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智慧。愉快的鉴赏,优雅的理智,对各种生活事务明白的思考,对公共生活的责任感,对具体事物的缺陷或完美的观察。在此基础之上,与同类人谈话交流时,能获得心智上应有的训练,彼此获得情感上的愉快与舒适。这便是生活的智慧。用心体会生活,不用什么语言,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
留一只手给自己抓挠/【西班牙】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必读理由
该篇文章充满人生哲理:索取无度,看似拥有很多,实则丢失了真正的自我,少了本该有的欢乐。
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价值肯定不菲。
“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徒弟不等师父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
“你不想放弃它吧?”禅师接着问,“没有别的你喜欢的了吗?”徒弟承认,桌上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
“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道。于是弟子又欣喜地用左手夺过钱袋。
“现在呢?”他有点紧张地问禅师。“现在你挠挠自己看。”
他当然做不到。除非他放下自己紧抱的东西!我们紧紧抓住的东西,也用它的方式把我们抓住了。
在电影《公民凯恩》里,凯恩是个百万富翁,在他的豪华宫殿里,他倾其所有地收集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藏品。他很富有,什么也不缺。生活在他周围的人,都被他出于自己的目的,当成了实现他野心的工具。但在他生命的尽头,当他孤独地漫步在别墅空荡荡的客厅里,四壁镶嵌的镜子把他的形单影只放大了一千倍——只有虚无的镜像陪伴着他。他临终前喃喃地吐出了一个词:“玫瑰花蕾。”
“玫瑰花蕾”是凯恩小时候玩的雪橇上写的一个名字,那是一个他周围仍然充满关爱的时代:大家都喜欢他,他也对大家报以微笑。从别人身上聚敛起来的财富和权力,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比童年记忆更美好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凯恩满屋的宝贝也不及那个简陋的旧雪橇。那个雪橇让他想起,在他全力投入倒买倒卖之前还曾爱过与被爱过,这远胜于拥有或操纵的快感。
生命之水/【英国】玛格丽特·斯尔夫
必读理由
丢弃世俗和外表的假象,拨开迷雾,找回正确的方向。生命的真谛是让我们回归自然。
有三个人在寻找生命之水,希望喝下生命之水后,可以长生不老。第一个人是武士,他猜想生命之水应该非常强大有力——可能是洪流——于是他身穿盔甲、手持武器前往寻找,他相信自己可以迫使生命之水向他屈服。
第二个人是女巫,她认为生命之水应该非常有魔力——也许是个漩涡或喷泉,她必须施用魔咒——于是她穿上布满星星图案的长袍前往寻找,希望可以靠她的机智骗取生命之水。
第三个人是商人,他猜想生命之水应该很昂贵——或许是个有珍珠或钻石散落的喷泉——于是他在衣服和钱包里塞满钱,希望够用来购买生命之水。
这三个人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生命之水不是洪流,不需靠暴力取得。生命之水不是漩涡,不需对它施以魔法。生命之水也不是有珍珠或钻石散落的喷泉,不需花钱购买。它只是一眼冒着泡泡的小泉水,它完全免费——不过,你必须跪下来才能饮用它。
这三个人感到万般无奈,因为:武士穿着盔甲,根本无法弯腰。女巫穿着丝路花语
贪得无厌的索取,会忘了生活的真意,因为双手和灵魂都占满了财物而不得空闲,当凯恩突然感到奇痒难耐时,竟不知用什么来抓挠。要知道双手不仅要用来捡拾、索取,还要用来抓挠、抚摸,我们除了相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要“给自己一份好生活”,好好生活。
