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500000037

第37章 实力决胜——做官还凭真实力(2)

每年元宵节前后,皇帝都要请各国使臣到圆明园山高水长阁前观看烟火、戏剧,并赐馔款待,和珅常常到使臣们坐处,“久立,视所食多少。又问臣等科名品级,故臣等谢以不安之意,即答以此是皇命,非私自来观云”。

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帝又在圆明园宴请各国使臣。宴后,和珅奉太上皇之命,传达太上皇、皇上对各国国王的问候,并接受使臣的行礼。而且还代表皇帝、太上皇“各赐酪茶一巡,果盒饼肉之馈”。总之,一切对外事务多半由和珅负责,他总能安排得非常周到细致,给外国使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他一直就在担任外交部长这一角色。

此后,和珅与朝鲜使者接触频繁,以至于在朝鲜使者的多种记述中经常可以看到和珅的名字,这也是了解和珅的历史资料。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勋爵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的使团访华,他们由英吉利海峡的朴茨茅斯港出发,分乘军舰“狮子号”和“印度斯坦号”前往中国,这在中英历史上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件事。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同中国建立贸易通商关系。以此打开中国的经济大门,为他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开拓新的巨大的市场。

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早在乾隆二十二年(1751年),朝廷就下令关闭了宁波、漳州等几处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极大地限制了中外之间的商品贸易,英国的产品迟迟不能大面积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英国政府希望能通过这一次大规模出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开新局面。

马戛尔尼一行在天津大沽登陆后,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和珅身为理藩院尚书全权负责接待事务。中英双方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中方要求英国使臣按照中方的礼仪对乾隆行跪拜大礼。而马戛尔尼则认为自己是代表大英帝国前来的使臣,不同意行这么重的礼节。清朝政府多位官员都没有谈成功,和珅只好亲自出面。

英国使臣同和珅有过一定的接触后,就感到这个中国官员与其他人不同,所以态度也有所缓和。最后双方同意采取折衷的方式,在农历八月初十乾隆万寿节庆典之前,先举行非正式会见,这时,英国公使可以按照英国礼节,行单膝跪拜礼;到了乾隆万寿节庆典之际,则必须行三拜九叩之礼。

和珅还专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缜密的礼仪程序表呈递给乾隆御览。内容如下:

“臣和珅谨奏:窃照英吉利国贡使到时,是日寅刻,丽正门内陈设卤薄等大驾,王公、大臣、九卿等俱穿蟒袍褂齐集占其应行入座之王公大臣等,各带本人座褥至澹泊敬诚殿铺设毕,仍退出,卯初,请皇帝御龙袍褂升宝座,御前大臣、蒙古额附、侍卫仍照例在殿内内翼侍立,乾清门行走、蒙古王公、侍卫亦照例在殿外分两翼,侍内大臣带领豹,尾枪长靶刀,侍卫亦分两班站立,某随从三五大臣、九卿、讲官照例于院内站班,臣和珅同礼部堂宫率钦天监副素德超,带领英吉利国正甬使等恭逢表文,由避暑山庄宫门右边门进呈殿前阶下,向上跪捧恭递占御前大臣福长安恭接,转呈御览,臣等即令该贡使此向上行三跪九叩头号礼,毕。其应入座五三公大臣以次入座,带领该贡使于西边二排三米,领其叩头入座,俟令侍卫照例赐茶,毕。各于本座站立,恭候皇上出殿、升舆。臣等将该贡使领出,于清间阁外边伺候,所有初次应行例尝该国王及贡使各物,预先设于清音阁前院内,候皇上传旨毕,臣等带领贡使,再行瞻觐。颁尝后,令其向上行谢恩礼毕,再令随班人座,谨奏。”

这份奏折里把接见过程表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接见英使的全过程完全是按照和珅的设计进行的,这几乎是接见过程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在气势汹汹的英使面前,最大可能地保障了大清帝国的尊严。

接见仪式终于顺利结束了,在此后的谈判过程中,更显示出了和珅的机智和能言善辩。英国使节向乾隆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两国进行贸易的要求,乾隆此时还沉浸在自己的大清帝国梦中,对此当然不屑一顾。他觉得对英使已经仁至义尽了,就让赶快和珅打发他们回去。

和珅为了全面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他派人前去打探。回报说英国人因远涉重洋,水土不服,已经死了三个人。和珅立刻以此为借口,对马戛尔尼说:“公使先生,听闻贵国使团中有几位随从不幸去世,我国表示哀悼。我国与你国气候差异甚大,尤其入冬以后,天寒地冻。你们远道而来,一路上也不容易,本应多留你们住些时间。我主万岁体谅你们的不易,鉴于这种情况只好让你们早些回国了。”本来要赶人家走,偏偏还要做出替对方着想的样子,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

