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 2007.
[2] 罗斯·格尔布斯潘著. 戴星翼、张真、程远译. 炎热的地球:气候危机,掩盖真相还是寻求对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 阿尔·戈尔著. 环保志愿者译,王立礼译校. 难以忽视的真相长沙.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张赐琪. 不容忽略的警示:全球气候异常. 生态经济,2007(10).
[5] 颜其德. 南极——全球气候变暖的“寒暑表”. 自然杂志,2008(5).
[6] 徐一鸣.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建议. 中国科技产业,2008(03).
[7]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 2008年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极端”. 央视网:http://www.cctv.com/service/special/C22239/20081217/103409.shtml,2008-12-17
[9] 陈洪滨,范学花. 2007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1).
[10] 秦大河. 提高人类应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能力;温克刚、阮水根等.气象与可持续发展转引自:薄燕著. 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美国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实例.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1]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 Eddy J. A.. Climate and the Changing Cun. Climate Change,1977.
[13] 傅桦.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14] 王绍武. 全球气候变暖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纪研究,1991(3).
[15] 张绍鹏,刘秋民,尹东生. 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 林业勘察设计,2001(4).
[16] 聂宝符,陈特固,梁美桃等. 近百年来南海北部珊瑚生长率与海面温度变化的关系. 中国科学(D辑),1996.26(1).
[17] 如明.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 中国科技投资,2006(7).
[18] 康艳兵等.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能源,2008(10).
[19] Crowley T J.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Science,2000,289(5477).
[20] 郑斯中. 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估计中的乐观倾向.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5).
[21] 高云,孙颖,林而达,刘洪滨. IPCC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气候变化绿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2] 罗勇. 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最新进展. 气候变化绿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3] 鲍健强,苗阳,陈锋.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中国工业经济,2008(4).
[2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30 Key Energy Trends in the IEA& worldwid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5.
[25] 庄贵阳.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6] 庄贵阳, 谢倩漪. 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 气候变化绿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 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8.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28] 黄栋,李怀霞. 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 中国行政管理,2009(5).
[29] 潘家华. 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 中国经贸导刊,2006(18).
[30] 王文军. 低碳经济:国外的经验启示与中国的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1] 郭印,王敏洁.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生态经济,2009(11).
[32] 蔡林海. 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33] 姚良军,孙成永. 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中国科技产业,2009(6).
[34] 任力.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发展研究,2009(2).
[35]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EC). Limi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to 2 degrees Celsius: The Way Ahead for 2020 and Beyond. Brussels: CEC,2007.
[36] 顾为东.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新战略与风电非并网理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
[37] 李学梅. 法国公布新的环保法律草案.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38] 科技日报. 第23届全球清洁技术设备展在法国举行.http://www.slbhw.com/xsdt2.asp?bh=117.
[39] 胡淙洋. 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40] 黄海.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2009(11).
[41] 杨昌荣. 低碳经济国际趋势与我国的策略取向. 国际商务财会,2009(11).
[42] 苏亚欣.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3] 王文军. 低碳经济:国外的经验启示与中国的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44]刘浩远.日本内阁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http://www.ce.cn/xwzx/gjss/gdxw/.
[45] 马修·瑟夫. 印度实施八项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经济参考报,2009(11).
[46]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
[4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能源技术领域分析报告200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48] 何建坤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绿叶,2009(1).
[49] 沈辉,曾祖勤. 太阳能发电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0] 梁才浩,段献忠.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6).
[51] 姜志勇.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应用. 建筑电气,2008(04).
[5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源技术支撑中心. 连载15: 风力发电技术. 广东通信技术,2009(10).
[53] 杜尚斌. 浅谈风电产业中的风能技术. 新能源, 2009(1).
[54] http: //www.chinapower.com.cn/article/1078/art1078156.asp.
[55] 于树峰.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工业,2008(12).
[56] 陈正中.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 化工中间体,2009(1).
[57] 李利文. 生物质能发电模式探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58] 吴学平. 可燃冰:21世纪的能源新宠. 科学之友,2009(11).
[59] 可燃冰成为替代能源新热点. TECHNOLOGY AND MARKET,2009(06).
[60]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 低碳经济论——社会篇.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1] 徐龙,郑庆有. 论建筑节能技术途径. 科学创新导报,2009(17).
[62]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 中国能源,2009(10).
[63] 纪云锋,张平. 21世纪新洁净煤发电技术——IGCC. 能源环境保护,2008(2).
