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300000039

第39章 击败英资控港灯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李嘉诚大举进军香港英资企业。

1979年,李嘉诚入主英资青洲英泥董事局;1985年,他又斥资29亿港元,从老对手置地手中购得港灯集团;1987年,港灯分拆另组嘉宏。马世民任和黄行政总裁,并兼任港灯、嘉宏两主席。洋大班深孚众望,和黄系业绩惊人!

1977年,李嘉诚购得美资永高公司后,迅速把矛头指向称雄香港的英资。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怡和系的九龙仓,以退为进的李嘉诚放弃九龙仓收购,把经营不善的和黄洋行树为靶子。

他在部署收购和黄的同时,在市场悄悄吸纳英资青洲英泥公司的股票。1978年,李嘉诚持有的青洲英泥股票达25%,他人局出任董事。1979年,他所持的股份增购至40%.顺理成章坐上青洲英泥董事局主席之位。

李嘉诚完全收购和黄洋行先后达3年,1981年伊始,他正式出任和黄集团董事局主席。

港刊称,“以鬼治鬼”是李嘉诚完成收购英资企业后的治理大计。青洲英泥的行政总裁选留布鲁嘉,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是李察信。

1982年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的政治前途与中方谈判,香港英人惶恐不安,信心危机席卷香江。李察信竭力主张和黄集团将重心转向海外发展。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前途。两人在发展方向上分歧严重,导致了李察信的辞职。接替行政总裁一职的是另一位英籍人士——马世民。

马世民上任不久就参与收购英资港灯集团,并出任港灯主席。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于1889年1月24日注册成立,于1890年12月1日向港岛供电。股东是各英资洋行,发起人是保罗·遮打爵士。港灯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另一家是为英籍犹太家族嘉道理控制的中华电力集团,供电范围是九龙新界。二战之前,港灯做大;二战后,九龙新界人口激增,工厂林立,中电后来居上,赚得盘满钵溢,还筹划向广东供电。

港灯是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九十余年来,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出台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用电就像人一定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港灯是一块大肥肉,惹人垂涎。据1981—1982年市场传,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之意。

这一时期,在海外投资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在港大肆扩张,大掷银弹购人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用股份,并以破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得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

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是李嘉诚一贯的扩张战术。李嘉诚按兵不动,静观形势。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拟收购港灯的消息,已在市面悄然传开。原以为长实、佳宁会参与竞购,港灯、置地、长实、佳宁4只股票都被炒高。4月26日周一开市,代表置地做经纪的怡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元高出1元多的价格(6.3—6.35元一股的时价)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并到市场以9.40元的价位买入1200万股港灯认股证,占认股证总发行量的20%。

置地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顺利完成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子虚乌有。佳宁正面临危机,长实只是放其一马。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其现金资源,还向银团大笔贷款,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港灯易手时移势转》一文指出:

本来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道尚佳,经济前景争气,资本雄厚,坐拥中区地王的怡置系不愁没钱赚,可惜戴卓尔(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香港出现移民潮,移民连资金_道卷走,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港币套取外币。

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欧美经济衰退,日本市场萧条,香港工商界也被感染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凄云寒雾。地产市道滑落,兴建的楼宇由俏转滞,地产大鳖置地如被罩进铁网之中,楼宇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欠银团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

1983年地产全面崩溃,置地坠入空前危机。1983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

作为怡和旗下的置地把母公司怡和拖下泥淖,怡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80%。

1983年9月29日晚,纽璧坚在董事局宣布辞去两家公司主席职务,原因是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向纽璧坚“兴师问罪”。这使得在怡和置地大班宝座上坐了8年之久的纽璧坚不得不默然下台。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离开他服务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我只是一名打工者。”身任香港最显赫、最具权势的洋行大班的纽璧坚用无比伤感的口气说。

纽璧坚对在港的英国路透社记者说:“整个形势都变了,英国准备抛弃香港,华商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愈来愈强大。这就像当年美国扶植日本,突然一天发现,原来抱在怀里的婴儿是~只老虎。人们总是揪住九龙仓不放,而不睁眼看看对手是婴儿还是老虎。如果一个人的胳膊被老虎咬住,不管这只手是在颤抖,还是在挣扎,都会被咬断或咬伤。聪明的人,是不必再计较已经失掉的手,而是考虑如何保全另一只手。”

“我热爱香港,我永远热爱香港。”纽璧坚站在怡和广场大厦顶楼,面对维多利亚港,深有感情地喃喃说道。

通过纽壁坚的话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纽璧坚对凯瑟克家族心怀不满。九龙仓和置地被称为怡和的双翼,在纽璧坚主政时失去一翼现在另一翼,能否保全呢?现在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置地大班,他是否又比纽璧坚高明?