马戛尔尼目的还没有达到,回去不好交代,当然不会轻易回国。他说了几句表示谢意的话之后,就拿出了早已拟好的条约,内容大意是要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并给他们一块地作为货物中转站。

和珅将他们安抚下来后,马上把他们的要求呈报给乾隆,乾隆对这些要求一概拒绝,并给他们下了谕旨说:“我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乃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夷人所需。至于额外贸易之事,与天朝法度不合,不准进行,天朝法制森严,每一寸土地都开于版图,不容分制,英人请求赏给土地一事,断不可行,至于英商免税、减税一节,西洋各国均属相同,亦不便将英国上税之例独为减少,公布准则一节,粤海关向有定例,毋庸另行晓谕,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全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和珅看了这道谕旨,就明白了乾隆的意思,对英国使臣也没必要客客气气。第二天,和珅立刻召见了马戛尔尼,把乾隆回复英国的国书交给他,示意他马上率团回国。马戛尔尼知道乾隆已经关上谈判大门,只好回国复命去了。

和珅从始至终都参与了英国使臣的这场觐见,他忠实地执行了乾隆的外交方针,即热情又不失原则,使马戛尔尼一行受到了最礼貌的接待,最严密的监视和最文明的驱逐。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出色完成了这次外交任务,是个充满智慧的外交家。

诗人兼管文化事

乾隆帝一生留下了四万多首诗,他一向自诩文采非凡,平日里极为喜欢吟诗作对,觉得自己的诗作上可比李杜下不让温韦。每到一处,总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学才华。遇到喜欢的景致或建筑,不仅要题名赐字,更会赋诗一首,以表明心志。

和珅本来就是学生出身,后来为了能同乾隆有共同语言,也刻意留心学习做诗,尤其是泛览乾隆的诗作,从中把握乾隆的思想脉络,所以他的诗风与乾隆极为相似,深为乾隆所爱。

历史上不乏专为皇帝吟诗写作的大家,他们用手中的笔墨粉饰太平给朝迁装点门面,为皇帝歌功颂德,这种诗作往往词藻华丽,但是空洞无物。只适合迎合皇帝的心情却毫无真情实感。和珅也是经常为皇帝捉刀,他的诗还曾受到过钱泳的称赞,说他的诗有佳句可采。

乾隆知道和珅的诗风格与自己类似,所以和珅的诗集中留下了不少奉“敕”而做的作品,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戊申》:

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

霜叶平铺青嶂红,角弓晓兵寒风劲

图未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

文修武备双含美,犹百孜孜体健行。

这首诗是和珅奉命描述乾隆帝打猎情景的,全诗可谓四平八稳,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只有真正发自作者内心,诗才会有令人感动的力量,我们要了解和珅的文学才华,决不能只看他的御前名和之作,更应该关注那些他真正情郁于中峭得不发的作品,从中才能更好的看出和珅的真实水平。

和珅的妻子冯氏在嘉庆三年(1798年)病故,和珅悲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

其一:

结篱三十载,所愿白头连。

何期中道别,入宝音容查。

屏纬尚仿佛,经关卷徒缭倒。

泪枯挽奠从,艺穴伤怀抱。

游川分比鳞,归林叹支鸟。

追思病时言,尚役争足好。(时争足疾复作)

犹忆含殓前,不冥心未了。

自此退食余,谁与伴昏晓。

抚棺一长痛,虽彼蒙藏矫。

其二: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

场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

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

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

其三:

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

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

衰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

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栓杆。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

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

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这几首诗全部采用的是五言古风,内容质朴无华却又直指人心,落地有声而让人欲哭无泪,将和珅当时的悲痛心情刻画得可谓的淋漓尽致,读者往往情不自禁产生共鸣。和珅尽管是一个御前应和诗人,但是他的作品中还是有一些佳作的,全部收集在《嘉乐堂诗集》中。

和伸不仅是乾隆的御前第一诗人,而且在其他文化方面也有功绩。和伸历任过许多官书的正总裁,经筵讲习,教习庶吉士,殿试卷官,翰林院掌握院学士和平日起居住官等职务,控制了书籍与的出版与查禁及考试,经选,教育等一切事务。

