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喜欢自己当老板
温州人天生不安分,每个温州人都有赚大钱、成大事的欲望。他们喜欢给自己打工,他们力求做到最好,他们有胆有识,他们异想“开天”。他们的壮志雄心让世人为之动容。而也正是这种壮志雄心,使他们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一个群里,成为了“中国的犹太人”。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温州偏居于中国的东南一隅,三面皆环山,地势险要,陆路难通,不亚于李白所感叹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说起与外界的联系倒是有一条水路,然而单只这样一条水道又怎能让温州人走出去面对世界呢?交通的不便使得普通的温州百姓祖祖辈辈与外界隔绝,许多久居深山的老年妇女终身未进过县城,而进一趟县城几乎成了山里人的一种奢望。地狭人多、藏贫寓困的温州绝非理想中的居住之地,它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都已十分勉强,更别奢谈富家建业了,因而温州人世代清贫。
人在贫穷的时候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不去设法投资、理财,其结果当然是永远没有钱,除非有天上会掉馅饼,天上会掉馅饼吗?不会!所以另一种选择是设法去理财、投资。
温州人的独特个性使他们选择了后者,他们虽然相信命运却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一代代的温州人挑起了货郎担,推起了独轮车,背井离乡,游历天下。他们要凭着一身薄技,靠着两只草鞋,跋山涉水,自谋生路。由于不辞劳苦,不畏险阻,一点一点地积攒着从别人衣袋中挣来的硬币和毛票,他们造就了尚可称道的小小的富足,后来又创造了穷乡僻壤间的小小的殷实。再到后来,他们则创造了改革开放早期温州经济的腾飞,以至当今温州经济的辉煌。
一个温州人说:“在温州,即使你做了微软的CEO、IBM的总裁,都还不如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值钱’。”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是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南方人的老板情结。
温州人宁愿做只挣一万元的老板,不愿做年薪十万元的总经理。因为做老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意做大做强,做到几十上百亿的规模。何况当老板在精神上有一种优越感,人格上更有自由。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赚了有成就感,赔了有刺激感,在这赚赚赔赔当中玩的就是心跳,虽然惊心动魄,但能欣赏倒波澜壮阔的人生。
老板是温州成年人中的主要群体,温州的繁荣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是由这个群体造就的。温州老板的群体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
早些年在深圳有这样说法:树上掉下个椰子,砸到10个行人,有9个是总经理,还有一个是副总经理。深圳的行道树有好多是椰子树,这句话指的是深圳的经理人之多。还有一句话形容我们国人从商的热潮:10亿人民9亿商,还有1亿待开张。这两种讲法都很形象,当然也是夸大其词,但对温州人来说,“10个人中9个是老板,还有1个准备当老板,”这话并不怎么夸张,如果按人口比例来计,可以说温州的老板绝对是全国最多的。
按《辞海》的解释,老板在旧时被称为商店、工厂的所有者;佃农称地主,雇工称雇主,也叫老板。现在,这个老板的叫法似乎还在扩大,机关中许多人把自己部门的领导都叫做老板了。虽然媒体发表文章批评这个现象,但好像大家并不以为然,仍然这么叫着。不过,此处所说的老板专指有商店、工厂、公司的人。
老板有大有小,大的如“正泰”的南存辉、“德力西”的胡成中他们,年营业额在几十个亿,个人所得税也成百万的缴纳。小的如开个理发店、杂货铺,夫妻俩自己进货,只雇一两个营业员,你就是小店的老板。而在温州人的概念里,无论大小,都希望自己做老板,做老板是他们的目标,因为做老板和当雇工的感觉不同,是两码事。
温州人彷佛具有天生的创业冲动和热情,人人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有机会就自己当老板。
这些年,在浙江,几乎全省的人都在经商,都在办厂,很多村庄的人要么在家做买卖,要么出去闯世界。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南方人还没有足够的资本来创业时,有点小钱的人,就利用家中一些已有的设备来开作坊,办小厂;身无分文的人就外出擦皮鞋,弹棉花,卖眼镜,挑糖担,抓住机会埋头苦干,很快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他们就接着二次创业,争当大老板。在这种一个比着一个干的浓烈氛围下,闲的人心里慌,懒的人不自在,穷的人不开心,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冲动,于是形成了“个个想创业,人人想赚钱”的全民皆商的局面。
