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500000002

第2章 中国的历史

要明白一种现象的因果关系,先要晓得他的“事实”。考究人类社会已往的事实的东西很多,譬如(一)人类之遗骸,(二)古物,无论工艺品,美术品,建筑物。(三)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都是。记载往事的书籍,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然而最完全最正确的,究竟要推书籍。所以研究历史,仍得以“史籍”为中心。

我们中国的史籍,究竟怎样?我且举两种史籍分类的法子,以见其大概。一种是清朝的《四库书目》,这是旧时候“目录之学”中最后的分类。

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召令奏议(诏令、奏议)、传记(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史钞、载记、时令、地理(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职官(管制、官箴)、政书(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目录(经籍、金石)、史评。

一种是近人所撰的《新史学》,略参些新科学思想的。见《新民丛报》和《饮冰室文集》。

第一正史:(甲)官书所谓《二十四史》是也。(乙)别史如华峤《后汉书》、习凿齿《蜀汉春秋》、《十六国春秋》、《华阳国志》、《元秘史》等,其实皆正史体也。

第二编年《资治通鉴》等是也。

第三纪事本末:(甲)通体如《通鉴纪事本末》,《绎史》等是也。(乙)别体如《平定某某方略》,《三案始末》等是也。

第四政书:(甲)通体如《通典》,《文献通考》等是也。(乙)别体如《唐开元札》,《大清会典》,《大清通礼》等是也。(丙)小记如《汉官仪》等是也。

第五杂史:(甲)综记如《国语》,《战国策》等是也。(乙)琐记如《世说新语》,《唐代丛书》,《明季稗史》等是也。(丙)诏令奏议四库另列一门,其实杂史也。

第六传记:(甲)通体如《满汉名臣传》,《国朝先正事略》等是也。(乙)别体如《某帝实录》,《某人年谱》等是也。

第七地志:(甲)通体如《某省通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也。(乙)别体如纪行等书是也。

第八学史如《明儒学案》,《国朝汉学师承记》等是也。

第九史论:(甲)理论如《史通》,《文史通义》等是也。(乙)事论如《历代史论》,《读通鉴论》等是也。(丙)杂论如《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是也。

第十附庸:(甲)外史如《西域图考》,《职方外纪》等是也。(乙)考据如《禹贡图考》等是也。(丙)注释如裴松之《三国志》注等是也。

以上两种分法,都不十分正确,现在且别评论他。要知道历史书分类的法子,可以自己把“目录之学”的书参考。其中应该先看的,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书目》四种。我以为历史的书,从内容上分起来,不过(一)纪载,(二)注释,(三)批评,三种。考订大抵属于注释,也有因此而下批评的。其中又以纪载为主,必须有了纪载,批评注释两种,才有所附丽,其间有主从的关系。

历史书所纪载的事实,从前的人,把他分做(一)治乱兴亡,(二)典章制度两大类。参看《文献通考》序。这两个名词,不甚妥当,但是一时没有适当的名词,姑且沿用他,我以为前一类可称为“动的史实”,后一类可称为“静的史实”。正史中的“纪”、“传”,是记前一类事实的;“志”是记后一类事实的;二者又皆可出之以“表”,以图减省;所以正史可称为“纪传表志体”。各种历史,要算这一种的体例,最为完全。所以从前把他立于学官,算做正史。编年和纪事本末,是专记前一类的事实。政书是专记后一类的事实。从研究上说,编年体最便于“通览一时代的大势”;纪事本末体,最便于“钩稽一事的始末”;典章制度一类的事实,尤贵乎“观其会通”;所以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这四种书在研究上都是最紧要的:因其都能“网罗完备”,而且都有一个“条理系统”。其余的书,只记一部分的事实,或者是许多零碎的事实。只可称为“未经编纂的史材”,专门研究,都是很有用的,初学暂可从缓。

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开化极早之国,历史一类的书,真是汗牛充栋;其余各种材料,却也不少;譬如钟鼎碑刻和其余各种古器物,都有合于前说的古物一类。各地方特别的风俗,特别的方言,都有合于前说的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一类。可惜科学不甚发达,没有能够把他严密整理罢了。这就是今后学者的责任了。

同类推荐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南宋军神

    南宋军神

    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下大将高宠,本以为找到靠山,却不料高宠竟然是...面对破败的汉人江山,刘涚绝对秉承岳飞的遗志直捣黄龙,却坚决反对对南宋朝廷的愚忠。他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用土地和粮食来号召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当万众一心,修建起‘心’的长城。吃了我们的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还回来,杀了我们的,那还说个屁,杀回去!”
热门推荐
  •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不甘被渣男利用,薛黎选择同归于尽!谁知,睁开眼来却发现自己没死!没死苦啊!王爷好腹黑!国公好阴险!庶母庶妹好卑鄙!不怕,不怕,姐有异能,姐知前世了今生,武将下马问生死,文官下轿问前程!腹黑、阴险、卑鄙……来吧,来吧,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
  • 谁是电工

    谁是电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的神秘面纱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的神秘面纱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掀开黄金神秘盖头告诉我们黄金是怎样炼成的,走进黄金神秘王国黄金都能用来做什么。主要内容有认识黄金、金的特性、金的成因、金的类别、金的度量与换算、金的需求和用途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霸道总裁的契约女友

    霸道总裁的契约女友

    他是一个从来不相信爱的人,但是这个契约女友的出现却是让他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邪王你马甲掉了

    邪王你马甲掉了

    【正文+番外完结】一朝穿越,她成了凤元王朝的草包公主?长的比花娇,名声比屎臭,位置还没坐热,便被贬回安伯侯府不受宠的嫡小姐。姨娘阴毒,庶妹伪善,生父更是冷血无情……个个恨不得对她杀之后快,却不知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某日夜黑风高之时,她好心搭了一把手,来年她收获了一个美貌绝伦的腹黑王爷。初时,她得意洋洋的捏着他的双颊逼迫:“宝贝,叫一声姐姐听听!”后来,他挑起她的下颌,眯着眼诱哄:“心肝,叫一声夫君听听!”这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