纽璧坚无疑是大股东与管理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纽璧坚在离港之前,反复强调他“热爱香港”。有人估计,纽璧坚说的是实话,怡和系大举进军海外是凯瑟克家族一贯的主张,作为薪金主政者的纽璧坚,只是秉其旨意执行罢了。怡和集团在港实力锐减,是海外投资不顺的结果。

纽璧坚下台,舆论的焦点渐聚在西门·凯瑟克身上。

西门·凯瑟克尚未正式上台,港版英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就以“对怡和新大班来说,战役才开始”为标题,报道怡和高层变动及未来。

李嘉诚十分关注怡和的变动,怡和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不会轻易放过。李嘉诚通过与服务过14年怡和的马世民频繁接触,得知怡和高层一直患有“恐共症。”

置地陷入困境之时,马世民积极主张从置地手中夺得港灯。在这点上,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但李嘉诚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他手中失去九仓,又失去港灯。虽然他知道出售港灯,大概是早晚的事。早售早甩包袱,除此,不再有两全之计。

西门·凯瑟克接下怡和置地就如同接了个烫手山芋,在接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的同时,又接下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西门1942年出生于英国温切斯特市,他与曾任怡和大班的叔父约翰一样,少年时进入全英著名的伊顿公学念书,毕业后进人世界名校剑桥三一学院。西门不愿念书,他只读了一年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学抬出校门——从此永别了全球学子都向往的剑桥大学。

西门的玩世不恭惹得他父亲威廉暴跳如雷,认为他是“孺子不可教也”。

西门的哥哥亨利·林德利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担任了3年怡和大班。西门于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职。1982年年初,西门调回香港,同年出任常务董事。他是凯瑟克家族中第五个出任怡和大班的人。为了坐上大班尊位,他说服其他董事,频频向纽璧坚发难。可谓用心良苦。

已过不惑之年的西门·凯瑟克,不再是年轻时的纨绔子弟。但他是否有能力统治香港最大洋行?不少人提出这个问题。

对凯瑟克家族史做过深入研究的黄文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西门,凯瑟克在过去多年不足以证明他因此而能够胜任怡和公司首席管理人职位。不过,事实证明,他虽是贵族出身,却不是外行商家,有能力发展怡和公司的多元化业务。”

李嘉诚反复研读有关怡和及凯瑟克家族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现在他不再做出任何表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长实系,李嘉诚委以他和黄董事行政总裁的重任,和黄的业务获得长足发展,成为长实系的盈利大户。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自救及偿还贷款”一揽子计划,即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置地统揽怡和地产业务,自然是怡和的核心业务,因此,无论如伺,置地的旗舰地位是要保住的,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首选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财大气粗的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价钱,他曾向前任大班纽璧坚表示过收购之意。西门当时也在场,他很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令西门不解的是,这一年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难道他真不想要港灯?港灯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确保稳定。

其实,这是李嘉诚使的欲擒故纵之计,这使西门如坠五里雾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第95期《信报月刊》描绘道:

1985年1月21日(星期一)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也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员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计转让港灯股权问题,大约16小时之后,和黄决定斥资29亿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这期间,李嘉诚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请来,具体与置地商议收购事宜。消息传出,全港又一次轰动。

“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李嘉诚对新闻界说。

“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家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抢入港灯;现在和黄以6.4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显然要高对方一筹。

因为没有超过35%的线,所以不必全面收购。这是“和平交易”,没有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收购过程中,有关股票未做全日停牌。只是午时左右,买家和记黄埔、卖家置地公司和“货色”港灯公司主动要求四家交易所停牌。

四家停牌时间不一,造成部分炒手利用时间差炒这三只股票。大部分投资者作壁上观,三只股票均未像以往的收购战一样被抢高——都知道李嘉诚“买货”不会出现竞购与反收购的好戏。

