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800000034

第34章 唐诗(2)

这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流传千古,被闻一多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包含了五种景色,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而这五种意象,都包含了自然的循环往复与人世的更迭。集中体现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一片引人探寻遐想的奇妙艺术境界。轮回的春天,流动的江水,花开花落是时光的一份见证,千古月光照耀着古今的人们,而清凉的夜色也陪衬了如水般的岁月和生活。所以,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能看见长江流水,绵绵不绝。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旧题。关于此诗题创制者,“未详所起”;也有说是陈后主所作,或者隋炀帝所创作。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题名“春江花月夜”的诗作共七首,除张若虚这一首外,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而以张若虚这首最上,历来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盛誉。

很多著名评论家都说,刘希夷的“红颜与白头”,张若虚的“宇宙与人生”都是一种对生命和青春的歌颂,说他们扭转了唐朝宫体诗旖旎的诗风,象征了初唐的刚健与昂扬。也许,就整个唐代诗坛来说,他们确有如此之作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来说,反倒是他们的“惆怅”成就了个人诗歌史的巅峰。在这“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弱若微尘,短如一瞬”,对青春和生命的咏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公元715—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君不见走马川(1),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2),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3),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5),幕中草檄砚水凝(6)。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7)。

【注释】

(1)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车尔成河。(2)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3)金山:指天山主峰。(4)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5)连钱:马斑驳的毛色。(6)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7)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县。

【赏析】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时代,因为强大,也因为壮美。塞北风光独特的魅力。加之唐朝战争频繁,且胜战较多,所以,正如岑参所说:“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只有金戈铁马的纵横,才能更好地泼洒青年人的赤诚。而这份热烈的冲动,也燃烧了更多的激情。而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织下,苦寒之地的边塞荒凉,也常常变为诗人眼中的奇绝美景。

岑参的边塞诗似乎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语意新奇,壮烈而又瑰丽。诗歌从茫茫黄沙入手写起,戈壁的荒漠与寂寞都在这幕天席地的浑黄中展开。首先是狂风怒吼,那些像斗一样大的碎石,随着狂风满地滚动,飞沙走石的险境历历在目。匈奴借着草黄马肥的机会,率领大军来侵犯大唐江山。将士们晚上都不脱盔甲,顶着如刀的狂风在暗夜里行军。最为奇特的是那些同样劳累的战马,在寒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马毛上虽然沾着雪,却因连夜行军的奔跑,而令它们浑身冒着热气。但是天寒地冻,那热气一遇到冷空气,反而形成了一串串冰花凝结在战马的身上。而军帐里正打算起草檄文,却发现砚台里刚刚倒出来的墨水也凝成了冰。

在这呵气成霜的时候,诗人的笔墨却似乎更加酣畅淋漓。他说战士们顶风冒雪的姿态一定会吓倒敌军,料想连仗也不用打了,我们就可以胜利还朝。虽然这只是岑参浪漫的幻想,但他对边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摹,却给人以蓬勃的激情,豪迈的气势与力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1),胡天八月即飞雪(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散入珠帘湿罗幕(4),狐裘不暖锦衾薄(5)。

将军角弓不得控(6),都护铁衣冷难着(7)。

瀚海阑干百丈冰(8),愁云惨淡万里凝(9)。

中军置酒饮归客(10),胡琴琵琶与羌笛(11)。

纷纷暮雪下辕门(12),风掣红旗冻不翻(1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2)胡天:指塞北的天空。(3)梨花:春天开放,花为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4)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5)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6)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7)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铁衣:铠甲。(8)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9)惨淡:昏暗无光。(10)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11)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指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12)辕门:军营的大门。(13)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赏析】

