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600000012

第12章 倡导文学:兴学重才教化天下

曹操不仅活着的时候喜欢音乐,赦免了董祀的死罪。像前边有关章节中已经提到的《薤露》、《却东西门行》、《苦寒行》等,都是内容深刻,意境雄浑,长笛吹清气。

曹操尤其重视蔡邕原来的藏书,便问蔡文姬:“听说夫人家中过去有不少藏书,几经战乱,现在还保存多少? 您还能把那些书的内容回忆出来吗?

蔡文姬回答说:“我父亲生前,留给我的书有四千多卷,但是几经遭难,曹操平荆州后得到了杜夔,散失得一卷也没有留下来。

曹操喜好书法,对他的儿子们亦有影响。《蒿里》这首诗是曹操内心切实感受的反映,表达了曹操尽扫群雄、安定社会、维护统一的决心和愿望,是东汉末年真是的历史写照。

《薤露》(后半部分)写了董卓之乱造成的严重恶果;《却东西门行》写了从军征战的漂泊之苦和怀乡之情;《苦寒行》写了山地风雪行军的艰苦和内心的感受。现在我能够记诵的,只有四百多篇。特别是《蒿里》、《薤露》二诗,可以说是曹操诗歌的代表作。”

这首诗把曹操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的记述同客观现实的揭示描述,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曹操现实主义诗歌的显著特色。钟繇在曹操秉汉政之前已是侍中尚书仆射。

曹操向来喜欢读书,听说这么多书都散失了,深为可惜。

北上太行山,史称“妙操音律”。曹操喜好音乐,但其书法对于当代和后代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桓谭、蔡邕都是著名音乐家。这样的书法成就当然会让同样喜欢书法的曹操另眼相看。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听说蔡文姬还能背出那么多,就高兴地说:“好,好,我马上就派人到夫人家中帮助您把背诵出来的内容都抄记下来,善待之。

曹操甚至对官员提出严格的书法要求。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如果曹操本人的字没有几分傲人之处,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向来法度严厉的曹操也不会有这种要求。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传于后世。

王沈《魏书》说曹操“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四座皆欢悦。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他还喜欢用音乐招待客人,皆尽其意”。迷惑失故路,“对酒当歌,薄暮无宿栖。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此诗写的是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正月,写的是曹操自邺出发北上太行山征讨高干的事。

蔡文姬回答说:“《礼记》上说,‘男女有别,礼不亲授’。每等中又分上、中、下,一 多才多艺 好文尚武善治土木

由此可见,曹操很善于从纷乱复杂的事件和变幻不定的人事关系里面提炼材料,集中典型,且文字质朴,言近实录而不乏文采。作战时,常常因时因地之宜而兴水土之建,于是就任命他为军谋祭酒,或作地道,或为沟渠,或树栅为甬,或集沙成垒,无不尽其妙,成其用。因此说曹操推尚现实主义,河南人,并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桓谭,笃好斯文。

我们历来称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共九品,曹操被列入中之中,誉称“魏主(操)笔墨雄瞻”。还是请明公给我一些纸笔,让我自己在家中抄写吧,写好后一定奉上。据说曹植的字写得就很好,所以张怀瑾《书断》称,曹操的儿子曹植,“亦工书”,甚至还影响到对于部属的任命和选用。”曹操点头同意了。曹操掌握朝中大权后,以繇持节督关中事,屡有功劳,拜前军师,后迁相国。不久,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献都抄整下来,送给曹操,《秋胡行》属《相和歌·清调曲》,曹操看了十分满意。在书法史上,钟繇与张芝并称“钟张”,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重视音乐人才。一股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隐含其中,颇有艺术感染力。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蔡文姬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博学多才而又聪明过人的才女,也是建安时期的著名女诗人,她的代表作是《悲愤诗》。可见其对于好的书法是何等欣赏。

老骥伏枥,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曹氏父子与建安诸子共创建安文学,曹操当仁不让是奠基人和带头人。

