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600000030

第30章 快想个办法让我生病吧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不问问孩子他究竟愿不愿意去学。也有明明知道孩子不愿意,但是还是软硬兼施连骗带哄把孩子送到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提高班、特长班等。结果是家长苦孩子也苦。金钱化了不少,精力化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却不多。在这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中,孩子失去了对知识的热情,机械地接受大量抽象的原理与公式,完全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教育模式就好像全家人喂养一只宠物,大家争先恐后地喂它,像填鸭一样把知识一古脑送进它的嘴里。这样使孩子既难受,又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只会成为死板的知识接收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没有赢在起跑线上,却累死在终点。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这个观点,大家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去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输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没有一个科学家、音乐家、画家、作家的父母,他们的遗传基因是不是已经落后了呢?

人群里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是占大多数的,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值,只能是来一个拔苗助长式的施教方式,培养出新时代的“方仲永”。

许多父母希望子女能够拥有自己不曾拥有的机会和经验,他们希望为子女打造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从小就要孩子参加音乐班、舞蹈班、上体操课、语文课、准备升大学的补习班。他们把孩子的时间排满了各种学习活动,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超级时程” 下,孩子的生活排满各种学习活动,几乎没有什么事都不做的“停工期”。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子女负担过重的压力,以免孩子对学习活动感到厌倦或排斥。适当的额外学习活动使子女的生活丰富化,但是过重的压力可能造成反效果。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是这样形容一周七天的:

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子夜

星期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星期五——黎明前的黑暗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星期日——快乐的单身汉

依次来代表我们眼里的学校生活,这也能反映我们那时候对学校生活的一种态度。

当我们经常听到孩子抱怨某个学习活动、开始交不出作业、抱怨疲倦或想睡、表示不喜欢某项学习活动,这意味着,孩子的压力已经很大。

学知识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再好的事情,过了火,都可能走向反面变成坏事。现在许多研究生毕业时都已经到 “而立之年”了,也就是已经过了差不多半辈子了,那么博士博士后呢?或许未来的学生拿到最后一张毕业证书的时候,就该退休了。这倒好,出了校门直接就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了。生活还没开始,就到尾声了。

人不是储藏室。储藏室你存放一些东西,只要不是易腐烂品,可以保存上百年以至千年。人不行,人一般活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人脑子里储存的东西就全都消失了,白存了。所以,人脑中存的东西,必须有用,而且必须及早派上用场,如此才有意义。

于是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不断给孩子加码,学了奥数学英语,学了画画还要学音乐……不能只做“加法,避免“过度学习”,以免往孩子头脑中装很多他用不着的东西,浪费他的生命。

厌学现象现在很普遍,好多人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我认为“厌学”就是孩子对“过度学习”的一种本能的抵制和反抗。

“妈——您说我们班刘晶晶怎么那样?”女儿一回来就跟我抱怨。

“怎么了?你这态度很不好啊!都是你的同学,有意见你可以给她提啊!”

“不是。这不快期中考试了吗?她总是拉着我跟我磨叽个没完。”

“她跟你磨叽是因为她信任你,把你当朋友,”我看着这个每天高高兴兴,精力充沛的小孩,“你要尽量去帮助她才对。”

“我帮不了,帮她我会犯错误。”啊?什么事啊,这么严重?

“她总是跟我说:你把我打晕吧!快想个办法让我生病吧!能不能找个人来替我考试吧!您说,我能帮她吗?”女儿拿起水瓶灌了一气,说。

“哦,那是不能,她好像有点厌学了吧?”我猜测着。

“就是——她妈妈每天让她跳舞、学乐器,还要练唱歌,写作业的时间很少,更别说玩儿了,她妈妈还给她规定每次考试不能低于90分……”

哦,是了,这样,孩子怎么能不厌学呢?

斯宾塞也曾指出过这样的现象,在那些所谓的好学校里,总会有一些病号,他们常常是脸色苍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更是家常便饭,有的最后不得不休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过度的学习,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使孩子的身体出了故障,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以及硬塞知识产生很多危害:它给孩子一些不久就忘的知识,? 它引起孩子对知识的厌恶和不自信,它忽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对知识的组织能力,它使正在发育孩子的身体和心智都蒙受伤害,? 它使许多孩子成功也无法补偿失去的欢乐,而失败则加倍痛苦。

女儿小时候,我带她参加过珠心算的培训班,班里有个小男孩,做什么都恹恹的。她妈妈说他已经有一周没去幼儿园了,因为一说去幼儿园他就又哭又闹。那是个很好的幼儿园,设施一流,老师一流,每天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识字、背诗、背单词、做算术题,每样都不能少,要是在幼儿园没学会,回到家还要继续学习。据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毕业时可以达到小学二年级以上的水平。怕儿子跟不上课程,她特意周末带孩子来学习珠心算。

