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200000044

第44章 梦境篇——天亮后,和自己说分手(1)

■ 为何有梦?——梦境心理动因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甚至连一些动物也会做梦。做梦的生理原因,简单地讲,就是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很多人会问,人做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不做梦又会怎么样呢?

1. 做梦有利于人体心理平衡

人在做梦时大脑右半球活动比较频繁,而不做梦时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活跃。人在昼夜活动过程中,时而做梦时而清醒,于是,神经和心理活动得以交替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说,做梦有利于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维持良好状态,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2. 做梦有利于保证机体和心理的健康

人不做梦会怎么样呢?有关学者曾做过一项实验:密切监视睡眠者的脑电波,一旦发现做梦的征兆,就立即将其唤醒,如此反复进行。结果,一段时间后,被测者出现了一系列的生理异常,如神经系统机能减弱,体温、血压、皮肤的电反应能力等明显增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不良心理反应,如紧张、易怒、焦虑、感知幻觉、记忆障碍等。可见,做梦有利于保证机体和心理的健康。

3. 做梦象征大脑健康,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最近的研究证明,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思维正常的象征和需要,是大脑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长期不做梦,或长期噩梦连连,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睡眠定然不好,而且大脑或其他脏器也有可能出现问题,需要警惕。

■ 解梦不是算命——梦的暗示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大体了解了做梦的好处,但那些都是比较容易觉察的和浅层次的,梦的蕴涵不仅限于此。这就需要提及解梦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解梦就是用梦来算命,这样理解仍然是浅层次的,会忽视梦的暗示。如果不去关注梦的暗示,你就无法解读梦要告诉你的信息,生命也就失去了许多色彩。那么,梦到底有什么深层的暗示呢?

弗洛伊德既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著名的解梦大家。他认为,梦不是人们混沌、荒诞意识的产物,而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有利于某种愿望的实现;梦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矛盾、欲望和情绪的虚拟、象征性的反映,可以满足人在现实中无法或暂时无法满足的某种渴望,如此可以维持心理平衡,保证睡眠质量。

在研究梦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多次以自己为对象进行实验。比如,一次实验中,他故意吃很咸的食物、喝很少的水,然后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眠,之后他梦见自己痛饮甘泉。他得出结论,梦中喝水可以缓解口渴,这样他就不必非得醒来,从而保证了睡眠质量。再比如,他平时早睡早起,有时故意晚上工作到深夜,这样早上就会贪睡。结果到了早上,他梦见自己起床梳洗。他认为,这样自己心理上就有了交代,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睡下去。

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理论,给许多人分析过梦。

例如,有位朋友的妻子梦见来月经,请弗洛伊德释梦。他问她是不是想要孩子,她说不想。于是弗洛伊德告诉她:“很不幸,你可能怀孕了。”还有一次,一位夫人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弗洛伊德认为她怀孕了,而且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因为她希望将要出生的孩子比第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奶水吃,所以梦见满身乳汁。弗洛伊德的推测是比较合理的。

一位女病人的例子也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这位女病人下颌病痛,医生要求她每天晚上都要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可到早上她总是发现脸上的那些冷敷用的布袋被扔得远远的,医生就责备她。她解释说,其实她也不想这么做,肯定是做梦弄的。她白天老是想,如果有人替我得病该多好,到了晚上就梦到自己在一个剧院的包厢里观看演出,突然想起了正在医院里忍受病痛折磨的A先生,就不禁联想到自己的下颌有没有病痛,于是用手去触摸,发现东西贴在下颌上,便用力扯下来扔掉。她梦里的那位A先生其实是她的一位朋友。显而易见,她在梦里实现了将病痛转嫁到别人身上的愿望。

梦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弗洛伊德指出,儿童的心理比成人单纯,所做的梦就比较简单、单纯。他认为,梦本质上都是愿望的达成,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小孩的梦虽然比成人的梦简单、枯燥,是简单明显的愿望达成,但却证明了人的梦的本质。

