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00000039

第39章 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6)

女人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形成的。这句名言写在《第二性》这本书的扉页上,可见其在这本书中的份量。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硬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震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教皇。她从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出发,反对旧有的有关女人的观点,认为“没有所谓的人性这种人所共有的、决定人该做什么的本质;唯一的存在就是人的处境”。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在第一幅画中,无论男人和女人是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在做什么,女人始终是在男人注视下的,是男人的目光规范和期待着女人,正如波伏娃分析的男人笔下的妇女神话,“理想女性也许看上去都不一样,但她们共有一些基本特征。每位女性人物都被要求忘掉自我、拒绝自我,或者以某种方式否定自我”。这种情况下,女人对自己的处境是无意识的,是完全被动的,消极地适应她的处境。在第二幅画中,女人或者回避男人,虽然此时女人依旧是男人注视的对象,或者开始面对男人,男人开始成为女人注视的对象。在这幅画中,女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并且开始面对它。这里展现的是两种内容: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女性的超越。

●哪位哲人提出了“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这句名言出自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帕斯卡说:“人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本意在告诉我们:世界上最让人不可忍受的事情就是无聊和无所事事,它甚至比劳苦的工作更让人不能忍受。于是,人们就以辛勤的忙碌和游戏消遣来排除自己的无聊,用各种事务来填充自己的空洞,用热闹和纷扰来掩盖自己心灵的空虚。幸运的是,虽然一点点小事就可以刺疼我们,但一点点小事也可以安慰我们,就可以转移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开心。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没有激情,没有冲动,人因此而感到自己的虚无,自己的沦落,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依赖,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空洞。人们找不到真正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做什么好。人心是空洞的,因而人生是无聊的。

帕斯卡说,正是这种忙碌和消遣才是我们的最大不幸和苦难。“唯一能安慰我们的可悲的东西就是消遣,可是它也是我们的可悲之中最大的可悲。因为正是它才极大地妨碍着我们想到自己,并且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消灭自己。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会陷于无聊,而这种无聊就会推动我们去寻找一种更可靠的解脱办法了。可是消遣却使得我们开心,并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死亡。”所以,消遣是恶,快乐是罪。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是谁提出的?

这是叔本华说过的一句话,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人就是如此,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而总是想到自己缺什么。好似已经拥有的,就永远属于自己了,还没有拥有的,才需要不惜一切去追求。叔本华说,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外在的追求在欲望的驱使下永远都没有止境,你想得到的越多,得不到的也就越多。人,就在这种求之而不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其实,对自己来说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人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因为它就在你身边,你和它融为了一体,根本没有体会过因为它的缺失造成的痛苦。所以,你对它想得很少。比如,沉浸在母爱中的孩子,就无法真正意识到母爱对他的意义,因为他就在爱之中,不能外在地将这种爱当作一个现成的对象去考察,去打量。可是,一旦这种爱不复存在,他立即就会意识到这种欠缺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这正是《易传》中说的“日用而不知”。不知道的,恰恰是最重要的,知道的,反而在你的生命之外。爱因斯坦说:“鱼儿对其终生生活于其中的水又知道多少呢?”

●“在人群中,我感到比我自己独处还要孤独”是谁的真实写照?

这是尼采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也许,唯有通过“孤独”这个词,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尼采。

他是个哲学家,他是个诗人,他是个疯子,他是个孤独者,他杀死了上帝,他解构一切理性与权威,而他不是传说中的恶魔,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尼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里,他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误解与漠视,辱骂与冷漠,排斥与湍弃……他始终被时代和世人排斥于舞台的中央。他用心灵发出的喊声,却唤不回半点回音。然而,当上帝招回他孱弱的肉体后,他那刚毅饱满的灵魂却穿透岁月的迷雾,清晰地呈现在后人的面前。经过那世纪的转折,世界终于为尼采颤栗,为尼采疯狂。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拜入他的门下,他们在尼采指明的道路上收获,挣扎,徘徊……尼采就像横亘于世纪的山峰,那是人们通往前方的必经之途,人类要想走下去,没有人能绕过他。