乾隆一朝在文化事业上最大的举动是《四库全书》的修纂,由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开始直至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才告初步完成,其间共历时达十年之久,《四库全书》的总裁也几经易人。最终,这正总裁的头衔落在了和珅头上,并最终在他手中完成,这是一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和珅作为这部书的正总裁,当然功不可没。

从此以外,和珅还历任过许多官书的总裁,如《开国方略》总裁,国史馆总裁等,他在各种官书总裁期间并没有闲着,总是寻找机会,施加影响。在他负责国子监石经的过程中,属下校勘官彭元瑞校仇之余,撰写了一部《不经考文提要》,献给皇上。乾隆对这本书大加赞赏。这下可气坏了和伸,就向乾隆进言说:“不是天子无权考虑经文。”谁知乾隆不加理睬,说彭元瑞乃是奉旨考证,没什么可怀疑的。和伸见这一办法没有奏效,又生一计,他说彭元瑞的书中错误甚多,他愿重写一本,对彭的书再加以修正。得到乾隆首肯后,他马上召集了几个学问高深的翰林,对彭书和经文细写研究,写成了《提要举正》一书,献给皇上,要求皇上把彭元瑞的书弃之不用,乾隆仍不是许,和伸就命人将自己主编的《提要举证》抄写三部分别放在懋勒殿,翰林院和国子监,同时把彭瑞书中涉及的字在石经上乱加篡改,最终不得不弃去不用,和伸这才心满意足。

纵观和珅一生,他的诗文虽不算上乘,但毕竟小有成就,而且在文化上的贡献颇多,可以算作一个诗人和文化人。

慧眼独识《红楼梦》

和珅一生的命运起伏,与《红楼梦》里的人物有些相似。不仅如此,和珅的一生与《红楼梦》一书的完成、面世及流传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由于和珅的巧妙安排,才让乾隆解禁了《红楼梦》。

和珅出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之后,接到乾隆帝的圣谕,要求“将违碍字句的书籍,着力查缴”,可见控制文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和珅既然是乾隆的代言人,在这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查缴“禁书”。谁知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和珅成就了小说名著《红楼梦》,因此成为一代佳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家中累世巨富,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康熙帝诸皇子争夺皇位,曹家支持皇八子胤禊,皇四子胤祺(雍正帝)即位后,曹寅被抄家。所以,十三岁以后的曹雪芹生活从衣食无忧变成了饥寒交迫,痛苦不堪。成年后,曹雪芹更加衣食无着,后来竟至以喝粥维持生活的地步。曹雪芹看破世间百态,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写《石头记》一书上。乾隆三十八年,曹雪芹惟一的儿子病死,曹雪芹不堪丧子之痛,哀痛成疾,终于不治。曹雪芹的好友敦诚在《挽曹雪芹》诗的注中提到:“数月前,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曹雪芹死后,留下了《石头记》前八十回的书稿,后四十回只有散落的一些片段和部分回目,并为成型。这本不完整的《石头记》恰似曹雪芹的一生一样命运多舛。由于书中有关男女关系的描写过于细致,被当时社会上的“道德之人”称为诲淫之书。况且书中涉及康熙、雍正年间各皇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明争暗斗的内容,故被朝廷列为禁书。

虽然《石头记》被列为禁书,但整本书内容写实,符合各阶层的阅读习惯,孤故而在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中辗转抄录,广为流传。读书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誉为奇书。但是仅限于人手相互传抄,偷偷地看,虽然坊间也有《石头记》刻本,但毕竟是少数大胆书商冒险刊发的,无法广为流传。

和珅毕竟读过书,是个爱读书之人。他早就听说了《石头记》,但是苦于无法见到内容,常常深感遗憾,因为他本身就是朝廷负责收缴禁书的官员,所以不好明着向别人索要。有一天,和珅的党羽苏凌阿恰好看到了《石头记》,一读之下竟然被深深吸引住了。于是苏凌阿花费巨资买了《石头记》的原抄本,珍藏在家中。恰好有一天,和珅在苏凌阿家里里看到了《石头记》,大为欣喜,立刻从苏凌阿那里借来,拿回府读了起来。这一读,没想到他也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和珅似乎从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的身世与曹家、书中的贾家颇有几分相似。他少年贫寒,三岁丧母,十岁丧父,靠借贷读书。继承世爵成为三等侍卫后,才有幸接近皇上充当銮仪卫侍卫。后来,凭借才学赢得了乾隆的赞赏,才有了今日的荣耀。相比之下,曹雪芹的祖父也是奴才出身,后来累官至江宁织造,是康熙年间外放的高官。曹家败落,想来那曹雪芹也是历经坎坷,尝尽了千辛万苦,看透了世态炎凉。《石头记》中的贾政虽然是达官显贵,但女儿还被选入宫中为妃。而和珅也娶了皇上最宠爱的女儿做儿媳。书中所述引起了和珅的强烈共鸣。和珅越看越入迷,渐渐地沉醉在其中,忘了周围的一切,直到仆人前来唤他用晚饭,他才发现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合上书,不免又是一番慨叹。