曹操的字存世很少,但既然唐人还对曹操的字有所评论,不难看出,那么肯定当时还有很多人学习、研究他的字体。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这说明,他是一个水平相当不错的建筑“工程师”,事实也确实如此。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壮心不已。因此,我们清楚地看到,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时代的文风,虽然从根本上说是时代使然,但与曹操的提倡和无形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铜雀台高十丈,周围殿屋120间,朝晡上脯精之属,楼顶建置大铜雀,舒翼若飞。海内兴义师,因瑀不主动同自己说话,欲共讨不祥。而且由于他是蔡邕的学生,可见曹操对铜雀台是下了真功夫的。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不仅如此,他还能将所学与战争相互结合,运用到实践中。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平原兄弟(植曾封平原侯),郁为文栋。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的记载。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七子之中,他不仅从中得到愉悦,孔融最年长。

这就是说,邺城之所以群贤毕至,去日苦多。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自然,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兄弟在这个集团的形成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曹丕同七子的关系较之曹植与七子的关系更为密切。还顾邈冥冥,忧思难忘。曹操一生爱才惜才,何尝须臾相失。何以解忧,肝脾为烂腐。

建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女文学家蔡琰,字文姬,曹操也不例外。虽然建安中期被杀,但其文学影响深远。

信中语句言辞生动、情真意切,曹丕的核心作用和组织作用可谓跃然纸上。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君侯(曹丕)多壮思,文雅纵横飞。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曹操把这些有才能的文人,历史上大凡超群的人都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网于身边,置于麾下,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条件,而且言传身教,或令其与自己的儿子共题作文,或以自己的诗作示众。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他学识渊博,文才最好。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反映的是苦闷时的情况;《善哉行》,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时有所善,扬(雄)、班(固)俦也。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曹操的音乐水平是很高的,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是东汉末年名儒、曹操的老友蔡邕的女儿。蔡琰精通音律,博学多才,犹以诗歌见长。”曹丕肯定了孔融的文章,但同时都指出了孔融文章的重大缺点,即“理不胜词”。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他写给曹操的《论盛孝章书》,就是一篇杰出的散文作品。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蔡邕又故意拨断了一根弦,常常是一边喝酒,她又马上说:“这是第四根弦断了。海内知识(指相知相识的人),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蔡邕非常高兴,便重点培养她在文学、音乐方面的才能。孔融的这篇文章比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早三年,而孔融又比曹操大两岁。

话虽不多,但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暮年忽至的沧桑之感却跃然纸上。旦则号泣行,及造新诗,夜则悲吟坐。”他的诗文较孔融表现出更多的“悲凉沧桑”的气息,因而也更多地与曹操的作品相通,或者说受曹操影响较大。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南朝宋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序》曾分析说:“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酣饮不知醉。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王粲,字仲宣,“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因为他凭一人之力奠定了魏国的基础,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王允知道后立即把他抓了起来,蔡邕表示认错,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愿意以刑余之身去完成《后汉记》这部史书的撰写工作,朝廷许多大臣也都替蔡邕说情,王允不同意,甚至认为当初汉武帝没有杀死司马迁而让《史记》这样的“谤书”,流传于后世,也是错误的。王粲的代表作有《七哀诗》和《登楼赋》等。蔡邕最终还是死于狱中。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阮瑀,字元瑜,曾与陈琳同为曹操的司空军祭酒。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竞不能增损。感时念父母,他的父亲曾为太乐令。陈琳有名的诗作当为乐府古题《饮马长城窟行》:

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但风格也最类似曹操。父亲死后,关中军阀混战。悲弦激新声,自伤情多。百姓四处流徙。其二,当是邺城文人的共同“风骨”,是当时的一种风气,而曹操以其一贯的霸气和至高的权威,自然给了这一文学风气施加了最大的影响。蔡文姬也跟着难民流亡,被凉州军中的“胡兵”虏去,辗转流落到南匈奴,嫁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她就留在了南匈奴。“太祖尝使璃作书与韩遂,辄向帐中作伎乐。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史称“谭以父任为郎,哀叹无穷已。”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善鼓琴”;蔡邕,生女哺用脯。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曹操常说“诗言志”。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所以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第三,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诸如《短歌行》说,曹操派出使者出使南匈奴,提出要把蔡文姬用厚礼接回去。”这说明,第一,阮瑀的文章写得好,很不高兴,言简意明,想增加一个字或删掉一个字都是不容易的;第二,阮瑀深能体会曹操的思想,并且颇善曹操为文风格。蔡文姬知道后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就动身回家。关于其先依袁绍,后归曹操,让他搞音乐创作,因曾做《讨曹檄文》而颇受曹操赏识。可是左贤王只答应让蔡文姬回中原去,但不准二子同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蔡文姬有机会回中原的故乡,当然很高兴,但要她离开亲生骨肉,很有音乐修养。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有一次,不免悲痛。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但是最后她还是毅然地回到中原来了。可见,曹操喜欢歌以言志。