这也是尼采,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一个给西方带来颤栗同时也带来希望的人。

孤独分为两种:弱者的孤独和强者的孤独。尼采的孤独是强者的孤独,他太强了,以至于把所有的人都抛在了后面,从而注定了他是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的人。他不愿意成熟,因为你越成熟,就会离人群越近,而成熟又是什么呢?尼采这样回答:“成熟不过是个性被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尼采不愿意世故,不愿意圆滑,就注定孤独。

我们没有必要为尼采惋惜。在历史的审判台前,只有弱者才需要同情,而尼采是个强者,他需要的不是同情,只有理解。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是谁的座右铭?

这是罗素的一句名言,也是罗素的座右铭。尼采是不快乐的,因为他悟透了一个现实:生命没有终极意义。生命只是在欲望和满足欲望之后的无聊中荡来荡去的钟摆,因此生命的本质是痛苦。而罗素却是快乐的。他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不过是“原子的偶然结合”,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现实。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尼采悲哀地喊出:“上帝死了”。而罗素不喊“上帝死了”,因为他本人就是上帝。

尼采的不快乐源于他把生命当成目的,在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时他彻底地失落了。而罗素却清清楚楚地知道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他关注的是现实生命本身。因此他不失落,在他的面前,快乐俯拾皆是。罗素认为,生命的结局虽然是荒谬的,但生命的过程可以是美好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应该是自由的,每个人在经过世界的同时,都有权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创造世界。你自己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你自己来构建的。

是躺在绝望的阴影中,看着倒计时的日历终日地感受不快乐,还是正视人生,享受人生,创造人生呢?如果说生命有什么目的的话,享受快乐,这就是目的。

★政治理想

●哪位哲人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在《政治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定义是:“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从词源学的角度上讲,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的概念显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政治”概念的希腊文是politikon,这个词的本意是趋向城邦的。而政治生活或者政治制度的希腊文是politeia,城邦的希腊文是polis。可见,不管是作为概念的政治还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和城邦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当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时候,是指人对城邦有一定的趋向性。也就是说,人按其本性必须结合成共同体才能生存,国家或城邦就是由此而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首先是活在家庭之中的,家庭就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坊,若干村坊组合就是城市(城邦)。这是人存在的现实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人之所以可以和愿意趋向于城邦是因为:“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能不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政治)的组合。”

●如何理解霍布斯所说的“人对人像狼一样”?

这是霍布斯《利维坦》中的一句名言。在霍布斯看来,人类最初并不是用我们现在的社会方式生活着,而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每个人只顾满足个人的需要,凡是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东西都要据为己有,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杀掠抢夺,为所欲为。个人在“自然状态”暴露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人际关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侵略、强暴、阴谋、杀戮。这样,就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在这样状态下,没有规则,更没有道德法律,只有强者的狂笑和弱者的哀鸣,所以“人对人象狼一样”。

霍布斯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没有幸福感,有的只是痛苦和恐惧。为了能生活得更好,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进行转让,转给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变成一个意志。被人们赋予最高权利的这个人或这些人组成的会议就是“国家”。这个威力巨大的国家就象《圣经》中所提到的巨大海兽“利维坦”。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是谁的名言?

这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说过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国家和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能仅凭道德去遵守,而必须要以武力为基础,靠强制力加以贯彻。

为了解霍布斯,不能不先回顾一下英国内战史。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尖锐。从1842年开始,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队与国王的军队先后二次发生内战,并于1649年处决查理一世,正式宣布英国为“没有国王和上院”的共和国和自由邦。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查理二世在保王党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内战结束。英国内战带来的血腥动荡和无政府状态浇灭了革命开始前人们的热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使人们厌倦战争与死亡,政治上的保守主义适时而起,并且需要理论代言人的系统传达。霍布斯正当其人。他的政治保守主义引导英国走向了良性而有序的政治改革,为英国争取了一百年的安定和繁荣。