武判官其名不详。判官为唐时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塞外风光的奇特与莫测,是安居中原内地的人们所无法料到的。如果不是亲历战争,恐怕岑参也很难从变幻莫测的气候中,捕捉到灵感的火花。作为由南方而来的战士,岑参对北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这首长诗便是对塞北风光的生动描绘。平地而起的北风,吹折了“白草”。八月秋高气爽之际,胡地竟然已经开始大雪纷飞。而大雪骤然降落,犹如一夜春风,千朵万朵的梨花沉沉地压在枝头。北风吹,大雪飞,塞外苦寒美,诗人在这里就像“发现新大陆”般,以惊喜的笔触来描绘塞北的风景,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诗的末尾处,岑参送客来到路口,漫天飞雪再也找不到客人。山回路转,只有雪上空空地留着马蹄的痕迹。在这歪歪斜斜的脚印中,岑参看到了什么呢?苦寒之地的奇景、豪情,抑或是如白雪一般悠悠不尽的思乡与惆怅。

本诗被作为唐朝边塞诗的上品佳作,尤其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称绝。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作者简介

崔护,字殷功,唐代诗人。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气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

【注释】

(1)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也作“桃花人面”。(2)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诗的大意很简单,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扇门前喝水,看到青春貌美的姑娘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今年的这个时候,故地重游,发现姑娘已不知所踪,只有满树的桃花,依然快乐地笑傲春风。

关于诗中所隐喻的这段故事,在唐代孟棨的笔记小说《本事诗》中,有过记载。在那年清明节的午后,刚刚名落孙山的崔护独自出城踏青。后来崔护忽觉口渴,恰好行至一户农家门外,便轻叩柴扉,讨一杯水喝。门里传来姑娘轻柔的询问:“谁啊?”崔护说:“我是崔护,路过此处想讨杯水喝。”院门打开,年轻美丽的姑娘温柔地端了一碗水送给崔护,自己悄然地倚在了桃树边。崔护见姑娘美若桃花,不禁怦然心动。可是,即便大唐再开放、宽容,但生活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禁忌还是颇多的。所以,这次偶然的邂逅并没有再多的情节了。第二年的清明,崔护又去了南郊踏青。据传,他看到门上一把铁锁,怅然若失地写下了这样的诗行。崔护题完诗后,依然有许多放不下的心事,到底惦念着,几天后又返回南庄。结果,在门口碰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一听崔护自报家门,便气急败坏地让崔护抵命。

原来,去年自崔护走后,桃花姑娘便开始郁郁不乐。前几天,刚好和父亲出门,结果回来看到这首诗写在墙上,便生病了。终日,茶饭不思,睡卧不宁,没几天就把自己折腾死了。崔护听后,深深地感动了,他跑进屋里,扑倒在姑娘的床前,不断地呼唤姑娘,“崔护来了”。这感天动地的痛哭,竟真的令姑娘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与崔护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封建社会,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很多年轻人根本接触不到其他的异性。所以像这首诗中隐喻的那种一见钟情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珍贵。“人面桃花”的明媚和“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落寞,吟诵出的即是诗人的感喟。

整首诗以“人面”和“桃花”为线索,贯串通篇,反映出了诗人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无限怅惘之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是被传为诗坛佳句。

乌衣巷 /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23—842年),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品有《陋士铭》《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朱雀桥边野草花(1),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2),飞入寻常百姓家(3)。

【注释】

(1)朱雀桥: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于秦淮河上。(2)王谢:即王导、谢安两大家族。(3)寻常:平常。

【赏析】

《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是在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代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秋词二首 /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2)。

【注释】

(1)春朝:即初春,此处指春天。(2)嗾(sǒu):教唆,指使。

【赏析】

第一首《秋词》则是历来被看做刘禹锡的代表作,也是他一反前人悲秋落寞情怀的昂扬赞歌。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悲秋情结。而在刘禹锡看来,秋高气爽的天气,似乎比春天还要给人以鼓舞。晴空之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鹤冲天而上,排云的斗志激励了诗人,将他的诗情倏忽间便引到了碧霄之上。其通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令刘禹锡的诗从所有吟诵秋天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想到秋天的辽阔、壮美,就会不自觉地吟诵起他的这首诗。

此诗一出,便受到很高的评价。学者倪其心评论此诗说:“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文人悲秋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也仿佛内化成了文学的一种传统。想到秋天,就可以感受到初秋的愁绪,深秋的暮气,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中国的诗词中。“怕逢秋,怕逢秋,一入秋来满是愁”、“秋风秋雨愁煞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而“秋风扫落叶”则更添一份悲凉,世故人情,人走茶凉,都在这份落寞中徒增绝望。但是,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就是天高地阔的雄壮。这首《秋词》,描写了神清气爽的秋韵。