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按协议须2月23日前交清。和黄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23日间,利息达1200万港元,和黄只收了400万,另800万送回置地。

这等于和黄蚀本800万港元,李嘉诚觉得这笔交易“抵数”。值得他看好的不仅是港灯的常年盈利,还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斥巨资收购港灯,对恢复港人对香港的信心起了较好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马世民谈起港灯的收购,仍对李嘉诚称道不已。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

“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

同年3月(1985年),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

此时,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先后落人华资手中。怡和仍是最大英资洋行,但昔日风光不再——九龙仓和港灯分别被华资两大巨头控得。

四大战役彻底扭转了英资企业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李嘉诚、包玉刚名声大振,引起世界经济界的瞩目。世界华文传媒,尤其是中国传媒,称李氏包氏是“民族英雄”,“大涨中国人志气,大灭英国人威风”,“被英殖民者统治百年之久的香港,从此扬眉吐气”,“李超人、包大人,不愧是龙的传人,世界华商的骄傲”,“大大振奋和提高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自尊”……

某位资深经济评论家说:“不必把商业行为太往政治上扯,别忘了他们(包玉刚、李嘉诚)是商人,当然是出色的商人。”

还是看看包玉刚、李嘉诚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

早在1981年5月12日,包玉刚在香港记者俱乐部发表讲话说:

“我想你们其中必然会有人对我参与某些本港地产公司活动(注:指收购九龙仓)感兴趣。让我告诉你,我参与地产活动,并非因为我想与传统的英资洋行作对,而是像香港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

控制权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或者从一个集团转到另一个集团,只是表示某些由于商业上成功带来的资金需要另寻出路。”

对于“舆论有关他收购英资洋行的报道”,李嘉诚并没有从正面做出评价。他只是在很多场合说:“收购不像买古董,非买不可。”有人认为,买与不买,李嘉诚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并不把对方当成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死地而后快。李嘉诚还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西门·凯瑟克在港灯售购协议上签字后,舒一口气道:“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几天后置地便宣布投资7.5亿元,兴建行将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其后,李嘉诚把29亿元的巨额现金支票交给西门,西门高高兴兴地将港灯交给长实系和黄。

一位评论家说:“李嘉诚真正发迹,是从收购和黄开始,李氏的发迹史无疑是一部吞并史。他并非像某些传闻说的‘为民族而战’,他是‘为自己而战,为缔造他的商业王国而战’。在两次浩大的收购中,李嘉诚头脑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这就是出色商人的头脑。”

“如果说,李嘉诚收购英资是‘民族气概’的体现,那么,这之前和这之后,他都收购过华资,这不意味他是‘民族的叛逆’吗?”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嘉诚、包玉刚收购英资企业的业绩,世界传媒对他们的述评汗牛充栋。这正表明,收购本身的空前反响及非凡意义。

李嘉诚控得港灯,委派港灯控股母公司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出任港灯董事局主席。

1987年3月2日,和黄将港灯非电力业务分拆上市——嘉宏国际集团公司。嘉宏从和黄手中购入港灯的23.5%股权,成为港灯集团的控股母公司。

马世民出任嘉宏董事局主席。

重整后的长实系股权结构是:李嘉诚控有长江实业33.4%股权,长江实业控有36.55%的和记黄埔和42.9%的青洲英泥,和记黄埔控有53.8%的嘉宏国际,嘉宏国际控有23.5%的港灯集团。

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高峰期有百余家之多。

马世民负责和黄系的电讯、能源、货柜(集装箱)码头、零售及港灯与嘉宏的业务。具体如下。

电讯:1986年年底,和黄设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传讯、和记专线电视、和记资讯传通四家公司。和记电话公司主要从事流动无线电话,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5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24家传呼公司,是香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五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开办了亚洲卫星电视台;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货柜码头:葵涌码头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码头,到1985年,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之后,和黄先后投资近百亿港元,到1990年年底公司拥有10个泊位,89公顷码头设施(占总设施的63%),货柜吞吐量占市场的70%。和黄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同业的垄断性企业。另外,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86年盈利4.5亿港元,20世纪90年代盈利已逾10亿港元。