在温州人眼中,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当,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淘金,想不想创业。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连创业欲望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温州人当老板的意识极强,今天帮着别人打工,明天就争取入股,后天则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了。
创业当老板有这么一些好处:独立性,“自己当老板”滋味很爽;赚更多的钱;没有下岗的担心,是30岁退休还是80岁退休,自己说了算;能为家人、亲朋好友提供就业机会;具有“挑战性”,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当然,创业也许有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收入的波动性,这个月赚3万元,下个月可能赔1万元,市场竞争激烈,创业者是一个超级兼职者,比如企业管理、推销员、采购员、认识主管、杂务员、设备维修人员等;工作的时间长,甚至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财务损失、所有的损失都是老板的,这种感觉太直接与刺激了;受到很多法律、法规的限制,没有处理好问题,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有很大的麻烦;最后当然是失败的风险,有可能损失所有的投资。
温州人的创业精神是他们创业成功的最大秘诀。人只要有创业精神,就百事可为:轻松的工作能干,繁重的工作也能干;高新厚禄的工作能干,报酬低微的工作能干;干净舒适的工作能干,脏累艰苦的工作也能干;位尊权重的工作能干,平凡利少的工作也能干;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干,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能干。
具备了创业精神和素质,不但百事能干,而且干就能干好。温州人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能克服任何困难,也能战胜任何挫折。他们胸怀坦荡,精明强干,宠辱不惊,成败坦然,勇往直前。
“自己当老板”似乎是温州人与生俱来的想法。老板是温州人的主要群落,温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主要就是这个群落造就的。
在温州人的思想里,都希望“给自己打工”,做老板是他们的目标,无论大小,因为做老板和当雇工的感觉不同。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己创业当老板外,代理产品开店也是温州人当老板的方式之一。代理人在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县来代理某品牌,开个专卖店或连锁店,借某品牌当老板做生意,而该品牌依靠代理人来扩大市场占有量,两者相互依靠,各得其所。
有段时间,“高邦”服饰的老板朱爱武戏称自己是“八一”老板。这是因为在全国各地,八天就会出现一个“高邦”连锁专卖店,从北京、上海开到各个省的省城,再从省城开到市、县。全国2000多个县,一个县不止一家专卖店,这些代理人队伍有多大,可想而知。
温州的著名品牌很多,像“康奈”、“正泰”这些集团公司,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大,销售额这么高,就靠这些代理商,这是他们的营销网络,几乎每个大公司都有这种营销网络。现在这种网络有向国外蔓延之势。与此同时,有些人也开始代理国外的品牌。
温州是靠家庭手工作坊起家的,这种老板在老板队伍中的占有量相当高。有些人,稍微上了点年纪,不大想冒风险,因为自己有某方面的技能,就办个小工厂,如摆放几台冲床、线切割机床什么的,代人加工零配件。自己既当老板又兼技工,或雇一二位助手,“守株待兔”,总会有人送图纸过来加工的。没有技术科,也不需要营销部,这种老板要比打工好的多,日子过得无忧,又能让自己做主,这样做的人在温州有很多。
温州人的致富经:温州人认为,自己为自己干,哪怕“事业”再小,但它是自己的,干起来才有劲,才能卯足劲去干。
★年龄不是创业的障碍
在我们的印象里,创业就是年轻人的事,年轻人冲劲大,敢想敢干,为了自己的事业可以努力拼搏。但温州人并不是这样的,在温州人的创业队伍中,不仅有年轻的小伙子,还有年逾古稀的老人。
说起温州商人朱仲荣古稀之年在海外艰苦创业的事情,让人感叹和佩服不已。
1989年,68岁的朱仲荣来到纽约,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1992年,朱仲荣老人与女儿在缅街街头开办“朱记锅贴”店。老人每天从早上5点开锅,一直卖到晚上10点收摊才坐下来吃晚饭,中途几乎没有歇息的机会。
而最初的5年,年逾古稀的朱老先生,却能在路边站足一整天,日晒雨淋,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说过一声累,为儿孙们做出了榜样。
由于朱家有20多年自知锅贴包子的经验,饺子皮又是手工制成的,比起机器加工制作的锅贴水饺口感好,而且现做现卖,很受华人欢迎。到了1997年8月,他们租下四十一大道潮坊餐馆旁的店面,增加人手,扩大业务。
“朱记锅贴”不再是单一的锅贴,还经营其他面食,包括饺子、馒头、包子、豆花、豆浆和葱油饼等。后来,“朱记锅贴”又开出三家连锁店,两个女儿和小儿子各分管一店。每天晚上,朱老先生看着自己用双手辛苦劳动换来的美元,心中无比的自豪。
