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以综合、客观、开放和透明的方式评估了一系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问题,认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1995年第二次评估报告证实了第一次评估报告的结论。虽然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影响的能力仍有限,并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前出现的全球变暖“不大可能全部是自然界造成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
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完成,对于气候变暖给出了更多的证据。第三次评估报告强调:气候变化速度超过了第二次评估报告的预测,气候变化不可避免。报告指出,过去的100多年,尤其是近50年来,温室气体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量超出了过去几十万年间的任何时间,近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可能性在66%到90%)30。
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气候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可能性已达90%以上)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并且列举了一系列新的气候变化事实。这些事实主要包括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379ppm,为65万年来最高;与1980—1999年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21世纪高温、热浪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可能加强等31。
IPCC的最新报告还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太阳活动造成的直接辐射强度比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小1个量级,太阳活动在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实际观测也表明,在过去20多年间观测到了明显的全球气温的升高,而这一时期的太阳活动强度并没有显著的增加趋势;由于卫星资料的使用使得过去20多年的观测资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这足以说明太阳活动对近20多年的气温变化并没有明显影响。
但是,有一些科学家对IPCC的这一结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才是近百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气候模式并不能证明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IPCC报告中气候模式所显示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和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之间的一致性主要是通过调整计算机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得到的,但计算机物理参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还认为,IPCC低估了太阳活动(太阳风及其磁场效应)变化引起的强迫,这一强迫可能远比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强迫更为重要。IPCC的报告只是利用“太阳辐射度”来表示太阳活动,但忽略了太阳紫外线或太阳风及其对宇宙射线和云覆盖的效应,因而减弱了太阳活动变化的气候效应。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即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是不同的,从千年至万年尺度上来看,地球轨道参数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在百年至千年尺度上则主要受太阳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在年代及年际变化上,气候系统的内部震荡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化革命之前,地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子的驱动;在工业化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增加32。目前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是:就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而言,温室气体的影响非常重要。
二、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近十多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被国际社会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究其原因,气候变化不仅会对全球环境、生态等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及生存空间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说的气候变化,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那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
1.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1)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对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是自然界经历几百万年逐渐形成的化石燃料(能源)的物质基础,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对化石燃料(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社会,它使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科技革命,使人类掌握了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的手段和方法,直接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尽管工业化早期人类积极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二战”后努力利用核能(无碳能源),但是,在工业社会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化石能源是由生物有机质在沉积岩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化而来的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能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长期以来,人们对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在意,事实上,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化石能源是以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人们发现: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是人类社会物质和财富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和速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并正在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性33。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过去的100年当中,人类共消耗煤炭2650亿吨,消耗石油1420亿吨,消耗钢铁380亿吨,消耗铝7.6亿吨,消耗铜4.8亿吨,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CO2浓度从20世纪初不到300ppm,上升到目前接近400ppm的水平,严重地威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如果不采取任何新的政策措施,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在这一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长69%。其中,最快的增长来自于非OECD国家,排放量将增长2倍以上。OECD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份额将从2000年的54%降到2030年的42%,而非OECD国家所占的份额将从2000年的46%增长到58%,其中中国所占的份额将从13%增长到17%34。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二氧化碳的自净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二氧化碳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加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将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进而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长远需求。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一直努力寻求解决的良策。由于大气温室气体及其排放空间是全球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以防“免费搭车”。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和现实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内部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各国之间利益交错,难以达成共识。从长远看,各国都希望保护气候,避免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自己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而从近期看,各国又都不情愿因自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限制或影响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既要强调历史责任,又要考虑现实排放;既要考虑公平,又要追求效率;既要考虑减排潜力,又要考虑减排能力;既要考虑减排义务,又要照顾发展需求。气候变暖具有全球化特征和历史性根源,非一时一地一国之问题,也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般的环境问题,因此,适应于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方面做出努力35。国际社会应从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逐渐认识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2)能源安全呼唤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当今世界日趋紧张的供需形势、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能源产地和运输通道的战略竞争,以及与能源相关的污染与排放等问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最高政治会晤的首要议题。石油、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中东地区、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地区的能源供给安全得不到保障。受一些政治及经济原因的影响,世界能源生产及供应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出油气行业勘探和开采不足、海运及管道运输能力遭遇瓶颈、炼油能力迟滞不前等36。能源安全是影响全球推引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诉求。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转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可以说现在继续的是一场能源革命。
而另一方面,一批新兴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全球能源需求量和消耗量急剧增加。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研究报告,2001—2006年,全球的能源价格经历了急剧上升,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而且增长主要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发表的《2007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世界能源的总消耗量将会比2004年的水平增长57%。其中,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耗量将增长24%,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增长更为迅猛,几乎会比2004年翻一番(增长95%)37。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转变能源利用模式,节能降耗,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总之,全球变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深度触及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由此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极度关注和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受到了普遍欢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新转变的低碳经济受到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敏锐指出:一系列新技术正在崛起,形成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四组相互关联的工业群,它们“将有大的发展趋势,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第三次浪潮的工业骨干”,以信息技术发端的第三次浪潮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大变革,产生了广泛而长远的影响。因此,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人类社会的第四次浪潮,并将对人类的生存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世界上以法律约束力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是引发低碳经济理念形成的触点,也是催生国际“碳交易” 市场的动因。议定书规定, 2008~2012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等)。其中,最大排放国美国削减7%,欧盟各国减少8%,日本减少6%,加拿大削减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这一协议被称为人类“为防止全球变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文件。
低碳经济最早是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1999年《生态经济革命》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创建可持续发展经济“首要工作乃是能源经济的变革”,并提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尽快从化石燃料(石油、煤炭)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能、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尔后在2001年他又出版了《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2003年又出版了《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掀起了发展模式的B与A之争。布朗把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称作“A模式”;把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为“B模式”。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以“B模式”取代“A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他明确提出把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以防地球气温加快上升,既要提高利用能源效率又要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这些真知灼见对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中提出,到2050年将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为了实现《能源白皮书》的目标,英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立碳基金和参与英国与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气候政策。
《能源白皮书》提出四大目标:
(1)到2050年将目前英国CO2的排放量消减60%,并于2020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2007年3月发布的《气候变化法案》 (草案)中,2020年的目标被确定为26%~32%];
(2)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促进国内外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协助提高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4)确保每个家庭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充分的能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