有魔力的长袍,如果弄脏了,它的魔法就会消失。商人身上装满了钱,他只要稍微届身,钱币就会滚出来,掉进角落的缝隙里。这三个人都穿着“盛装”,没有办法弯下身去饮用生命之水。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士脱下盔甲,女巫脱掉有魔法的长袍,商人脱去塞满钱的衣服。
如此一来,他们每个人就可以跪下来饮用生命之水,享受它的清凉、甘甜和令人惊奇的恩赐。
丝路花语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蹲下来审视自己。蹲下来,自我很小,世界很大;蹲下来,放下高傲,仰视前辈,也许人生就会大不一样。当直起身,那些“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东西,也许就在地上,“得来全不费工夫”。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林清玄
必读理由
林清玄的散文不刻意去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而是以通俗易懂的口头化语言来进行中国式的浅吟低唱,语言优美、清新而富有哲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收藏家来开门了,连续打开三扇不锈钢门,才走进屋内。室内的灯光非常幽暗,等了几秒钟,我才适应了室内的光线,这时,才赫然看到整个房子堆满古董,多到连走路都要小心,侧身才能前进。
到处都是陶瓷器、铜器、锡器,还有好多书画卷轴拥挤地插在大缸里,主人好不容易带我们找到沙发,沙发也是埋在古物堆中,经过一番整理,我们才得以落座。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形容那种感觉,古董过度拥塞,使人仿佛置身在垃圾堆中。我想到,任何事物都不能太多,一到“太”的程度,就可怕了。
我们都喜欢蝴蝶,可是如果屋子里飞满蝴蝶,就不美了,再想到蝴蝶就会生满屋的毛毛虫,那多可怕。我们都喜欢鸟,但鸟太多,也是会伤人的,希区柯克的名作《鸟》,那恐怖的情景想起来汗毛都要竖起。
正在出神的时候,主人端出来一个盘子,但盘子里装的不是茶水或咖啡,而是一盘玉。因为我的朋友向主人吹嘘我是个行家,虽然我据实地极力否认,主人只当我是谦虚,迫不及待地拿他的收藏要给我“鉴赏”了。
既是如此,我也只好一件一件地鉴赏,并极力地称赞,在说一块茶色玉时,我心里还想:为什么端出来的不是茶水呢?
看完玉石,我们转到主人的卧房看陶器和青铜,我才发现主人的卧室中只有一张床可以容身,其余的从地面到屋顶,都堆得密不透风。
虽然说这些古铜都是价逾千万,堆在一起却感觉不出它的价值。后来又看了几个房间,依然如此,最令我吃惊的是,连厨房和厕所都堆着古董,主人家已经很久没有开伙了。
古董的主人告诉我,他为什么选择居住在陋巷,是怕引起歹徒的觊觎。
而他设了那么多的铁门,有各种安全功能,一般人从门外窥探他的古董,连一眼也不可得。
朋友补充说:“他爱古物成痴,太太、孩子都不能忍受,移民到国外去了。”
古董的主人说:“女人和小孩子懂什么?”
我对他说:“你的古物这么值钱,又这么多,何不卖几件,买一个大的展示空间,让更多人欣赏呢?这样,房子也不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呀!”
他说:“好的古董一件也不舍得卖。”
他说:“而且那些俗人懂得什么叫古董?”
告辞出来的时候,我感到有一些悲哀,再怎么了不起的古董,都只是“物件”,怎么比得上有情的人?再说,为了占有古董,活着的时候担惊受怕,像囚犯困居于数道铁门的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又何苦?
何况,人都会离开世界,就像他手中的古董从前的主人一样,总有一刻,会两手一放,一件也不能带走。真正的拥有,不一定要占有,真正的古董鉴赏家,不一定要做收藏家;偶尔要欣赏古董,到故宫博物院走走,花几十元门票,就能看到真正的稀世古物。累了,花几十元在三希堂喝故宫特选的乌龙茶,生活不是非常的惬意吗?回到家,窗明几净,也不需要三道铁门来保卫,也不需要和无情的东西争位置,役物而不役于物,不亦快哉!