“温州人纽约十年铸就传奇,朱记锅贴香飘美国纽约”是美国《世界日报》对朱氏老人在纽约成功创业报道的标题。作为华人中年龄最大的移民创业成功者,朱仲荣老人的事迹有口皆碑。在纽约,人们提起“朱记锅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温州人的致富经:我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资本再少也要创业,给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才是人生的追求。失败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不想做老板的人肯定不是温州人。
★对商机有敏锐的嗅觉
我们想做生意,总是发愁找不到商机,但温州人却不这么看。一般人会说:“这么多人做生意,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都不知道商机在哪里?”温州人说:“有需求就会有商机,只要你留心他人的事情,努力为他人提供方便,就会发现商机。”
生于温州、长于温州的张文荣,经商的头脑几乎是与生俱有的,从小他就在温州传统的“男孩从小要有经济自立的意识”之类的训诫下成长,14岁时就在旁人的指指点点下靠卖冰棍赚到了第一桶金。
张文荣17岁成了真正的商人,凭着一股初生牛犊的闯劲,他四处寻觅商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导致的物资匾乏、信息不对称,使精明的他发现到了其中所隐藏着的大量商机。
张文荣第一次发迹,是倒卖梦特娇牌T恤,当时,梦特娇非常流行,当他偶然得知福建沿海有个地方卖的梦特娇很便宜后,他迅速带钱跑到了福建,做起了服装生意,成功后的张文荣不讳言他买的是走私货,但这很赚钱,3个月跑下来就赚了10多万元,而在当时,万元户还是件很稀罕的事情。
面对商机,精明的张文荣往往不惜代价,有段时间,由于日本生产厂商停止供货,本田摩托在温州一下子涨了一万块钱。当时,张文荣正在黑龙江做生意,他发现那儿还有本田摩托卖,但数量不多,只有五六辆,于是他全部买进。此后,张文荣拿着大笔现金在马路上到处乱逛,碰到本田摩托就拦,原价吃进。在风吹雨淋拦了3个月的本田摩托之后,他攒了600多辆汽车,全部整治一新后卖回了温州,张文荣因此大获全胜,平均每辆车纯利一万元,21岁时,张文荣就已经赚到了100万。那时的张文荣眼光长远,已经看到了上海的巨大商机,1986年,他来到了上海发展,那时的上海,一切都在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中,马路上的铜“满街乱放,却没人要”,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却极缺铜,张文荣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了废铜生意。为此,张文荣特地准备了一条船,为应付检查,下面放铜,上面放些不相干的东西。
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张文荣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环境的好转,也促使他把发展眼光由贸易转向了实业。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张文荣的“投机倒把”也演变为“正规经营”。
1988年,张文荣看准了城市发展对电缆需求的提高,选择了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由此成了上海滩小有名气的“电缆大王”。1997年,他又出资1000万元兼并了国有企业——浦东电缆厂,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下,现在,张文荣的亚龙集团的经营范围已从铜材、电缆拓展到教育、医疗、绿化工程、房地产,总资产达到6个亿。
在温州人眼里,到处都是钱,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与赚钱。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飚说过:“我们温州商人就算是在伊拉克的炮火硝烟中也能嗅到商机,而且拎起包就直奔目标去了。”这绝不是瞎说。
1991年,在温州市委任职的王建辉毅然辞掉公职,去匈牙利发展。遗憾的是,出师不利,从国内组织出去的圣诞礼品,因为运输延期,错过了圣诞节,因此不得不打折销售,大大亏本。王建辉也因此气得胃出血而住进了医院。
出院后,王建辉倾其所有,从温州调运了一万余副太阳镜销售,这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后来,王建辉又去阿尔巴尼亚。在阿尔巴尼亚,王建辉遭到了歹徒的打劫,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两次住院,王建辉最大的感受就是医药费极其昂贵。尤其是阿尔巴尼亚,因为药品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就更加昂贵。
王建辉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做药品生意呢?于是,王建辉找到了赚钱的机遇。
1995年1月1日,阿尔巴尼亚开始实行药品注册登记,王建辉成了阿尔巴尼亚卫生部第一个注册的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目前,王建辉的公司是中国药品进入阿尔巴尼亚的全权代理,进口量是阿尔巴尼亚药品的40%。
北京五福茶艺馆董事长、北京福丽特中国茶城总经理段云松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绝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