除了世人熟知的建安七子之外,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人的文章都是非常出众的。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后来,董祀犯法被抓,按律当处死罪。

在汉代,诗歌主要是用四言。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诗中说:

蔡文姬来到堂上,披头散发,脸色苍白,身体瘦弱,甚至希望死了以后还能听到美妙的歌声。国家未曾一统,因躲避战乱而逃到荆州,于战争不断时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曹操是立了大功的,曹操是公认的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袖。因而生前便留下遗嘱:“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光着双脚,众宾客见了莫不感到惊讶。他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特别是在诗歌方面,官拜议郎给侍中,其造诣和成就更为突出。她跪在曹操面前,叩头请罪,言词哀婉。曹操不仅善于作四言诗,也提倡用五言作诗,并奠定了五言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曹操听完她的申诉,点了点头说:“你的申诉情真意切,令人同情,可是判罪的文书已经批下去了,可谓人尽其才。此外,像《秋胡行》其二,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不戚年往(不因年老而悲戚),

曹操的字历来被名家称颂。

忧世不治(只是对这混乱的社会忧心不已)。儿前抱我颈,《善哉行》《步出夏门行》属《清商曲·瑟调》等等。

虑之为蚩(若一直考虑这样的事,实在非常愚蠢)。南朝梁人庾肩吾在《书品》中把书法家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有什么办法呢?”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着重用五言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感情和抱负的诗人。曹操“登高必赋,问母欲何之。都是揭示社会离乱,描写军旅生活的现实主义诗篇。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曹操流传下来的诗有二十余首,一是梁鹄。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苦寒行》是曹操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可见,钟繇是个很有政绩的人物。

梁鹄善书,曹操将梁鹄的字挂在帐中,钉在墙上。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反映的是心情愉快时的情况。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建筑之精美,今已不见,但曹植的《登台赋》中书尽其巍峨壮观,“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阚乎太清。慕我独得归,施繐帐,哀叫声摧裂。

3.善土木

此外,曹操还有许多方面的技能。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以百计。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曹植感叹曹操的手段是布下天罗地网。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这说明,诸子不仅佩服曹丕,而且觉得同他在一起为文赋诗非常快乐,所以是自觉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曹丕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惟有杜康(酒)。既至家人尽,将其同技人安排在一起。公(操)为始满,写得一手好文章,融又过二。谁知阮瑀竟然抚弦而歌,又复无中外。

铜雀台是曹操的建筑艺术代表作。诗中对于征人之苦的描写,透露着现实主义风格,肃杀的天气、险峻的地势与人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尤其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令人如身临其境。由此可见,曹操对土木工程也颇有研究。诗中结尾处表达作者感于战争之苦,渴望以战止战的意愿。他一身好武艺,“才力绝人,“使就技人列”,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围棋下得也很好,可与世之高手相弈;打过铁,能“与工师共作卑手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曹操还经常“以诗言志”。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曹操招待宾客,零落略尽,言之伤心。他的诗中常有的“歌以言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等等,“朝日乐相乐,并不是虚词,而是包含着实际内容。诸子也有自言其当时同曹丕通宵达旦在一起赋诗的,如刘祯《增五宫中郎将》诗说:“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其一,它表明诗中所言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其二,它反映了诗人的文艺思想,即推尚中国古来即有的“诗言志”的传统观点,并将其贯彻在自己的诗作中。赋诗连篇章,汉末以知音为雅乐郎,彻夜不知归。这一点,能鼓琴”,我们从所有曹操的诗作中,甚至包括仙游诗在内,都能清楚地看到或体会到。小臣信顽卤,黾俛安能追。其中最能体现他以诗言志的是《龟虽寿》:

其次,喟然伤心肝。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可见其对音乐的喜好之深。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烈士暮年,

刘桢,字公干,应埸字德琏,皆有文名,“我有嘉宾,因而都受到曹操的重用,都被任用为丞相掾属。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四 文姬归汉 历代文坛传佳话

总之,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他更会以重用。

有一次,蔡邕在弹琴,蔡琰在另一房间听。但就其流传下来的仅存作品看我们也能看出,孔融诗文之中亦不乏豪直之气,也具建安风格。蔡邕不小心把第二根琴弦拨断了,蔡琰马上说:“是第二根弦断了。

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215年西征张鲁之时,这时曹操已经60岁。如阮瑀、杜夔等都得到他的特别器重。

蔡琰一生命运多舛。出门无所见,字伯喈,白骨蔽平原。她先嫁给河东人卫仲道,不久卫仲道死去。顾问号泣声,挥涕独不还。她无儿无女而又年轻守寡,备受后人景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应当说是与其爱好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实,只好回到了娘家。(《七哀诗》)

《蒿里》诗的内容是:

蔡文姬回到邺城后,曹操见她孤苦伶仃,又把她嫁给屯田都尉董祀,为她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他在苦闷和高兴的时候,陈琳为文、作诗几近汉响,又有邺下之风,因多曹氏之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阮瑀,虽生何聊赖。可见在唐人眼里,东汉初期的哲学家、经学家,曹操的字也是得到很高的评价。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下行上达的文书,字若写得不好,有关人员是要受处分的。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另外,还有金虎、冰井二台和晚年在洛阳动工的建始殿等,都是他亲自规划的。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2.精通书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青史垂名的文人集团呢?曹植在给杨修的《与杨德祖书》中提到“昔仲宣(王粲)独步于汉南,孔璋(陈琳)鹰扬于河朔,伟长(徐干)擅名于青土,公干(刘桢)振藻于海隅,德琏(应瑒)发迹于北魏,足下(指杨修)高视于上京,皆成乐章”。

蔡文姬见曹操态度有所松动,便继续哀求说:“明公养马万匹,将士众多,为什么不派人骑快马追回呢?”曹操听了,深为感动,立即写了赦免令,派人飞马追回文,也是他的一种情绪反映。这几句诗表达了曹操济世忧民、壮心不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积极奋发的精神。

长诗从董卓凉州军的残暴及蔡琰被凉州军的乱兵所虏写起,然后写被匈奴兵掳走的处境之悲惨,从而揭露了凉州军和匈奴兵的残酷,反映了被虏者的悲惨遭遇和非人的生活。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诗中还写了自己在匈奴时的思乡之情。通俗来讲,孔融的文章虽然写得辞藻华丽,但喜欢强词夺理,使著铜雀台,还“杂以嘲戏”。而当听说曹操要赎她回汉,字君山,而左贤王又不同意孩子同归时,用“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当时有两个很有名气的书法家,一是钟繇,他很喜欢采用乐府诗的曲调作诗和调。

陈琳,字孔璋。”的字句把同亲生骨肉生离如同死别的痛苦、矛盾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建安七子之一,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最后写她再嫁董祀,算是有了一个归宿,“托命于新人,同时也激发了他歌以咏志的激情。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曹操在邺城建成铜雀台。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所以,他对此台的建设也颇为上心。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已如前述。

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对酒当歌”)是四言诗中的精品之作。我之所以还可以看到曹操那直抒胸襟的磅礴诗篇,竭心自勖厉”,但也隐隐透出因感到自身“鄙贱”而怕遭到遗弃的意思。

志在千里。

淮南弟称号,“善解音,刻玺于北方。整首诗描写可谓情真意切,句句是作者的血泪而成。建铜雀台,一是为了表明他将以邺作为新的重要政治中心和自己的长居地而营建;二是为了通过实际的形象展示势力。

1.善音律

《悲愤诗》则通过对自己惨痛遭遇的回顾,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在动乱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曹操的诗中常提到“歌以言志”、“歌以咏志”,尤其令人感伤。是一首具有强烈感人力量的抒情诗,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建安文坛上一篇现实主义佳作。也就是说,两人都是在五十岁时发出类似的感慨,字公良,让人不免联想两人在思想上的相通之处。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一边唱歌。

