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200000010

第10章 自我篇——“我”就是未解之谜(1)

■ 世上最难的是“认识你自己”——自我知觉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去边疆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再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让他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也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谷,对生活失去控制感的时候,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便大大增强,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再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当他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时,求助者便会立刻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而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的即使是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也会让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经常的仔细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着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判断。

■ 杀人犯也觉得自己是好人——自我宽恕

如果问许多人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坏人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说:“是”。而且他们是打心眼里这样认为的。

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即使自己有邪恶的行为,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就是“自我宽恕定律”。

基督教和佛教都倡导忏悔,就是主张人们去发现自己的过错,并进行悔改。而在生活中,许多人不仅仅是怕承担责任,更是从心底里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罪过。

比如一个杀人犯杀了许多人,被抓获后,他对自己的罪行不以为耻,反而觉得是社会待自己不公造成的。他出身贫苦,觉得现实对他很不公正,他是为寻求“公正”而去从事暴力活动的。而且在他的黑社会团伙里,他是“大哥”,俨然以“英雄”自居,没有半点罪恶感。

还比如,一个偷窃工厂原材料的小偷说:“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损害他人利益!”

一个抢了富翁的抢劫犯说:“他有的是钱,也一定是从正道来的,不抢他抢谁?”

看看,连犯罪都有理。这就是极为普遍的自我宽恕定律在作祟。

不仅仅是罪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有这种心理倾向。

对员工吝啬的企业家,认为“家业是我创的,资金是我投的,这年头工作难找,我不让你们失业就不错了”。

打人的说:“谁让你骂我!”骂人的叫:“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还不道歉!”

夫妻之间吵架,也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对方太自私。

这都是因为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缺陷: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很难。

比如,我们不喜欢被人议论,可是我们自己却喜欢背后议论别人。

我们自己的自私、善妒等缺点,我们总是认识不到;如果别人对我们这样,我们却反应强烈。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总是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谁是谁非,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就是坏人,其实人家可能也正是这样看你的。而我们自己恐怕很难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坏人”吧!

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承认,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汉武帝是个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帝王。然而,他在统治期间曾发动过一场长达30多年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无数人在战场丧命,社会的各类矛盾也被严重激化。

这时,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5000多顷,以就地解决军粮,扩大战势。汉武帝深刻地反省自己后,下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宣布停止战争,从此改弦更张,注意休养生息。

作为—个专制帝王,能够面对现实,扪心自问,是比较难得的。

荀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之。

■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需求发展规律

《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有两个地方的势力首领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割据陇(今甘肃东部地区)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区)两地。东汉光武帝派大将军岑彭等率军队去攻打隗嚣占据的西城、上邽两城。当时光武帝给岑彭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去攻打蜀地的公孙述,并发感叹说,‘人所苦恼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陇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后来常用来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的欲望要满足。

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在使用时常常带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人的一种客观的属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总是在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得更多和更频繁,触觉会随之衰减得更厉害。而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衰减率越高,满足程度越高。这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有一个重要的学说叫“需要次层”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虽然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种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强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马斯洛假设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是为人类所特有的。

马斯洛对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作了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满足这类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沿着需要层梯向上攀登,在满足了某个层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后,他就应当向下一个更高的需要层次递进。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另一个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发生选择或寻找目标的心理趋向,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满足需要的活动,当行为告成,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这样的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得陇望蜀”,永不知足的特点,正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必然反映。

“得陇望蜀”,有时会成为我们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而对一些仅仅崇尚物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恶道路的动力。比如许多贪官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职权贪污,成为国家的蠹虫。而像比尔·盖茨之类有比较高精神追求的人,却已经把金钱只“看成一个数字”,他们积极进行慈善事业不说,还把遗产捐给社会,因为他追求的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低级层面,而着重追求比较高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尊重需求

汉高祖刘邦得到天下后,有一次与群臣讨论他为何能打败项羽、取得成功的原因。他说:“在后方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安邦,治理百姓,筹办粮饷,我不如萧何;带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用他们;而项羽有个谋士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我能打败他。”

说白了,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属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项羽呢,尽管“力拔山兮气概世”,却唯我独尊,不懂得承认和尊重别人,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心理学认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不管这个人先天条件如何,财富有多少,地位是高是低。任何人都需要来自别人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证明了尊重对人心理所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一次经典研究中,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从一个大车间中,选出六名女工作为被试者,做了为期一年的实验。

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中继器。她们在常规的车间里先工作两个星期(第一时朗),以提供一个正常生产率的标准作为参考。

之后,把她们从车间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常规车间相同,她们在这里工作的五个星期里(第二个时期),工作条件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个时期,实验者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她们的薪金水平取决于整个车间(一百个工人)的产量,现在只由她们六个人的产量决定。

到了第四个时期,在时间表上安排五分钟的工间休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第五个时期,工间休息的时间增加到十分钟。

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制度。

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工人们提供—顿简单的午餐。

在随后的三个时期里,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

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到第十二个实验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全都恢复起来,这时的环境和条件与女工们开始进行实验时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了。

这样翻来覆去地折腾,是为了什么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条件怎样改变——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也就是说,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某一个实验有利于提高女工的效率,可是其他实验并不如此啊,而且最后又退回到了最初的条件。

实际上,“功夫在诗外”,这些实验对女工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效率,而是让她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尊重和重视,使女工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才提高了。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有差异,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尊重,会通过追求流行,讲究时髦,购买高档商品等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

