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47

第47章 一心奉公,笃守节操——9个关于修身养性的历史经验(1)

中国古代先哲们大多视修身养性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前提。修身是要让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养性是要祛除人性中的各种劣根性。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必须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坚持正义、仁爱、诚信、谦让、宽恕,克制各种邪恶的欲望——私欲、褊狭、骄矜、浮躁等。

★经验1:勤俭是一种美德——“悬鱼太守”羊续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在南阳郡做太守。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熊耳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商经济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该地社会风气比较奢侈浮华。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送礼、托关系办事、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羊续到任后,对这种不良的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纠正一郡之风,先得从郡衙开始,要从郡衙开始,必须从做郡守的开始。于是,他暗下决心要从自己做起,扭转南阳请客送礼等不良风气。

一天,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释说,这条鱼并非花钱买来,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而来。接着他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表白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加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郡丞的深情厚谊已经心领了,但鱼还是不能收。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拿回去。他说,要是太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下。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更鲜的鲤鱼。羊续一看很不高兴,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最高的长官,怎么能一再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刚想再说几句什么,羊续已经让人从房檐取下上次那条鱼并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要不你就一块拿回去吧?”郡丞一看,上次那条鱼已经风干得很硬,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从此羊续就有了“悬鱼太守”的雅号,“悬鱼”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征引。如唐人颜萱诗“悬鱼庭内芝兰香,驭鹤门前薜荔封”;宋人徐积诗“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一千多年后,明朝民族英雄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喜剩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外,闲阅床头几卷书。”

经验要诀:

勤俭是一种美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乃养身之良训。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中华人们共和国建立后,作为治国经验,毛主席也提出“勤俭建国”的方针。生活中每个人,应当杜绝奢侈浪费,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美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告诉我们,抛却功利,抛却浮躁,抛却盲目,面对功名,利禄,前程,金钱,视之“于我如浮云”,宁静安定,宠辱不惊,不要急于求成。

★经验2:完胜祁山,始于诚信——孔明伐魏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再次出兵祁山。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指挥战斗,命令司马懿统帅费曜、戴陵、郭淮诸将领。司马懿让费曜、戴陵二将屯扎,自己率大军直奔祁山而来。面对兵多将广、来势凶猛的魏军,诸葛亮不敢轻敌,于是命令部队占据山险要塞,严阵以待。魏蜀两军旌旗相望、鼓角相闻,战斗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紧要时刻,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已由新兵接替,正整装待返故里。魏军有30余万,兵力众多,连营数里。蜀军在这8万老兵离开之后将更显单薄,众将领都为此深感忧虑,而那些整装待归的战士也都在担心,生怕盼望已久的回乡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估计要到这场战争结束方能回去。

于是不少蜀军将领进言希望留下这8万兵员,延期一个月,等打完这一仗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道:“统帅三军必须以绝对守信为本,我岂能以一时之需,而失信于军民。”诸葛亮停了一停,又道:“何况远出的兵士早已归心似箭,家中的父母妻儿终日倚门而望,盼望着他们早日归家团聚。”遂下令各部,催促兵士登程。此令一下,所有准备还乡之士在觉得意外之时也欣喜异常、感恩涕零,纷纷说:“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咱们应该以死报恩”,均要求留下参加战斗。那些现役士兵也受到极大的鼓舞,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痛歼魏军。

诸葛亮在紧要关头不改原令,使还乡的命令变成了战斗的动员令。他运筹帷幄,巧设奇计,在木门设下伏兵。魏军先锋张邰是一员勇将,被诱入木门埋伏圈中,死于乱箭之下。蜀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魏军大败,司马懿被迫引军撤退。犒劳三军之时,诸葛亮尤其褒奖了那些放弃回乡、主动参战的士兵。蜀营中一片欢腾。

经验要诀:

“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成为最贫穷的人。”

诚信,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秩序。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当我们仔细分析一个很成功的管理者时,我们会发现他(她)在做人做事方面真正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之处,特别是诚信。这些闪光点使他(她)有效地避开了那些致命的挫折和失败,少走了无数弯路,并不是靠着贵人相助,事实上,就是机会和贵人也是有所选择的。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经商有经商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分寸,处世有处世的方圆,亘古依然,如今,我们更需要诚信。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不讲诚信的人,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足,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经验3:施惠于民,以争民心——齐景公治国

齐景公到了晋国,与晋平公饮酒,乐师师旷作陪。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说:“君主必须施恩于民。”齐景公来到馆舍又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又说:“君主一定要施恩于民。”齐景公出了馆舍,趁着师旷来送行,又道。师旷还是说:“君主一定要施思于民。”齐景公回到住处,苦苦思索,酒还有醒,已经悟出了师旷的话的含意。

原来,齐景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尾,一个叫公子夏,都很得齐国民众的欢心。两个弟弟家都很富贵,民众争相依附,势力可以和公室相抗衡,这可是危及君主的迹象呀!