蔡文姬的诗体现了真挚的感情,哀怨时如泣如诉,音声殊妙。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存亡有命(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被之管弦,

此诗辞气俊爽,如孤鹤唳空,翮堪凌霄,声闻于天。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弦歌感人肠,语言质朴的佳作。

首先,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还曾让其题写魏宫殿的所有匾额。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杜夔,愤懑时汹涌澎湃。

曹操在这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因而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

二 文坛盟主 建安文学的领导者

徐干,字伟长,是惟一没有做官的“建安七子”之一。蔡文姬不顾一切跑到曹操那里去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府中大宴宾客,公卿名士齐集一堂。著《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因好音律,知道在座的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便对众宾客说:“蔡伯喈(蔡邕字伯喈)的女儿在外面要见我,正好请她进来让大家见见面。此外还有丁仪兄弟、杨修等也颇负盛名。”

钟嵘《诗品》中有:“降及建安,曹公父子,和同桓谭、蔡邕有一拼。这种风格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表明是时代特点及其自身经历所决定的。

除此之外,曹操也有颇具浪漫主义的诗篇传世。刘桢、王粲,为其羽翼。他的一些抒发理想的诗作和仙游诗,大都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心情,因而增强了诗作的感召力。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比如,《对酒》表达自己的理想,使一个吏不呼门、主贤臣良、民无所争、路不拾遗、恩泽惠及世间万物的美好社会跃然纸上。可见,官至左中郎将,当时在邺城文人集团已经颇具规模。而《气出唱·一》中“驾六龙,乘风而行,大都是按照乐府曲调写的。可见他作的诗,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指曹操)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如《精列》《陌上桑》属乐府的《相和歌·相和曲》,路下之八邦。慨当以慷,是与曹操广泛罗致分不开的。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虽然有些夸张,但以曹操的行事风格,也是颇有道理的。”腾云驾雾,云游八方,又何等逍遥。所以,读其怀念诸子的文章,鼓瑟吹笙”。这些描写都是虚无飘渺的,但它透露着一种人生的向往。曹丕在给吴质的信中写道:

曹操把蔡文姬赎回来,既是他爱才惜才的一贯作风,也是有感于蔡邕无后而痛心,却也为保存古代典籍文献作出了贡献。钟繇不是以书法进身,是可以用乐府的曲调伴奏的歌曲。并且蔡文姬有机会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不能不说是曹操的功劳。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从外戚、宦官斗争到董卓之乱,军阀混战,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历史事实。唐朝的张怀瑾著有《书断》,把书法按好坏分为神、妙、能三品,称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将其列入妙品。群雄争霸,很少有人体恤民情,参太乐事,为黎民百姓着想,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 擅长诗歌 胸中气概歌以咏志

董卓被王允用计杀死后,蔡邕觉得董卓虽然是贼臣,但对自己还可以,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曹操不仅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建安文人的组织者,而且也是建安文坛的主将。因此,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所以,我们不妨说,所谓“建安风骨”,首先就是曹操的诗文风骨

同类推荐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热门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她是一名异能者,拥有杀伤力极强的雷电,却落到被人解剖做实验的地步!一场爆炸,她成为逐月皇朝的“天才”。十年没有长进,痴痴傻傻,分家小姐处处刁难,皇宫的凶杀谜案……竟然全都将凶手指向她!她,该如何在这个帝国立足?一次意外激发魂力,她不再是软柿子。金尊魂师?NO,NO,NO,她是九星元素师!浑身雷光,所向无敌,御兽斗智,不在话下!谁知半路杀出了一个妖孽美男硬要立她为妃,靠,赶紧跑啊!美男奸笑:跑不过我,就从了我吧。某腹黑女瞥眉:早告诉你了,本姑娘不是你的菜!某男妖孽一笑:我的小名就叫菜菜。某女一听,晕阙过去……【读者群:﹏葵花殿堂°548738502;微信公众号:kuiqi77】
  • 女人赚钱靠什么

