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3300000010

第10章 写稿工作(2)

对方毫不迟疑地答道:“不,我叫托马斯。圣波坦是报馆里的人给我起的绰号。”

杜洛瓦付了账单,说道:“我看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要去采访两位大人物呢。”

圣波坦哈哈大笑:“您也未免太实在了。您难道真的觉得,我会去问那中国人和印度人对英国的所作所为持何态度?在他们的观点中,符合《法兰西生活报》读者口味的是哪些,难道我不比他们更了解?这样的中国人、波斯人、印度人、智利人、日本人等,经我采访过的,少说也已经有五六百了。以我的经验,他们的回答是那样冠冕堂皇,千篇一律。所以只要把最近一次访问纪要找出来不差一字地重抄一遍,就能交差。要做更改的,不过是被访者的相貌、姓名、头衔、年龄及其随从的相关情况。这方面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费加罗报》和《高卢人报》很快会毫不手软地给你指出来。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一点,布列斯托尔饭店和大陆酒家的门房,用不了五分钟便会将相关情况给我们讲述得一清二楚。我们可以边抽着雪茄,边徒步走去。到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报馆稳拿五法郎的车马费。亲爱的,一个人若要讲求实际,那就该这样去做。”

杜洛瓦问道:“如此说来,外勤记者是个很有油水的活计了?”

圣波坦神秘兮兮地答道:“没错,不过跟写社会新闻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因为那里面可有软文广告的收入。”

于是他们起身离开咖啡馆,沿着大街向玛德莱娜教堂走去。圣波坦突然向杜洛瓦说道:“你看这样如何?要是你有事,请尽管去办。这件事,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了。”

杜洛瓦同他握了握手,便离开了他。

想到他晚上要写的关于阿尔及利亚的那篇文章,他心中就烦闷不堪,不得不现在就开始打起腹稿来,因而一边走路,一边思考,把各式各类的见解、看法、结论和逸闻都汇集起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走到了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张望四周,寥寥无人。偌大的巴黎,在此炎炎酷夏的时节,近乎成了一座空城。

走至星形广场的凯旋门附近,他找了家小酒馆填饱肚皮,然后沿着环城大街,慢慢地一步步走回寓所。一进门,就赶紧坐在桌边,写起那篇文章来。

然而目光一落到面前摊开的白纸上,刚才想好的那些东西,转眼之间便从他的脑际消失得无影无踪,脑子里也是一张白纸似的。他搜肠刮肚,想把它们重新找回,即便是一言半语,也要先写下来。然而这些东西像是成心在逗他玩,他刚要抓住,马上又溜掉了;要不就是突然没头没脑地一齐向他涌来,让他不知从何入手,以致理不出头绪,然后加以装点。

就这样苦苦挣扎了一个多小时,倒是已被他写满了五张白纸,不过都是些有头无尾的孤立语句。面对如此窘境,他不由地泄了气:“看来我对这一行还完全没摸着门道,必须再去请教请教。”

如此一来,他必然又有机会同弗雷斯蒂埃夫人一起待一个上午,两个人长时间地侃侃而谈,气氛是那样温馨、亲切、热诚。一念至此,他心中便升腾起一阵热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赶紧上床就寝,生怕自己忽然心回意转,又去写起来,并将文章写得很好,从而将这满心的热望泡了汤。

第二天,他倒比平时起得晚,因为他可不想让这会面的快乐来得过于匆忙,故而先在那里独自领略了一番。

当他到达弗雷斯蒂埃家的时候,已经过了十点。他按响了门铃。

前来开门的仆人对他说道:“先生此时正在工作。”

杜洛瓦没有料到弗雷斯蒂埃此时正在家里,但他不想就此离去,说道:“请告诉他是我来了,我有急事。”

没过一会儿,他被带到和弗雷斯蒂埃夫人曾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的书房里。

弗雷斯蒂埃穿了一身睡衣,脚上踩着一双拖鞋,头上戴着一顶英国小圆帽,正坐在他昨天坐过的椅子上。他妻子仍旧穿着那件洁白的晨衣,嘴上叼着香烟,身子半靠在壁炉上,在对她丈夫口授什么。

走到书房门边,杜洛瓦停了下来,惴惴地说道:“真是抱歉,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

弗雷斯蒂埃扭过头来,满面怒容,毫不客气地向他吼道:“你又怎么了?快点说吧,我们正忙着呢。”

杜洛瓦一时无语,过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说道:“没……没什么事,请原谅。”

弗雷斯蒂埃的火冒三丈:“这是什么话?别吞吞吐吐了。你在此时闯到我家来,难道只是为了串门?”

