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45

第45章 争权夺利,结党营私——12个关于结党弄权的历史教训(6)

王振就不那么客气了,他想方设法地寻找任何可乘之机,构陷排挤“三杨”。

王振真是老奸巨猾,在他构陷排挤三杨之前他先把三杨的势力削弱,把三杨架空,那时他再动手,更为容易了!首先他把目光瞄准了六部和地方官身上,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方面拉笼班底,一方面排除异己。同时,还把“三杨”和内阁给逐渐架空,使他们指挥失灵,让地方要听司礼监的指挥。

这种办法,多半是假借英宗之手而得逞的。

英宗登基不久,王振就用这一手段整治过原兵部尚书等人。原兵部尚书王骥、兵部侍郎邝野按朝廷旨意研讨边防军备。此事关系重大,他们多讨论了几天,所以其中有好几天没有回奏。本来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过去也不是没有先例。可是,王振在英宗面前大加煽动说:“陛下,这是他们眼里没有圣上,欺负圣上年幼无知。要是在先皇帝那里,他们敢这样做吗?”

英宗年少气盛,经王振一煽动,不禁勃然大怒。他把王骥、邝野等人招来,当面加以训斥,并以欺君之罪把他们逮捕下过狱。被关的不过几个人,它起到的作用却是使其他朝官一个个心惊肉跳。

后来,王骥出狱后,就乖乖地站到了王振一边。王振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对军事比较在行,王振仍然让他到兵部供职,他对王振的主张完完全全做到惟命是从。

兵部被摆平了,王振又把手伸向六部的其他部门。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刑部尚书魏源、侍郎何文渊;礼部尚书胡荧都被王振以种种罪名逮捕下狱。没多久,六部中竟有一半尚书下过狱,礼部尚书胡荧还是朝廷执政的顾命大臣之一。这些人都能被抓起来,“三杨”心里是什么感觉?

这种威慑,不仅使群臣镇恐,连“三杨”都不会不感到可怕。

俗话说,柿子挑软的捏。王振看准了户部尚书刘中敷软弱可欺,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整他。第一次逮捕,是为了吓唬吓唬他。没过多久,王振又一次借故找茬,再次逮捕刘中敷,同时逮捕的还有侍郎吴玺、陈常等人,甚至准备将他们置于死地,还无端地折磨他们。当时京城中的官员们都在谈论一件“重大新闻”:刘中敷、吴玺、陈常等人在长安门外的监狱中,被戴上了重枷,并长达16天之久。堂堂朝廷命官,竟然被施行如此大刑,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惊。

如果说,刘中敷是王振“杀鸡儆猴”的一个活样板,那么,对于谦的冤狱,就是对“三杨”的直接威胁了。

于谦是永乐年间中进士的,他有德有才,有勇有谋。宣德年间,他以朝廷御史的身份巡按江西期间,曾经以不凡的胆略和卓识,为地方昭雪冤案达数百件之多。他的政绩引起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的注意,以后又在杨士奇的举荐下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于谦禀性耿直,为政清廉,不仅自己两袖清风,而且从来不向上司献媚。相比较而言,当时确实有些官员在争相逢迎王振。于谦身为朝官,又经常奉命巡按地方,按理说,他想要讨好王振,机会很多。可是,他每次进京,从来不去拜谒王振,更不会去向他送礼巴结。王振对于谦的傲慢,简直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对任何人来说,要找点茬,挑点毛病,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了教训教训这个傲慢的于谦,同时也警告警告“三杨”,王振找了个借口,也把于谦投入了监狱,一关就是3个月,甚至还想把于谦置于死地。后来于谦获释出狱,官职又被降为大理寺少卿。

可以说,这是王振在直接向“三杨”发起挑衅。

这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不幸去世,朝廷里失去了唯一一位能钳制他的人。而当时的内阁,准确地说也失去了它昔日光辉灿烂的时刻。三杨之一的杨荣因接受靖江王朱佐敬的贿赂,已被群情激愤的大臣所不容,再加上王振有意地火上加油,精神随之崩溃,在两年前郁郁而终。杨溥年老多病,无力料理朝政,并在三年以后溘然谢世。三杨内阁只有杨士奇苦苦支撑局面。但遭糕的是,就在太皇太后张氏去世的当月,便遇上了麻烦。事情是这样的。原来,杨士奇的儿子杨稷在地方上仗势欺人,犯有命案。其实,杨士奇知道这些事,这也正是他的一块心病。杨稷这孩子不成器,杨士奇几个儿子中就数他最不争气,大概和从小娇生惯养有关。为了这事,杨士奇真是伤透了脑筋,不知费了多少口舌,甚至重棍也打过好几回,结果都无济于事。

王振对此先是不露声色,接着便是派人到杨士奇的老家暗中调查,搜集到不少材料,然后指使亲信狠狠地向英宗奏了杨士奇一本,说他纵子肆虐乡里。可是,英宗这点头脑还是有的。他知道,杨士奇是朝廷重臣,要搬动杨士奇必须经过太皇太后。所以,凡是涉及杨稷的奏章,他都一概压下不问。

王振见英宗对此事不予追究,知道这事不能着急,便变着法子,隔三岔五地指使亲信弹劾杨稷。这些事,杨士奇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事,犹如把他放在文火上慢慢地煎熬那么难受。终于有一天,杨士奇向英宗提出,自己老病在身,要告老还乡了。

当然,这正是王振所希望的。

80岁那年,杨士奇离开了人世。尽管英宗给了他很高的名誉,赠与他太师头衔,还授予他封号“文贞”,然而还是没能保住杨稷。

太后和三位老臣相继殁世,使王振彻底摆脱了一切束缚,他可以大胆妄为了。

以史为鉴: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来阴招这一方法一直为历代奸臣奉为生存之道,多少正直忠臣也因为这一招而落得个丢官掉脑袋,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的小人得志,好人不长寿的事情。