零售:零售业务是老和记洋行的传统业务。和黄拥有两大零售系统——百佳超级商场和屈臣氏连锁店,另还有屈臣氏制造业和多种消费机构。百佳与怡和系的惠康是香港最大的两家超市集团。到1990年4月止,百佳超级市场已达135家,另有10余家在海外。屈臣氏属下的连锁店有220多家。20世纪90年代初,和黄零售业营业额达50亿港元的水平。

港灯:1984年,为怡和置地所控的港灯集团拥有香港电灯公司和丰泽、嘉云等9家全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电力、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保险等多方面。该年税后盈利8.22亿港元。1985年,长实系和黄收购港灯后,年盈利12.8亿港元,增幅56%,为港灯集团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年盈利10亿元大关。1986年又突破15亿港元。

嘉宏:1987年,港灯非电力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始有嘉宏国际。嘉宏除控有23.5%的港灯股权外,全资拥有希尔顿酒店,控有50%联信公司股权。

1987财政年度,嘉宏盈利6.8亿港元;1988年度增至9.5亿港元;1989年盈利突破10亿港元大关(10.01亿港元)。

1986年1月,和黄集团市值从收购时1979年的62亿港元上升到141.5亿港元。同期,控股母公司长江实业的市值为77亿港元,和黄近两倍于长实,成为长实系的主舰。1979年,李嘉诚从汇丰手中以7.1港元一股购人22%和黄股权,共付出6亿多港元。1989年和黄纯利30.5亿港元,共获利60.8乙港元,相当于购价的10倍。

和黄取得如此惊人实绩,首先是李嘉诚正确抉择;其次是马世民管理有方。马世民名声大噪,成为香港洋大班中风头最劲人物。

1990年,香港《资本》杂志第二期,列出1979-1989年香港十大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

它们的排行序与10年盈利总和是:

1.汇丰银行292.72亿港元

2.太古洋行154.81亿港元

3.和记黄埔139.22亿港元

4.中华电力132.49亿港元

5.香港电讯130.57亿港元

6.国泰航空121.46亿港元

7.长江实业112.40亿港元

8.港灯集团107.69亿港元

9.恒生银行99.92亿港元

10.新鸿基地产89.50亿港元

这其中,传统英资上市公司有汇丰、太古、和黄、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港灯7家;传统华资有长实、恒生、新鸿基3家。经一系列收购后的归属为:英资有汇丰、太古、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恒生6家;华资有和黄、长实、港灯、新鸿基4家——长实全系就控有其中的前3家。

这10年间,长实系的3家上市公司平均年盈利均达10亿港元以上。嘉宏国际1981年才分拆上市,故未列入。依据此表,长实系在香港业界的盈利水平如何,明眼人一看便知。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热门推荐
  • 古怪管家穿越戏

    古怪管家穿越戏

    推荐盏的新文《缠上佳人》,希望大家去捧场收藏哦《古怪管家穿越戏》简介她,狡黠聪明。她,没心没肺。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管家,一朝穿越,成了王妃,且看她是如何把她的梦想和事业在古代繁衍声色的!片段一清冷如寒竹祈王爷“这是什么?”他拈起她递过来的一张纸,淡淡的问。“休书协议书啊!”她花了整整一天写出来的呢!轻眯起双眼,“谁批准你写这样的东西的。”眨了眨清眸,巧笑道:“夫君你批准的啊!”片段二冰冷如雪峰阎庄主她云淡风轻的笑着,“你的儿子是我的弟弟,按理说.......哎呀!那你岂不是我的爹!”“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狠狠地咬牙切齿!“咦,那你有怎样的女儿啊?我能见见不?也许,她还将会是我的妹妹呢!”她笑得无害。“你!”片段三温润如玉沈富商“我发现你很对得上我的感觉哦!”她眼发亮光,仿似在看着一猎物。“姑娘........请自重......““哎,我还真不知道知道自己有多重呢!不如你帮我看看我有多重怎样?”“这个.......男女授受不亲......”“扯,古板!我收了你做我月上馆的老板娘好不?”嘻嘻,她可是闻名天下的月上馆的大老板!”..........“他是天下首富了.......风姿妖魅沅阁主潇洒迷人朗少将冷傲腹黑觞皇子霸狂啸瑟笠皇子可爱深沉彧皇子精彩请看全文,绝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此文走轻松路线,结局一对一,不虐。盏的第一部作品,望大家笑纳哈!喜欢的要记得收藏起来哦!!《古怪管家穿越戏》的女主美男领养开炉咯!!欢迎亲们前来领养~~已领养:狡黠聪颖女主弦月(由亲死青蛙领养)清冷祈王爷(由亲clover1989领养)温润沈公子(由亲剪月领养)妖魅沅阁主(由亲史了了领养)冷傲腹黑觞皇子(由亲sj843575981领养)潇洒深情朗少将(由亲蓝心雨爱领养)冰冷雪峰阎庄主(由亲92099766领养未领养:霸狂啸瑟笠皇子可爱深沉彧皇子后面未出场的某些美男帅哥们盏会再此后补上,亲们就敬请关注!!推荐好友幻樱雪馨好看的文文《徒儿们放过为师吧》盏建地群,有兴趣或喜欢盏文的亲们可以入群,大家一起交流哦!盏之家:125528345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王的极品嫡妃