和珅只用几天时间就将八十回的《石头记》读完了,不由得对作者和这本著作本身心服口服,他认定这是天下第一的小说,心里还一直挂念着后面的内容,于是吩咐苏凌阿代为寻找。但是,由于曹雪芹没有完成后面的内容就撒手归天,苏凌阿只找到曹雪芹遗存的一些回目和零散的片段,和珅对曹雪芹的病逝深感遗憾。

同类推荐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第一女商:盛世耀倾城

    第一女商:盛世耀倾城

    玩个网游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原主的身份还是一个冷情冷性的少女,只是和她性格中的一面相似,而她刚醒来就不得不面对妖孽帅气的侄子,随即又发现还有暗恋肉身的超级美少年。胆敢把她当替身,小心她玩死你不偿命;胆敢把她当软柿子,对不起,本人前世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富可敌国的奸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
  • 重生之残女难为

    重生之残女难为

    一朝穿越,身份转变,现世普通女子成为古代名门庶女。掉落悬崖,几乎是粉身碎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被神医救起。没有什么萍水相逢、路见不平,有的只是刻意的“巧合”。神医世家,相府之后,哪个名衔似乎都是无限荣光,可是,又有谁能够看清那光鲜下的人心斑驳……残就残吧,反正也无所谓了……坐在轮椅上,她坦然异常。和睦相处,本来以为的亲人却总在不着痕迹的利用;遇见倾神,本来以为的良人却原来是邪佞画皮;隐居山野,本来以为的宁静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身在异世,面临暗涌不断的生活,她又会如何自处?********片段一********“怎么自处?!当然是去死了!估计还能在投胎一个好人家呢!”苏琪很是不屑的看着有些期期艾艾的艾九,表示鄙视。“……你这次来不是来安慰我的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吗?艾九无语……“不想死是吧?!那就好好活着,不就这么简单的是吗?至于吗?!”……********片段二********“吴公子是吧?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主座上的艾九有些疑惑,这人来干什么?“在下吴清。口天吴,三水清。此次是特意慕名而来!”下首那位翩翩一拱手,很是倾城。“……”慕名而来?!不会慕的是她的残疾之名吧?!艾九无语,果然用假名字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片段三*********“你的眼睛虽有旧疾,却早已痊愈,无需如此!”撇了撇对方眼睛上的白布,艾九已经无力吐槽。“嗯。可是我喜欢这样!”白衣男子温和的一点头,轻声说道。“……为什么?”“因为看得见人心!”“……”久久无语,最终憋了半天艾九还是说了一句,“应该是脑袋有毛病吧?这个我治不了,不好意思!下一位!”**********************本文一对一,有些慢热,作者经常抽风,可以无视。简介无能,欲知详情,请点击进入,欢迎吐槽,谢谢支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代天弑魔

    代天弑魔

    灭世天劫,众魔横世,玄美天界在顷刻间灰飞烟灭;群雄战意浩瀚,惜奈无力回天!一位少年身揣神秘天书,手挥熠圣飞剑在玄武大陆风云而起,代天弑魔,劲武乾坤,身渡千劫,一步步登上玄武之巅!任你魔界恶势各怀惊天魔技,我自一剑挑断,任你圣天乌龙魔法无边,毁地灭天,我自迎难而上,照杀不误!一场场打斗精彩绝伦,惊心动魄;一段段奇遇迷离扑朔,诡秘莫测;皇族公主,倾世花仙,妖艳女魔,民间靓女,玄天圣女……轮番登场,演绎缠绵绯测,扣人心弦之旷世绝恋!等级:斗魂,修罗,战皇,古仙,灵神,准尊,道尊,大尊,天尊,天圣。
  • 医手遮天:农女世子妃

    医手遮天:农女世子妃

    携随身农场空间,过美好田园生活。咦,有人窥她母族祖传刺绣之术,还想断根灭她全家?找死!农女变身凶悍王妃,灭敌人,一朝穿越成农女,搅朝堂,祸乱天下……反正烂摊子,有夫君接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