学的专门研究也是开始于近现代。在哲学专门研究的意识觉醒的同时,人们不可能不问:哲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有人说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曾经讨论过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问题。通过研究,他指出,对超乎现实的追求是人类的先天欲望之一,中国人也同样有这样的超道德要求,中国人不是通过宗教而是通过哲学达到这一境界。他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进行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因此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它能给人提供或增加积极的知识,如关于化学或物理或其他各类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境界,在于达到超乎现实的世界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也就是说在于使人懂得人之为人的道理,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就此,冯友兰先生指出了人生的“四境界说”。他说:“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因此,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觉解,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所有的某种境界。”这里的意思是说,面对同一个宇宙人生,对它的觉解程度不同,境界也就不一样。

在冯先生看来,人的一生可以有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人在原始状态下与自然未经分化的境界。功利境界则多了一些算计、规则,就像以西方社会为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道德境界则是在功利之上,又加上了许多道德要求,好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伦理情感;天地境界则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浑然与物同体”。冯友兰先生指出,这其中每后一种境界不仅高于而且涵盖了前一种境界。这样,他便实现了用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来统摄儒家的伦理道德,再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统摄西方工业文明的最终目的。

“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冯友兰先生眼中的最高境界。而这种高境界的人在庄子那里就是至人、真人、神人,就如他在《庄子·逍遥游》里描述的:

遥远的姑射山中,有一神人居住在里边。那神人皮肤洁白,如同冰雪;姿态柔婉,如同处女;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喝露水;乘着云气,驾着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他的精神凝聚,使万物不受灾害,年年五谷丰收。

那个神人,他的德行,与万物合为一体。世人期望他来治理天下,他哪里肯辛辛苦苦地管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呢!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着他;大旱把金石熔化了,把土地烧焦了,他也不觉得热。他的“尘垢秕糠”,也可以制造出尧舜来。他哪里肯把治理天下当做自己的事业呢!

据说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内政治清平;他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汾水的南边,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真人,不觉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

这里,庄子主要不是强调神人的神性,从他承认生死就可知道这一点。庄子是强调神人的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达到此境界的人,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哲学的表达

哲学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因为它总是在说那些根本无法言说的东西。但是,哲学似乎还必须要去说,因为你如果仅是沉默,别人实在不知道你是真的进入了哲学世界了,还是得了神经病!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去说?怎么去说?可见,哲学和语言之间,总是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关于语言的本质,在我国广泛流传着一个“仓颉造字”的故事。

据说在上古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是用结绳来记事的。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来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符号来记事。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绳和刻木的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需要了。黄帝见此状,就吩咐他的史官仓颉去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号系统来。

传说中的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他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

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吗?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终于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简直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淮南子》中就记载说:仓颉造字,泄露了天机,出现了“天雨血,鬼夜哭”的现象。意思是说,天下雨时下的都不是雨,而是血;鬼晚上都呻吟着哭泣。

人类如果没有文字,就没有办法寻找到昔日的记忆,也无法去了解自己的历史。五千年的沧桑历史,到头来,只能剩下几小块残缺的剩骨。有人说,还能留下一些建筑和石碑。但是,没有文字,还会有石碑吗?石碑正是因为上面有了文字才称之为石碑的,否则就仅仅是一块大石头!有人说会有无字碑。但是,无字碑正是因为有字碑的存在才有意义的。正是因为有字碑的存在,无字碑才是一种智慧的文字,如同中国书法和绘画中的空白。所以,在一个没有文字的年代,绝对不会有无字之碑。没有被文字开拓的大脑,又怎么能去解读无字之碑的内涵呢?