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著,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在财货,就没有时间花在心灵。
我们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自己的健康。
我们如果成为壶痴、石痴、玉痴、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
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又是价值多少?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
误解与赞赏、批评与歌颂,都像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汐,原来一物也无。
去年春天最好的春茶,放到今年也要失味,所以,今年要喝今年的春茶。
年年的春茶都好,我眼前的这个粗陶茶杯也很好,古董、古物、钻石、珍珠,乃至一切的背负,留给那些愿意背负的人吧。
丝路花语
心灵被世俗的杂念填满,每个人都有太多舍不得放下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生活的真意。其实我们越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手中溜过,我们越无法真正得到。有时即使千方百计得到了,也仅仅是个形式而已。
钟点工/【美国】托妮,莫里森
必读理由
托妮·莫里森在这里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她是一个了不起的钟点工。故事给我们以启迪:决定学习、工作、生活好坏的是我们自己,而不能让它们左右我们的心。
我父亲是船坞厂的一名焊接工人,记忆中他一直是个勤奋而严谨的人,除了船坞厂,他还同时有三份兼职。他和母亲原来是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找到更好的工作,才带着全家迁到北方的罗伦镇。罗伦镇是一个欧洲移民聚集的小城镇,墨西哥移民与南方黑人多半毗邻而居,绝大多数人都是贫苦的劳工。但父亲从来不准我们邋里邋遢地过日子。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也坚持给全家人买体面的衣服。
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为了赚零用钱,我每天放学后都到一个阔太太家做钟点工。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干。女主人家的地板要用特殊的木油精清洗然后打蜡;不同材质的家具又各有一套清洁剂和上光剂,很多名字我听都没听说过;洗衣服的时候就更麻烦了,什么不能熨,什么不能绞干……这些都是普通蓝领工人家里没有的规矩。
虽然要求繁多,我的工钱却很低。好几次,我都想辞了这份钟点工,但镇上没有人会雇用一个十二三岁的黑人小姑娘,丢了这份工作,我就没有任何收入了,对我来说每周那几个铜板是多么珍贵啊。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向父亲抱怨起来:“这个工作又累又寒碜,工钱少得可怜,最糟糕的是琼斯太太总在挑我毛病。听说她家隔几天就换一个钟点工,因为没有人能干长久,我也快受不了了。”爸爸放下手里的活,很平静地说:
“你不住在琼斯家,你住在这儿。”看我没听明白,他又接着说:“你每天做工的时间只不过占你生活的一小部分。你不是’擦地板‘,不是’洗衣服‘,你是你自己。琼斯太太批评的是你’擦地板‘和’洗衣服‘的方式,而不是你本人。”
“如果你不想做下去就去辞工,”爸爸双手扶住我的肩膀,我甚至能感到他手掌上的老茧,“但是如果你想做下去,孩子,你就要好好干。决定工作做得好与坏的人是你,而不应该让好工作或者坏工作来左右你。记住,你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不是为了琼斯太太,而是为了你自己。”
这话绝不只是大道理,父亲本人就非常敬业。我记得他下班后常常会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今天又焊了一条完美的接缝,还把自己名字的缩写刻在了接缝旁边。有一次我问他:“谁会看到那几个字母,并且想到它们是您名字的缩写呢?船厂有那么多焊接工,谁知道那条接缝是您焊的呢?”父亲回答:“没人会看到,可我知道那是我的产品。”
第二天我又做起了钟点工。但在我眼里琼斯太太不再是一个苛刻的雇主,而是一个能让我把工作干得更好的指导老师。每次她找出什么毛病,我都愉快地接受,因为我明白这些批评不是针对我本人的。渐渐地,女主人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好,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虽然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在琼斯家整整干了一年半,直到毕业后才离开——这都是父亲的功劳。
丝路花语
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能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不断地向上。我们青少年身上也肩负着责任,责任是努力地学习,不断地吸取知识,将来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美国
威尔·鲍温
必读理由
《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讲述了一个温馨,动人的故事。快乐是可以感染、可以共享的,大声说出我们的快乐,让别人因我们的快乐而快乐。
大约八年前,我认识了一个人,他帮助自己深爱的人,重新扭转了许多人原本觉得悲惨无比的人生景况。一切都始于我在路边看到的一块告示牌。
那块告示牌是由破破烂烂的厚纸板做成,钉在一根像是五金行会给人用来搅动油漆的棍子上。它置身于杂乱的垃圾与火蚁虫的窝之间,邀我一起这样做——
如果你快乐
就按喇叭
做这块牌子的人也太天真了吧。我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往前开——我的喇叭安静无声。几周后的一个礼拜天,我载着桂儿和莉亚开车上了高速公路,要去探望朋友。我们随着一卷当我们接近堤道时,我又看到了那块告示牌,而且不假思索地按了喇叭。“怎么了?”桂儿问道,“路上有什么吗?”我说:“没有。路边有个告示牌说’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我觉得很快乐,就按下去了。”
当天稍晚,我们在回家的途中又经过那块告示牌时,莉亚尖叫了起来:
“爹地,按喇叭,按喇叭!”在那时,我稍早之前期待与朋友同欢、享受和家人相处的愉快态度,已经改变了。我开始想到,隔天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我的心情一点也不快乐,但我还是按了喇叭来满足女儿。接下来发生的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内心深处有那么短暂的片刻,我觉得自己比几秒钟之前更快乐了一点一一好像按喇叭会让我更快乐。从那时起,我们只要经过那段高速公路,莉亚就一定会提醒我按喇叭。
没多久之后,我开始很想知道,那是谁放的告示牌,又为什么要放。那天,我沿着公路旁行驶,估计着自己和“快乐”告示牌的距离,在我觉得快到的时候,就在最近的一户人家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