    邪王的极品嫡妃

    云家嫡出大小姐,貌美无双,爹娘健在,却有如不在,新婚夫君对她弃之如鄙,恶奴不将她放在眼里,这一切为什么?——只因她是傻子。她,林氏隐世家族最优秀的继承人,身担重任,腹黑狡诈,机智精明,才艳双绝,却被自己生父阴狠谋害,意外身死,为什么?——只因她是女子。一朝穿越,变成傻子?无妨,她自信傻人有傻福,卸下所有包袱当个米虫也不错。可现实是残忍的,偏偏一个傻子,也碍人双眼,爹娘不爱,她无所谓,可为什么一个两个三个,都看她不顺眼,变着花样来找她麻烦,原来傻子也不好当,无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云楚暴怒。爹不疼,娘不爱,那便弃了——前提是把府里搅得一团乱。夫君大人冷脸相待,那便休了——前提是把你整得身残志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阴谋阳谋,羞辱陷害,通通双倍奉还。前世劳心劳力最终损命,此生她只想唱着歌,哼着曲,数着银票过日子,就算做不成人上人,怎么也得混个钱上人。妖王来袭:蓝王世子及冠大礼,帝王钦旨赐婚,问,谁愿嫁与蓝王世子为妃。满堂千金花容失色,常年与兽类生活在一起,性格古怪,手段残辣,女人近身三尺必定损命,身边还跟着一只猛虎,试问,这种人,谁敢嫁。良久无人出声,帝王脸色阴沉,介时一道清丽的女声传来。“我嫁”这话一落,满堂鸦雀无声,惊的不只是她敢嫁,更加因为她此时的身份,本就身为王妃的她,如何再成为他人的世子妃。他挑眉“你不怕我”她答“相比起你来,我的夫君更可怕,更何况,你比我夫君养眼多了”他沉眉思索,不顾堂上夫君黑沉的脸色,她催促道“喂,娶不娶,倒是说句话呀”“娶”他惜字如金,眸光深幽。她笑颜如花“这就行拉,那我休夫之事,就交由你负责了”介时满堂惊雷滚滚。。。★★★★简介无能,详情请垂询正文,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们请加入书架【收藏】
  •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一部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枕边书!解读历史得与失的史学巨著,纵论上下千年的治乱与兴衰!体悟封建王朝的更迭与轮替,品味风云人物的交错与变幻!
  • 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新文已发布,点击其他作品!】她,金牌杀手,穿越到了紫家最废材最不受疼爱的痴傻五小姐身上,一双惑世红眸注定了她成为爹爹眼中“流动的绿帽子”!他,神秘莫测,颠倒众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唯独对她这个世人所不齿的草包死缠烂打!“霜儿,今日是我的寿辰,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我?”他的眼神在她身上上下逡巡,恨不得将她拆骨入腹!她眸光一闪,随手将手边上的雨伞扔向他。“一把雨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头老大

    光头老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魔鬼的诱惑

    魔鬼的诱惑

    犹如一场毫无破绽的入室劫杀案,她是游走于各个男人之间的纽约知名的交际花,怎料侦查结果却是疑点重重,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掩盖真相而制造的假象。深入调查的结果,却被离奇勒死在家中,不但没有使案件水落石出,反而出现了令人更为混乱的“嫌犯四人帮”,凶案现场看似完美,凶手到底是谁?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和死神的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