比如,弗洛伊德的小女儿8岁的时候,对邻居家那个叫艾米尔的12岁小男孩很有好感,喜欢和他玩,而且总是玩得十分开心。有一天早餐时,小女儿兴奋地告诉家人:“昨晚我梦见艾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和我们一样叫爸爸、妈妈,和我们同睡一个房间,妈妈进来,在每个人的枕头下塞了一块巧克力。”可见,小女儿想让那个小男孩成为自己永远的好朋友,于是通过简单的梦满足了愿望。

实际上,把梦完全理解为愿望的满足是全面的。弗洛伊德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可以预言将来。

尽管自古至今有很多的人研究梦境,提出了很多理论,但梦的奥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它仍然在吸引着许多人去探索。

■ 今夜,梦醒难眠——灵异之梦

1. 心理作用下的梦幻

一位女士梦见自己在某商店门口遇到从前的家庭医师,而巧合的是,第二天早上她出去逛街,真的就那个商店门口遇见了他。她将自己的“预知之梦”告诉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详细查问,发现这位女病人早上起床之后,并没有想起自己昨晚的梦,只是在遇到老医师之时,才认为自己昨夜曾梦到过这次相遇。原来这位女病人多年前在医师家里认识某位男士,两人一见钟情,一直来往了很多年。而就在做梦的前一天晚上,她等他到深夜,可他却没有来。弗洛伊德说:“我很快就了解,这个梦的意思是说:‘啊,医师,你让我想起了旧日时光,那时他多看重和我的约会,我从不会白等’。”

上例中的女士,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熟悉感,在遇到老医师时一下子浮现,想“重温旧梦”的念头“转移”成她在梦中与老医师相遇的想法。

除了美好时光,还有些人存在“景物”的熟悉感,即在初到某个地方时,忽然觉得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似曾相识”,好像在梦里见过。这也可能是另一种压抑心理的“转移”。

一位女士12岁时发生过一件怪事,许多年来都无法忘怀。当年她到同学家做客,一进同学家的庭院就觉得以前曾经来过,进入客厅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她确实未曾来过这里。弗洛伊德分析指出,这种“熟悉感”其实是来自另一种“熟悉感”。原来这位同学有个因病即将去世的弟弟,这位女士去同学家之前已经知道此事。而女士自己唯一的弟弟在几个月前曾患重传染病,导致她被送到远方亲戚家隔离,因而可能有过期望弟弟死亡的心理,但被压抑住了。在拜访同学家时,女士可能模糊地想起自己在几个月前也有类似熟悉的处境,并将这种熟悉感“转移”到同学家的庭院、客厅上。

也就是说,在某种幽微的心理作用下,我们会觉得做过某个梦,但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做过。

2. 潜意识洞察力

有位男士,多次梦见自己的手臂及嘴巴麻痹痉挛。没想到几个月后竟梦境成真,他的手臂真的产生了局部麻痹的现象,而且发现麻痹来自于梅毒。他为什么能够做出“预知之梦”呢?这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分析:生理上,梅毒发作很隐蔽,这位男士可能在夜梦中感受到一些轻微的袭击而做了这样的梦;在心理上,男士心中或许早有感染梅毒的忧虑,在梦中,这些隐忧活跃起来,促成了“预知之梦”。

一位先生与一位小姐经人介绍,见面相亲,彼此印象良好。见面后当晚,先生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位小姐和她结婚后给他戴了“绿帽子”,还独吞了他的财产,将他赶出家门。惊醒之后,他不停责备自己疑神疑鬼,并努力忘掉这个梦。后来,他和那位小姐成为了恋人,一段时间后结婚了。结婚两年后,他妻子真的在外面找了个情人,还要求和他离婚,将他赶出家门。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这个“预知之梦”其实来自于这位先生潜意识的洞察力。他们初次见面时,先生就对这位小姐有一种水性杨花的直觉,但小姐的外在形象却又给先生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于是他压抑了自己的“疑心”。可被压抑的直觉在夜梦中可以大肆活动,从而产生了“预知之梦”。

上面的例子说明,“预知之梦”有时候可能来自于人的潜意识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可分为生理洞察力和心理洞察力两种。上例中的那位感染梅毒的男士所做的梦是两者兼而有之。