再次见到那个妈妈带着孩子来学珠心算时,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她说:现在已经给孩子转到一所普通的社区幼儿园了,现在孩子过得很快乐。去它的小学二年级水平吧!孩子的快乐是第一位的。原来,她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已经有了自闭的倾向,同时身体也越来越差。不得已去看了心理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极度厌学。

这个妈妈后悔不已,明明希望孩子多学知识的,现在孩子根本什么也学不下去了。她赶紧改变做法,给孩子转了幼儿园。

“你看,他现在笑得多开心啊!”她望着正跟着老师做游戏的儿子说。

我很想说:你做的太对了,有什么能比孩子的快乐更重要的呢?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解读成长的秘密;富养女孩,妈妈要把握的关键细节;家有女孩,妈妈要掌握点沟通艺术;养育女孩,重视培养她的良好习惯;为女孩“投资”,打造她的非凡气质;疏而非堵,帮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等十大方面,全面解读富养女孩的方法与细节。和男孩相比,女孩天性柔弱,本书从“走进女孩的世界,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因此,“富养”是最适合的教养方式。妈妈只有给女孩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女孩开阔眼界、精神富足、气质高贵、人格独立,从而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有内涵。富养不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养女孩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给她更为精细的教育。可以说,富养的着眼点,是给女孩一个幸福的人生
  •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本书作者张静女士从宝宝发育的规律出发,即自然界最根本的进化发展规律,以宝宝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情绪等8个方面入手,并以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为线索,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来揭秘其真正的“动作”原因——脑发育,及其深远的影响。本书行文流畅,语言幽默且通俗易懂,并配有可爱温馨的绘画,能让广大父母在获得轻松“悦读”的同时,又能习得育儿的相关心理、生理学知识,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上天对父母爱的馈赠,很多时候,父母不但要倾注全身心的爱给宝贝,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去爱——要知道宝宝成长的过程和真相。帮助宝贝快乐长大。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比如老是催促他。因此,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要改掉孩子的毛病,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
热门推荐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健康成熟的青春(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健康成熟的青春(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莅临青春、心理变化、成长之忧、青春之恙、永葆青春、身心保健、生殖系统、避孕措施、情窦初开、举止文雅、拒绝毒品、珍惜生命等。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血老公悍匪妻

    混血老公悍匪妻

    莫宝贝,X市行政特区海军34狮政委委员长的千金简.罗斯,某海外联合国驻X市特派国防代表她19岁,性情如悍匪,刁蛮霸道,一开始就对相亲抱着反对态度他33岁,绅士风度,斯文却腹黑,未见面就已经对她感兴趣俩人缘起相亲之事,从此一路火花带闪电当悍匪女遇见斯文腹黑男,俩人之间开启怎样搞笑的故事一切就在书中…精彩花絮一:“小四儿,去,给我一杯30年珍品茅台。”一生气就想喝酒的莫宝贝低声吼着。“宝贝,你还是喝柚子茶吧,茅台太…”罗斯准备劝教。“你说不喝就不喝啊,我老子都没有这样管我。”莫宝贝吼道。“老子?你是指春秋时期的李耳吗?他的《道德经》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曾经拜读过,写得非常的好,只是他为什么要管你?难道你也喜欢他的《道德经》吗?”罗斯颇感兴趣的问道。“你这个…老外,你是在讽刺我还是怎么样?”莫宝贝被《道德经》三个字给气得发抖。精彩花絮二:某父女二人针对某相亲对象进行谈论:“好男人当然要紧紧抓牢好好把握住啦,便宜了别人多可惜啊。”“好男人便宜别人怎么啦,党还教育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呢,我们应该无私奉献,这么好的男人怎么能够自己独享,还是让给别人吧。”“这…宝贝啊,我说不过你,可是你总要说说为什么你就不喜欢罗斯啊,他究竟哪一点让你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人就看眼缘,没有眼缘的话,他再好也没有用啊。”“究竟什么是眼缘?”“眼缘就是看着对眼了,而我,只要看见他那褐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珠子我就觉得刺眼,你说还怎么有眼缘呢?”“那是因为他混血儿,你不是一直说不能有种族和民族的歧视吗?”“是不能啊,你看见我什么时候虐待他了吗?没有吧,老子你知道我的性格,我对于国产货品忠贞不渝,像罗斯这样的进口货,我实在难以接受,你放过我吧。”精彩花絮三:“过来。”“不要。”“听话。”“我不是遥控娃娃,听什么话?”“今夜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乖,过来。”“我很爱国,我不会堕入外国人的怀抱的。”“我已经有了中国国籍了,只是混血而已。”“那你把那绿眼珠子给我变黑,我晚上看着像狼。”“好。”某人下床,去戴有色隐形眼睛。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