杜洛瓦惶急万分,只好老老实实交代:“那倒不是……我是由于……我那篇文章……还是写不出来。上一次多承你……你们的关照……我于是……斗胆前来……希望……”

弗雷斯蒂埃截住了他的话:“你当我是什么人?你觉得,你的活儿可以由我干,而你,只需在月底的时候去会计那儿领你的薪水就万事大吉了?这钱是这样好拿的吗?”

他妻子仍在吸着烟,不发一言,脸上浮着一层不可捉摸的微笑,似乎在掩饰她内心的想法:此种情景实在有趣。

杜洛瓦面红过顶,结结巴巴地说道:“实在对不起……我原来是想……我原来觉得……”

不料突然间,他嗓音登时清亮,一口气说道:“夫人,对于我的唐突,万乞谅宥。您昨天帮我写的那篇文章实在无与伦比,特再次向您表示我真诚的感激之情。”

他深深鞠了一躬,接着向弗雷斯蒂埃说道:“我下午三点去报馆。”

说完便转身走了出去。回家的路上,他疾步如飞,口中不停地嘀咕道:“行啊,这篇文章看来还得我自己写。我一定要自己写出来,让他们看看……”

一回到住处,他便带着满腔怒火,迫不及待地伏案奋笔。

他接着弗雷斯蒂埃夫人已经给他铺设好的文章架构,冥思苦想,东拼西凑了一些报章上常见的连载小说中的那种离奇荒诞的情节,以中学生的稚嫩文体和军人的生硬语气,拉拉扯扯、华而不实地写了一大篇。没用一小时,这荒诞绝伦、似是而非的文章就算是写好了。完后,他颇为自满地拿着这篇东西赶往报馆。

一进报馆他首先遇到的是圣波坦。圣波坦一见到他,便意味深长地用力握住他的手说:“那篇我采访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报道,想必你都看到了。真是可笑至极,整个巴黎都在津津乐道。然而我压根儿就没去见他们。”

杜洛瓦还没看当天的报纸,于是急忙找来,匆匆看了一眼这篇题为《印度与中国》的长文,尚在一旁的圣波坦给他指了指文中特别有趣的段落。

就在此时,弗雷斯蒂埃急匆匆地跑了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他们说道:“啊,你们俩在这儿,我正有事要找你们。”

说着,就把需要当晚弄到的几条重要政治新闻,对他们作了一番安排。

杜洛瓦趁此把写好的文章递向了他。

“这是关于阿尔及利亚的第二篇文章。”

“很好,给我吧。我现在就给老板送过去。”

他们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

于是圣波坦拉着他的这位新伙伴走了进去。到了走廊里,他问杜洛瓦:“去过会计那儿吗?”

“没呢,干吗?”

“干吗?当然是拿钱啊。看来你还一无所知,每个月的工资可要想着提前去领,谁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

“这……这可是好事儿啊。”

“我带你去认认门,这没什么问题。这儿给钱倒是很痛快。”

于是,杜洛瓦前去领了两百法郎的月薪,另外还有头天那篇文章二十八法郎的稿酬。昨天从铁路部门领到的那笔钱,才刚刚花了一点儿。合在一起,可就是三百四十法郎。

这样大的数目的一笔钱,他可是从来没有拿到过。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阔了起来,成了有钱人,到什么时候都不用愁了。

之后,圣波坦带着他去另外几家相同性质的报馆坐了坐,希望上面要他们采访的新闻别人已经弄到手。如此一来,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必然可以想方设法从那些人口中探听到有关情况。

华灯初上之时,闲得无聊的杜洛瓦,不禁又想起了“风流牧羊女娱乐场”。于是踏步而至到了那里,大着胆子向检票员自我介绍道:“我名叫乔治·杜洛瓦,是《法兰西生活报》的编辑。前两天,我曾跟弗雷斯蒂埃先生一起来过这里。他要我以后来看戏不用买票,不知道他向你们交代过没有。”

检票员打开簿册翻了翻,发现簿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不过还是热情地向他说道:“先生,您不妨先请进来,然后将你的情况去同经理谈一谈,他肯定会同意的。”

一进入剧场,他就看到了那天晚上,他从这里带走的那个女人——拉谢尔。

拉谢尔随即向他迎了上来:

“晚上好啊,我的小宝贝。这几天过得好吗?”

“很好,你呢?”

“我也不错。你知道吗?自从那天见过你后,我都梦见你两次了。”

杜洛瓦微微一笑,心里甜滋滋的:

“是吗,这说明什么呢?”