按照一般人的见解,语言仅仅是传达信息、表达思想的工具。我们心里有想法,然后用语言将它表述出来,传达给别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人的语言不仅在表达思想,而且还生成思想。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说:如果没有语言,我们的思想就是一片混沌。正是语言,让本来不存在界限和区别的混沌世界变得清晰起来。正因如此,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对话、交往的工具,还是世界向我们袒露自身的方式。它跟艺术一样,保存了存在,呈现了存在。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现成的、划分好了的世界,真正对世界进行划分的其实是语言。所谓的“现实世界”可以说是人类集团根据自己的语言系统建构起来的。它把万物变为已有,使万物变得可以言说。

但是,语言敞亮了一个世界,势必会遮蔽其他可能的世界。因为光明意味着清晰,清晰则意味着肯定,而肯定,在相反的意义上就是否定和排斥。所以说,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语言仅仅保存了其中的一个世界。正如在十字路口,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路,势必无法再选择其他道路。尽管在没有作出选择之前,我们是有着充足的选择权的。语言也是如此,它很容易让我们把眼前这个光亮的、划分好了的世界当成了唯一可能的世界,而忘记了原来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正因如此,以把握“绝对”和“永恒”为主题的哲学,一直对语言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对哲学而言,它感兴趣的并不是光明,还是那个近似“无”的黑暗。因为那里才是迸发无限意义的源泉。甚至,很多偏激的思想家都把语言当成滋生争执和困惑的根源。维特根斯坦就说,我们之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受到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语言的混乱,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治病,即把语言的含义澄清。所谓的言语不通,其实是在暗指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语言守住自己的世界,而排斥其他世界。身在光亮之中,而不敢正视黑暗。海德格尔也说: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寻找家园,我们点亮了蜡烛,追逐光明。但是,我们越来越执著于光明,忘了我们的家原本就在黑暗之中。他曾引用老子的话来阐明自己对于语言的态度:“知其白,守其黑”。他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有死的人应该将自身淹没在黑暗的源泉之中,以便在白天能够看星星”。

白天看星星,而黑夜才是我们的家。

二、巴比伦之塔

在西方,也有一个类似于“仓颉造字”的传说。这个故事记载在《圣经·旧约》中。

据说,诺亚及其家人依赖方舟逃过洪水大劫之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

由于平原上用做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了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各地。”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一座城市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这座城市就是巴比伦城。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

就在通天塔快要完工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人类的这一举动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他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狂妄的人类,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看到人类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分散在各处,彼此之间言语不通。就这样,人们开始相互猜疑、怨恨、仇视甚至自相残杀,通天塔最终没能建成。

如果说“仓颉造字”故事在于说明:语言是我们进入世界的唯一抓手和平台。离开了这一抓手,我们就会茫然失措,陷入令人向往但又无比恐惧的黑暗。那么,“巴比伦之塔”的传说则在于表明:语言在敞亮一个世界的同时,也凝固了这个世界,从而使得统一的现实世界在语言的支配下支离破碎。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色魔女

    绝色魔女

    八岁的李瑞雪刚逃下山,就遇到了当时十三岁的龙傲天,他的成熟稳定和温柔体贴,让她信赖和依赖不己,但回报她的却是背叛。八年后再次下山的李瑞雪,再次对他钟情不己,没想到换来的还是背叛。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只有冷心绝爱才不会被情所伤吗?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永远无法得到真爱吗?魔由心生,誓报复众人,从此她是让人闻之色变,残忍嗜血的女魔头,而他的含情脉脉,深沉如海,痴心不改,能含唤回她入魔的心?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娘子好抢手