第二首描写秋色的诗,与前面一首虽然写作的重点不同,但是放在一起,却相得益彰,将秋天的骨气与景色,都融化在了舒远与旷达中。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年轻人如今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似乎产生的种种问题都于钱有关:住房、教育、出行……似乎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掉一切问题。但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钱,本身无所谓善恶,我们追求金钱也无可非议。并且生活在如今社会中,想要过上好生活,是不可能离开钱的。吃穿住行、看病吃药、看演出、逛街游玩……样样都离不开钱。钱,是享受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
  •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在我国久已失传,今年才得以发现。书叙湖广省武昌府咸宁县少年学子杨少游登科及第,官至丞相,其六子不辱门楣,皆登金榜,可谓光宗耀祖。本书在叙事、艺术手法上既承古小说之一统,又独辟世情描写之蹊径,算得上是一部较成熟的白话小说作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玉锁姻缘(民国佳人完结)

    玉锁姻缘(民国佳人完结)

    【民.国年间四大家族的故事】虽然那个时代是灰色的,但爱情是没有历史的。一段老套的包办婚姻,不一样的是唯美的画面。胡府之清冷,何府之豪华,女主不甘于沉寂的性情,男人逃婚,女人原该守着那个孤寂的家,等待男人回心转意,而她不会!“即使我爱的死去活来,也绝不容许自己留下来……”民.国立,大清皇帝退位。那些末世的皇室及官宦人等,又该何去何从?【韩玉露&胡云山】韩玉露——书香门第,官宦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腑有诗书气自华,人淡如菊,原本温婉的大家闺秀,却不裹脚,不扎耳眼,她有着古典女子之柔美,又有着新时代女性之刚强。胡云山——苏州首富次子,上海滩首席风云人物。英俊潇洒,受新思想薰陶,不满父亲凭‘金风玉露一相逢,云开雾散现青山’而包办婚姻,于新婚夜逃婚。她不甘被弃,也于新婚次日,易名韩冰剪发离家,咫身来到上海,做了何府的西宾。他与她有缘亦是无缘,有缘则失之交臂,无缘却又再次重逢,重逢后,是夫妻团聚,还是各寻幸福?【胡佳红&何靖华】胡佳红是忠良之后,幼时被寄养贫寒之家,何靖华是宦门之子,家财万贯。为寻表妹,佳红来到何府,何靖华不嫌贫爱富,爱上不为富贵折腰的佳红。【何雯蓝&谭庆生】何雯蓝出身豪门,洁身自爱,谭庆生是上海都军,为筹措军费与雯蓝等相知相交。【胡慧珊&溥宽】胡慧姗是豪门之女,溥宽是护法军成员,亦是清末皇族,为了心中的理想,顾大家而舍小家,她则云,男儿志在四方。可是在他被击落与滔滔河水中,她缘何抑郁成病,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一群大男人与一群小女子的故事,他们顶天立地,为朋友为正义,挥金似土。她们柔美动人,却有着男人的所没有的刚柔并济。此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男性我独爱袁克文,女性我则最爱谭芷。
  •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你的七年痒不痒?你和你的他是否正罹患以下症状?你在他眼前晃荡,他视而不见;他在你眼前晃荡,你心里骂他犯贱;脾气点火就着,恨不能一拍两散;到后来干脆省点儿力气,懒得生气;夜里失眠多梦,白天恍如做梦;他背着你睡,你看着天花板睡;你抱他他抱你,就像左手抱右手;有一天,你惊觉你和他有半个月或一个月没做爱了,而此时,你的梦里、你的心里出现了另一张异性面孔……婚姻这片海,你和他能否同舟共渡?其实,你就是陈晓荷,他就是魏海东。当你偶遇苏逸轩,而他认识了林菲,海平面倾斜了。华灯初上,每一盏或寂寞或温暖的灯光下都有一个或寂寞或温暖的陈晓荷,同一盏灯或另一盏灯的下面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魏海东。你和他,注定排斥又缠绕。七年,你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