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800000034

第34章 唐诗(2)

这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流传千古,被闻一多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包含了五种景色,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而这五种意象,都包含了自然的循环往复与人世的更迭。集中体现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一片引人探寻遐想的奇妙艺术境界。轮回的春天,流动的江水,花开花落是时光的一份见证,千古月光照耀着古今的人们,而清凉的夜色也陪衬了如水般的岁月和生活。所以,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能看见长江流水,绵绵不绝。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旧题。关于此诗题创制者,“未详所起”;也有说是陈后主所作,或者隋炀帝所创作。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题名“春江花月夜”的诗作共七首,除张若虚这一首外,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而以张若虚这首最上,历来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盛誉。

很多著名评论家都说,刘希夷的“红颜与白头”,张若虚的“宇宙与人生”都是一种对生命和青春的歌颂,说他们扭转了唐朝宫体诗旖旎的诗风,象征了初唐的刚健与昂扬。也许,就整个唐代诗坛来说,他们确有如此之作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来说,反倒是他们的“惆怅”成就了个人诗歌史的巅峰。在这“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弱若微尘,短如一瞬”,对青春和生命的咏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公元715—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君不见走马川(1),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2),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3),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5),幕中草檄砚水凝(6)。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7)。

【注释】

(1)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车尔成河。(2)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3)金山:指天山主峰。(4)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5)连钱:马斑驳的毛色。(6)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7)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县。

【赏析】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时代,因为强大,也因为壮美。塞北风光独特的魅力。加之唐朝战争频繁,且胜战较多,所以,正如岑参所说:“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只有金戈铁马的纵横,才能更好地泼洒青年人的赤诚。而这份热烈的冲动,也燃烧了更多的激情。而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织下,苦寒之地的边塞荒凉,也常常变为诗人眼中的奇绝美景。

岑参的边塞诗似乎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语意新奇,壮烈而又瑰丽。诗歌从茫茫黄沙入手写起,戈壁的荒漠与寂寞都在这幕天席地的浑黄中展开。首先是狂风怒吼,那些像斗一样大的碎石,随着狂风满地滚动,飞沙走石的险境历历在目。匈奴借着草黄马肥的机会,率领大军来侵犯大唐江山。将士们晚上都不脱盔甲,顶着如刀的狂风在暗夜里行军。最为奇特的是那些同样劳累的战马,在寒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马毛上虽然沾着雪,却因连夜行军的奔跑,而令它们浑身冒着热气。但是天寒地冻,那热气一遇到冷空气,反而形成了一串串冰花凝结在战马的身上。而军帐里正打算起草檄文,却发现砚台里刚刚倒出来的墨水也凝成了冰。

在这呵气成霜的时候,诗人的笔墨却似乎更加酣畅淋漓。他说战士们顶风冒雪的姿态一定会吓倒敌军,料想连仗也不用打了,我们就可以胜利还朝。虽然这只是岑参浪漫的幻想,但他对边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摹,却给人以蓬勃的激情,豪迈的气势与力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1),胡天八月即飞雪(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散入珠帘湿罗幕(4),狐裘不暖锦衾薄(5)。

将军角弓不得控(6),都护铁衣冷难着(7)。

瀚海阑干百丈冰(8),愁云惨淡万里凝(9)。

中军置酒饮归客(10),胡琴琵琶与羌笛(11)。

纷纷暮雪下辕门(12),风掣红旗冻不翻(1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2)胡天:指塞北的天空。(3)梨花:春天开放,花为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4)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5)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6)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7)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铁衣:铠甲。(8)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9)惨淡:昏暗无光。(10)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11)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指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12)辕门:军营的大门。(13)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赏析】

武判官其名不详。判官为唐时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塞外风光的奇特与莫测,是安居中原内地的人们所无法料到的。如果不是亲历战争,恐怕岑参也很难从变幻莫测的气候中,捕捉到灵感的火花。作为由南方而来的战士,岑参对北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这首长诗便是对塞北风光的生动描绘。平地而起的北风,吹折了“白草”。八月秋高气爽之际,胡地竟然已经开始大雪纷飞。而大雪骤然降落,犹如一夜春风,千朵万朵的梨花沉沉地压在枝头。北风吹,大雪飞,塞外苦寒美,诗人在这里就像“发现新大陆”般,以惊喜的笔触来描绘塞北的风景,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诗的末尾处,岑参送客来到路口,漫天飞雪再也找不到客人。山回路转,只有雪上空空地留着马蹄的痕迹。在这歪歪斜斜的脚印中,岑参看到了什么呢?苦寒之地的奇景、豪情,抑或是如白雪一般悠悠不尽的思乡与惆怅。

本诗被作为唐朝边塞诗的上品佳作,尤其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称绝。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作者简介

崔护,字殷功,唐代诗人。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气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

【注释】

(1)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也作“桃花人面”。(2)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诗的大意很简单,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扇门前喝水,看到青春貌美的姑娘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今年的这个时候,故地重游,发现姑娘已不知所踪,只有满树的桃花,依然快乐地笑傲春风。