3. 自我兑现

一位先生要发奖金了,很高兴。可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领了奖金回家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忙回去路上寻找的时候,路人都冲他笑。他醒后感觉很不祥,于是第二天领了奖金之后,放在皮包里,使劲抱在怀里,并在回家路上不时打开来检查一番。没想到这番动作被小偷盯在眼里,尾随他到一辆公共汽车上,割破他的包,偷走了他的钱,而一车的人看在眼里,却没人吱声。

清初大儒朱竹坨自幼喜欢吃鸭肉。年轻的时候,他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行经郊外,路过一个大水池,池中蓄养了好几千只鸭子。看鸭的童子对他说:“这是先生您一生的食料。”朱竹坨在81岁时,生了小病而卧床休息,又梦见自己路过年轻时代梦过的那个大水池,可这一次水池里只剩下了两只鸭子。他醒来后觉得此梦不祥,就嘱托家人不要再烹杀鸭子。可不巧女儿回来探望父亲,知道他喜欢吃鸭肉,就在家里宰杀了两只鸭子,带来孝敬父亲。朱竹坨呆呆地望着这两只煮熟的鸭子,甚是抑郁,心想:我命休矣。结果当天晚上,他真的死了。(出自清人笔记小说《秋灯丛话》。)

如果太在意自己的“不祥”之梦,并为此而采取了某种行动,那么这个梦就有可能成为自我兑现的预言。表面上,那位先生的梦真可谓有预见性,但如果他不因忌讳梦而频繁查看包里的钱,可能就不会有小偷盯上他,钱也就可能丢不了。可以说,那位先生自己兑现了“预知之梦”。同样的道理,朱竹坨也自我兑现了梦境。

4. 记忆扭曲

据英国“灵学研究会”的报道,19世纪英国高等法院中声望甚高的一位老法官洪恩比爵士(曾担任过在上海的“英国最高领事法院”的首席法官)于1984年讲述了自己的灵异梦境事件。

1875年1月19日晚上,洪恩比爵士晚饭后在书房里写一份第二天将判决的某个案件的判决文摘要,这份摘要准备给某报的记者A先生。写完摘要,他将它装在一个信封里,让佣人送去给A先生。要知道,当时的报纸,从拿到稿子至刊出,至少需24小时的时间,所以洪恩比法官给A先生的判决文摘要,等到报纸刊出时,他已在法院做完了判决。当天晚上入睡后,他听到有人在敲门,原以为是佣人来查看暖炉的火,就叫他进来,但在朦胧中看到进来的是记者A先生。他非常不悦,对A先生说:“我的佣人在11点半已将判决文摘要送给你了,你回去看吧!”但看起来脸色有点苍白的A先生却不肯走,他说:“时间很紧迫,请你口述判决摘要,我记在我的笔记本上。”说着就掏出一本笔记本。洪恩比法官看看钟,时间是1点20分左右,他怕吵醒太太,只好将判决摘要口述一遍,A先生则忙着速记。最后,洪法官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让一名记者闯进我的房间来。”而A先生竟然也说:“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和你见面。”他在抄完摘要后,就告辞了。

第二天,洪恩比到法院,法院的听差进来帮他穿上法袍时,说某报跑法院新闻的记者A先生在昨天深夜去世了。他心里一惊,在追问之下才知道A先生昨晚在他的房间里写稿,他太太在凌晨1点30分去看他时,发现他已经死了,笔记本掉在地板上。洪恩比法官借来A先生掉落的笔记本,发现上面写着:“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今早对本案做出如下判决……”接下来则是一些看不清楚、潦草的速记笔迹。洪恩比法官觉得此事太过蹊跷,就委派人去查询A先生的太太及佣人。他们回来报告说,A先生是死于某种心脏病,当晚他并未外出。

英国“灵学研究会”对大法官的灵异梦境事件深信不疑。不仅有人证、物证,还有专门人员的调查,再加上洪恩比的身份和多年的封口不提,让人觉得这实在不像撒谎。

但后来有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此事展开了调查。调查者发现那位A先生的真实姓名为体朗·尼文斯,是《上海快报》(Shanghai Courier,一份在上海发行的英文报)的编辑,确实死于1875年1月20日,但是死于早上9点,而非凌晨1点。而且法院没有为尼文斯的死亡展开调查。这些出入之处,使洪恩比灵异梦境事件变成了谎言。但调查者认为,洪恩比法官没有理由开这么大的玩笑,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他在尼文斯死后,做了类似上述的一个梦,多年之后,梦与事实的先后顺序模糊了,记忆的扭曲使他误认为自己确实有过那样的灵异经历。