“小笨蛋,这说明我喜欢你呗。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咱们就再乐上一回。”

“如果你愿意,今天就可以。”

“好啊,我当然愿意。”

“很好,不过……”

他吞吞吐吐,显得为自己将要说出的话感到有些难以启齿。

“我刚从俱乐部出来,花光了身上带的钱,所以今天分文未有。”

拉谢尔直勾勾地盯着他的眼睛。凭着她的本能和长期同各种各样的讨价还价的男子交往的经验,她一眼就看出,这是明显不过的谎言,于是说道:“你这是在说什么呢?跟我来这一套,你难道不认为,未免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杜洛瓦窘迫地笑了笑:“我身上还剩十法郎,就这些了,你看行不行?”

对方摆出一副出没上流社会的风流女郎一时心血来潮,往往不以金钱为重的潇洒姿态,嘀咕道:“那就只好如此了,亲爱的。要明白,我所喜欢的,是你这个人。”

她抬起一双意乱情迷的眼睛向杜洛瓦嘴角的那两撇短髭深情地看了看,挽起他的胳臂,情意绵绵地依偎在他身上,同时说道:“咱们先去喝杯石榴露,再去转上一圈。我还想就像现在这样,和你一起去看场歌剧,让大家都瞧瞧你。这之后,我们就早早回去,你说好不好?”

杜洛瓦晚上是在这个女人家过的夜,而且很晚才睡。今天出门的时候,天早已经大亮了。他马上想到去买份《法兰西生活报》来看看。由于格外激动,打开报纸时,他的手在发颤。然而报上并没有他的文章。他伫立在人行道上,焦躁不安地把各个栏目都扫了一眼,最终还是没能发现他写的那篇东西。

他的心情突然变得糟糕起来。由于风流了一夜,身体早已是疲惫不堪。现在又碰到这件棘手的事情,对于疲惫无比的他,无异于雪上加霜。

他终于爬上六楼,回到自己的房间。和衣躺倒在床上后,他几乎马上就睡着了。

下午的时候,当他再次走进报馆时,他马上先来到瓦尔特先生的办公室,向他问道:“先生,我写的那篇有关阿尔及利亚的第二篇文章,今天没有见报,这是怎么回事?”

经理抬起头,冷冰冰地答道:

“这篇文章,我交给了你的朋友弗雷斯蒂埃,请他过目。他看后觉得不妥,需要重写。”

杜洛瓦无比气闷,一言未发,转身离开。随后,他突然闯进弗雷斯蒂埃的房间:“你为什么没让我的文章在今天的报上刊登?”

弗雷斯蒂埃嘴上叼着烟卷,正四脚朝天地靠在扶手椅上,放在桌上的两只脚下,鞋后跟压着的是一篇刚开了个头的稿子。他不紧不慢地答了一句,懒洋洋的声音听来是那么的遥远,仿佛是从地底深处的洞穴里发出来的:

“老板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太烂了,要我交给你重写。喏,就放在桌上。”

他用手指了指用条尺压着的几张摊开的稿纸。

杜洛瓦张口结舌,无可奈何。在他将稿子放进衣袋的当儿,弗雷斯蒂埃又说道:“你今天要先去一下警察局……”

接着,有哪些地方要去跑一跑,有哪些新闻要去采访,弗雷斯蒂埃一一向杜洛瓦作了交代。杜洛瓦很想找句尖刻的话语回敬他,但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悻悻走开了。

第二天,他又将稿子送到了报馆,但还是被退了回来。第三稿也未能幸免,依然遭到了同样的命运。面对这等情况,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未免太过急躁了,没有弗雷斯蒂埃的帮助,他是寸步难行。于是对于《非洲服役散记》这所谓文章,自今以后,他是决计再也不提了。既然环境要求他接人处事必须圆滑灵活,做到八面玲珑,他决心依此而行,在出现更好的机会之前,姑且先把外勤记者的工作努力做好。

现在,无论是各剧院的后台,还是政坛幕后,即经常聚集各级政要的参议院前厅和各个走廊,对他来说,都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了。不但如此,他同各部门的重要人物以及整日打盹、被叫醒后面色不善的听差,也都混得熟透了。

他交游广泛,三教九流,包罗万象,上至王公贵族、部长将军、上流人士、大使主教,下至门房警察、老鸨名妓、赌场老手、妓院掮客,此外还有诸如咖啡馆伙计、公共马车车夫和来路不明的外国阔佬等。看上去,他同他们打得火热,事实上,转过头便撂在一边。由于跟他们朝夕相处,时时相遇,脑子里根本忙不过来,所谈论的又都是同他干的这一行有关的问题,他对他们一律恭谨有加,一视同仁,不以贵贱等分。他觉得自己很像一个以品酒为业的人,由于天天不间断地品尝各种各样的酒,时长日久,就连马戈堡所产葡萄酒和阿让托所产葡萄酒的区别也都分辨不出来了。

