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48

第48章 智慧篇——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2)

“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麦克西里愤怒地嚷着。

此刻,只有巴赫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人或许早就倒下去了……巴赫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马克格夫不愧是个哲学家,而且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从表面上看,他所给予的只是一堆谎言和一箱木头;其实,他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因此人就无法和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人的行动必须有目的。有些目的最终仍无法实现,但至少,他们曾经激励和支撑了我们的一段生活,这就值得感谢。现代人的无聊、厌世、缺少激情,其病根,大都在于目的的丧失。所以,我们还得有所追求才好。

六、上善若水

据说北魏有一位重臣叫崔浩,因立下赫赫战功,累积功勋,官至司徒。但他在立下赫赫战功以后,言谈举止也开始无所顾忌。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成为灭佛帝王“三武一宗”中很有名的一位。而当时北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因而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

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抒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史实。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费银三百万,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内容万代流传。

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太武帝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彻底开化的胡人武夫,毕竟不是英武神明的苻坚大帝,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还族诛了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崔浩落得了个家破人亡。

据《明史》记载,在元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起义军四处揭竿而起。许多人打了几场胜仗就忙着称孤道寡,迫不急待地选妃建都,大封亲族。而朱元璋,则接受谋士的建议,暂缓称王。因为他深知,尽管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称王只会引来别人的嫉妒不满,容易受周围的起义军及元军进攻。而称王,看似风光,其实没有多大用处。称王有许多条件自己都未具备,而这些条件又是必须的。不称王,缓称王,还可避免其他势力注意,使其他势力关注于争夺虚名互相消耗实力,自己则趁机壮大力量。他认为,等将来条件具备后,称王则是理所应当的。低调的朱元璋放弃了看似“有”实则“无”的虚名,转而经营实实在在的其他人看不到的“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谋得了天下和江山。

还有一个人物,因为低调,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上保全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唐朝大将郭子仪。郭子仪是唐朝大将、宰相。他初为太守、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功绩卓著,声名远扬,赐“尚父”,加进太尉、中书令,可以说位尽人臣;但他的一生处处示弱,做人低调,最后终其天年,寿终正寝。关于郭子仪,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郭子仪的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俩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将官便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谈论。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命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立即制止。他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自家性命。”

儿子们个个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口气,说:“我现在官做大了,皇上本来就不信任我。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紧闭大门,不与外面往来,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是明白祸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去消除的道理。郭子仪具有很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谨慎接受幸运和荣宠,深谙中正平和、不变不惊的明哲保身道理,所以才能四朝为臣而不倒。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是最接近道的事物。为什么呢?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而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甘愿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善人居处如水一样顺乎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如水一样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如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如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如水一样净化污秽,善于理政治国;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如水一样涸溢有时,善于顺天应时。古人所说的“明镜止水”大抵就是这个境界。只有如水一样的心境,才能平静完整地反映外界的一切,为正确处理走出关键性的一步。

七、吃亏是福

据说有个做沙石生意的老板,没有文化,也没有任向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哲学中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就像吃亏,看似是坏事,但也往往是好事的根源和原因。

所以说,吃亏未必是坏事,沾便宜也未必是好事,世间的事情本就相辅相成,不可逃,亦不可加。郑板桥就曾经把“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看来是深有体会。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倘若有谁一旦吃亏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这种伤害,服用任何宫廷秘方都无济于事,诊治的特效药方只有牢记这四个字:吃亏是福!

其实,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唯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但对于其中的道理似乎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只是表面上一知半解,而实际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

所以说,无所谓亏不亏的,自己过的日子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况,所谓的“亏”放在人生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无非是自己作点牺牲。失去的大多是物质的和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处之,不去计较这些,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我们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不分明都是“福”吗?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正如大海,它是那么壮阔,浩渺无边。有谁不惊叹海的阔大壮观?可是,海是怎么形成的?海是低洼的,而且不是一般的低洼。海因为低洼,才能容纳千江万河;海因为低洼,才壮阔无比;海因为低洼,才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有的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志在必得。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掉一分尊严。同样,天底下也不会有白吃的亏。从某种意义上说,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在物质利益上,不应锱铢必较而应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应先声夺人而应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应唯我独尊而应尊重他人,抬举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所以,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择手段地得到钱财,追名逐利,他在世上做人从容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扩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八、围师必阙