弗洛伊德出版著作《梦的解析》的3年前,在写给其挚友费莱斯的信里提到过自己的一个梦:“我必须告诉你在我父亲葬礼之后那晚所做的一个好梦……我梦见看到一张印刷告示——类似张贴在火车站等候室的布告或海报,上面的句子看起来是‘你被要求闭起双眼’,但也像‘你被要求闭起一只眼睛’……我立刻认出那是我每天都要去光顾的理发店。”但在《梦的解析》里提及那个梦的时候,他却说:“在我父亲葬礼的前一晚,我做了一个梦……”。弗氏的这个梦到底是在他父亲葬礼“之前”还是“之后”所做的呢?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肯定。

上面的例子说明,即使像弗洛伊德这样的解梦大师也难免会出现记忆扭曲。好在那个梦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灵异之处,否则一个天大的谎言就有可能出自弗洛伊德之口了。

除非每天将前晚所做的梦都标明日期记下来,否则难免出现记忆扭曲,将梦境与真实事件之间的发生顺序模糊颠倒。

小说家狄更斯经常在日记里记录他的梦。据他的日记,有一晚他梦见一个穿红披肩的陌生女子,自我介绍说是纳匹亚小姐。狄更斯醒来后感到不解,因为他根本不认识什么纳匹亚小姐,也不认识喜欢穿红披肩的女人。几天后,在他的一场朗诵表演之后,许多崇拜他的读者跑到后台拜会他,他竟在人群中发现了那个梦中的红披肩女郎,而她真的叫纳匹亚。有日记为证,看来这是个无可置疑的“预知之梦”了。但仔细分析狄更斯的日记,却发现他是在遇到纳匹亚小姐“之后”,才在日记里记录下“几天前”的那个梦。这恐怕又是记忆扭曲在作怪了吧。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揭秘不可思议的心理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复杂难测的人心,各种前所未见、匪夷所思的心理学分析,令你拍案叫绝!爱情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都网罗其中。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本书带您进入心理学的殿堂,让您更深层的了解人性!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困惑和苦恼,都是可以在心理学面前迎刃而解的。然而,由于很多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或者存在误解,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恶化,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像恋爱、婚姻、自卑、人际关系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问题。我们用敝事的形式来编辑本书,通过生动贴切的故事,为读者铺就一条通往心理之门的康庄大道。使读者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心理学上的各种知识。期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心理学,并将之应用到现变生活中,相信必能让自已的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热门推荐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林克

    林克

    平凡的小子,梦想做一个伟大的骑士。可是一次小小的变故,让他的美梦换了一个方向。那么,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他又会给这个和平的大陆带来什么?
  •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80后小夫妻的房事

    80后小夫妻的房事

    80后小夫妻购房记。人生两件大事,毕业两年就买房,一是工作,二是房子,热恋中的季明和乔罂大学刚毕业。他们想拥有一套房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然而职场无情,房价高昂,季明和乔罂同时遭遇了人生两大难题。听说做业务能迅速完成财富积累,季明选择了做保险,但业务没来,情感困惑骚扰却来了;乔罂为买房向老板借钱,钱没借来,却来了桃花……居无定所,心无所依。房子是家?家是房子?现实而辛酸的买房那点事儿
  • 祈爱的衔光

    祈爱的衔光

    这里的女孩每个都被爱牵累,却也都在爱中苦苦成长。不同类型,不同经历,不同处世原则,不同现实抉择。她们也遇到了不同的男子,成熟的,幼稚的,大方的,冷漠的,温柔的,事业有成的,有教给她们人生哲理的,也有把所有苦痛都深埋心底的。每个男人,都是她们生命中的老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分钟破案

    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大怒气逆伤肝。”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如是说:“我们一般人到了50岁,因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大约会狭窄1%~2%,如果你抽烟,或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可能狭窄3%~4%或更多,若是要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痉挛狭窄100%,当时就死,情绪就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