他很快就成了一名出色的外勤记者,不仅所得到的消息来源可靠,报道快捷,而且遇事反应敏捷,精明能干。用杰出报人瓦尔特老头的话说,他已是报馆名副其实的栋梁。

然而,他的收入依然寡薄,他写的文章每行只能得十个生丁,此外便是每月两百法郎的固定薪水。由于他至今单身一人,经常出入咖啡馆和酒馆,耗费着实惊人,因此手头常感拮据,生活十分清苦。

他看到有的同事进进出出,衣袋里总装着鼓鼓的金币,却始终弄不明白,他们靠的是什么神鬼不觉的办法挣到这样多的钱,生活得如此豪阔。他想,这可是一条不应轻易放过的生财捷径。因为他在羡慕他们的同时,怀疑他们在干着不为人所知的非法勾当,替一些人效犬马之劳,彼此心照不宣,狼狈为奸。但他只有识破其行藏深入其秘密团体中去,方可使这些背着他大捞外快的同伴,对他刮目相看。

他经常于夜色阑珊之时,一边看着窗下飞驰而过的列车,一边苦苦思索着自己可以采用的良策。

同类推荐
  • 藏地密码8

    藏地密码8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喜马拉雅雪人出没,请注意!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6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苦秋

    苦秋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谁在宿命里勇敢

    谁在宿命里勇敢

    叶枫从一个程序设计师沦落到黑网吧管理员,从北京到西北,从拥有事业和爱情的幸福小子到痛苦失恋、母亲离世的悲惨命运,紧接着一个离奇的命案又引出了诸多迷离的线索,当被指证为凶手的他为了洗脱自身的嫌疑而不得不选择出逃,却发现有人暗中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制造了更难以想象的复杂陷阱。
热门推荐
  •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人群中飞起两道人影白霜霜旋身一跃,在三楼的地方单手搂住女生另一只手平肩而摆,左腿弯曲,长发随风飞扬,天人般缓缓落地,将已晕过去的女生平放在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理会众人张大的嘴吧,转身离开,哎。。。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我的霸道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霸道老妈(老妈真烦)

    在本书中我诉说的是老妈比较霸道的一面。也就是说,我吃什么得由她说了算,我穿什么也得由她说了算,更过分的是,我看什么书还得由她说了算。她常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不顾我的感受。反过来,如果我做了什么合我意却不合她意的事情,她总是对我狂吼乱叫,弄得我好没面子,但又无可奈何……
  •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刘诗涵,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平凡而不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希望好好读书,从未将儿女情长绕上心头。但是因为偶然的意外,爱情来敲门,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被驱逐,又被接纳,小小的心灵受创……何依依,性格开朗外向,愿意跟所有的人交朋友,但是背后总是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让自己在寝室里有一席之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在女生之间挑拨离间。为了爱情也可以恩断义绝。她不愿意随遇而安,只相信事在人为。叛逆的少女时代,热情的校园学生,喧闹的女生寝室密语不断。女生间的矛盾,学生间的纯爱,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青春时代。
  • 重生之一世如意

    重生之一世如意

    原本是侯门嫡女,却因亲娘被厌弃,自小没就没享过荣华富贵,最后还因为碍眼挡路被胡乱嫁给了中山狼,落得个孤苦惨死。重活一世,她发誓再不任人摆布,她要帮着娘亲重回侯府,她要为自己寻个佳婿良人。越是有人不愿意她活的幸福,她就越要过的一生如意。
  •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你打算一辈子都靠工资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吗?你打算人过中年还要为今后的养老而疲于奔命吗?理财路上,你,我,他,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方案。
  •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精选上百则感动心灵的哲理故事,它们涵盖了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纯洁友情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 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进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江湖不挨刀

    江湖不挨刀

    漂亮伶俐的颜小刀身怀飞檐走壁的好轻功及破解机关寻踪觅宝的绝学,并携带她的娘亲传授的一整套防止被男人骗的爱情理论作为护身法宝入了江湖,立志做个江湖不挨刀的聪明女人。刚入江湖,便在无意中救了北海派众叛亲离的帮主薛北海,让自己卷入了一场由他人精心布局的阴谋中。一路跟薛北凡作对,吵吵闹闹,却也心甘情愿随之深入五处险境寻宝,虽危险重重,却笑声不断。在集齐五块龙骨图,找到武林至宝月海金舟和圣武皇谱后,不料却陷入更大的危险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机甲天王

    机甲天王

    神秘至宝,彪悍美女,狂野机甲,统统纳入怀中。且看李源,一个出自边疆家族的小小机甲兵,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又如何驾驭钢铁洪流,踏破银河,傲笑寰宇。成就不败巅峰。他,机甲天王,让万国来朝,让无数王牌俯首称臣。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