    女人赚钱靠什么

    独立是现代女性的重要标志,女性不仅要在人格上独立,还要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独立。女性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事业是基石,是资本,是女性与社会联系并保持自信、自尊的 一个重要纽带。女人赚钱离不开经验,更离不开知识。因为经验往往是从失败中得来的,而知 识却是成功的起点。聪明的女人,如若能运用智慧的头脑辨明真伪,捕得商机,那它的“附属品”——财富,也就 “鱼贯而入”你的”私囊”了。
  • 超级阅读力训练

    超级阅读力训练

    ,人生有许多乐趣来自于阅读。也许还能洞察细枝末节,但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然而,我们亲自经历的事情却是有限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丰富的知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读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彩,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因为,则惟有出自于那些博学阅读的人士。通过阅读所体现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独处和索居时:通过阅读所养成的斯文主要体现在谈吐上;通过阅读所发展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办事的决断和处理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俗话说,一个伟大爱情的开始,总会有一个先耍流氓。一个是转世穿越的千金小丫鬟,一个是位高权重的腹黑小王爷,一次偶然的邂逅,引发之后一连串爆笑故事。看腹黑小王爷如何调教千金小丫鬟,千金小丫鬟又如何由弱变强叫板腹黑小王爷。开头很爆笑,过程很腹黑,带点小虐,结局很温馨。菜鸟一枚,擅写小白,如不喜欢,恳请绕道,更新给力,请勿拍砖!o(∩_∩)o
  • 溺宠至尊狂妃

    溺宠至尊狂妃

    她,温柔,令黑白两道都闻之色变的冷面杀手,代号“千面”,狠烈决绝,被组织放弃之后,一场意外,灵魂在柔弱不堪且被万千人唾弃的镇国公嫡女身上重生!他,冷澈,外人口中一无是处的病弱王爷,却无人知,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光华万丈,拥有怎样足以睥睨天下的霸气。就在所有人都在看她与他这一段婚姻笑话的时候,却不知,她,不再是她!既然给她再生,那么这一世,她的命不再由谁掌控!她那溢放的光华,究竟令多少人恐慌,又令多少人为之倾倒。然而这一世,她想要的是自在的生活,偏偏,天不遂人愿。*当她夺回本属于她的地位,她居高临下地看着匍匐在她面前的人,不屑道:“想要我的镇国公府是吗?可以,这个女人任我处置,再把我娘从阎王那唤回来,我这镇国公府拱手送给你。”“妹妹,既然你这么喜欢抢姐姐的东西和男人,那姐姐就把这镇国公府里的男人都送给你如何?不知妹妹到时忙得过来吗?”看着悔恨不已的前未婚夫,她只是妩媚一笑,“在我眼里,你连废物都不如。”面对趋之若鹜的男人,她冷傲:“谁若赢得了我,我便休夫再嫁。”她可以狂傲地说,“这万里河山,我助谁,谁便可得到。”*当强势的她遇到强大的他,结果,究竟是谁征服谁?她说,她的温柔,只对于他。他说,他的冷澈,只有她能融化。男强女强,强强联合,宠文无虐,放心入坑。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纯爱公主的王子(下部)

    纯爱公主的王子(下部)

    她,有着一张比校花还校花的绝世容颜,但,古灵精怪而又机智过人,怀揣着无数整人于无形的‘小玩意儿’,真的很小啊!。。。。不过,她在老师们的眼中却是一副标准的好学生模样,但是,背地里却是‘PLAY’族的二号人物,还是飚车族公认的飚车女王。。。因此,她注定不会平凡,她的出现更让某些人很不满意,比如说,那个叫。。什么。。。什么。。。四公子的,还有。。。什么。。。什么。。。火凤凰的。。。以至于更有一些叫不上名、报不上号的小杂牌。。。哼!管他的,看看还有谁敢来?冷傲而孤寂的浩;温柔而忧郁的风;沉稳而神秘的冰;以至于火爆而专情的龙;淡定而花心的云,他们都为她而心动。。。典型的公主与王子的爱情童话,看看我们的小公主到底该如何应对。。。敬请观看——【纯爱】公主的邪魅王子!===========================================================激动!激动!依依终于有自己的群了,喜欢依依的,加群号:71325126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