《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中有句话叫做“围师必阙”。细细品味,其意甚是隽永。这句话的本意是,打仗时如果包围了敌人,应围其三面,阙(缺)其一面,为的是给对方留一条生路。这很符合“仁”的标准。打仗的目的是赢得最后的胜利,为何还要给敌人留生路?主要是不致人于必死之地,不使其坚守阵地,拼死顽抗。这更有利于取得最后的胜利。战国时的秦赵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军40万,虽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但未免把事情做得太绝。赶尽杀绝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看来,这句话仍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局限于军事方面,而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积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这个意义和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切勿把事情做绝,做事时要给别人留出路,要给自己留退路。坏事做绝,当然不好,好事“做绝”,也不是上策。在一个组织内,好事都让你一个人抢着做了,别人做什么去?权力都让一个人抓在手里,别人岂不成了摆设?《菜根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这个涉世极乐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与围师必阙,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懂得围师必阙,不但了解了“用兵之道”,同时也懂得了人生三昧,找到“人生艺术”的门径。

有这样一则寓言。

老鼠部落最近频繁开会,讨论人类歧视老鼠的问题。“过街老鼠”“鼠目寸光”等昵称的流行,让鼠王非常苦恼,他试图彻底改变鼠家族的命运。有一天,鼠王在地下宫殿郑重演讲:“可怜的鼠民们!我们的地位大家有目共睹,可是这对我们公平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鼠更深的冤。”鼠民们义愤填膺地高呼:“抗议!还鼠尊严!”这时,鼠丞相献上妙计:“大王,我们应该公布一篇《鼠类宣言》,指明人类及猫的恶行,然后隐居起来,我们的忍耐是有限的。”

一个月内,人们没有发现一只鼠。起初,人们互相夸耀着灭鼠功绩,评出“十大灭鼠先进城市”,声名远播。优秀的灭鼠专家得到表彰,被授予“金猫奖”。可是,几年之后,生物学家们渐渐地慌了——地球上竟少了一种动物。再后来,探险家发现了《鼠类宣言》,并因此而成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发现。人们震惊了。为了表达内疚和自责,人们追打着猫。艺术家拍摄了反映鼠性的影片,荣获“金鼠奖”。鼠药工厂被勒令倒闭;“灭鼠先进城市”改作“害鼠典型城市”,臭名远扬。人们将鼠追溯为远古的图腾。

鼠王得知消息后欣喜异常,决定结束隐居生活。老鼠归来寻找旧窝,人们再次震惊了:原来还有这么多鼠,我们被欺骗了。动物保护组织立即打出保护猫的招牌。制造鼠药的工厂又被命名为“明星企业”;“害鼠典型城市”再改作“灭鼠先进城市”,名垂青史。鼠类恢复了往昔的命运。

回想起来,除了感到这个寓言过于诙谐外,似乎与人性也不无些关系。就是这种捉摸不定的人性成为了部分人生活的准则。因此,他们整天摇摆不定,失去了作为人的最起码的底线。

但是,他们并不在乎这一点,甚至觉得自己很成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一潭死水,每个人都处于变化发展中,你今天瞧不起的人明天可能就成了你的顶头上司。到那个时候,从“灭鼠”改为“尊鼠”,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人绝对没有鼠那么容易被欺骗。谁坑害过他们、欺骗过他们,他们都会铭记于心。而且,一旦认识到你在欺骗他们,他们就会时刻拿着大棒提防甚至压制着你,任凭你怎么摇尾巴都无济于事,除非他也是一个“骗子”。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别在三九天给人送冰块,也别在人家伤口上面撒盐。任何人都有优点。他人的优点一定比你的弱点强,而且,万物皆变,穷则变,变则通,这是世界演化的不变法则。反映在人事上,则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通俗一点说,就是“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因此,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预留退路并且具足耐心、慈悲心、和智慧。正如归有光所言: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然后不死于安乐;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然后可以生于忧患。

九、知己难求

庄子曾经结合自己的经历询问一个叫桑雽的人:我碰到这么多困厄,亲朋故交更加疏远了,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针对庄子的“疑惑”,桑雽说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桑雽的意思是说,君子之交是平淡的,小人之交却如同酒一样浓。君子间的交往虽然平淡,却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如亲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甘甜,但会在你需要帮助时与你绝交。

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知己难求,是因为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而要找到和自己相近的人,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鲁迅才发出如下慨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周易》中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俗语中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们表达的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走到一起的人都是因为某种类似,不同类型的人永远走不到一起。油和水虽然都是液体,但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因为它们属于两种类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烧炭的人单独租住着一间房子,为了节省房租,一直想找个人合租。

恰巧他遇见一个漂布的人,想租房子住,正在到处寻找。

烧炭的人对漂布的人说:“那咱俩住一块吧,房租一人一半。”

漂布的人说:“房租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咱俩根本就不可能住一起。”

烧炭的人问:“那为什么?”