    娘子好抢手

    她只不过在大街上遇到痞子,急中生智借用了下他的名声喊了声相公,他就抓住她不放,还让皇上给他们主婚,还好到最后关头她逃跑了。那这个王爷又是怎么回事啊,不过是看了他几眼(因为他长的比较帅啦!)然后说了个谢谢,在然后不小心跳舞被他看到了嘛,有必要丢下青梅竹马来半路抢亲吗?还有那个什么堡主啊,自己不过就是在行礼的时候红盖头不小心掉下来了,人家来抢亲,你盯着我干嘛,你在盯我可不嫁给你喏!哼,我还怕你怎样,想娶本姑娘的人多的是!本姑娘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主,还怕没人要!精彩片段一狐狸将军“娘子,这就想走了?”那冷冽的眼忽然不见了换上玩味的眼。此刻的他脸上没了那将军的威严到有些像痞子似的笑。不是吧,干嘛怕什么来什么啊。本姑娘还不想嫁啊,特别是嫁给一个古人更有问题啊。我还想回到现代看我的帅哥啊。好吧,虽然我承认他是个帅哥,但是他太冷了。我才不要做他的娘子呢!看着那骨碌乱转的眼,不是在算计他吧?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是太无聊了,反正有这么好个送上门的娘子不用可真是浪费了呢。想到这薄唇勾起一抹似有所悟的笑。看着那么冷的一个人的笑感觉背后阴风阵阵,他该不会不想放她走了吧!也对哦,人家都还没找你算账啊。“那个将军,我要回家了,改天我再来谢谢你啊!”本人最大特色,情况不对赶紧溜。这几句话说的是忐忑不安啊。那将军的表情怎么像个狐狸啊。“娘子,饿了吧,为夫叫人给你弄点好吃的!”说罢对我温柔一笑,可那笑却没到达眼底。正从马上准备爬下来的我被这句话一吓,就这样直直的摔下来。妈妈呀,我发誓我绝对不是故意的,我不会下马啊,谁让他的马那么高啊。完了,这下肯定会摔断骨头。我闭上眼睛准备等死吧!精彩片段二王爷秦飞扬秦飞扬看着那朝自己走过来的人儿,心里竟砰砰跳个不停,很是紧张。像一个小毛孩子。“大师兄请你和青萼说,我不怪她,我伤心和她无关。让她不要自责!”那风吹云淡的声音幽幽的传来。秦飞扬问:“朵纳,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什么事?”“大师兄,不要问了,知道多了,对你,对我,对青萼都不好。”苏朵纳看着秦飞扬又低下头。他知道了又怎样,皇上的主婚谁也改变不了。“朵纳,我想帮你!”秦飞扬说的很是诚恳和轻柔。那语气似要将她融化。“大师兄,谢谢你了,可是你帮不了我!如果有一天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一定会来找你的。大师兄不要忘记哟!”朵纳脸上露出这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正真的笑。“好,如果真有那一天,你一定要来!”秦飞扬看着她笑了,他也笑了。那笑连太阳都不敢与之争辉,躲到乌云里去了。精彩片段三堡主楚天傲很好,这个女人彻底惹火他了,结婚当天给他闹乌龙不说,先是半路来个截亲的,拜堂的时候又来一个抢亲的。最后连皇上都来凑热闹。现在连他整个堡里的仆人都收买了。他瞪她一下,既然的接受全堡人的哀怨眼神。看来他的好好教训教训她,不要猴子上了山,都不知道大小王了!贝壳的群119180966,敲门砖:贝壳,呵呵。
  • 五年情牵:宝宝73天后(大结局)

    五年情牵:宝宝73天后(大结局)

    【简介:】晋升宴后,独自从洗手间呕吐回来的沈洛心。路过隔壁包厢,正好看到有人鬼鬼祟祟的往一个酒杯里下药。一时头脑冲动决定多管闲事的她,半个小时后,就偷偷的扶着一个脚步虚软的男人,离开了饭店后门,上了她自己的车子……◆◇◆◇◆◇◆◇两个半月后。沈洛心脸色惨白的从医院里走了出来,手中握着一张B超检查单子,上面写着:妊娠73天。◆◇◆◇◆◇◆◇◆◇◆◇◆◇◆◇◆◇◆◇◆◇◆◇◆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绝代妖娆

    绝代妖娆

    说第一遍时,妖娆耐心地劝解她,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下辈子做人时要认清这一点。第二遍时,妖娆佯装同情地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要坚强。但是那女孩儿似乎并没有准备就此打住:“我真——”皇甫妖娆真的是受不了这个祥林嫂了,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女子幽怨的诉苦,大声替她说道:“你真傻,你怎么能相信男人呢?你把他的甜言蜜语当成了永世不变的誓言,结果换来的却是这个下场!”那女子,嘴皮翻了翻,最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狐狸相公买一送一

    狐狸相公买一送一

    幼时无意救下收做跟班的小狐狸消失这么多年居然变成了华丽丽的美男一只,还一见面就吵着要负责?有没有搞错,吃亏的那个是她好不好,不但渡了龙息,还丢了初吻,要知道那初吻可是留给心爱夫君的。不过看在此狐容颜倾城,美艳不可方物的份上,姑且收在身边备用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