奇怪的是,霍布斯的绝对国家主义理论不仅为极权专制所用,更多的却是被自由主义者发扬光大,成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先驱。回想一下他的理论:他把个人比作钟表的部件,通过发挥个人的作用达到社会和谐的功能;把个人作为社会契约的主体,并且保留个人追逐财富和名利的权力;主权者只是为保护个人的安全而存在,不能限制他们的其他自由,这些都预设了自由、自利、快乐和理性是人的成分。而自由、自利、快乐、理性,正是亚当·斯密和边泌等自由资本主义理论家坚持的人的特点。沿着个人自保,到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再到追求快乐和利润,霍布斯的理论超越了专制集权,清晰地指向了未来的自由资本主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句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出自哪里?

这句话直到今天都比较流行,但知道这句话出处的却寥寥无几。这是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所谓“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伏尔泰有许多名言,比如他说:“我没有王权有什么关系?我有一支笔。”作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用他的鹅毛笔撰写下无数的悲剧、故事、诗歌以及哲学著作。但他最终不是以诗人或者历史学家而是以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身份传世,伏尔泰的那支笔可以说是启蒙运动中对野蛮和愚昧开战的最为犀利的一支。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同其他启蒙家一样,伏尔泰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人的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伏尔泰与卢梭观点不合,伏尔泰曾经猛烈抨击过卢梭的一部书。但是,当伏尔泰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这部书时,他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

●哪位哲人喊出了“人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句话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里的枷锁是什么?是文明。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应付大自然的斗争中,摆脱了愚昧的生活,建立了制度,培养了情感,有了文明,开始了专属于“人”的生活。于是,人和动物有了区别,人不能在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了。他们必须遵循社会的各种制度和规范,必须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必须按照理性去思考,按照社会所许可的所谓文明的方式行动。

如此一来,人在变得文明,摆脱野蛮的同时,也给自己戴上了无形的枷锁。而这种枷锁是人自己心甘情愿地给自己戴上的,而当自己感到不适想摘掉这个枷锁的时候,钥匙却已经找不到了。除非已经无法忍受,人是不会和枷锁同归于尽的。人的可悲之处在于,即使人打破了一个枷锁,又会心甘情愿地给自己套上另外一个枷锁。

也许,自从人类进入了文明,自从人类第一次给自己戴上枷锁,就已经进入了“枷锁时代”。人类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个枷锁或者那一个枷锁,但却不能完全抛弃枷锁本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一生下来,就会被戴上枷锁。所谓的自由,对人来说原来仅仅具有理论的意义。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热门推荐
  • 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斛珠【全本+出版】

    一斛珠【全本+出版】

    对郗屹湘来说,过去几年的生活像是一场浑浑噩噩的逃离。逃离记忆,逃离亲人,逃离情感。斗转星移,事易时迁,她攒足勇气,回来面对曾经逃离的一切。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依旧恨她入骨;偶然邂逅的温润君子,则步步紧追……一场又一场的遭遇,让她身心交悴、疲惫不堪。是向前,还是回头?当浮华褪去、恩怨呈现,他们确然明白的只是——如果生命能够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爱你。
  • 绝色千金逃婚记