漂布的人说:“这不明摆着吗?我好不容易漂白的布都会被你弄黑的。”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丑女大翻身:爱情180磅

    丑女大翻身:爱情180磅

    肥肉……粗腿……这些在帅哥男友驾到之前统统都是浮云啦,瓦滴瘦身计划现在才刚刚开始捏!神秘富家少爷pk180磅贪吃没耐心的小肥妹,瓦滴“人参”不要“杯具”!
  •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从改变不良习惯着手。提出了生活环境、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防癌抗癌妙招,可供读者浏览。此外,还对一些常见癌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中医中药的一些防癌抗癌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远离生活方式癌。越活越健康!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侯府深深桃花妍,慕家有女初长成仗剑红颜回眸笑,策马红尘啸江湖迷糊女生魂穿倾月王朝,变成慕王侯府小千金,一时激起千层浪自小才华横溢京城扬,第一才女美名赚,惹得太子澈王刮目看计筹白银百万救灾民,巧解国危封公主,王侯公子提亲乱谁知诡计暗中起,姐妹相煎何太急只怨恋上“双哥哥”,一腔深情随水流无奈人生多坎坷,落入江湖起风波。前路艰险难预测,红颜依旧笑春风。恩怨情仇一笑泯,绝色盟主震天下叹只叹自古多情空余恨,最难消受美男恩慕无双叹:盼只盼,下辈子不要为兄妹,朝朝暮暮永相随太子锐问:如果,此生只娶你一人,你可愿为我后?澈王爷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生,必娶你为妃!楚君少默默凝望她,说:不求占你一颗心,不论你心中有无我一席之地,这辈子,生生死死陪着你司空幻回眸浅笑:只要你喜欢,我愿意陪你到白头花弄影邪邪一笑:小野猫,你别想逃,这辈子我跟定你了洛星辰怒视她:小样儿,敢忽悠我!说,你还有几个情人?我排第几个?不说大刑伺候某日,众老公又为谁是大爷争论不休大打出手,绝色盟主立于一旁仰天长叹:我这造的哪辈子的孽呀,老公太多搞不定啊!一个老公刚刚好,二个三个烦人了,四个五个不得了,六个七个翻天了!哀叹间,众美男齐聚过来,个个脸上张灯挂彩惨不忍睹,齐把矛头指向她:你说,到底谁是大爷谁是二三四五六七爷?某女干笑,后退:大爷做饭二爷扫地三爷四爷洗衣裳五爷六爷带孩子七爷给我捏肩捶背洗脚丫!说完赶紧夺路逃,身后传来吼声一片:丫的别跑!竟敢把我们当丫鬟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亲王妃:王爷相公别凶我

    和亲王妃:王爷相公别凶我

    师父说她要嫁人了,嫁的还不是现代人?神马意思?乖乖,就这样被说中了?人家嫁人都是风风光光的,为啥她嫁人却蹦回落后几百年的古代?什么?还要当和亲公主?不带这样玩人的吧!这个新郎官帅是有那么一点小帅,可是为虾米要在新婚之夜摆张臭脸给她看呢?这样下去还得了?他那么凶,还是有点安全保障比较好。于是乎,赵大小姐新婚之夜让那位黑面神相公签订了完全不平等条约,“第一,做妻子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第二,如果妻子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务必要记住第一条的内容,第三……”嘿嘿!貌似这个不平等条约还是蛮有用滴,每当她做错了什么事情,只要拿着这份合约在王爷相公面前晃晃,总是能安全过关。
  • 帝尊冥血

    帝尊冥血

    拥有蔑视天下实力却因一次出卖,一个天赋异秉却貌似玩世不恭的男人,差点永世不得翻身。他的魔兽唯一的能力就是幻化成另一个自己的。一次传承、龙骨造身、魔法师中最强的存在。他的兄弟龙崖、龙战紧次与自己并列大陆第二高手。面对死亡森林的卷土重来,他是否回放弃自己的传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当爱情来的时候,他却失之交臂。当爱情远走的时候,他却只能孤独的看着她幸福。她说:“曾经,我是多么的深爱你!”如今,她挽着他人的胳膊,笑意盎然的离去,如同那一阵夏风,带着了他的情,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