■ 厚脸皮是怎样产生的?——羞耻感

张老师脾气不好,总爱批评学生。他几乎每个课间都把班里调皮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声训斥。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逐渐麻木了,也不像开始时那么怕他,有的还敢和他顶撞。而刘老师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对他很敬畏。有一次,他偶尔批评一个学生,虽然语气不重,声音不大,但被批评的学生竟羞愧地哭了。

我们平时常说“xxx脸皮厚”,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天生厚脸皮的人。所谓“厚脸皮”的人,都是由于后天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逐渐降低而形成的。这就是“厚脸皮定律”。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

同类推荐
  • 荣格谈心灵之路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收录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本书列举的只是目前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常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充实到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怪案探案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怪案探案

    《怪案探案》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最后一部。《被阻止的婚礼》叙述老色魔专以欺骗凌辱妇女为能事,遭报复毁容,福尔摩斯智取其历来罪证,摧毁其罪恶灵魂,从而唤醒、挽救最后一个执迷不悟的天仙般的大家闺秀。《吝啬鬼妻子的“私奔”案件》讲述一名老吝啬鬼疑心年轻美妻与棋友勾搭,用煤气将二人毒杀,反告窃去他积蓄私奔,福尔摩斯破案犀利,只一语便中的,凶手无二话立地就擒……匪夷所思的事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心思缜密的推理,描绘了一幕幕惊险迭宕、充满恐怖或传奇气氛的画面,产生出一种较之阅读文字译著更感觉刺激、更扣人心弦的效果。
  • 山河美人图

    山河美人图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邪御九天,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
  • 冷情少东迟迟爱

    冷情少东迟迟爱

    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基本不搞笑,如果你看了却捧腹大笑,那么我去撞墙.此文是现实中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可以加群: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群(敲门砖必须为会员名)★此文分为两部,初步设定写两个女孩的故事.★★第二部★(见内页)群号: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专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字,否则恕不开门.
  • 希望在转角

    希望在转角

    人生最怕什么?没有希望当面对挫折、陷入目境时,些入总会心灰意冷,认为一切都没有了希望。于是郁郁寡欢,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自己跟自已作对。这样继续下去,便真的走入了绝路,迷失了方向,以为山重水复,没有出路。请不要灰心,不要绝望,你之所以认为没有有希望是目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条路。拓展你的视野半径,认真用心寻访,你会发现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条密径,轻轻走进去,拨开藤葛.你会柳暗花明,一条宽阔的大路正摆在面前,有鸟语、南花香、有欢愉、有喜悦。你会赫然明自 原来希望就在转角。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时空逆转:我的老公是王爷

    时空逆转:我的老公是王爷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来自明朝的变态王爷突然穿越到你面前时,你会不会兴奋的晕死过去。你有没有试过,当一个来自明朝的变态王爷嘴边把你当成奴婢,可心里却疼你似宝的时候,你会不会幸福的想直接把他踹回明朝去?在楚凝的人生观里,小说只是小说,现实就是现实。当有一天,她醒来发现小说与现实重叠时,她觉得上天对她真的是太不薄了。只是,为毛她有一种被上帝坑了的赶脚呢。
  • 医品香女

    医品香女

    穿越前,她是轰动世界的天才,年仅17岁的香水皇后,古医世家的唯一传人。她性格彪悍,医术惊人,外加植物控。她有点狡猾,有点呆萌,有点狠毒,有点记仇。传闻,她自幼病弱,被亲生父母抛弃,却被一对夫妇收养。又传闻,她亲手弑父,仍然能逍遥快活,狠毒、绝情!穿越异世,她是东楚国温婉动人,聪明善良,勤劳孝顺的锦绣城第一美人。结果,在一个月内,她踹飞了自己的童养夫,掌掴了自己的亲婶婶,还把当朝国师那个老神棍给打了个屁滚尿流。当有点狡猾,有点无赖的她遇到比她跟狡猾,更无赖的他…是会乖乖臣服还是越挫越勇?到底是她征服他,还是他征服她?什么?要问男主是谁?自己看文去!P:本文一对一。*狗血片段:1某女:“他们说我忘恩负义,嫌贫爱富抛弃了自己的童养夫傍上了大款。”某男:“这叫有追求。”某女:“他们说我上打当朝国师,下打至亲长辈。大逆不道,六亲不认。将来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也会遭公婆厌,没有好日子过。”某男:“我娶你。”某女:“那你爹娘不喜欢我呢?”某男:“放心。我爹娘能生出我这么有眼光的儿子,眼光自是不会差。”某女满足了,笑得无比开心。2某女:“好吧,看在你们和‘小一’一样可爱的份上,本小姐就大发慈悲收了你们兄弟两个。以后你们就叫‘小二’‘小三’吧!”某兄弟俩两眼放光,点头如捣蒜:“谢谢老大!”“嗯,那好,咱先来列个队。”“小一!”N秒后,某只小狼崽屁颠屁颠跑进来,前蹄离地,笔直地站立:“汪!”“小二!”N秒后,无人应答。“你们不会站?呐,跟小一一样立正站好。以后你们还有很多要向他学习。”某兄弟俩扶脸擦泪。为毛,排在咱前边的是某只!而某只则是一脸鄙视的望着他们。先来后到地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