[64] 宋永华,杨霞,孙静. 低碳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 中国能源,2009(10).
[65] 张杰. 地热能的利用. 农村电工,2004(10).
[66] 钱伯章. 新能源—后石油时代的必然选择.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P123.
[67] 李俊峰. 风力12在中国.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8] 能源网. http://www.nengyuan.cc/20071225/Info200712251757.html.
[69] 谢满廷. 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 太原科技,2009(2).
[70] 魏一鸣等. 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1] 李莉. 车用燃料电池备受瞩目. TECHNOLOGY AND MARKET,2009(1).
[72] 刘润生. 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 合肥工业大学,2009.
[73] 吴美平.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 商场现代化,2009(8).
[74] 韦颜秋,羡捷.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对策. 中国国情国力,2009(9).
[75] 李伟卓.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节能环保问题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2009.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局网站. http://nyj.ndrc.gov.cn/.
[77] 李达.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长三角的实证研究. 复旦大学,2003.
[78] 钱枫林,刘强,陈帮华. 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浅析. 商场现代化,2008(2).
[79] 苏明. 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厦门大学,2008.
[80] 江洪. 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华中科技大学,2008.
[81] 任奔,凌芳.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上海节能,2009(4).
[82] 顾春林. 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及其对我国的应用分析. 复旦大学,2003.
[83] 姜克隽等. 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 中外能源. 2009(6).
[84] 刘如海.“深化”中国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现代经济探讨,2003(6).
[85] 周伏秋等.“十一五”工业节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能源,2007(7).
[86] 袁振宏,罗文等.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化工进展,2009(10).
[87] 黄金煌. 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建议. 能源与环境,2008(4).
[88] 胡国全.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5).
[89] 吴创之,庄新姝,周肇秋等.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可再生能源,2007.
[90] 沃野. 我国太阳能产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当代经济,2008(4).
[91] 杨旭红等. 我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上海电力,2007(6).
[92] 何如喜. 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
[93] 黄栋. 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与ICT带来巨大机遇. 中国电子报,2009(9).
[94] 罗艾勒,拉丝. H,L. 瓦弗曼. 电信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一个同步的方法. 美国经济周刊,第91期,第4刊.
[95] 刘敏. 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 消费经济,2009(10).
[96] 龚建文. 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 江西社会科学,2009(7).
[97] 智能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 科技前瞻,2009(2).
[98] 华尔街研究:http://www.wallstreetresearch.org/reports/wkol.pdf.
[99] 任力.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发展研究,2009(2).
[100] 何德旭,姚战琪. 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经贸导刊,2008(1).
[101] 杜人淮.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 现代经济探讨,2007(11).
[102] 辛章平,张银太.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发展战略,2008(4).
[103]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 特别关注,2009(9).
[104] 夏堃堡.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2008(2).
[105] 联合国气候中和网络:http://www.climateneutral.unep.org/cnn_members.aspx?m=151.
[106] 江苏新闻网:http://www.js.chinanews.com.cn/news/2008/0707/134.html.(2008/7/7).
[107] 无锡发改委:无锡市光伏太阳能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http://old.wuxi.gov.cn/ba01/c/02/153763.shtml.
[108] 德州市建委: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http://www.homechinabuilders.org/upload/WebHtmlEditor/jnndlt/pps/lirongsheng.pdf.
[109] 肖新建等. 我国核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势、挑战与建议. 中国能源. 2009(3).
[110]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Tokyo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A Basic Policy for the 10 year Plan for a Carbon-Minus Tokyo,June 2007
[111] 王伟光,郑国光,潘家华等.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2]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能源白皮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3] 湖北新闻网: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09/1118/41589.html.
[114] 中国哥本哈根难题:需每年新增投入780亿美元. 科技日报,2009.
[115]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http://www.caepi.org.cn/highlights/19992.shtml.
[11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 2009.
[117]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9-12/04/content_12586761.htm.
[118] OphulsW. Leviathan or Oblivion. In Toward a Steady State Economy,ed. H E Daly. San Francisco: Freeman,1973.
[119]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2007. Action Today to Protect Tomorrow: Themayor’s 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London.
[120] 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121] 任卫峰. 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 上海经济研究,2008(3).
[122] 温东辉,陈吕军,张文心. 美国新环境政策模式: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 环境保护,2003(7).
[123] 邢继俊,赵刚.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124] 低碳理念夯实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基础. http://www.hunan.gov.cn/hdjl/myzj/zjpt/lxxd/200909/t20090903_170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