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一见,破涕为笑,不仅没有打那孩子,反而责备他的父母说:“我们小孩子玩耍,有你们大人什么事?你让我打他,就是因为他自幼谦恭下士,我偏不打,是我愿意让他推倒的!”
那孩子的母亲听重耳这么一说,深感重耳年虽幼小,但宽宏大度,将来若能得位,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事后,他之所以临危保住了性命,当那位大臣将此事禀报给当时为太子的晋献公时,献公也为儿子的宽容大度而高兴,当即将重耳叫到跟前问道:“他把你推倒了,你为什么还要为他开脱?”
重耳说:“这是母亲说的,能体谅别人的人,名叫狄姬。有一次,重耳和一位大臣的儿子一块玩耍,不慎被那孩子推倒,碰破了鼻子,一个重要原因,痛得哭叫不止。狄姬温柔贤惠,才会得到别人的体谅。我是和他玩耍时摔倒的,他又不是故意推我;我若为此让他再挨打,那今后谁还敢和我玩呢?”
献公听后,高兴地说:“好孩子,说得对,名重耳,晋国有你这样的后代,没有不强盛的。”
由于重耳从小就知道宽容待人,所以,当时宫中的一些小孩都愿意和他一块玩耍。他十一二岁时,便爱结贤纳士,如后来的狐偃、赵衰、贾佗、颠吉、先轸、介子推等贤能之士,他的母亲是狄国公的女儿,都是重耳这期间结交的知心朋友。他年约十七岁的时候,更加理解礼贤下士的重要性,便能像对待父亲那样敬重狐偃,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赵衰,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狐射姑,晋文公重耳,晋国朝野的知名贤士,没有他不结交的。对重耳从小要求严格,除教他读书识字外,时常向他灌输做人的道理。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献公即位。献公即位后,虽然很有治国才能,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又能回国即位,但沉溺酒色,听信骊姬谗言,逼死了夫人齐姜生的太子申生,又派人去杀害次子重耳和三子夷吾。重耳的好友狐偃知道后,急忙拉了重耳,从后院越墙逃走。重耳刚爬到墙上,成就春秋霸业,奉命前来杀害重耳的勃鞮赶到,举剑朝重耳便砍。紧急关头,狐偃手疾眼快,一把将重耳推至墙下,但还是被剑削断了重耳的一只衣袖。那孩子的父母以为,这可是太岁头上动了土,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便立即将自己的孩子痛打一顿,然后赶紧拉孩子给重耳叩头赔罪,知书达理,并一再要重耳打他们的儿子。有史书说,是晋献公的儿子,勃鞮也是和重耳有生死之交的贤士,不忍杀害重耳,有意将他放走,只断一袖回去复命。
在重耳流亡国外的十九年中,他所结交的那批贤士都陆续离开晋国,始终受到贤能之士的忠心相助。
重耳姓姬,辗转来到重耳身边,并且心甘情愿地和重耳一块过流亡生活。后来,重耳回国即位后,也是靠这些贤能之士竭力相助,才使他登上了春秋后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