这么一想,齐景公豁然开朗,现在师旷一再劝我施恩于民,目的是要我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于是,齐景公火速返回了齐国,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结饥饿的贫民,打开府库,把多余的钱财分给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使得粮仓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府库中没有多余钱财。把没有亲幸过的宫女嫁了出去。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按时供应衣服和粮食。

民心,固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齐景公用施惠于民的方式,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最终,民心归顺,百姓依附。他的两个弟弟竞争不过他,只好逃到外国去了。

经验要诀:

高效人员管理的关键就是“以人心为本”,实现人与人“心”的和谐,所以,作为管理者就要“攻心”,要一眼抓住要害;对自己的心要加强“修炼”;对上级的心要积极“赢取”;对平级的心要善意“经营”;对下级的心要切实“亲和”。正如武侯祠的名对“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总之,要实现高效的人员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攻心”是上上策。

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教育的等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的攻心活动。很多人进行攻心却不懂得攻心术,所以到处碰壁,而另一些人则依靠攻心术达到了目的或取得了成功。现代人交往范围扩大,各种事务增多,更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攻心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经验3:柔道中兴施“软骨法”——刘秀施“仁”政

仁德与政治是一对孪生姊妹,又是一对天生的仇家。没有仁德的政治是没有合法性的政治,而没有政治保障的仁德往往又非常脆弱;政治往往摧残仁德,而仁德却又成为政治的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文治与武功,并且将文治放在武功的前面,意思是文治在先,武功在后。那么,什么是文治呢?一般来说,文治就是以仁政治国。唯有施“仁”政,才能深受民众欢迎,才能令天下长治久安。在总结前朝失败的基础上,后汉光武帝刘秀确立了一套新的治国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文、以柔治国。

64-汉光武帝

(扫描三才图会549下左图)

早在征战的时候,刘秀就认识到儒学的重要性。所谓“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他想方设法把一些著名儒学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或任以官职,或冠以衔号。这样他身边很快就集中了如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著名学者。刘秀对他们以礼相待,或听取他们的策谋,或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学识从心理上威服僚属,抑制他们居功自傲的情绪。

刘秀自己就是一个爱好儒学的人。当朝廷议事结束以后,经常与文武大臣一起讲论儒学经典里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觉。太子刘庄劝他重视健康,保养精神,他说:“我喜欢这样,不觉得疲劳。”刘秀有时亲自主持和裁决当时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自从平息隗嚣、公孙述以后,除非紧急时刻,刘秀从不讲军旅问题。皇太子曾向他问起有关攻战的事,他说:“这个问题不是你所涉及的。”有一次,有人上书建议趁匈奴内部分裂而又遭到严重灾荒的机会,用几年的时间一举消灭匈奴。但是,为了民众的安居乐业着想,他坚决地否定了这个建议。

刘秀如此倡导儒学,不言兵事,为的是筹划着改造他的官吏队伍,以适应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转变的这一根本需要。他本来的官吏队伍,多是在战争中凭军功提拔起来的。这批人善于斩将屠城,但也喜功放纵,对于治理地方、安集百姓均不相适宜。他们即使有些不顺手、不听使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违背法纪,刘秀也不便对他们有过于严格的要求。随着战火的平息和儒学的活跃,刘秀逐渐改变了官吏队伍的素质和结构,用文吏取代功臣,功臣们交出手中的权力,离开官位,各自回到家中养尊处优。

刘秀少时生性温柔,缺少凌厉之气。即帝位以后,仍是如此。有一次刘秀回到家乡,同族的婶子大娘们见了他这个当了皇帝的侄子,接受着他的赏赐,喝着他设下的酒,异常喜悦。叫着他的名字相互议论说他小时候谨慎诚实,对人厚道,不计较小事,什么都好,只是太温柔了些。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刘秀并非说笑,他的确是要以“柔”作为治国之道。

刘秀的“柔道”,首先表现在征伐占领之后,注重安抚,以民为重,不事屠戮。凡是投降的,只把他们的首领送到京城来,对小民百姓,则遣散回家,让他们种地,拆掉他们的营垒,不让他们重新聚集。他主张征伐战争不一定要攻地屠城,要点是安定秩序,召集流散的人口。

刘秀“柔道”的第二个内容是: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奴婢的政令。建武十一年下诏书宣布:“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于用火烧烫奴婢的,按法律论罪;对被烧被烫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废除奴婢射伤人判死刑的法律。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诏书宣布:被卖的妻、子愿回到父母身边去的,听其自便;敢拘留者,按法律论罪。建武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一再下诏宣布:自建武八年(公元32年)以来被迫当了奴婢的,一律恢复平民身份;自卖的,不再交还赎金;敢拘留者,按《略人法》(针对当时青州、徐州一带豪强势力抢逼弱民为自己当奴婢的法律)从事。

