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小在纽约长大,所以保罗想回到纽约。并且,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于是,他向纽约大学申请攻读计算机学科的硕士学位,结果被录取了。他搬回到纽约,边读书,边帮助朋友们做一些有关编码、网络设计的工作。他和几个朋友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为电影做特技。
如果你认为目前跳槽对你来说是恰当的,那你就用不着惶恐不安。一旦你被雇用,老板一定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你想做得更多更好,这种不断进取的欲望将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 管理活用 ■
古人说,“顺势而谋”,“因势而动”。这种“势”,即指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客观条件。领导者对重要事件进行决断时,一定要考虑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做决定。
克莱斯勒公司的决策
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克莱斯勒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曾耗费大量资金研制生产大型豪华轿车。当这种车型投放市场时,恰好赶上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的爆发。由于这种轿车耗油量大,使用费用太贵,在市场上很不景气。公司为此大伤脑筋,曾设想从市场上撤出这种型号的轿车,或者对此车加以改进。但经过反复讨论,公司决定力求稳妥,继续生产推销这种轿车。结果在1978年的头9个月里,就损失7亿多美元,遭到惨败。公司此时才开始改变策略,组织生产低油耗的大众型轿车,但此时石油危机正处于激烈时期,市场上汽车需求量锐减,因而公司的财务亏损急剧上升,已处于回天无力的艰难境地。公司董事长为此被迫辞职,最高决策机构被改组。
很明显,克莱斯勒公司开发新轿车失败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面对石油危机阴影下的汽车市场,犹犹豫豫、畏难求安,在市场突变的情况下,未能把握时机改产低油耗轿车,从而决策失误,酿成败局。古人说“先之则不过,后之则不及”,又说“士不逢时不用,兵不遇机不动”。这些都说明做事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决策所依据的各种信息绝非唯我独有。时机成熟了,下不了决心,行动迟疑不定,别人就可能捷足先登。
11. 道高而名重
原文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译文
因为其道德高尚,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极为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注】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 解读 ■
人生有限,时空无涯;势有不至,运有穷通。所以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士,如孔子厄于陈、蔡,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搏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为后世所重。所以,只要道德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炳史册。
■ 处世活用 ■
名声不能使一个人快乐,使他快乐的是能为自己带来名声的优秀品质,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人们在德行上或是在才智方面所依赖的优秀品质。个人的天性必然对本人最为重要,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本人的影响程度实在是微乎其微。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夫妇俩生活俭朴,不慕名利。
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俗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
居里先生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回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他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在居里夫人眼里奖章不过是一块做工考究的金属而已。除了做小孩的玩具,对于她没有任何用处。居里夫人将她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人类做贡献的事业当中,她的品德已经远远超越了奖章的分量。为人处世争取名誉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分追求名声,便会适得其反。
■ 职场活用 ■
在职场中,名声对一个人至关重要。由于缺乏相应的交流,名声变成了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途径。谁都想要一个好名声。好名声给人带来的是领导的看重,同事的友善,朋友的信任。相反一个名声糟糕的人寸步难行,他没有信誉,没有保证,甚至没有朋友。好的名声不是靠吹嘘,不是靠社交能力捧起来的。好的名声需要优秀的品质做支撑。一个品质优秀的人不需要自我吹嘘,别人自然会给予褒奖。优秀的品质是靠扎实的工作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展现出来的。一个自诩道德品质卓越的人在工作中却不负责任,那么他所谓的卓越品质必然会大打折扣。
跟班的骆驼
小古名牌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本以为就业不成问题,可渴盼已久的两家大公司都将其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小古只好屈尊于一家并不知名的公司,更让他不悦的是,公司让他从最底层做起。他天天跑腿打杂,跟在别人后面还得装出一副谦虚状。
两年过去了,小古有了跳槽的念头。一次公司组织员工“新疆十日游”,在新疆沙漠上骑骆驼让小古感触颇多,他问骆驼的主人:“为什么大骆驼边上还跟一匹并不驮人的小骆驼?”主人说:“这叫‘跟班’,因为它还在‘实习’,它得跟着‘师傅’学习一段时间后才有资格上路驮游客,没跟过班的骆驼是会出事故的。”
旅游回来后,小古没有跳槽,依然当着他的小业务员。一年后,小古成了业务骨干,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小古在公司干了4年,这前两年与后两年的本质区别在于:他脚踏实地地当了700多天的“跟班”,像骆驼一样勤恳地跟班,踏实努力地工作。日子久了,一个人优秀的一面就会展示出来。小古如果没有勤奋的自我展示,是不会在领导那里树立一个好名声的,而没有好的名声是不会给他带来事业成功的。
■ 管理活用 ■
作为管理者,对下属的名声应当予以特别重视。一个有眼光的管理者绝对不会挑一个名声糟透的人做自己的员工。这不光是对自己事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不负责任。我们不妨看一看李嘉诚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出身寒门的李嘉诚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商界名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每当提起他的成功,李嘉诚总是坦然告知,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是他成功的前提。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在其长江实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他当时的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较为严重。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助他一起打江山的“难兄难弟”,果断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诸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工人,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而他自己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帮助自己学习知识。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有具备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东方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西方人。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开的。他起用的那些洋专家,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李嘉诚不但大批起用西方人,而且让西方人作为进军西方市场的主导。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谋士”。
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需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这就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部分作用。”李嘉诚这一番话极为透彻地点出了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李嘉诚选择的都是具有一定良好声誉的高级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的努力使得李嘉诚创立的商业帝国能够在今天依然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