    绝色千金逃婚记

    各位亲们,《我晕,这样也能穿越》正式更名为《绝色千金逃婚记》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支持我。我觉得这个名字比较贴切。呵呵呵。她安氏企业大小姐安琪,天生一副颠倒众生的美貌,再加上后天父母的精心栽培,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没有她不知晓的事情,真是命运捉弄人啊,父母竟然逼我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而且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一气之下逃之夭夭了。郁闷,这是哪啊,好像穿越了,不会吧,逃婚也能穿越,真是奇闻。苍天啊,我怎么穿越了还要被逼婚啊,真是命苦啊。哇塞,太美了吧,我照了一下镜子,看到镜中那张美得没有一点瑕疵的脸,她真的是我吗?我自认为自己就有够美了,可是镜中这张脸真是让我望尘莫及啊。原来我是蓝月国的新月公主,被逼嫁给太阳城的大王做妃子,要是我的父王不同意太阳城就要出兵攻打蓝月国,原来父王也是有苦衷的,让我不由得想起老爸是不是也有苦衷呢?都怪那个太阳城的破大王,那叫什么楚天磊的超级没品的人,看本小姐嫁过去怎么收拾你,哼!下面介绍一下几位重要男主楚天磊——太阳城的大王,冷酷高傲,却对新月一见钟情,让他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芳心。楚君毅——太阳城九皇子,生性浪荡不羁,却被新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牵动着。许昊天——大将军之子,因为父亲被陷害冠上通敌卖国之名,惨遭灭门,来行刺皇上,却以外挟持新月离开,因为对磊的仇恨,所以使得他也讨厌新月可是最终是什么导致他转恨为爱呢?尹玉枫——叱诧风云的武林盟主,却因她的救命之恩而不可救药的爱上她。总之就是各位男主都是人中之龙,都死心塌地的爱着女主,最终女主会选择谁,敬请关注吧。我所构造的女主开始是个纯情小女生,后来因为变故可能会变得冷酷无情。所以不喜者勿近。希望各位亲亲可以用手中的票票继续支持我,支持新月公主哦。《穿越之特异功能皇后》已经接近尾声,偶有挖了个新坑,《穿越之绝色杀手》向亲们推荐,不过还是会以更这篇为主,请亲们别介意偶的贪心,其实偶也不是贪心,因为如果更一篇文更久了会找不到感觉,所以同时更两篇算是给自己放松一下,不过还是要以一篇为主,一篇为副。呵呵,不说了,再说偶就太啰嗦了。最后偶很厚脸皮的向大家说,收藏,砸票。呵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为什么服装店的镜子要斜着放?为什么商场里的导购员总是说“咱们”?为什么你总觉的别人买到手的东西比你便宜?为什么女性不买东西也喜欢逛商场?为什么超市里的口香糖摆在收银台旁?你明白这些奥秘吗?你是否意识到其后的心理动因呢?……消费,每天都避免不了。每天看一点,你会发现,成为购物达人如此简单!
  • 苍灵渡

    苍灵渡

    在雪尘马上,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他是俊美威武、精明凌厉的小将军,然而卸下戎装,她又是一番怎样的面容?似男非女的模棱两可,身世隐含的种种谜团,始终盘桓在她身上。不该开始的错爱,在刀光血影中展现柔情,她的身份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却幽怨了一份泣血的辜负。白莲怒放,圣洁如沐佛音。上苍有灵,她似莲的良善,缔结了天下太平。除去血染的征衣,按照自己的意志,她找到了宁静的归宿。
  • 邪凰诛天:狂傲废物女神

    邪凰诛天:狂傲废物女神

    穿越成侯府里的傻子嫡女,众人欺凌,人人轻贱?贺兰澈雪仰天长笑。欠我的,我要他倾家荡产为奴为婢终身凄苦。伤我的,我要他九族俱灭根断种绝永不翻身!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谋我者,杀无赦!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这年头小三神马的都弱爆了,被闺蜜陷害让自己发现自己变成了小三才更雷人。一场闹剧,让我从高高的云端摔倒地面,我一时成了失恋,失业,失去友情的三失青年,更可怕的是婚期早就宣扬了出去,不想父母伤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三个月内把自己嫁出去。好吧,那就相亲吧。好吧,那就闪婚吧!原本以为婚后的生活会一番风顺,谁知家庭的琐事,夫妻之间的矛盾接踵而来,更年期的公公,有洁癖婆婆,遭遇婚变的大姑,还有一个住在同一屋檐下暗恋我的表小叔……天啊,让一切都来得更猛烈些吧。看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入的厅堂,下的厨房,斗的小三,打的流氓,最后变成公公婆婆的防火墙!