刘秀“柔道”的第三个内容是:减刑轻税,并官省职。建武七年(公元31年),下令京都地区及各郡、国释放囚犯,除犯死罪的一律不再追究外,现有徒刑犯一律免罪恢复其平民身份;应判两年徒刑而在逃的罪犯,由地方官吏发布文告公布姓名,免治其罪,使其放心回家。建武六年(公元30年)诏书宣布:因军队屯田,储粮状况好转,废除征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制度,恢复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实行的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田税制度。

汉朝的官府及吏员设置在汉武帝时曾大为膨胀,庞大的官僚机构是造成汉武帝及以后时期民用匮乏的重要原因。刘秀即位后大量合并官府,减少吏员。在这个问题上,刘秀也表现得很有气魄,仅建武六年(公元30年)对县及相当于县的封国进行调整,“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些措施使费用大为节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刘秀作为明君,从不恣意放纵,豪华奢侈。他不喜饮酒,不喜听音乐,手不持珠玉。他曾令太官(掌管膳食的官职)不要接受郡、国奉献的珍馐美味。将远方异国进贡的名马宝剑,赐给骑士。汉朝自武帝以后,后宫掖庭人数达到3000之多,除皇后以外,有爵秩品级的就分婕妤、容华、充衣等14个等级。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刘秀在世时要预建陵墓,名日寿陵,特意叮嘱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坟,低洼处只要做到不积水就可以了,而且将来要像汉文帝那样,不随葬金宝珠玉。

刘秀常常显示出一种恢廓大度、平易谦和的气貌。焚烧王郎文书以安人心,宽宥朱鲔以降洛阳,表示诚信以服铜马,都是常被人们称道的事例。

同类推荐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比较大型经典的海战。主要包括:登陆冲绳岛,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马绍尔群岛海战等。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热门推荐
  • 贞观幽明谭

    贞观幽明谭

    故事以唐代贞观末年的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自幼背负诅咒的少年巫师明崇俨在追寻自己身世之秘的过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作品中人物众多,架构也铺陈得极开,但是内容精彩紧凑,各条线索交织依存,扑朔迷离,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 恶魔总裁的妻子

    恶魔总裁的妻子

    复婚系列:有没有搞错,为了不让侦探社倒闭,竟然让她去拿那男人红杏出墙的证据?没想到他这么帅,可惜了那张帅脸。不过现在可不是感叹的时候,HoHo!她很成功,接下来就是拍照。咦?好奇怪啊!怎么头晕晕的,为什么不是他晕而是她晕呢?她要彻底把他从记忆里清除,可是真的会如她所愿吗?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名门俏老婆

    名门俏老婆

    噬血般残忍冰冷的总裁看到了清纯的小丫头后,每天送花,送早餐,却未能打动她。“要怎么样,你才会做我的女人呢?”付昊然轻挑双眉,一脸温柔。“是不是,我要什么,你都给呢?”韩凝梦俏皮的脸上挂着一抹邪恶的笑容问!付昊然深勾薄唇,得意点头:“是的!”“那好,我要你的遗产!你给吗?”韩凝梦洁白的脸上一沉,冷冷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错位

    灵魂错位

    搞不明白,“穿越”这种玩意怎么会落在我的头上?从十九岁起,父母出“意外”车祸的那一刻起,我便也顺道的丢了“良心”和“人性”那玩意儿。果断的退学,本是学美术的我毅然走上了从商的道路。接下父母一手创立起来的公司,直到五年后的现在。只是一次醉酒而已,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我醒来的时候却是另一个女人的样子?我有我的记忆,可这该死的女人是谁?还有,那乱七八糟,无颜六色的是什么?头发?还是我的?为什么我好好的一个耳朵,上面多了“无数个”耳钉?而且,怪怪,我穿的这是什么衣服啊?能蔽得了体吗?怎么没干脆披块破布得了?天,看这房间的摆设明明还是现代没错啊。可我是怎么回事?穿就穿吧!没穿到古代也算是我幸运了。习惯了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我可不想往古代那里去遭什么没电没冷气,没交通工具的罪!可是,可是也别让我一个堂堂大公司总裁穿到一个妓女的身上啊!最最最过分的是,居然还是我“误会”了!这个妓女,啊,不,应该说是叫“连红”的女人居然已经结婚了,还有了个儿子?而且还是连声企业里面最大的股权拥有者?天!这都什么事啊?强烈推荐我的都市完结作品:女老总的弱受老公。我的作者群号,黑血屋,107528062(亲亲,管理者并不是我,所以你们在加入的时候,请注明“血儿”两个字哦)
  •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钱人是社会的胜利者,也是强者。在有钱人与穷人的对决中,总是以有钱人的胜利而告终。
  •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中蕴含着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与真知,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有力工具。本书以编年体通史的方式,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清楚地看到中国及世界各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过程,了解其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