关于诗中所隐喻的这段故事,在唐代孟棨的笔记小说《本事诗》中,有过记载。在那年清明节的午后,刚刚名落孙山的崔护独自出城踏青。后来崔护忽觉口渴,恰好行至一户农家门外,便轻叩柴扉,讨一杯水喝。门里传来姑娘轻柔的询问:“谁啊?”崔护说:“我是崔护,路过此处想讨杯水喝。”院门打开,年轻美丽的姑娘温柔地端了一碗水送给崔护,自己悄然地倚在了桃树边。崔护见姑娘美若桃花,不禁怦然心动。可是,即便大唐再开放、宽容,但生活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禁忌还是颇多的。所以,这次偶然的邂逅并没有再多的情节了。第二年的清明,崔护又去了南郊踏青。据传,他看到门上一把铁锁,怅然若失地写下了这样的诗行。崔护题完诗后,依然有许多放不下的心事,到底惦念着,几天后又返回南庄。结果,在门口碰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一听崔护自报家门,便气急败坏地让崔护抵命。

原来,去年自崔护走后,桃花姑娘便开始郁郁不乐。前几天,刚好和父亲出门,结果回来看到这首诗写在墙上,便生病了。终日,茶饭不思,睡卧不宁,没几天就把自己折腾死了。崔护听后,深深地感动了,他跑进屋里,扑倒在姑娘的床前,不断地呼唤姑娘,“崔护来了”。这感天动地的痛哭,竟真的令姑娘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与崔护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封建社会,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很多年轻人根本接触不到其他的异性。所以像这首诗中隐喻的那种一见钟情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珍贵。“人面桃花”的明媚和“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落寞,吟诵出的即是诗人的感喟。

整首诗以“人面”和“桃花”为线索,贯串通篇,反映出了诗人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无限怅惘之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是被传为诗坛佳句。

乌衣巷 /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23—842年),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品有《陋士铭》《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朱雀桥边野草花(1),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2),飞入寻常百姓家(3)。

【注释】

(1)朱雀桥: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于秦淮河上。(2)王谢:即王导、谢安两大家族。(3)寻常:平常。

【赏析】

《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是在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代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秋词二首 /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2)。

【注释】

(1)春朝:即初春,此处指春天。(2)嗾(sǒu):教唆,指使。

【赏析】

第一首《秋词》则是历来被看做刘禹锡的代表作,也是他一反前人悲秋落寞情怀的昂扬赞歌。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悲秋情结。而在刘禹锡看来,秋高气爽的天气,似乎比春天还要给人以鼓舞。晴空之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鹤冲天而上,排云的斗志激励了诗人,将他的诗情倏忽间便引到了碧霄之上。其通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令刘禹锡的诗从所有吟诵秋天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想到秋天的辽阔、壮美,就会不自觉地吟诵起他的这首诗。

此诗一出,便受到很高的评价。学者倪其心评论此诗说:“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文人悲秋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也仿佛内化成了文学的一种传统。想到秋天,就可以感受到初秋的愁绪,深秋的暮气,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中国的诗词中。“怕逢秋,怕逢秋,一入秋来满是愁”、“秋风秋雨愁煞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而“秋风扫落叶”则更添一份悲凉,世故人情,人走茶凉,都在这份落寞中徒增绝望。但是,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就是天高地阔的雄壮。这首《秋词》,描写了神清气爽的秋韵。

第二首描写秋色的诗,与前面一首虽然写作的重点不同,但是放在一起,却相得益彰,将秋天的骨气与景色,都融化在了舒远与旷达中。

同类推荐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是一部明末拟话本小说集。每一卷为一篇,共三十四篇。内容涉及王朝兴衰、官场逢迎、将帅武功、士人际遇、民生疾苦及地方风俗等,作者演义前朝史事,抨击政治窳败,感慨世情冷暖,颇能反映当时知识阶层对民不聊生明末社会的认识和怀才不遇之情。
  •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为了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品阅到最优秀的作品,获得最佳的阅读享受,编者在反复、细致讨论和斟酌之后,从小说宝库中遴选了300多篇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作品。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一直乐此不疲地评论它、研究它,但奇怪的是,在它问世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少有人重视它,甚至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天真幻想之作。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呼啸山庄》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西方评论家高度评价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忍破乾坤

    忍破乾坤

    带着火影中十尾和六道的能力穿越到异界,忍术与华丽魔法的对碰,与热血斗气的争霸,谁强谁弱?清纯的亡国公主,妖艳的魔族堕落天使,精灵,魔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盗爱妈咪甩爹地

    盗爱妈咪甩爹地

    时钟刚刚转到下午五点,许诺言就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笔,回房,洗澡,换上前几天和老公一起出去买的黑色超短裙,然后在自己脸上涂涂抹抹,一边做着这些,她脸上的笑容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嘴里也在哼着轻快的歌曲,今天她心情很好,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天是她和老公刘智勋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她和智勋是大学同学,当年,她是学校的校花,而他则比她高两级,是学生会会长,两个同样都是风云人物,走到一起似乎也是理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