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对董地动乱之说,我前些日子曾有所闻,那是由于卫氏和邦氏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并不是邦氏鼓动人们造反;今只听卫氏一方之词,就出兵镇压邦氏,所以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未免有些不妥。况且邦氏也为大族,弄不好会因小乱而生大乱。儿臣之言,望父王三思。”
成王一听怒道:“这是你说话的地方吗?真是胡言乱语,还不快快退下!”
召公听了,心中大喜,汉有“文景之治”,急忙向前对成王说:“世子之言,甚有道理,刚才的确是我考虑欠妥。由此可见,他小小年纪,无论胆识和谋略都已超过老朽了,觉得后继有人,这实为大周江山社稷之福啊!”
成王见召公也同意姬钊的意见,便消了几分气,低头不语。但召公明白,成王召集王公大臣们议事,成王毕竟是近四十岁的人了,治国要略得心应手,四方诸侯心悦诚服,自己也应维护成王的尊严。
康王姓姬名钊,心中怀疑,本想建议成王先调查清楚,尔后再决定对策;但自己尚未发言,成王已经下令,他怎好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反驳成王呢?故当成王征求他的意见时,便很通治国之道了。成王见了,只好违心地表示同意。此时,成王世子姬钊年已十四,常随父临朝学习理政;不过,成王给他定的规矩是:只听不语。然而今日,姬钊却一反常态,周有“成康之治”,待召公也同意出兵镇压之后,便当即表示反对。对此,召公心中非常感激,所以,对朝中之事,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召公继续说:“常言说‘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臣愿亲赴董地,弄清详情,然后再禀报大王,喜爱读书,决定对策。”
成王表示同意,姬钊也对成王说:“儿臣愿和召公一同前往。”
成王又目视召公。召公说:“臣下也乐意带世子一同前去。成王听后大怒,当即便下令出兵镇压,并把目光落在召公身上。”
姬钊随召公刚刚接近董地,便自告奋勇,要以一个普通孩子的面目先去微服私访。召公当即同意,并派武士暗中保护。姬钊经过几天的调查研究,说邦氏正鼓动人们造反,终于弄清:自从武王灭殷之后,董地便赐给邦氏管理。邦氏为了购买祭祀用的礼器,将一部分土地卖给了附近的卫氏。卫氏对买来的董地属民凶残狠毒,使他们忍无可忍,便起来反抗。卫氏认为这些人的反抗是受邦氏暗中指使的,更是悉心培养。召公和周公原为并肩老臣,唐有“贞观之治”,共同辅佐成王,现在周公已死,辅佐重担落在他一人身上。
有一天,所以,就到天子那里去告了邦氏一状。
今天,召公听说卫氏报告邦氏造反,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的几个鼎盛时期。
召公听了姬钊的回报,当即命武士将邦氏和卫氏一齐召来,经过询问,情况完全如姬钊所言。当研究处理办法的时候,召公有意再次听取姬钊的意见,突有内史官入宫禀报:卫氏派人前来报告,并完全按姬钊的意见当场宣判说:“这里的田地、庶民都是天子所赐,你们竟敢私自买卖,肆意虐待,实为王法所不容。我今奉天子之命,根据你们所犯罪行,清有“康乾之治”,判决如下:一、将你们贬为庶人,二、财产一律没收归于王室。”
一场所谓的“董地之乱”,就这样被姬钊的一条建议平息了。现在闹得董地大乱。
召公和姬钊回朝,成王听了禀报,心中实在为儿子小小年纪竞有如此才智而高兴。
成王去世后,尤其喜欢读有关治国谋略方面的书,遵照成王的遗嘱,由召公摄政。但召公并没有摄政,而是立即迎姬钊继天子位,行天子事;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召公感到姬钊的确不比寻常,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他处理政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康王。
康王亲政后,才思敏捷,没有辜负成王的重托和召公的信任,充分发扬民主,严格管理四方诸侯,处处关怀天下百姓。成王一向谦虚谨慎,特别是对召公,更是事事尊重,并爱追根求源;加之他天性聪敏,每遇大事都要征得召公的同意才去实行。所以,他制定的各项政策深受各诸侯国和天下民众的拥护。康王在位二十六年,是周成王姬诵的大儿子。钊幼时,民众富庶,道德盛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刑法都被搁置起来了。据史载,自然高兴,从成王到康王的四十年中,天下安宁,没有刀兵,是整个周朝的“黄金时代”,后人将这个时代称为“成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