★教训98:权力让他“龙性难撄” ——顺治继位

从懂事起,顺治就完全生活在一种和平常儿童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每日晨昏参拜,四时祭祀叩首,数不清的繁琐礼节要遵守,汗牛充栋的典籍须学习,最使他伤心的是在睿王多尔衮摄政期间,“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

多尔衮摄政长达7年,这就是说,顺治从6岁到14岁亲政之前,每隔几个月才被允许见一次仅隔几墙之遥的母亲,人间还有比这更摧残人心、冷酷无情的事情吗?因此,顺治视“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自己”的乳母李氏如同亲生母亲,感情十分挚厚,甚至超过其生母孝庄皇太后。而对于给他带来痛苦的帝位却看得很轻,或者说十分反感。

顺治的童年生活,就在这缺少母爱、缺少温暖,更无儿童天然情趣可言的冷酷刻板的宫廷内悄悄逝去。这种儿童时期所蒙受的巨大心理创伤,是终生也无法弥合的。

顺治(名福临)能够以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的身份登基称帝,完全是一场历史的偶然巧合,是多尔衮和豪格两人争夺皇位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61-顺治

随着顺治皇帝年龄的增长,多尔衮的地位日益强烈地受到潜在威胁,他不得不日甚一日地加强对皇帝的控制。多尔衮辅政不久,便借故将政敌豪格和济尔哈朗贬下政坛,其权势已达到“代天摄政,赏罚拟于朝廷”的地步。但他十分清楚,对手的势力仍十分强大,一直耿耿在心等待着反戈倒噬的时机,一旦即将亲政的顺治皇帝倒向对手一边,自己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早在顺治即位之初,多尔衮就采用阻止其学习的愚昧政策,企图将少年皇帝变成无知无识的玩偶以达到自己进取帝位的目的。

顺治还在盛京(今沈阳)时,都察院承政满达海、给事郝杰等人就多次疏请选择博学之士,对皇帝“朝夕论讲,及时典学”。入关以后,大学士洪承畴、冯栓等人鉴于统治汉族地区的需要,联名上奏,称:“皇上满书俱已熟悉,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尽备于六经。一日之间,万机待理,必习汉字、晓汉书,使上意得达,而下情得通。伏祈择满汉词臣,朝夕进讲。”

但多尔衮一律回绝,不予采纳。顺治后来回忆道:“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失此学。年至十四,九王(多尔衮)薨,方始亲政,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根本不像《清实录》中吹捧的“一目辄数行下,不由师授,解悟旁通,博于经籍……”云云。

施行愚昧政策者只能说明自己的愚昧。多尔衮对顺治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恰恰“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顺治更快、更坚决地推到了反对者的行列内。

亲政之前的顺治皇帝,除了暗自痛恨这位身材细瘦、一脸虬须的皇叔父之外,更多的却是恐惧和不安,因为多尔衮是清帝国的实际创造者,而且可以随时用各种借口和方法废掉福临。

“睿王摄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这种徒居皇帝之名而无其实的状况,一直折磨着顺治,使他常常处在巨大的自卑、痛苦和压抑感之中而无法自拔。于是他常常借故鞭打近侍,以发泄无名怒火。直到木陈态和尚入宫时的顺治十六年,时距顺治帝之死不到两年,他还见顺治皇帝“不时鞭扑左右”。因借“禅问”时劝谏道:“参禅学道人不可任情喜怒,故曰‘一念嗅心起,百万障门开’者是也。”顺治点头道:“知道了。”时隔不久,近侍李国柱悄悄对木陈态说:“如今万岁爷不但不打人,即骂亦希逢矣。”可见顺治皇帝打骂近侍是多年的老毛病。而挨打者只知皇帝“龙性难撄”,却不知这是顺治对皇叔父淫威不满的间接发泄方式。

福临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为巩固福临的地位依满族习俗下嫁多尔衮。

多尔衮则从摄政王进叔父摄政王,进皇叔父摄政王,进皇父摄政王。并遵满蒙联姻的既定国策,行皇父为皇子择婚之权,为福临迎回了他的第一位皇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

同类推荐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热门推荐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幻龙九重天

    幻龙九重天

    仙术?法术?神魔鬼怪?万千世界?遇到我天佑,通通去死!千万法术尽在手中,少年一路斩妖除魔,凭借各种神通,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从良公子傻金枝

    从良公子傻金枝

    小白领蒋涵离会见情敌时,被一道天雷劈成了糊状物,什么?劈错了?好吧,那就回到古代去享福!一纸浮名,不过是水月镜花。人生苦短,到不如纵情吟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你没命回去哭!我蒋涵离阎王殿有靠山,金銮殿有太后,想压我?别说门,窗户也没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田园谷香

    田园谷香

    重生农家小萝莉,家长里短是非多。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人奔小康。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感谢《锦医夜行》作者未眠君做的封面!
  •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血腥轰炸,惨烈惊世。政要、平民,空中搏杀、外交风云……四个家庭演绎血与火中的人生命运、民族命运。周恩来运筹帷幄,蒋介石“以拖待变”,汪精卫无耻叛国……本书披露个中情景。中国脊梁,抗战史诗。把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霸道狂少

    霸道狂少

    应届毕业生秦天成遭遇无良老板,不仅被恶意欠薪,还被老板的狗腿子殴打,不想却因此获得修真传承……灵丹妙药,太普通的别来找我。强化身躯,超人的身体素质相信能满足你的要求。金钱财富,靠,这些东西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在各领域各显神通,神不是万能的,而我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